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55章 表演賽結束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55章 表演賽結束

    這次賽前, 配合着宣傳用各種半分鐘到一分半的小短片,來給人科普了花滑的相關知識。

    比如跳躍的種類、周數的區別、難度的劃分等等。

    這些工作一直在做,過往也有許多官方資料可以查閱。

    但依舊根據每年的新流行做了新的視頻, 配樂、剪輯方式、措辭什麽的,都更貼近年輕人的生活。

    不是宣傳部門的人亂花經費, 而是這是必需的。

    不斷有新的觀衆進來, 冰迷的群體也是不感興趣的人走、感興趣的人加入, 如此一來, 就需要新的凝結方式。

    好比一個商店裏的新品, 或許跟以前一樣換湯不換藥,可總得每個季度都出,不然人家就覺得沒什麽新意, 破敗又無趣。

    相反, 利用新的視頻資料, 可以引導興趣更多的人去關注官網, 讓大家自由地尋找更深的花滑資料。

    對于這部分決定, 花滑部內有人覺得脫褲子放屁。

    “多此一舉嘛!小衆項目注定門檻高,他們喜歡的話就自己找,這都喂到嘴邊了, 怎麽, 生怕走了一個冰迷啊?在乎他們一個嗎!”

    其實ISU也是這樣想的。

    維持高逼格, 你愛搞不搞,無所謂。

    我們不在乎你一個。

    但也就是這樣無形的門檻, 攔住了許許多多的人。

    人是厭舊又懼怕困難的, 通天大道都懶得走, 面前要是多一個門檻還加上一堵高牆,瞥一眼罵一句裝逼, 揮揮手就走了。

    張簡方在乎這樣“一個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一個人的累積,才能彙聚成龐大的江河。

    他将花滑對外的門檻推平,讓路人們能夠探頭看一眼,哇塞這個動作好美,哇塞這居然是一整個節目嗎,哇塞這是怎麽轉起來的……逐漸地,就能吸引一個人進來坐下。

    跑步是最簡單的入門項目,人會走就會跑,那麽就可以練起來。

    花滑需要冰場,也需要甄別教練,更需要在混亂的商冰市場找到合适的配套訓練方式。

    這樣的門檻非常高。

    那就推平了它!

    自媒體興起的這兩年,與外界要求一個人會攝影會美工會剪輯會宣傳等多技能壓身不同,花滑部的宣傳部多了很多新人,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專項。

    崗位問題,一大半都是臨時工,也經常加班,但批過去的經費每年都在翻倍地漲。

    張簡方需要的是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運動員如此,觀衆亦是如此。

    否則,花滑市場怎麽可能被他做到這樣龐大?

    “我們有叢瀾,怕什麽?”發言的人想當然道。

    不用張簡方怼,詹吟都要笑了:“獨木成舟能成林嗎?你真當我們這群人是混日子吃閑飯的啊?你今年是不是績效又漲了?節假日補貼又多了吧?花滑商業化進程到哪裏了你關注過嗎?這會兒了來跟我說經費浪費,來來來,你來幹,你但凡能撐過一天,我工資全給你!”

    就煩這種正事兒不幹讓當個吉祥物擺着,還分不清自己位置,非得出來跳腳的!

    本來就是過來刷個資歷的廢物:“哎你!”

    張簡方才懶得給他臺階下,就看着詹吟怼了他五分鐘。

    姜意:“……”

    總,別低頭憋笑了。

    都笑出聲了!

    宣傳要錢,很大一筆,但帶來的好處也非常多。

    互聯網真是一個好東西,能把握住風向的都是在慢慢掌握話語權的。

    風口裏,豬都能起飛,更遑論他們這群人精了。

    ·

    鑽石表演賽在有心人眼裏,是眼中刺。

    他們關注着這個剔除了ISU的賽事,由于官方規定,哪怕是國內賽事的獎金也要在ISU的章程之內,所以這次說是分錢賽,其實錢跟GP分站賽的額度差不多。

    只不過中方冰協擴大了名額而已。

    業內目前獎金最高的分錢賽應該是日本的WTT,總獎金100萬美元,能分到這筆錢的人也不多,算是很大的手筆了。

    畢竟,ISU的世錦賽四個項目的獎金總額加起來也才86.8萬美元。

    GP分站從第一名的1.8萬美元到第六名的0.2萬美元遞減,這次的鑽石表演賽則是擴大到了單項目第十名,縮小了遞減差距,依舊是1.8萬美元到0.2萬美元的範疇。

    沒什麽,就是故意這麽安排的。

    跳躍滑行旋轉,加上一個節目,單論在役的,女單男單雙人冰舞各40名額拿錢。

    第一名拿1.8萬,第二名1.6萬,第三名1.4萬,之後則是直接從1萬到2千的變化。

    四個項目的第一名加起來,16個第一,共占獎金池的28.8萬元。前三名的話,則是一共76.8萬。

    而叢瀾賽季滿勤,拿到的A、B級賽獎金也不超過25.5萬美元,交完稅後還不知道能剩下多少,分給隊內以後就更少了。

    她這次要是拿四個第一,就是7.2萬美元的稅前獎金了,直接占ISU全年度第一名的近三分之一。

    當然,獎金龐大到令人眼紅,還不像是WTT那般100萬由ISU和日冰協一起出資,這次的鑽石表演賽全部都是中方冰協出的錢。

    非常有錢,且刻意避開了ISU的審查,裏面一旦涉及到了獎金超出規格要求的,就會在賽後直接以“參賽補貼”的方式發給選手們。

    複雜的事情交給財務和法務,光明正大的給ISU上眼藥的機會罷了。

    誰能不心動呢?

    ·

    叢瀾目前積分已經有三個第一了。

    旋轉的積分其實很難定,因為大家的表現都特別好,拿到滿分的人很多。

    所以WINGS現場表演了一下“規則生成”,根據賽事情況直接出了一套新的嚴苛标準。

    這才把該分的成績給劃了出來。

    令人意外又不意外的是,旋轉單項的女單第二是一個來自意呆的小女單,叫做Lynn Bulwer的。

    她的跳躍慘不忍睹,她的旋轉美成八音盒小人兒。

    桑瑩都看呆了:“神仙嗎這是?!”

    對冰迷來說,旋轉看姿态和位移,腳底下只在一個位置轉動那就是好的旋轉,一定是高GOE!

    實際上一個旋轉的加分不單單在位移上,一定範圍內都是許可的。

    但不得不說,旋轉沒有位移的觀感真的很好!

    Lynn Bulwer的柔韌性好得就跟芭蕾舞者似的,手長腳長,體态非常勻稱,輕盈靈動。

    她師從瑞士的那位旋轉女王,與教練同樣不太好的是跳躍,但在旋轉上,她似乎也是天賦點點滿了。

    叢瀾也掏出手機拍了照片,茱迪更是激動地準備之後拿這個來當教材。

    她們都很喜歡标準又超絕的技術。

    可旋轉好,跳躍差,在比賽裏是不占優勢的。

    這一點很讓人難過。

    目前的成績裏,男單那邊沐修竹跳躍第一,滑行和旋轉則是第四與第七。

    小沐還有很多要進步的地方啊!

    已經确定可以有獎金的選手都很開心,退役部分的比拼其實也很熱鬧,冰迷還看到了許多以前的熟面孔。

    “有生之年啊!”

    “活久見!”

    “天了瘋了吧他三十多了還能跳3A?!”

    最刺激的是,退役當教練的人,能在賽場上跳出來一個被WINGS判定合格的3A。

    加分很少,零點幾,但不降組不扣分,這樣的程度就是奇跡!

    跳躍比賽結束後,無數嘲諷落在了以前的某些言論上。

    大勢所趨、技術難度高就要舍棄一些細節、大家的技術水平都這樣……

    笑死了,怎麽一個退役這麽多年的老男單都能出3A啊!

    你們這群渣渣是怎麽在十幾二十歲的最佳年紀裏,跳出來3B的啊!

    特別是照着Morton He學的那群人,更是被奚落了個徹底。

    參賽者不是都技術正确,但錯誤的有扣分,每個人都認可自己被WINGS判定的成績,這樣的結果依舊是積極向上的。

    人們都認可最後的排名,在短暫的申訴期內,并沒有選手和教練去抗議。

    最後一項完整節目開始前,三個小項目的排名就此确定。

    方尖緣手裏緊攥着那個小小的打分器,擡頭看向正在滾動展示的已結束比賽的排名,不知為何,她突然覺得自己好重要!

    我能成為影響最後排名的關鍵!

    我這一票至關重要!

    我跟WINGS能肩并肩啦!

    可以預見的是,此次來現場的這群觀衆,哪怕之後不再關注花滑了,也會對這個項目印象深刻。

    而那些本就無比喜愛花滑的,更會加深這個喜愛。

    她們的喜愛,也将成為支撐中國市場和冰協走下去的動力。

    ·

    叢瀾的這次曲目表演是《皓月》,但跟之前的不太一樣,技術編排改成了4T、3A、4Lz、1A1A1A。

    很奇怪的跳躍編排。

    堂溪都不知道是哭是笑了。

    于謹當時沒在場,後來從外地回來跟她的訓練,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以為自己做夢呢。

    “這是什麽奇奇怪怪的編排?”他納悶。

    叢瀾:“跟旋律很适配啊!”

    于謹:“為什麽有三個1A?”

    叢瀾:“遞進銜接,向前向前向前。”

    那是恰好在一個轉折點上的節奏,翻越山海,下一瞬便是璀璨。

    于謹想了想:“好像是挺合适的。”

    叢瀾:“旋轉和步法我也改了,但适應起來好麻煩,我總是不留神就跑到以前的編排去了。”

    這就是最麻煩的一點。

    冰演的時候她沒對曲目進行大的改動,音樂用的就是賽用編曲,跳躍裏加了一個4Lz進去,有的場次是試了4Lo不過失敗了。

    因為跟大家說了,要把四周跳放短節目裏給她們看,所以編排就是賽用的,沒有降低難度。

    實際上叢瀾也想看看,有着四周跳的《皓月》會是什麽模樣。

    成果很喜人,但她還是覺得,不自由。

    恰好這次的鑽石表演賽來了,提前半個月叢瀾就開始改這個編排,大框架其實還是《皓月》原本的編舞,可細節改得多了,反而更難受。

    在白紙上作畫更簡單一點。

    好不容易編成了新的,結果叢瀾因為一整個賽季的慣性,總是會按照以前的編排去滑,腦子根本控制不住肌肉下意識的動作。

    于謹到的時候,她正抱着自己的紙巾盒陷入低落,整個人挂在擋板上當擺件發呆。

    好在努力是有用的,叢瀾多練練,也就找到了她想要表達的內容。

    這可能是突破所有人認知的一版《皓月》,它或許沒有那麽嚴格的賽場标準,也不是為了分數而不斷堆砌的玉宇瓊樓,但它絕對是最接近叢瀾心中的理想體。

    月亮沒有光,它的力量綿長浩大,以潮汐顯現。

    但它的存在是以月光昭告世人的,而這光來自太陽。

    就好像,花滑的光,來自運動員、來自冰迷、來自無數默默努力的人們。

    “我們是偉大的”,新版《皓月》,承上啓下,繼往開來。

    ·

    這是一場稍顯混亂的比賽。

    由于對節目沒有過多要求,導致大家的發揮各有不同。

    小醜進場了,那紅豔豔的鼻頭在一瞬間就驚呆了衆人。

    “女單?小醜?但是妹妹好可愛啊!”

    “有趣!”

    愛麗絲夢游仙境,偌大的裙擺根本不适合花滑,所以她只是小小的一周跳,還差點摔倒。

    “感覺在看大鵝的冰劇表演,哇這個裙子真的好大哦!”

    “綠色超适合她!我愛這個妹妹!”

    燕尾服上場的,高高的禮帽中甚至預先準備了冰晶!不過,因為擔心化掉,所以一開場就抛灑了出去。

    “真的不會影響到她自己的滑行嗎?”

    “姐姐好A我可以!”

    “所以這是魔術師嗎?”

    她們看上去對BV和GOE都沒興趣,為的就是滑一場自己想要的節目。

    而這也是為什麽,WINGS不來評分,反将投票權交給觀衆。

    因為沒辦法評分啊!

    前面三項已經是對技術的嚴苛考核了,後面為了表現力而設計的單項,如果再加入技術的标準,就又成ISU了。

    既然是要那缥缈無法界定的藝術表現力,那簡單,就看觀衆喜不喜歡呗!

    固然有人對這些奇奇怪怪的節目存在偏見,可在場上萬人的數量,足以攤薄這些偏見帶來的影響。

    人多了好啊,大數據,足夠多才有說服力。

    當然也有把自己下賽季新曲目給搬過來的。

    但有一個問題,這個時候的新曲目基本上都沒做好,算是半成品,在編排上都多多少少有點問題。

    并非運動員敷衍觀衆,而是她們想要看一下這樣的編排是否合适,在賽場環節會如何。

    日本那邊有的冰演還會要求參加者披露新節目,後來就成為了一個固定的環節,能得到這個機會的反而是知名運動員。

    于是就成為了冰演的噱頭,是吸引冰迷來買票的獨特招牌。

    除此之外,鑽石表演賽裏也有拿以前的經典曲目來複刻的,楓葉女單Moira Gunther就是。

    尤其是退役組,願意來這個賽事的人,誰沒點兒值得懷念的呢?

    特別是當選手的教練,那個個都是曾經的王者。

    “服了,我居然能看到我媽喜歡的賽場節目。”

    “這個曲子,爺青回啊!”

    “二十多年了啊啊啊!”

    可能都是媽媽輩喜愛的選手,原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看見對方出現在這裏,未料,居然能有這樣的一天!

    再者,就是叢瀾這樣,誠意滿滿,用了過往節目但又有不同程度的改編。

    新的進步,新的呈現。

    旋轉是百花争豔,節目則是落英缤紛了。

    ·

    看過了嬉笑,賞過了古典,縱觀全場,方尖緣可以說,還是叢瀾的《皓月》最抓人心。

    她在賽後被人逮住,遞了話筒詢問對這場表演賽的看法。

    方尖緣認真地說道:“我很慶幸能有這樣的一場比賽,它雖然不是一個大衆意義上的比賽,但它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小編驚訝了,沒想到随手抓的一個觀衆居然會這麽說話。

    他立刻道:“能展開說說嗎?”

    方尖緣的媽媽在一邊靜靜等待。

    方尖緣看了她一眼,這才看向了鏡頭,她落落大方,言語間并沒有緊張的不适。

    “近些年來花滑的發展為人诟病,技術錯漏成為了趨勢,能跳出來能落冰就行,不在乎用刃不在乎起跳,也不打磨細節,更不去關注三周跳的标準,只要能出四周,那就可以了。”

    “還有人說,跳躍才是花滑的重點,BV高就是一切。”

    “但他們所吹噓的這些虛假,只不過是空中樓閣。放棄滑表,努力抓跳躍,不在乎GOE,只要BV,這些都是不可取的,也根本不會對花滑産生有利的影響。”

    “當技術動作與藝術表現被割裂開來,前者沒辦法做到獨善其身。我們不可否認,好的滑表就是會讓跳躍也增色不少的。”

    她說得誠懇,舉例了這幾日比賽的情況,語調輕快地提起來了幾個運動員。

    “但這場比賽,說是表演賽,卻比我看過的大多數A級賽都精彩!它在公平公正之上,用現實告訴了觀衆們,滑表與跳躍不該被分割,花樣滑冰離不開跳躍,但它同時也離不開藝術表現。”

    小編:“哇,你真的好會說!你是專業人士嗎?”

    方尖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是花滑運動員,是國家級健将。”

    可以保送體育大學噠!

    小編:“!!!”

    逮到一個大的!

    方尖緣在場館外接受采訪的時候,褚曉彤也被體育頻道的人抓住,問她對這場比賽的看法。

    而後,提到了叢瀾。

    采訪的記者問,你知道為什麽叢瀾會用這樣的編排嗎?

    褚曉彤的思緒回到了不久之前。

    叢瀾的《皓月》,一場與上賽季賽場相似又嶄新的短節目。

    她在這短短的兩分多鐘裏看到了浩渺之下的虛無,又見到了蚍蜉撼樹的偉大,朝聞道夕死可矣,那是短促又默默無聲的一種震撼。

    4Lz的高調,3A的震顫,還有那個在最初就讓人喜愛卻又不理解為何要放在這裏的4T。

    三個單跳的難度頗高,可這不是叢瀾的最高難度。

    她在第一日的跳躍比賽裏出過4T3A,也有4Lz3T,更試了4T 1Eu 3S,這些跳躍只要放一個進去,給人的感覺或許要比單跳更驚訝。

    4T,這是一個運動員追求,但被觀衆鄙夷的“低級四周跳”。

    但這是叢瀾索契周期除3A以外的另一個大殺器,4T當年的出世也可謂是震破蒼穹。

    最讓人驚訝的,是三個1A。

    怎麽會有人排這個的連續跳進去呢?

    1A的難度不高,二十多歲的人勤學苦練也可以出,2A會困住很多人,但1A不會。

    對許多小孩子來說,1A更是不在話下。

    1A是什麽呢?它更像是一個不明顯的門檻,是奠在下面的基石,許多人飛速跑過,又将其落在身後,再不回顧。

    但A跳的最初,就是1A。

    是它讓孩子們學會了,何為向前。

    褚曉彤:“當一個人站在了行業的金字塔頂端,她這個人,就會代表這個行業。”

    叢瀾就是這樣。

    褚曉彤:“可是,在她之下,還有千千萬萬個我們。”

    偉大的我們,雖為蚍蜉,卻依然能留下些什麽。

    ·

    鑽石表演賽的gala沒有單獨舉辦,全部頒完獎以後,就直接開了個大party。

    叢瀾現場領獎,非常愉快。

    “好多錢!”她歡呼雀躍。

    觀衆沒有限制票數,但不喜歡的可以不投,所以每個選手的票數都不一樣,她的《皓月》離滿票只差了不到二百,當之無愧的第一。

    滿載而歸的叢瀾蹦蹦跳跳,腦袋後面的蝴蝶結甩着尾巴,她抱着晶瑩剔透的水晶獎杯,一溜全給了于謹和茱迪。

    于謹:“沉死了!”

    茱迪:“給我拍照,拍照!”

    叢瀾拿着她的憑證,跟沐修竹在讨論去哪兒領錢。

    其餘獲獎者也在看自己的獎品,除了花束獎杯獎狀以及獎金憑證之外,還有贊助商給的禮物。

    簡潔的白色禮物袋,裏面是一套運動服,還有一個手表。

    比賽的時候經常會拿到贊助商的禮物,也不一定是啥,就看當地的贊助産品是什麽。

    有陣子全是手表,叢瀾周邊的人挨個換了遍,叢凜一開始還會出去顯擺,後來整個人就懶了。

    後臺熱熱鬧鬧的,什麽語言都有。

    賽後了,就不用那麽謹慎——雖然大家一直都很放松——又有人排隊來跟叢瀾合照簽名。

    沐修竹也沒被放過,東方小仙男,随着骨骼的長開,他現在身材高挑,技術實力又超強,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

    于謹把他懷裏的水晶獎杯都給茱迪,拿着手機給她拍照,充當工具人。

    獎杯很漂亮,義烏出品,實屬精品。

    它的價值不在于材料,而是背後的象征。

    鑽石表演賽,沒點兒亮晶晶的東西,怎麽對得起“鑽石”二字?

    ·

    鑽石表演賽帶來的影響超乎張簡方的預料。

    他辦這場比賽,不僅僅是為了展示中國花滑市場的巨大,也不是單純要惡心ISU。

    網上有人分析,說商業賽事每多一個,都在推動花樣滑冰的商業化進程。

    只有一個項目的商業化展開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從業者進入。

    因為人是要生存的。

    如果連賺錢的可能性都沒有,只靠為愛發電,那麽這個項目就注定小衆,也一定會逐漸走向落寞。

    【就讓這冰雹落下:你們知道網球嗎?女性運動員能賺錢的項目不多,能上福布斯排行榜的基本都是網球選手。

    國際滑聯旗下四個項目,花滑短道大道隊列滑,一年的獎金額度不過是400多萬瑞士法郎,換算成人民幣3000多萬。

    可是法網,網球四個大滿貫賽事之一,就有近4個億人民幣的獎金。

    花滑太窮了,說實話,叢瀾能成為體育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我都覺得是天降世界級別紫微星,她的商業價值根本就不是花滑這個小項目能帶起來的,她更多的是依靠中國市場和國家隊運作,對任何一個體育項目而言,能有這樣的運動員出現,不跪着求祖宗保佑就算了,誰像ISU這群人這樣還去打壓啊!鼠目寸光說的就是這群腦殘。】

    這條之後,有關花滑的分析瞬間變多。

    這也帶起來了大家對花滑項目新格局的讨論,北美市場凋零以後,日本市場撐了很長一段時間,不少運動員都去那邊參加過冰演和節目,也賺到了錢。

    可彈丸之地,終歸比不上足足占了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龐大市場。

    14億人的概念是什麽呢?

    這個小衆運動只要發展得好,後續能不斷銜接上前面的規劃,就能把這個項目拓展數倍!

    同時,更多的人進入,也就意味着對原有格局與勢力的洗牌。

    張簡方将教練、俱樂部、省隊市隊都進行了洗牌,東北三省也不再像是以前那麽高傲,北冰南展計劃在京張周期推進的速度極快,去年就已經快了一倍。

    鑽石表演賽是一個商業賽事的開端,它一方面展示了花滑的吸金能力,一方面也是給後面的賽事打樣。

    除了商業方面的考量,它還是一場明晃晃的支持AI規則的圖窮匕見!

    【掉下個錘子:沒想到吧,張總藏得好深哈哈哈哈!其實也不咋深,他本來安排四個單項就是在對ISU之前十幾年的諸多營銷做出一次性的反抗,所謂的PT分開打分、技術要為發展讓步等等,這些普遍的洗腦包如果背後沒有營銷助力,我這頭割下來給他們當夜壺!】

    跳躍、滑行、旋轉,這三個完全針對技術的單項設定,就是把ISU的褲子扯下來,讓他們無所遁形。

    跳躍大賽炸煙花的情況很多,可更多的運動員用實力表現出了他們的跳躍是可以做到标準的。

    所謂的擅長跳躍而忽略其他,也許這個運動員的跳躍能力着實出衆,可是,在同等水平下,滑行和滑表好的運動員所展現的跳躍質量更高。

    會跳,能跳出來,就是落冰不好、軸不好、姿态不好,賺到的就是BV,GOE可以忽略不計。

    于是幹脆不管了,就靠BV去砸其餘的運動員,用BV奠定自己的高分地位。

    摔了就完犢子了,到時候什麽都沒有。

    這是大趨勢。

    鑽石表演賽在說,不能這樣。

    運動員和教練員們在緊迫的跳躍壓力下,有些人不得不選擇超過承壓能力的訓練方式,透支未來的運動生涯,用一個又一個的運動員去進行優勝劣汰,選出來最後能站在冰上的人。

    太慌了。

    節目這一個單項,用觀衆的投票告訴他們,不要慌,人們是有欣賞美的能力的。

    WINGS的打分是對技術實力的支撐,觀衆的萬人投票是對藝術表現力的肯定,兩者在鑽石表演賽裏被分開了,反而讓人們意識到了它們的缺一不可。

    最關鍵的是,這場頗受關注的表演賽,讓人們看到了正确技術所展現出來的美麗。

    無人再說,技術錯便錯了,跳出來落冰就行,什麽醜什麽水分,無所謂。

    因為真的很醜。

    錯刃的3Lz就是不如正确用刃的3Lz;

    起跳瞬間變刃錯刃的3F單拎出來,就是多了一個讓人厭惡的小動作,不如正确的3F那麽幹脆;

    pre過多的4T的滞空感也太差了,看上去跟三周跳似的,一點都不誠懇;

    怎麽還能把點冰跳弄成刃跳啊?你前後都是幹脆的點冰,你這腳是粘在冰上起不來了嗎?

    太醜了。

    太敷衍了。

    太不忍直視了。

    但又很喜歡這群運動員,坦然地呈現自己的不足,認真地接受最後的分數,若有所思和難過的樣子,或許就是未來改變的開始。

    冰迷不擔心錯誤技術的出現,擔心的只是不糾正和變本加厲。

    追體育項目的人都是養成系,大家欣慰于看到每一個進步,并真心地渴望着運動員不斷變好。

    一場鑽石表演賽,把花樣滑冰本該有的模樣,真真切切地展示給了大衆。

    也讓被蒙在鼓裏的人們,第一次認識到了,被欺騙得有多深刻。

    能力不夠的借口被反駁,退役的人都可以再現标準技術,為什麽你一個正當少的運動員不行?我們這群觀衆都能看出來誰好誰壞,為什麽你們這群專業裁判不行?

    趁着因鑽石表演賽新入坑的朋友們還在興頭上,一般來說,新粉絲會更容易調動激烈情緒,又有人暗搓搓丢出來了一個表格。

    表格裏是ISU近三年來的營銷公關費用年度總額,很明顯的對比是,這部分支出比賽事獎金都要多。

    沒錢給運動員發獎金,但有更多的錢來公關。

    這些戰鬥力處于爬坡期的新冰迷:???

    等等,這是什麽?

    啊啊啊我氣死了!

    粉絲的力量有時候管用,大部分時候不管用,但後者的情況在于沒有人去利用。

    如果官方能助力引導,那麽這将是最好用的一股力量。

    張簡方需要這樣的力量。

    獨木不成林,一個國家隊的百號人不足以撼動國際組織,他一步步走到今天,每一步都有他的打算。

    被罵心機深沉不算冤枉,哪怕是一場鑽石表演賽,也遠沒有表面上的簡單。

    他就是,要給WINGS開路。

    讓WINGS,直抵2022冬奧賽場。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