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10章 《紅磨坊》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10章 《紅磨坊》

    叢瀾的考斯滕上有很多鑽石一樣的裝飾, 奢華靡費,一看就很貴。

    《紅磨坊》裏有一首瑪麗蓮夢露的歌曲,《鑽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女主扮演者在劇中兩個小時換了15套衣服,件件精美華貴, 尤其是其中的一條紅裙, 絕代風華。

    屬于人們争相模仿的對象, 不論是明星造型走紅毯, 亦或者花滑的服裝籌備。

    叢瀾考斯滕的靈感也源自影片裏原有的衣裙服飾設計, 乍一看,它貴得像是金錢鋪就,令人目眩神迷。

    裏面的康康舞女們本來就身處銷金窟, 位于沉淪邊緣。

    音樂響起, 小提琴在訴說着什麽。

    它的旋律中, 冰刀切割着冰面, 忽快忽慢, 冰痕也從輕到深再到深。

    音符的流轉就是叢瀾滑行的節拍,她精準地控制着自己的冰刀,不少一個音符, 也絕不會多一個音符的動作。

    有一道深深的、重重的冰刀聲在場內響徹, tango的節奏快速熱烈, 旋律抓人。

    4Lz盛放于《紅磨坊》的tango開始之前。

    女單的第一個4Lz,一開始出現在賽場就幾乎是完成體了。

    它代表着女單跳躍水準的最高, 亦是各方面都超出現役運動員水平的驚天一躍。

    叢瀾讓“女單跳不出來四周”、“女單跳不出來标準四周”、“女單跳不出來高飄遠超高難度四周”, 成為了補丁越打越多的屁話。

    那個時候, 不管是花滑四項裏的哪一個專業運動員,問一句“你最喜歡的花滑選手是誰”, 80%的人都會說“叢瀾”。

    新的賽季,又是一年的沉澱,延遲轉體與不到30°的pre,配合68cm的高度,讓這個4Lz的滞空感強到離譜。

    她在飛。

    所有人第一反應都是這句話。

    延遲轉體用在三周跳裏就已經很吓人了,視覺效果與當今那些偷雞摸狗的技術篩子們所呈現的,完全不一樣!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在第一圈不快速收緊腿部軀體,那麽高遠度必須要有一定的空餘,才能在之後留出充足的滞空時間來做收緊+餘下三圈的動作。

    用在4Lz裏,遠比三周更驚人。

    不可以有cheat jump的情形出現,起跳、空中旋轉、落冰,任何與跳躍有關的環節,都不能過線。

    這不應該只是部分運動員的要求,而是所有人該遵守的。

    在叢瀾落冰之後,她彎腰向下,一個夏洛特燕式的後滑,待她轉體起身,那一刻,有一聲偌大的呼喊在世人耳畔響起。

    “羅姍娜!”

    電影裏,這一段探戈不是女主跳的。

    舞者是一個衰敗的殘花,有着枯啞的嗓子,被人竊笑嘲諷,但依舊堅定地走向自己的舞臺。

    公爵在跟女主描繪他能給她的美好。

    蒙太奇的拍攝手法裏,電影的畫面是群舞,有歌者在大聲呼喊着羅姍娜的名字,唱着這曲不是女主的名字,但一字一詞都在對女主訴說的歌曲。

    因為這首曲子,本就改編自《羅姍娜的午後探戈》,它的主角名字就是羅姍娜。

    這裏不是《紅磨坊》的女主在跳舞,她來赴約,一場充滿了禁锢的約會。

    音樂聲蓋過了人聲,能聽到歌者的吟唱,但不如電影裏将他的聲音突出那般,叢瀾這版側重的是音樂。

    公爵在說話,他說,我給你所有你想要的。

    太美好了,聽上去。

    4T3T行雲流水地出現。

    爆發的掌聲呼喊幾欲掀翻了天花板。

    這個前景就是女主夢寐以求的。

    出名,主角,舞臺,脫離了康康舞娘的身份,不再是一個歌伎。

    這是一場閃耀的舞會,是盛大璀璨的未來,美好得像是一幅畫,畫中有着夢想成真的一切。

    探戈的舞蹈在樂器的尾音裏以肢體展示着魅力,這是力與美的結合,叢瀾在冰面起舞。

    特征鮮明的舞蹈編排成為賽用曲目時,總是困難的。

    因為它對選手的表現力要求很高。

    滑行中的手舞足蹈若要能切合音樂,做到動态裏的豐富,就要苦練許久,糾正許多細節。

    不是随便揮兩下手,而是全身的協調,腳下的弧線應該連綿又或者利落,強音時用轉三銜接,轉折處用勾步變刃弧線。

    探戈讓女舞者釋放迷人魅力,它有着獨特的感染力,人們想要她,又無法得到她,只能急切忿忿地看着她在那裏。

    如果傾倒衆生有具象化的畫面,也就是如此了。

    你與我們合作,你屈服于權威之下,你聽從我們的安排。

    那麽,你就會在這塊冰面上,得到這個世界最深厚的偏愛。

    旋轉是一個夢的遞進,那裏藏着無邊的美好。

    然後,姿态變幻間,有什麽聲音順着風飛了進來,吹散了那迷人眼睛的霧氣。

    歌者在吟唱,他說,你不要躲在夜裏,你不要在那個“套子”裏。

    男主在忍受,在憤怒,在掙紮,在祈求。

    公爵是誰?

    正在誘惑人的是誰?

    那是深淵裏的惡魔,是拉着人堕落至底層的黑暗,裹着欲望的紅布,染着擦都擦不幹淨的血污。

    以利誘之,那繁複昂貴的鑽石項鏈戴到了女主的脖頸間。

    冰冷,沉重,束縛,像是鐐铐和枷鎖。

    你會有數不盡的WR,你會有一次又一次的clean,你會真正得到國際賽場認可的滿分,你會有暢通無阻的寬闊大路,你會被無數人保駕護航。

    而你要付出的,只是一點利益,一點自尊,一點自由。

    如果我不同意呢?如果我要遠離呢?

    叢瀾在3F掙出的間隙裏,試探性地,沉默着稍稍遠離。

    你不同意成為我的情人,那麽你就一無所有。

    你愛的人,那個男人,他也會死去。

    我會讓他死去。

    你不同意成為我們的傀儡,那麽你就是一塊絆腳石,是礙事的家夥,站在我們的對立面,将會承受越來越多的壓力與攻擊。

    你愛的冰面,這個賽場,它會成為你的棺椁。

    你起不來,你會被冰封在這裏,再也無法享受你的榮耀。

    以威勢恐吓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糖果的旁邊擺放着的永遠是刀槍棍棒。

    公爵給女主的是愛嗎?

    ISU給某個選手的是愛嗎?

    不是的。

    是控制欲,占有欲,是出于自私的行為,看重的是自己而非他人,用高高在上的權勢去達成自己的目的,不計代價,不在乎方式方法。

    那放在眼前唾手可及的糖果外衣,是裹着致命毒藥的危險。

    女主赴約是為了男主,她不願意傷其性命,盡管兩人的結識是陰差陽錯,後者的出現打亂了她想要出名的計劃。

    身為紅磨坊的領舞,一個被場地老板欺壓的康康舞娘,她出身卑微,生活清貧,為了生存物化自己,因恐懼與生俱來的貧窮,她迫切地想要改變現狀。

    她僞裝自己,她借用男主對自己的表白,把同樣的話說給了公爵,讓後者對她産生了興趣。

    她是一顆鑽石,閃閃發光,人們傾慕她的美麗容顏,撲倒在她暧昧迷離的神秘之下。

    她依附于權貴,自我抛棄,盡管知道自己已經淪為了金錢游戲的棋子,卻也只能根據他人喜好,僞裝成別人熱愛追捧的模樣。

    當她的自由人格進一步喪失,表演面具牢牢地抓在她的臉上,到時,人就成為了物品,美好的幻想也會如泡沫一般寂滅消散。

    這哪裏是美好未來?

    這分明是悲劇中最慘的走向。

    那會是空蕩蕩的行屍走肉,沒有心,沒有愛,沒有夢想。

    男主一聲聲呼喊,讓女主醒來。

    他在隐忍中爆發,怒吼着,聲音穿破了牆壁,在黑暗裏是一道最亮的光芒。

    他是追求浪漫的鋼琴詩人,落魄迷茫,頹廢無助。與女主不同的是,他出身中産,是個理想主義者。

    哪怕到了現今的境地,他的心中依然有着理想的淨地,不為外物侵染,不被世俗污染。

    他能體會到女主內心的孤苦,對她的痛楚感同身受,願意去了解她幫助她,他将女主視為人,而不是公爵那般以其為物。

    一個舞女,需要自尊自由與夢想嗎?

    一個舞女,需要追求真理與精神富足嗎?

    男女主的掙紮,就是理想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的碰撞。

    歌者與男主的聲音齊齊高呼,高潮不部分所有人都在吶喊,那一聲聲的震撼直觸靈魂,呼吸停止,心神緊張。

    即将被侵犯的女主砸暈了公爵。

    3Lz完美落冰,果決的冰痕是幡然醒悟的閃電。

    高亢的音樂戛然而止,換作了女主的吟唱,那是緊跟着《El Tango De Roxanne》而來的《e What May》,承接着3Lz與這個轉變的,是一個仰面向上的大一字。

    它柔韌,漫長,随性。

    自由。

    e what may,I will love you till my dying day.

    輕柔的女聲吟唱,與前一秒的高昂怒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探戈舞蹈也收斂在了這個大一字中,她溫和地回應着,風霜侵襲,我也将愛你至死不渝。

    銜接在這後半句中的接續步,在寂靜無聲的暴風驟雨裏,肆意野蠻地生長。

    女聲轉而吟唱第三首歌。

    導演改編自皇後樂隊,叢瀾改編自導演。

    《The Show Must Go On》,女主的版本與原唱樂隊差別很大,感情卻同樣豐沛。

    我要離開這裏,離開公爵,離開紅磨坊。

    他愛我,可我快要死了。

    她在唱,他在唱,他們在唱。

    細聽,叢瀾也在唱。

    又是直接而來的高潮,伴随着詠嘆調,古典搖滾樂的抗争精神在層層遞進的旋律強音裏不斷被加強。

    接續步奔騰,3Lo蹁跹而起,3A3T流暢轉折,3A 1Eu 3S的落冰如俯沖的大雁,兇狠、猛烈。

    這歌是樂隊主唱的絕唱,對于《紅磨坊》的女主來說,她也身患不治之症,倒在一場演出的幕布之後。

    女主原要用表演來拒絕男主,她快要死了,她說她不愛他。

    可是她又在最後的舞臺上,見到了那個要與自己搭戲的男主。

    他在唱歌。

    一個理想主義者,在闡述他對她的愛。

    叢瀾展開了她的燕式巡場,她用舒展的雙臂向這塊冰面闡述她對它的愛。

    我無比地熱愛着你,我願意觸碰你的心,維護你最珍貴的柔軟,我不想沉浸在當下的拜金享樂中,我不樂于為了利益傾軋去表演那一層又一層的虛假。

    男主無法與腐朽的貴族階級對抗,他最終得到了女主的真心反饋,後者不再隐藏自己的愛意,但這段互訴衷腸後,餘下的只是一場悲劇。

    臺前是觀衆們熱情的贊美,臺後是抱着女主嚎啕的男主。

    理想與現實的沖撞,注定會悲劇嗎?

    可是取悅谄媚上層階級,只會越陷越深,苦不堪言。最終的結果不過是互相愚弄罷了。

    一曲《紅磨坊》,喚起的是對人生理想的清醒與堅持。

    “我愛的是這塊冰,自始至終。”

    叢瀾不是《紅磨坊》的女主,也不是男主,她只是借着兩個角色敘事,她在演這段凄美愛情,也在演兩個人的人生态度。

    “因為太愛了,所以就不想讓其他人侮辱它。”

    她胸腔起伏着,倒在了冰上,等待了幾秒後才扶着肩膀自冰面站了起來,面朝着裁判席。

    太累了,叢瀾無意識地想着。

    疲憊酸痛充斥了她的身體,窒息感在剛才來臨,她無法進行呼吸。

    叢瀾優雅致謝觀衆,她望向觀衆席,再看向對面的裁判。

    同時也是在反問裁判,我剛才罵了你們四分鐘,你們看清楚了嗎?

    密集如連綿大雨的玩偶擁擠落于冰面,一個個分明沒有生命,圍繞着叢瀾的時候,卻仿佛正站在她的背後、身邊,在為她撐腰。

    有裁判在叢瀾的注視下打了一個冷顫。

    他不知道為什麽,只是摸了摸驟起的雞皮疙瘩,沒來由地感到心慌。

    分數還要怎麽打呢?

    叢瀾clean的時候,誰能贏她?

    ·

    褚曉彤想要說些什麽,但是,在叢瀾開始燕巡的時候,全場的觀衆就如海浪一樣站了起來,他們揮舞着手臂,契合着節拍,為這場自由滑鼓掌。

    她的直播間裏,已經插不下話了。

    節目沒有結束,現場的人已經被感染到全體起立,這在花滑賽場上是很難得的一幕。

    也是對選手的認可,絕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的比賽都沒有一次。

    叢瀾不止一次。

    褚曉彤在現場稍稍安靜一些的時候,看着裏面的技術回放,出聲說道:“我不清楚大家看完這個自由滑,是什麽感受。我看過訓練場上的,與現在完全不一樣。”

    叢瀾是一個現場發揮型選手,比賽場面越大,她的發揮越好越穩。

    最初那會兒,op和六練失誤,但比賽的時候就不怎麽有問題。

    他們都誇叢瀾是大心髒,有比賽運。

    非常多的人在不同的場合問過叢瀾的教練于謹,想知道她到底是怎麽練成這樣的。

    特別是《風暴》和《榮耀》屠殺整個賽季的WR時,全世界的教練都不解至極,為什麽有人能在賽場上表現得這樣好。

    要知道,叢瀾這些賽場發揮,對其餘運動員來講只要有那麽一次,就夠吹一輩子了。

    但就連于謹都不清楚。

    他說,自己在訓練場上見到的叢瀾,與比賽時的差別也很大,大到每次賽後複盤他都拍着大腿納悶,孩子究竟是怎麽比出來的。

    褚曉彤:“賽場是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地方,我這輩子最滿意的一個節目,就是平昌冬奧的《我用所有報答愛》。”

    她說:“訓練和比賽,總是後者能表達出更多東西。也許是因為緊張,腎上腺素幫助我們開發了潛力,達到了我們日常無法抵達的高度。但說實話,我一直以為,叢瀾在訓練那會兒,就已經完整表達了她想表達的。”

    是上萬觀衆的影響?

    還是前幾天的遭遇?

    或者昨日的打分?

    經歷這種東西,多一秒少一秒的,都可能有着翻天覆地的不同,也就是這些,讓一個人始終處在變化中。

    故而,SA上的《紅磨坊》,是一場與之前任何時刻都不同的演繹。

    褚曉彤想說增一分則濃,減一分則淡,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

    【我原來以為只是一場,看慣了的愛情故事,但好像不是的】

    【語文老師總結的讀後感格式可以上了】

    【瀾神不愧是瀾神,我大氣都不敢喘一個】

    【怎麽辦啊,我感覺isu被指着鼻子罵了四分鐘呢】

    【張力十足這個評價确實是精準的,但不是性張力,是女神降臨普度衆生的張力】

    【應該是審判張力】

    【ok,這個fs就叫小審判了】

    它确實是展現了女性美的探戈舞曲,魅力、愛情、危險,要什麽有什麽。

    可就連路人都能看出來,不單單只有這些。

    節目內核要怎麽表現呢?叢瀾用《紅磨坊》好好地給運動員們上了一課。

    國內守着直播的郝靜柏等人,此時捂着臉張大了嘴,已經沒有什麽反應了,個個都是呆滞的。

    娜塔莉莉莉娅等人幾乎也是這樣,或在家裏,或在冰場,看完叢瀾的比賽後久久不能釋懷。

    索菲娅·古謝娃沉默地抱着她的手機,看着屏幕裏的畫面,她滿腦子都是後悔,悔得恨不能越過時間回到過去,打醒那個躁動的自己。

    ·

    KC區,于謹正在誇叢瀾,聽見她嘟囔了一句肩膀疼死了。

    她張着嘴呼吸,劇烈的消耗過後,身體情況很不樂觀。

    感冒對她的呼吸和體力産生了大幅度的影響,自由滑能順下來全靠毅力。

    她後半程連調整呼吸都沒跟上。

    于謹趕緊讓她補充水分,又沖着KC區域外站着的隊醫比劃了兩下,示意一會兒看看叢瀾。

    叢瀾眼前直冒星星,連人都看不太清,眼框泛紅,頭都是暈的。

    要不是于謹扶着她來的KC區,叢瀾怕是現在還扶着擋板站在圍欄那裏。

    于謹:“好點了嗎?”

    叢瀾:“不是很好。”

    她聲音啞得于謹都聽不清,幹咳清了三次嗓子,重複後的話才被于謹聽清楚。

    于謹:“你這個痰卡的啊……”

    叢瀾糾正他:“仙女是沒有痰的。”

    于謹:“……”

    叢瀾看着他:“Kiss&ampCry會收音,你不要敗壞我的形象。”

    音是會被這邊的攝像機給收掉的,但會不會放出去就不一定了。

    好在來拍的人不曉得兩人的中文在聊什麽,攝像師一臉嚴肅,仔細一看,其中一人的眼睛裏還有着深深的崇拜。

    八成也是個喜歡叢瀾的冰迷。

    出分速度只能說是不快不慢,正常的那種。

    就是吧,有點尴尬的是,自由滑明明比短節目多了五個技術動作要複核,可它的出分時間反而比昨天叢瀾的短節目短。

    若叢瀾昨天失誤過多,還有情可原。

    偏偏不是。

    都是clean,都是神仙發揮,裁判組還沒換人,出分速度倒是可以說上一句,真的是飛快呢!

    連在現場解說的官方直播,孫娅然都在調侃這個事情。

    彈幕裏一頓哈哈哈,還說不要掀ISU的底褲,不然什麽都沒了。

    廣播裏念着出分,英語慢悠悠的,叢瀾現在沒什麽腦子不想聽,就去看屏幕了。

    自由滑分數185.05,其中T分108.65,P分76.4。

    目前是PB以及WR。

    加上短節目的分數之後,叢瀾SA分站總分一共是273.75,依舊是新規則下的WR,她個人的PB,當前排名第一。

    至此,女單賽事結束。

    總排名叢瀾第一,桑瑩第二,尤朵拉·漢森第三,丹尾千佳遺憾第四。

    SA分站賽全部項目比完,分數排名在稍後的會議中将再次複核,一般不會有差別,除非有人的興奮劑檢測出現問題。

    畢竟ISU主打的就是,哪怕我打分錯了,我也不改。

    漫天歡呼中,于謹和叢瀾起身。

    他問道:“一會兒的采訪要不要推遲?”

    叢瀾搖頭:“不用,我沒什麽問題。”

    于謹:“別強撐着。”

    叢瀾:“曉得的!”

    先不論打分的标準和其中的小九九,單就這場比賽來說,叢瀾的分數還是很漂亮的。

    等會兒就是冰舞和女單的領獎儀式,她要先回後臺然後再出來。

    中間有一段時間要等待。

    先在簾子後面找隊醫稍微看了看,叢瀾差不多已經緩過來了,就是說話還甕聲甕氣的。

    之後才去混采區跟那群嗷嗷待哺的媒體們聊了幾句,沒回答幾個問題就離開了,一群人不是很樂意,又無可奈何,只能蹲賽後的前三名新聞發布會。

    趁着這會兒,叢瀾去與央視來的媒體進行了一個幾分鐘的一對一短采。

    時間雖然不長,但她一向采訪迅速,回答問題清晰有理,有着獨一份的深厚,十分鐘就足夠寫出一篇長報道了。

    這一場賽後最快的獨家,探讨的重點是叢瀾為什麽要選擇《紅磨坊》,以及她的曲目與編舞有什麽含義。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大家可以在叢瀾的表演中看明白她的意圖,但還是要問一下,讓她對問題進行回答。

    一方面是防止觀看者的過度解讀,一方面是給叢瀾一個表述的機會。

    她是被剖析的對象,有着最權威的發言權利,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和剝奪。

    叢瀾:“我還是先介紹一下《紅磨坊》的劇情梗概吧?女主角薩汀,她是一個……”

    口齒清晰地簡單說明了這個故事的走向,三個角色,以及其中的關鍵配角,然後叢瀾順暢地與記者進行問答。

    “這個電影對于《紅磨坊》的藝術創作,是有着難以磨滅的影響的。”叢瀾說道,“我很喜歡這個電影所傳遞出來的價值觀,或者說,我喜歡它在藝術創作與革新方面所做的嘗試。”

    由于是歌舞片,音樂舞蹈非常的重要,電影原聲帶更是導演兼制作人耗費了極大功夫去研究創作的。

    叢瀾:“《紅磨坊》的故事很老套,甚至可以說是老掉牙。但它在這樣的基礎上,用多元化的各種元素,比如舞蹈裏的康康舞、探戈、現代舞;比如曲風,像是古典、交響樂、電子、搖滾;比如畫面,色彩的碰撞,藍與紅的隐喻。它的很多東西,都與劇情和演員契合,來推動故事情節。”

    十幾首音樂都是再創作,叢瀾佩服的就是,借用經典音樂和老歌來實現自己的需求,裏面的音樂很多都是對兩三首歌的混合創作,但偏偏混合得格外恰當。

    歌曲一經發出,還能上各大音樂榜單的前三。

    改編本來就困難,在有主題的情形下對幾十首歌曲進行再創作,難度就更升級了。

    這是一個挑戰,精益求精的挑戰。

    叢瀾:“變化多端的音樂,加強了電影的特色質感。我也從中看到了導演在再創作上的努力,它也為歌舞片指引了一個新的創作方向,與途徑。”

    記者:“你很看重這一點。”

    叢瀾認可了這個說法:“非常。”

    收錄了已有歌曲,卻還能做到與故事情節完全相關,這不管放在哪個行業,都是值得欽佩的。

    叢瀾喜歡這個效果,也喜歡這樣認真做事的人。

    “第一支歌曲,開場的音樂是化用了《音樂之聲》,包括後面的許多音樂。花樣滑冰就是一個永遠不會缺少對前輩、對古典樂、對音樂劇等等,這些藝術的致敬。而《紅磨坊》也是在對古典歌舞片致敬,同時它有着現代觀衆所喜愛的新時代元素,它不缺真善美,但表達方式上轉為了諷刺、戲谑,它把觀看者拉入了表演者裏,看着他們沉溺、掙紮、親身體驗。”

    致敬的同時充滿了創新,結合現代觀衆的喜好去滿足市場的需求,這也是花滑選手要學習的地方。

    叢瀾:“電影的主旨困境,套用在花滑上也很合适。我們現在處于一個轉折的迷茫期,不管是新規則的嘗試,還是節目內容與競技技術的平衡,到了最後還是表演者的自我表達與整個規則、環境的彼此調和。”

    記者:“是運動員自己的抉擇?”

    叢瀾:“是被裹挾着的,運動員所面臨的困境。”

    記者:“具體指的是什麽?”

    叢瀾:“訓練,傷病,打分,成績排名,自我堅持,觀衆審美,裁判偏好。但歸根結底,是個體的自我表達與自我價值的探索。”

    記者:“你想呼籲一些什麽,是嗎?”

    叢瀾:“我沒有側重在愛情方面,女主角薩汀她不是一個單純的拜金主義者,她迷失在了生活裏,渴望着表演,理想與現實的沖擊讓她不斷地退讓,而這是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困境之一。”

    技術難度的抉擇,裁判打分的不公,刻意追求比賽的迷失。

    叢瀾:“我們現在缺理想主義者,花滑的理想主義者。”

    記者:“你覺得現在的人很躁動。”

    叢瀾:“我聽到過很多對我的指責,他們說我挑起來了技術難度,讓花滑朝着不良的方向快速發展。我對這樣的問題也回答了許多次,我不奢求說服他們,但我想對一些願意聽我講話的人,運動員、冰迷、或者其他人,花樣滑冰是競技運動,也是藝術創作,這兩個方面不是放在這裏,讓人做取舍的,是要同時兼容的。”

    它對運動員的要求就是很苛刻,既要又要,所以從業者需要在保佑技術的同時,完成藝術創作,達到藝術高度,讓觀衆享有技術與藝術的雙重體驗。

    叢瀾:“成績是什麽?是我們的追求,不管是為了名還是利,終歸是對個人價值的實現。”

    有人在這裏放棄了自由,屈服在冰協和ISU之下。典型者就是星野晴奈、天草梨繪、佐藤俊夫等等,他們受益于一定程度的偏待,又在面臨着更優勢國籍和JSF利益交換時被無情地打壓。

    還有Morton He,他在享受着ISU給出的超高待遇時,也曾經在與白男競技時,被歧視、收回待遇,轉而為後者讓路。

    還有娜塔莉,還有很多人,她們一開始是被捧在手心裏的人,後來這個手心裝了別人,于是她們就被抛棄了。

    但花滑不是一個可以回到最初的運動,迷失之下,技術的隐患一旦埋下,就可能再也消除不了了。

    叢瀾:“我很高興看到大家對競技難度的追求,可我想倡導,請對人生與理想保持清醒,追逐人生價值的同時,不要忘記方向,不要迷失自己。”

    她這樣做了,所以她敢這樣說。

    由于時間不太夠,記者餘下的問題只能等待之後的新聞發布會,或者再單獨與領隊約叢瀾的時間。

    目前的這些記錄,已經夠她去發一篇文章了。

    ·

    冰天雪地論壇。

    《#瀾神不愧是瀾神#感覺新規則清空了世界紀錄,又給了瀾神刷wr的機會呢》

    LZ: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這兩場比賽看得我真是熱血沸騰!

    1L:在等頒獎,看冰舞組合在候場,媽的好爽啊!

    2L:冰舞!我們QH!

    3L:sa你真的是福地,qh加油啊京張家門口等着看你們上臺子!

    4L:樓上你有點太會做夢了……

    5L:可以的吧,團賽肯定沒問題

    6L:其他三個項目拖航母,那确實行

    ……

    213L:笑死了,女單前三名真的是最後一人與前面兩個格格不入

    214L:尤朵拉,你站在那裏難道不會羞愧嗎

    215L:她不會,她笑得可高興了

    216L:沒臉沒皮是這樣的,可惜了我丹尾妹子,嗚嗚嗚我好喜歡她,她好認真

    217L:尴尬了hhh這合影,我願意稱之為《冠亞軍和一只五大湖水貨》

    218L:我這替人尴尬的毛病又犯了

    ……

    372L:霧草瀾神新單采,我看fs的時候就覺得她一直在罵對面的裁判席,你們還說是我的錯覺,瀾神才不會這樣,你瞅瞅,這個采訪,翻譯過來不就是“isu你們有病吧現在的運動員你們還能不能行了求求了可別找死了”嗎

    373L:你這個翻譯還挺信達雅

    374L:哎喲喂我的瀾瀾啊,怎麽操碎了心啊,isu作死就讓他們去,其他運動員不要命不要職業生涯那就随便啊,你不要耗費精力了我看你臉色那麽蒼白,我都心疼

    375L:她好愛這個項目,我真的要哭死了,她還這麽情真意切地勸告大家,我的天啊!!!

    376L:可是我本來打算如果藍莓退役不比了我就不追花滑的,這搞得我就很揪心,她好愛,我不行了

    377L:原來我是毒唯,LL是團粉

    378L:你們最好不要笑死我,什麽玩意兒啊毒唯團粉都來了hhhhh

    379L:我真的好愛這一場《紅磨坊》,我就說瀾瀾的演繹就是與衆不同,她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從《風暴》不斷精進了以後,就不再局限于己身、冰面,而是大愛。我知道我這樣形容很多人會覺得不至于,但我就是這樣的感受。等有時間了我要拆采訪來寫小論文!

    論壇裏有很多人在實時追新,單采的文章發出來之後,就有不少人看見了。

    有人在看完自由滑以後說感受很不一樣,又不确定叢瀾是不是真的要表達這種東西,就有些不上不下的。

    但看完采訪,她們就明白了,沒有感受錯。

    每個人都有發現美的眼睛,哪怕是遲鈍不了解花滑的人,也可以在叢瀾的比賽中看到她的表述,或許淺顯,但總有那麽一些東西會被傳遞出來。

    正是這麽一點小小的,足以讓無意間看到花滑的人停留,就是叢瀾會得到那麽多冰迷的喜愛的原因。

    她用盡全力,想糾正被帶偏的方向。

    這是一點微弱的力量,可能是蚍蜉撼樹,因為花樣滑冰的最終解釋權在蠻橫的ISU手裏。

    但沒關系,螢火之光一旦聚集,也可照亮一方天地。

    後臺中,脖子裏挂着金牌的叢瀾正接過一個又一個東西在簽名,還會停下手中動作與他們合影。

    丹尾千佳小心翼翼地把剛照好的拍立得拿出來,第二次去找叢瀾,麻煩她在這個上面簽名。

    “已經好啦?”叢瀾歪頭看看,“拍得真好!”

    丹尾千佳像是被教練誇了一般,露出帶着興奮與一絲惶恐的笑,看着叢瀾一筆一劃地給她簽名。

    “北京見。”叢瀾還給她時這樣說道。

    丹尾千佳小聲地回應:“北京見!”

    其實稍後可以在gala上見面的,只不過,這一聲招呼,讓丹尾千佳确認了,叢瀾知道她會去北京特訓。

    她很期待,也許那将會是一個新階段的展開。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