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剧变的局势,吓坏了许多人。
得知长沙沦陷后,李牧立即向高州府、雷州府发起了进攻。
选择这样的打法,没有别的原因,纯粹是两地距离叛军主力足够远。
甭管什么样的战术战略,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保。
叛军先是击败云贵联军,接着又拿下了长沙,正是兵锋最盛的时候。
十分的战斗力,都能够打出十二分的战绩来。
聪明人都会选择暂避锋芒,等消耗完敌人的气焰之后,再发起全面进攻。
“李指挥使,朱阁老发来了新命令,让我们立即出兵湖广,
同时要求地方上筹建民团,辅助大军作战。”
张思翰一脸无奈的说道。
碰上李牧这种灵活执行军令的将领,他也非常无奈。
上面要求从桂林府出兵,直接攻击永州府。
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李牧硬是选择从最远的雷州府出兵。
理论上来说,只要一路打下去,早晚都能够杀到永州府。
不过具体什么时候能打过去,那就没人知道要多久了。
毕竟,广东地区的敌军守军也不是傻子,人家同样在组织抵抗。
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推进,稳是足够稳了,就是时间周期拉的有些长。
“巡抚大人,你直接回信巡抚,我们已经出兵不就行了。
永州敌军势大,我们不是对手,转道从敌人兵力薄弱的雷州进攻,也是迫不得已。
至于发动士绅筹建民团,我看还是算了吧!
广西的士绅,都被叛军祸害光了,哪有余力支持朝廷组建民团啊!”
李牧没好气的说道。
甭管是什么形势的民团,都是不稳定因素。
作为广西都指挥使,他可不想有人侵蚀自己的权力。
幸好叛军在地方上耕耘了一遍,残存下来的士绅就算想搞民团,自身财力也不允许。
解决不了钱粮问题,就算朱阁老亲自过来督办,也变不出民团来。
巡抚衙门想要甩开他,掌控自己的武装,纯粹就是做梦。
“李指挥使,甭开玩笑了。
这样的答复,朱阁老非要气炸了不可。
前线连续败北,朱阁老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此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如果我们同他对着干,搞不好在朝廷问罪之前,他就拉着我们一起垫背。
一名阁老兼兵部尚书兼总督的钦差大臣,手中权力有多大,想来你是明白的!”
张思翰略显不满的说道。
他仅仅只是拿朱阁老的命令试探一下,李牧就给他挖了一个天坑。
倘若不是他足够谨慎,真傻乎乎的选择敷衍了事,在朱阁老倒台前他绝对会先一步完蛋。
即将被追责的朱景逸,是最不能惹的。
以往的官场的规矩,现在这种时候通通不适用。
为了减轻自身的罪责,谁也不知道朱景逸能干出些什么。
唯一可以确定是,谁在此刻搞事情,谁就会成为他率先打击的目标。
“权力大到没边,只要朱阁老想干,甚至能直接将你我砍了。
不过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权利,真要是这么干的话,朝廷可饶不了他。
前线战场大败,那是指挥能力的问题。
如果肆无忌惮的弄权,那就是野心勃勃,想做当代司马懿。
朱阁老又不是孤家寡人,背后还有一大家子,他不会走极端的。”
李牧淡定的回答道。
朱阁老会怎么干,他不清楚。
反正最近这些日子,迎接钦差特使的都是巡抚、布政使,他一直窝在大营中。
哪怕真发了疯,也不可能在军营中对他出手。
既然自己的安全有保障,那么其他的问题,都可以理性分析。
现在违抗军令的又不是他一个,福建、江西的部队全部龟缩了回去,大家都没把朱阁老的命令当成一回事。
张思翰忌惮朱阁老,那是他在朝中的处境不好。
万一朱景逸在倒台前,拉人垫背分摊责任,他很有可能被牵连进去。
官场斗争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即便是大家都知道是被冤枉的,还是一样会下去。
“要不然我们进攻广州吧!
连续的失败,朝廷那边交代不过去。
雷州府和高州府的存在感太低,在朝野上下几乎没有存在感。
广州就不一样了,作为天下有数的大城,又是广东省府所在。
收复广州,足以对天下局势造成影响。
有这份大功在手,就算有人攻奸,也成不了气候。”
见两人意见不合,贾博提出了折中方案。
出兵收复广州,本就是事先的计划,只是因为局势变化选择了取消。
“可以!
等收复高雷二州之后,我们就借道广海卫,一路打到广州去同景总兵会师。”
李牧的回答,让巡抚张思翰很是无奈。
看似做出了让步,实际上还是延续了划水战术。
不过一路打到广州,总比一路杀到永州靠谱。
现在中间就隔着一个广海卫,对广西方面来说,没有太大的压力。
至于团练之事,大家都默契的选择了不提。
兜里没钱,干什么都难。
……
京师。
看着手中的战报,永宁帝都气炸了。
前一刻他还在夸赞朱景逸能干,转眼的功夫就给捅出了一个大篓子。
云贵联军遭受重创、长沙沦陷,噩耗紧跟着送上来,都不给他留下缓冲时间。
现在民间都流传着“永宁,永宁,天下不宁……”
一想到这里,他对尹左二人,就恨的咬牙切齿。
怎奈人是他选出来的,打落门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前线连续遭遇大败,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永宁帝强忍着怒气问道。
“陛下,臣弹劾朱景逸肆意弄权、丧师辱国……”
不等御史说完,永宁帝就打断道。
“够了!”
“弹劾的事情,下来慢慢说。
现在先商议善后对策,朕不希望听到,同主题无关的内容。”
当了一年多的皇帝,他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对御史这种生物,早就没有了最初的耐心。
这帮家伙除了擅长从鸡蛋中挑骨头外,具体的事情,那是一件也不干。
吃了败仗的朱景逸,肯定是要问罪的。
可在治罪之前,总得先安排人接手,东南各省的军事指挥权。
不把这些问题处理好,就先拿下朱景逸,非得出大乱子。
“臣等遵旨!”
群臣齐声回答道。
嘴上答应好好的,一众挨了训斥的御史,并没有善罢甘休。
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这些人正在憋大招。
御史都察院是要干活的,平常时间监察同僚,那太过得罪人了。
相比之下,还是落井下石,操作起来更有性价比。
“陛下,战场上局势变化莫测,我等远在千里之外很难做出准确判断。
不妨让朱阁老上奏,详细陈述战败的经过,再决定是否追责。
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派出援兵。
长沙已经丢了,叛军下一个目标多半是武昌,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力保武昌不失!”
首辅吕寿同开口提议道。
朱景逸刚入阁,马上就进行问罪,内阁就成了一个笑话。
百官们为了入阁努力奋斗终生,可不是为了充当笑话的。
无论是为了朝中的稳定,还是为了内阁的面子,此时他都要拉朱景逸一把。
就算要进行问罪,也必须拖上几个月,等风头过了再说。
在这期间,朱景逸如果能够自救,同样有机会咸鱼翻身。
这是阁臣应有的待遇。
“成国公,现在有哪些部队可以调动?”
永宁帝开口询问道。
大虞朝采取的多重管理制度,避免了一家独大,同样也不可避免的牺牲了效率。
相比兵部的文官时常调动,都督府人员结构就要稳定的多,基本上一干就可以到退休。
论起对全国军队的了解,还是勋贵们更甚一筹。
“陛下,如果要增援湖广的话,臣建议从四川、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调兵。
南直隶、浙江距离叛军太近了,不适合轻易调动,甚至要勒令两省加强军备以防不测。
如果朝廷财政允许的话,京营可以再扩编六镇,以应对接下来的各种意外。”
景国良当即回答道。
大虞的问题不是没有兵,而是朝廷没钱。
如果帝国能够钱粮管够,一百万大军都可以轻松拉起来。
“你们不要看着我,现在到处都要钱,朝廷每年的收入一共就那么多。
支出比收入都高,财政亏空的厉害,我可变不出钱来。”
庞承杰没好气的说道。
户部尚书不好当,最近两年时间,朝廷已经连续撤换了三名户部尚书。
从万鹤年到上官宇,再到现在的庞承杰,无论谁上去都没能解决朝廷入不敷出的困局。
不同于其他官员,户部尚书的位置只要坐了上去,就没有不想换岗位的。
位高权重是不假,但伴随的麻烦事情也多。
每次朝廷缺钱,百官就将目光投向户部。
可户部尚书也是人,没法凭空变出钱粮来。
裁撤厂卫的后遗症,逐渐开始暴露出来。
没有那帮宦官在地方上搞钱,朝廷的财政收入进一步下降。
不光矿税收不起来,就连天元帝时期好不容易改革的盐税,现在也急剧下降。
借口都是现成的——战争影响。
真实原因非常简单,缺乏监督之后,曾经推动改革的屠龙者成了新的恶龙。
盐场换了主人,盐商业换了人,新利益集团情不自禁的扩大自家收益。
不过现在正处于试探阶段,如果皇帝不采取强制措施,盐税还是有可能重新跌回去。
这些问题,百官们都知道,却没人敢提醒永宁帝。
“内阁想办法,无论如何都要把军费筹集出来。
朕不管你们有多难,反正武昌必须要保住!”
永宁帝果断选择了转移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