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3章 第一一三章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13章 第一一三章

    113

    “我已經辦理了退休, 下個月正式交接完就回來找你。”朱麗是個風風火火的女人,既然已經下定決心, 那就不給自己留退路。

    “這太好了,需要我這邊提前準備什麽?”林瑤開心的問道。

    “什麽不用,你那邊的事情已經夠多了,等我過來後,我會帶着人處理好一切。”朱麗回答道,“你只提供資金,食品廠一切的籌備事務都由我來負責。”

    之前林瑤給朱麗商談過, 林瑤出七萬啓動資金, 朱麗只需要出資三萬,股份分配是林瑤占百分之五十五,朱麗占百分之四十。剩下的百分之五, 放在股份池, 用來給廠裏貢獻最大的人獎勵。

    “那太好了, 朱姨。我今天回學校,我在學校等你來。”林瑤興奮的說, “對了,正國叔要跟你過來嗎?”

    “對,我們兩夫妻一起打工。”朱麗給出肯定的答複,她的聲音裏充滿了幹勁。

    “什麽打工呀, 是自己當老板, 我們可是合作關系。”林瑤樂呵呵的說道。

    “好好好,不是打工,是創業。”朱麗做出決定後, 感覺身體像煥發第二春一樣,充滿幹勁和期待。

    挂斷電話後, 林瑤感到一陣輕松。食品廠由朱麗負責,那以後完全不用她操心,最多配合食品廠宣傳而已,這事她都習慣了。而且朱麗在食品這個行業有着豐富的經驗和人脈,等她來了以後,食品廠的籌備進程也會加快步伐,林瑤對食品廠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林瑤和林彤收拾好行李,下午一起踏上回B市的火車。在火車上,将樣書拿出來遞給林彤,“這是我們耀童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批書籍,分你兩本留做紀念。”

    “真好看,不愧是我設計的封面。”林彤抱着第二本書,得意洋洋的自戀道。兩姐妹都設計了一款封面,分別用在兩本書上。

    “對對對,你的封面最好看。”林瑤笑着說道。

    “嘻嘻,姐,我的下本書也要在我們出版社出版。”林彤美滋滋的說。

    “那當然了,你的書不在我們自己的出版社出版,還打算在哪出版?”兩姐妹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天。

    伴随火車況且況且的聲音,在第三天下午的時候,火車緩緩駛入B市的車站,姐妹倆帶着疲憊的身軀和期待,踏上了熟悉的土地。

    兩人的目的地不相同,只能在客車站分開,林瑤回到家以後,踏踏實實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睡滿足的林瑤回到學校,找導員銷假。她走進教室的時候,看到同學們熟悉的面孔,感覺有些親切。

    “瑤瑤,你終于回來了,我好想你。”岑雪看見林瑤的第一眼,趕緊起身跑到林瑤身邊,抱住她的手臂嬌聲說道。

    “我也想你。”林瑤笑着回應。

    “林瑤同志,你怎麽才回來上學?”

    “林瑤同學,你暑假回家了嗎?”

    “林瑤,你還要請假不?”

    ……

    班上的同學都相處了兩年多,關系都挺好的,所以同學們開始熱情的詢問林瑤。

    林瑤也揚起笑臉,邊走向自己的座位邊回答道,“經濟特區的政策不是下來了嘛,我就跟我朋友一起到G省開了一個出版社。”

    “才忙完出版社的事情,坐火車坐了三天,昨天才剛回來。暫時應該不會請假了,事情都忙得差不多t了。”林瑤惦記着同學們有跟她合作的可能性,所以回答得很仔細。

    果然不出林瑤所預料,同學們在聽到林瑤自己開了出版社以後,氣氛突然熱烈起來,他們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林瑤,你們出版社是出版什麽類型的作品?”

    “我以前寫過書,能跟你合作嗎?”

    “我雖然是調劑過來的,但我成績還不錯,要是想到你們出版社上班,你能給什麽待遇?”

    ……

    衆人七嘴八舌的聲音在教室裏響起,接二連三的問話,林瑤聽得腦袋都吵得很。

    林瑤只能微笑着,開始耐心的解答同學們的問題。“我們出版社歡迎所有類型的優秀作品,只要你文筆好,都可以給我們出版社投稿。”

    林瑤繼續補充一句,“對了,我們出版社剛成立,需求的崗位很多。要是同學們家裏或者朋友有做過出版社的熟人想換工作,我這裏強烈歡迎。”

    “工資待遇這邊,我們出版社雖然剛起步,但待遇肯定是給得起的。而且,我們剛開始創業,要是來工作的話,以後可就是元老級別的。”林瑤站在教室中間,看着大家從容的說道。

    林瑤的話音剛落,教室裏又是一陣熱烈的讨論。林瑤的名氣起了效果,大家都對她有信息,大多數人都開始想周圍的朋友、親戚有這方面需求的嗎?

    但還是有思考量大的人潑了一道冷水,“我們都是Q大的學生,畢業都是包分配的。以後工作的穩定性和待遇,肯定不錯,沒必要給同學打工吧?”

    聽到這一番話,衆人的激動稍微平息了一些,都冷靜下來。

    “我理解大家的顧慮。”林瑤微笑着回應道,“雖然我們的出版社剛建立起來,但有我林瑤在,出版社肯定會成為全國知名的出版社之一。出版社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工作的穩定性不比分配得差!”

    林瑤自信的面容映入大家的腦袋裏,有部分人又開始心動起來,但也不敢邁出這一步。

    林瑤微微一笑,看着班上的同學們,繼續說道,“現在大家也不用急着做決定,離我們畢業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大家可以慢慢思考。”

    “現在大家趁休息的時間,寫寫文章,一樣可以跟我們出版社合作。憑自己雙手,賺點零花錢肯定也不錯吧?”林瑤說。

    林瑤的話讓教室裏的氣氛再次活躍起來,同學們開始讨論起寫作和投稿的可能性。岑雪也湊過來,好奇的問,“瑤瑤,我寫的文章都是短篇,這可以跟你們出版社合作嗎?”

    “可以呀。”林瑤點了點頭,給出肯定得回複,“我打算收集一些短篇文章,然後把這些文章統計在一起,就像雜志或者故事彙一樣的模樣。”

    “那太好了,我要多寫點文章。”岑雪馬上說道。

    “我也是、我也是。”旁邊聽着的元園也高興的插嘴道。

    都是文學班的學生,大多數都對自己的文筆有信心。長篇故事不好說一定寫得好,但短篇故事,大家都是想嘗試嘗試的。

    所以班上的同學,都紛紛表态,也要提筆寫故事。

    “歡迎歡迎。”林瑤笑着說,“但我只有一個人,大家寫的故事,我一個人審批得很慢,需要有人幫幫我。”

    “有哪位同學想要做兼職的?但兼職的同學,抽空寫的文章只能由我審批喲?”林瑤看着衆人問。

    “我我我!”張紅燕積極的響應道,她是被調劑到文學一班的。她個人對寫作的興趣不大,文筆也自我感覺一般。要是畢業分配到需要文筆的工作上,她才要腦殼疼。現在有個不用寫文的工作,張紅燕想先嘗試一下。

    “紅燕你要當臨時編輯呀,歡迎歡迎。”林瑤對張紅燕這個女生的印象還不錯,為人大大方方,做事又很細心。

    “我也想試一下。”另一位女生王美麗也舉手表态道。

    文學一班,百分之八十都是女同學,只有寥寥幾名男同學。現在大家都對這件事感覺很新鮮,所以說話聲又開始叽叽喳喳的響起。

    “好啊,美麗,你的文筆我一直都很欣賞。”林瑤對王美麗也表示了歡迎。

    能考上Q大的學生,智商都沒有問題。這兩年相處下來,林瑤也沒有發現太極品的人,就算是一開始印象不好的趙曉曼。林瑤聽岑雪說過,剛開始宿舍的人都煩她,但趙曉曼生完小孩後,回來跟宿舍的同學們相處得非常融洽、和諧,而且趙曉曼在班上的人緣也還不錯。

    其他人可能也有些小問題,但都無傷大雅,林瑤他們班上的同學們,都沒有鬧得特別僵的情況。

    “那我們怎麽開始呢?”張紅燕迫不及待的問,她現在興趣濃着呢。

    “馬上上班了,等下課後,我們私下聊聊。我會給你們一個簡單的培訓,讓你們了解出版社的運作流程和基本的編輯工作。”林瑤回答道,文筆不錯是一個問題,能不能出版也是一個問題,林瑤得給兩位兼職的同學,培訓一下。

    “好的,我們等下課後再一起讨論。”張紅燕笑着說道,旁邊的王美麗也點了點頭,表示她也知道了。

    在衆人還要談論的時候,上鈴聲響起,同學們紛紛回到座位上,教室裏漸漸安靜下來。下一秒,老教授拿着教材走上講臺,開始授課。

    都是拼命考上大學的人,所以随着老教師的聲音響起,大家也都收心,開始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

    下課後,同學們還想拉着林瑤繼續聊天,但林瑤笑着開口婉拒了,“等有時間再聊吧,我先跟紅燕、美麗她們講一下工作需要做什麽,到時候我們三個人解答大家的問題要快一些。”

    聽到林瑤的話語,大家紛紛表示理解,然後三人離開教室,走到一間空的會議室裏就坐。林瑤和張紅燕、王美麗一起圍坐在一張章桌子旁,開始了她們的第一次非正式會議。

    “你們兼職的崗位是編輯,而編輯需要做的工作不少,首先要根據與作者或編輯部的雙向選擇,接受書稿,擔任編輯加工任務,然後……”林瑤仔仔細細跟兩人講解着編輯的工作內容,“但你們是兼職,現在主要嗯工作內容是,分辨投稿來的書籍,是否合适出版。”

    林瑤繼續說道,“你們需要閱讀投稿的文章,初步判斷其內容質量、市場潛力,要是稿件符合要求,你們需要給出反饋……”

    “當然,如果稿件質量不佳,我們也要學會婉轉地拒絕,同時給出合理的建議。”林瑤說道。

    張紅燕和王美麗認真的聽着,偶爾點頭表示理解,有些沒聽懂的話,也大大方方開口讓林瑤再講解一遍。

    “工資待遇這塊,由于我們都是學生,空閑的時間不一定。所以我考慮兩種方式付給你們報酬,一是時薪制,每個小時三毛,每天結算。”

    “二是按稿件來算,你們審批一個稿件就有一毛收入,審批結果和意見記錄下來。我會随即抽查結果,要是我發現有亂寫審批和意見的文章,扣當天一半的工資。每人只有三次機會,被我發現三次,對不起,我們的合作就此結束。”林瑤是把壞話說在前面,希望不會有這種事發生。

    “好的。”

    “沒問題。”張紅燕和王美麗異口同聲的說道。

    兩人對林瑤提出的兩種報酬方式都表示理解。最後她們都選擇了按稿件計酬,這樣更好安排時間。

    剛開始大家都很熱情的寫文章投稿,張紅燕和王美麗忙得喝水的時間都沒有。最後林瑤只能又招了三個兼職編輯,其中兩個都是文學二班的,大大減少了張紅燕她們的工作量。

    下課放學以後,林瑤還要打電話給周原那邊詢問印刷進度。在得知已經開始鋪貨以後,林瑤把準備好的稿件,寄給各大報社。

    稿件內容都是作者雙木籌備兩年的作品即将與大家見面,還有什麽女性必看的作品這類的推文稿件。這些文章能登上各大報紙,都是林瑤找了關系,花了錢的。

    在鈔能力的幫助下,林瑤新作品的消息,在B市、P城、Y城傳播開來。在林瑤的讓利下,她的作品,再次鋪滿各大書店、圖書館。

    銷量還不錯,周原來電話說,很多書店都要求補貨。但随着銷量來的是諸多評論,有好評、有惡評。

    責罵、感謝的信件,周原那邊都收到幾十封了。而且在學校的林瑤,都收到幾封匿名t的信件,是趁着林瑤不在的教室、寝室的時間,偷偷把信件塞到她寝室、課本裏的。

    六封信件中,好壞各一半。責罵的信中,差不多都是同樣的意思,指責林瑤罔顧傳統怎麽怎麽的。這些語句,林瑤感覺不痛不癢,只是指責的信件有一封是女生寫的,林瑤就有一丁點難過了。

    這封信的主人,看話語她也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但她已經被洗腦了,她認為姐姐幫助弟弟是應該的,家裏沒有男人就是不行的。她指責林瑤的書,完全是害人的。

    林瑤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心中五味雜陳,但最終嘆了一口氣,把這封信放在一邊。其他三封信,都是深受其害的女生寫的,她們都分享了她的故事,并且向林瑤表示了感謝。

    看着這幾封信,林瑤忍不住露出微笑,她知道盡管她的作品存在争議,但也能給那些處于困境中的女性們帶來一絲絲希望,這對她來說已經足夠了。

    林瑤決定把所有信都收藏起來,等她年老的時候,建立一個展館。到時候,讓所有将所有诋毀的、贊揚的信都展示出來。

    林瑤的這兩本書,被某些人封為禁書,但也被一些人奉為經典。在争議聲中,她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讨論、閱讀,兩萬本完全不夠賣,林瑤再次委托印刷廠每冊印刷五萬本。

    張偉他的小型印刷廠只有三臺機器,他吃不下來這筆十萬的訂單。林瑤只能給了他四萬訂單,剩下的訂單,重新找了一個大型的印刷廠。

    完全是眼睜睜看着機會從手中溜走,張偉很是懊惱。在工廠忙碌訂單的時候,他趕緊向上面申請了資金,然後把擴建廠房、購買設備,擴大印刷廠的規模。

    曜童出版社也出名了,投稿來的作品質量都參差不齊。周原一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他跟林瑤電話聊過以後,回B市了一趟。然後從B市帶走九個年輕人,其中六個将安排在明華服裝廠,剩下三個是出版社的班底。

    林瑤也挖了一個牆角,就是她在首都日報認識的熟人。林瑤用她那三寸不爛之舌,用工資以及出版社的前景、編輯部的潛力說服了這位熟人趙迅。他最終決定加入曜童出版社,擔任編輯部的負責人,而且趙迅還帶了好幾個能幹的下屬一起加入曜童。

    曜童在趙迅的帶領下、林瑤的名氣加持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它立起來了。現在曜童又簽了好幾本優秀的作品,而且短篇作品,林瑤在Q大也收集了很多,正好彙成一冊短篇合集出版。

    周原也得以從出版社脫身出來,回到B市的他,又跟之前打探消息那位公子哥聯絡起感情。兩人的關系打得火熱,周原借助他的關系,成功獲得國企單位建宿舍的訂單。

    然後周原又開始忙碌起來,他現在都不搞四合院一、兩個房間的修繕、裝修等事宜,周原把這種小訂單分給了他弟弟周浩。而周浩的工作則轉給了才畢業、沒考上大學的妹妹。周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起來了。

    明華服裝廠這邊就沒有這麽理想了,服裝非常漂亮,不過服裝的成本比其他廠要高一些。而且林瑤又不同意低價打包出售,所以來進貨的二手販子有,但又不是進得特別多。

    其他服裝廠,春秋裝出廠價五塊一件,林瑤她們的服裝則是八塊、十塊、十來塊不等。所以很多人為了價格,都不會選擇明華服裝廠的衣服。不過有些打算賣好貨的販子,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明華。

    現在明華服裝廠除開每個月的固定支出,也是有收益的,只是說收益不如宋睿想象的理想。明華的服裝質量在宋睿的監督下沒有話說,現在就差一陣風來了。

    出版社、服裝廠的工作都步入正軌的時候,朱麗、蘇正國也辦理好退休來B市找林瑤了。食品廠的建立,林瑤完全沒有操一點心,全部事宜都由朱麗來運作。

    林瑤跟朱麗簽好合作的合同,把錢轉給朱麗以後,朱麗便開始帶人着手食品廠的籌備工作。她利用自己在食品行業多年的經驗,精心挑選了合适的地點,并且挖了好些有經驗豐富的工人和管理人員。

    食品廠的建設速度很快,這次食品廠剛開始以便宜、量大、味道好的下酒菜打出一點名聲,不賺錢主打一個走量加名氣。

    然後紅火牌食品被大家夥耳熟以後,再開始生産好吃的肉制零食。像什麽奧爾良手槍腿、整只的扒雞、冷吃兔、啤酒鴨等食品被端上每家每戶過節時的餐桌上。

    再一次創業,打響名氣的事,朱麗那叫一個輕車熟路。味道、質量牢牢抓住,然後讓手下的人寫推文,發布在報紙上。接着朱麗利用以前的人脈,給各個單位、企業、外企贈送試吃裝。

    剛開始一兩個月,廠裏的資金事嘩啦啦往外流,林瑤他們的投資根本不夠用。朱麗也沒讓林瑤追加投資,主要她手上也沒錢,所以朱麗跟林瑤商量了一下,朱麗直接找關系從信用社貸了二十萬出來,用來食品廠上面。

    短短半年的時間,紅旗食品廠已經初具規模。食品廠品牌紅火,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産品。

    朱麗的管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剛建立不久的紅旗已經能跟宏鑫相提并論。朱麗的名字可能老百姓知道得不多,但在業類是響當當的鐵娘子!

    放暑假前,林瑤窩在四合院裏跟徐安一起吃火鍋。火鍋用的電磁爐都是徐安親手制作出來的。

    本來要八十年代末才出現的電磁爐,提前出世在八零年。以前吃飯的時候,林瑤只能徐安說過一次要是有邊煮邊吃的鍋就好了,結果徐安就自學發電的原理,把電磁爐給搞出來了。

    林瑤看徐安這麽聰明,忍不住提出空調、洗衣機等設想。徐安着實聰慧,根據林瑤的一點點設想和提示,他在這兩年把同樣要八十年代末才出現的空調、洗衣機給制作出來了,而且他還舉一反三,根據空調原理把冰箱也搞出來了!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