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饵料你研发的?!”他指着地上开封的半袋颗粒,颤抖着说道。
“嗯,这是阉割版,有更好的。”
赵洪飞闻言,抓起一把颗粒,凑到鼻尖闻了闻。
“味是不对,没那么臭。”
“这还不臭?!”黄征胃里一阵翻涌。
“哎哟,你是没闻过原版!海哥,搞一袋让他闻闻?”
王海翻个白眼,没有理会,而是让他去测试仿生鱼。
赵洪飞闻言,回到车上去取设备。
而黄征从头到尾,一直处于懵圈的状态。
他没想到研发的人,竟然如此年轻,甚至都不是行业内的人。
“王老弟!咱能合作吗?”
“只要给我饵料授权,凭借龙腾渔业在全国的影响,一定能快速度将品牌推出去。”
“3年不!1年之内,这些饵料,全国的钓友都会用上!!”
黄征激动到浑身都在颤抖,作为饵业大拿,他太明白这几款饵料的含金量,绝对是划时代的产品!
王海苦笑一声,摊开手说道:“黄大哥,现在的产量,只够供应远山市”
“我有工厂啊!可以合资生产嘛!”黄征不依不饶。
“我是指关键成分,那东西无法人为生产。”
黄征一愣,逐渐冷静下来,意味深长的看向王海。
无法人为生产
如今这个社会,什么东西会无法生产?
难道是某种珍稀矿产
或者就是一种推辞!
他想到这,提起手中的茶壶,帮王海续满。
“既然如此,拿个省代理,这总可以吧?”
“”
王海思索片刻,起身给青玲打去电话,弄清库存后,才回应道。
“现在库存紧张,每月只能发1w份,如果可以就往下谈。”
“后续呢?不能总这个量吧。”
“以后产量或许会上来。”王海无奈道。
黄征不再犹豫,满口答应下来。
对他来说,破解饵料成分,当然是最优解,但万一失败,有个省代理垫着,也算留点退路。
此时,赵洪飞测试完仿生鱼,折返营地。
他将遥控器放在桌面上,描述着仿生鱼的功能。
这玩意一共两种模式。
节能模式下,不能控制速度和方向,但续航高达12个小时。
而深水模式,则是鱼眼发光,可以辅助照明。
赵洪飞觉得功能太少,对不起20w的售价,不停的吐槽。
王海听的头疼,只好告别黄征,带着他返回远山。
-----------------
三天后。
都市怪谈栏目组。
汪总监用遥控器,播放着ppt,随着图片变换。
一则关于北地林场的文稿,逐渐呈现在众人面前。
吴小雨咬住圆珠笔头,面前的白纸上,画着丑陋的卡通头像,正是台上的汪总监。
她时不时添上一笔,痴痴发笑。
就在这时,桌面上突然出现一团阴影,汪总监站在她身后,训斥道:“吴小雨?!站起来!”
他一把扯出白纸,摔在她的脸上。
“天天搞些乱七八糟的!有点成绩就得意忘形!”
“去!滚上去介绍。”
全场都忍不住偷笑,吴小雨撇撇嘴,挪着步子走到台上。
她抓起遥控器,一张张翻着图片。
“林场牲畜频繁失踪,漯河天池惊现水怪。”
随着标题被念出,整个事件也逐渐清晰。
起初,村民发现牲口总是无故减少,怀疑是狼干的。
于是,一群壮年自发组织,开始在山里巡逻。
但半个月过去,连狼毛都没发现,村里的牲口依旧在减少。
直到有一天,几个孩子在河边玩耍,水里突然窜出黑影,将喝水的牛犊拖走。
等消息带回,村里立马警觉,派人全程盯梢,可诡异的是,黑影却再没出现。
村里人怀疑孩子撒谎,但很快事情有了转机。
在天池山巅,有观测站,主要负责监测火山,工作人员每隔两小时,会用望远镜俯瞰一遍。
那天,风平浪静,水面突然闪过一道黑影,转瞬即逝。
监测员用携带的手机,拍下一段模糊的视频,将资料卖给当地报纸。
吴小雨用遥控器,将视频放出。
一团狭长的黑影,在蔚蓝的天池里穿梭。
画面中,用红线和数字标出了参数,它的体长,接近8米,像一艘渔船。
随着视频播放完毕,汪总监走到台上,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
“下期节目的预告,今天就可以放出去,摄制2组,明天前往林场,散会。”
他说完,狠狠瞪了吴小雨一眼,自顾自的离开。
10分钟后,楼下的拉面馆。
吴小雨点了三份凉菜,一碗双倍牛肉的大份拉面,吃的忘乎所以。
而小蒋则坐在她对面,给王海打着电话。
“海哥,对!是在林场。”
“明天早上出发,要坐飞机,好”
此时,王海正在店里喝茶。
赵洪飞坐在一旁,竖起耳朵听,得知地点就在林场,他既忧虑又兴奋。
老林子环境恶劣,而且危机四伏,作为北方人,都心有余悸。
等电话挂断,王海将传来的视频打开。
黑影出现的一瞬间,脑海中响起了系统提示。
【触发任务:漯河天池,水怪魅影。】
【要求:捕获水怪并服用其结晶体。】
【奖励:反射神经强化,鱼竿再也拖不走!并解锁新的商品。】
合成音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赵洪飞的感慨。
“海哥,这玩意这么大!不好钓吧?”赵洪飞声音都在抖。
“估计得搞条船”
“那也够呛,很凶险啊…”赵洪飞摇摇头。
王海心中也没有底,但是不能表现出来,只好转移话题,催促赵洪飞去收拾装备。
自己则是前往江河饵业,全新的办公楼。
办公楼位于开发区,交通便利,一共三层,后面有个大院子。
此时,清玲正在和陈国发商议新的生产计划。
随着销售量飞涨,现有的产品明显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她思考良久后,制定出新的生产计划。
目前产品的零售价达到88左右,很多钓友抱怨价格过高。
针对这个现象,清玲打算继续阉割,推出几款更廉价的产品,将零售价控制在30以内。
这样一来,可以填补空白市场,也缓解了产能不足的尴尬。
可陈国发却犯了难,因为厂里的设备老旧,陡然增加近三倍的产量,确实办不到。
“薛总厂里生产力有限,生产不出这么多货。”
“货款不是刚给你?不能加设备吗?”清玲不解的问。
“除去原料成本,厂房租金、工资,剩下的钱不够加设备啊”
“也就是说厂里没有一点流动资金?!”清玲放下文件,质问道。
“确实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