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都干了,石燕华又继续发言:“这第二杯酒,敬我们的理科状元,小弟弟吴尚荣。”
“去年七月,是他首先提议办高考补习班。”
“是他出钱、出粮并请人给我们解决了吃饭问题,我们才没有了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高考补习中。”
“是他最后两周给我们缩小了考试的范围,让我们集中精力把考试的主要内容强行记下,才考上了我们今天在读的学校。”
“他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亲弟弟,也是我们的小恩人。今天借花献佛,祝我们的弟弟,祝我们的小恩人今后事业宏伟,前程似锦。干杯。”
大家又干了一杯。
接下来,吴尚荣举杯发言:“第三杯,祝我们今天在场的男女老幼生活美好,心想事成,一生平安。干杯!”
三杯酒过后,大家随意。还有余力的,大家又相互敬酒。
都是用的小酒杯,又是低度的米酒,只要不学古人大碗豪饮,稍有点酒量的人,喝上一二十杯都不易醉,所以一些女生连喝了几杯,都还在互相敬酒……
庆贺宴和团年合二为一的大团圆饭一直持续到傍晚六点半才结束,吴尚荣先让兰子姐开着小车把文校长夫妇,卫老师夫妇,丁老师夫妇等人送回了学校,顺便把分给他们的礼物也带了回去。
然后,吴尚荣和他小叔,还有兰子又各开着一辆小车,把住得远的同学送到回家最近的地方。
住得近的同学,就好比散步一样自己走回家……
送了人回来,兰子就回到了家具厂,吴尚荣他们回到了酒厂。
吴尚荣到了酒厂家里后,二叔、三叔等人把几堆大火装进大铁炉里,全部移到了家属院,一大家人围坐在几个大火炉周围一边烤火,一边守岁。
四叔从家里端了一张桌子出来,又拿了几个小碗出来,小叔准备去酒厂拿酒,吴尚荣想到刘经理送他的茅台酒还放在他寝室里,便叫他二弟:“尚光,去我的房间拿两瓶茅台酒下来给二叔他们喝。”
尚光答应了一声,很快就去把酒拿了下来。
小叔说道:“据说这是国务院宴请贵宾的酒,没有想到我们几兄弟有朝一日也喝得上。”
四叔说:“其实我觉得跟我们的酒比起来味道也差不多,只是他们的名气大,我们的名气小。”
兄弟四个便开始你一口我一口地各自喝起酒来。
吴尚云、戈玉婷、石燕华、周凤燕、周凤迪见他们喝得闹热,便去弄了些米酒来慢慢地喝。
喝了一会儿,二叔开始给他介绍今年吴家寨三个队的决算情况。
各个生产队吴尚荣赞助了一万六千元,每个生产队长期有近二十个人在酒厂打工,全村的劳动力又突击为小农场干了好几天,每个生产队都拿出了三万多元参加决算,使三个生产队的每个劳动日(10分)全部突破了一元。
一队,一元零三分,二队最高一元零八分,三队一元零四分。
每个生产队吴尚荣只准备算两万分工分,还不要低价粮,所以吴尚荣又从每个生产分到了两千余元的决算钱。
由于劳动日的资金大幅度提高,全村决算时进钱上千元的有十多家,其它生产进钱最多的一般就是五百元,而吴家寨进得少的才是五百元,普遍都上了六七百元。
成云珍家四个劳动力挣了一万二千分,扣了粮食钱进了一千零三十二元一角。
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媒人主动带了一个姑娘来她家相亲,拿了360元彩礼后,老大吴中强终于准备过了年二月初六要结婚了。
而吴中伟的彩礼钱是先就说好了的,好久拿钱就好久订亲。
吴中伟自己在小农场干活结余了近百元,年中分的钱拿出两百多元,在吴老大订婚不久,也跟着订下了刘秀秀。
就是吴中刚也有姑娘愿意,但成云珍说,缓一缓吧,这里接连订了两个,一千余元就花掉大半,如果再订一个儿媳,就只有借钱来跟老大办婚事了。
成云珍知道,他家今年之所以能娶上儿媳,还是多亏了吴尚荣。
他们全家现在对吴尚荣不仅没有仇怨,反而还心存感激……
说了村上的事情,几个叔叔又跟他说他们今后的打算。
吴三叔首先问他:“尚荣,你让我们几兄弟今后就管好酒厂和小农场,你舅舅他们就只管花果山,你岳父家就管家具厂?”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各自独立出来,自负盈亏,是吗?”
“我是这个意思。这个酒厂加上小农场,一年可能有八十万到一百万的收入,四位叔叔每年应有二十万的收入,如果下半年各家在省城把门市再开起,一年还可以挣上几万元,这在全省都算是进入了富人的行列。”
“下面的家具厂加上那个地势今后可以开旅馆等的收入,也可以达到二十万。”
“至于舅舅他们的花果山,三年后,一年可以出三到四季水果,每一季挣上二十万还是有把握的。”
因为,那里产的桃子味道全部是我带回来让你们吃的那种,平均两角一斤还是很好卖的。
那地势比小农场还宽一点,全部开发出来还是有五六百亩。
水果产量应该比玉米要高得多,一亩一季保守算产水果二千五百斤,两角钱一斤,一亩一季可以收入500元。”
“到时只要有四百亩水果树达到正常产量,一季的收入也有二十万元,三季六十万元,除去请人的人工及其它费用,纯进三十四万还是有把握的。”
“加上玛瑙石的钱,三家人一家一年二十万只多不少。”
吴尚荣尽量把每一项的最保守的估算收入说出来,就是要他们明白,哪怕分开了各家干各家的,大家最终的总收入悬殊不大。
但是他二叔说道:“你愿意听我们的想法吗?”
吴尚荣道:“你们是老辈,我们做晚辈的必须听你们的。”
吴二叔道:“既然你这样说,我就告诉你我们几个老辈的想法。”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这是你的几个舅舅和你的岳父以及我们四个叔叔的共同想法。”
“那就是,我们不散伙,始终弄到一起,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