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故居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故居

    別看大佬們進博物館要花錢, 但是員工們不需要啊。

    來參加年會的員工能免費游玩,一人還給了一袋子一百枚銅板,可以在博物館裏的坊市花用。

    一枚銅板需要用一塊錢來換, 仿造的和那些古錢幣很像。不過上面刻的字不是什麽乾隆嘉慶, 而是清陽通寶。

    要問一百個銅板能買到什麽?

    90年代物價還沒有後世長得那麽快, 一百塊的購買力非常強悍。一塊錢能買兩個大肉包子, 小姑娘足夠吃飽。若是再加一塊,就能添個小菜,一碗馄饨。

    南北糕點統一價格五塊錢一斤, 可以随便挑。再花三塊錢買個帶蓋子的小竹籃, 哦,這裏叫食盒。一籃子能裝得下五斤的點心呢,裝滿一共才二十八塊錢。

    逛累了吃飽了可以去茶厮聽人說書,點一壺茉莉花茶兩塊錢。也有五塊錢的套餐, 分別是一壺茶,可以無限續水, 一盤子葵花籽,一盤子南瓜子,一盤子油酥蠶豆和一盤子鍋巴或者江米條之類的小茶點。

    磨蹭到下午,再去坊市買幾塊小手帕,小吊墜, 從後門出來就到了畫舫碼頭, 直接坐畫舫游湖,繞公園一圈, 在公園門口停下來。

    畫舫一人才五塊錢, 裏面的小哥哥小姐姐會彈琵琶吹笛子,還會向沿路的游客兜售點心水果跟小飾品, 特別有生活氣息。

    等到了公園門口,有人專門回收沒有花用完的銅板,不用擔心這些銅板最終賠在自己手中。

    當然,畢竟是公司福利嘛,銅板沒花完換成的錢錢也是自己的啦。

    若是普通員工,每個月都有一次免費游玩的機會。這個免費就是進博物館免費,做畫舫免費。當然,如果名額自己不用,也可以給親朋好友使用。也會有員工把免費名額換成錢,當然,這都是自己的自由了。

    白清霖很喜歡自己的這個博物館,有一種親手打造園林的滿足感。對他來說,開公司哪裏有弄博物館好玩。賺錢……嗯,沒有花錢好玩。

    公司上了正軌,大面上有陸向陽負責,細節有其他高層員工。

    剛三十歲出頭,他已經就開始想着要退休了。

    現在的日子多好啊,帶着楚師傅和其他幾個據說都有着宮裏鑒賞眼光的老師傅出門游山玩水……哦,不,是出去尋找各種老物件。如果看到完整的老房子,價錢合适立馬買下來,原封不動的運到博物館,就又是一個景致。

    九幾年國家已經開始大方面建設了,對不少老房子保護措施沒有那麽到位,很多情況就按照普通拆遷直接扒了。

    白清霖到處撿漏,讓他買到了不少南北地方保存非常不錯的老房子。不少老房子以前應該是住過什麽當官的,裏面建築非常優美景致,藻井繪畫顏色鮮豔,經過幾百年歲月侵襲,仍舊清晰可見。

    這些買到的老房子被錯落有致的安頓在博物館還沒有開放的街區中,在請園林師傅按照房子的類別建造周圍的景致。

    荷塘,假山,錦鯉池子全部安排上。原本在他們家那個非常占地的巨大假山終于有了好的去處,被大拖車送到博物館,恢複了它原本的作用。

    91年年初,博物館停館兩個月,等在開放,游客們發現不止是多出了一塊可以游玩欣賞的區域,坊市竟然也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

    銀樓,繡坊,胭脂鋪子,油紙傘鋪子。甚至還多了個府衙,安保小哥哥小姐姐們不再是穿那種現代制服,而是統一換上了飛魚服。

    當三五一隊的飛魚服大長腿們在坊市和街區之間巡邏的時候,總會引發不少中外游客的驚呼。

    這也太帥了吧??

    明光安保公司再次上了報紙,門口“偶爾路過”滿懷春心的少男少女更多了。

    緊接着,明光安保公司開始向社會招募,竟然需要女生優先!

    因為他們這兩年生意太火爆了,不少工廠公司應聘保安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明光。但也有人提意見,說女保安太少了,有不少場合,還是很适合女性安保人員的。

    可是女退伍兵也少啊,白如深和明光內部開了個會,最終确定可以向社會招募。

    但這也不是招募上來就可以直接上崗的,得有一年培訓期以及三年觀察期。培訓期沒有工資,只是包食宿而已。然後內部按照軍隊管理方式嚴格訓練,能撐過一年,才能持證上崗。

    在崗位上堅持三年不出問題,才能轉正!

    就算如此嚴苛,報名的人數竟然相當多。其中還有不少被丢進來的二代,美名其約雖然舍不得他們去當兵,但是來感受一下當兵的氛圍,被訓練訓練也是極好的。

    白如深:……

    哦,把這裏當成免費軍訓了?這可把你們美的,真以為我這個鐵面兵王是白給的嗎?

    鐵面兵王可不會給這群二代們面子,第一個月就把一群少男少女訓得鬼哭狼嚎,一個月封閉訓練結束之後,竟然淘汰了大半報名的人。

    總之,白清霖這個感古博物館已經成了熱門旅游景點,僅次于故宮博物館。每天一大早在博物館門口排隊的人烏央烏央的,博物館裏賣包子的那位曾經是東北紅星鎮國營飯店大師傅帶出來的高徒,後來被白清霖挖了過來,每天穿着古代衣裳跟博物館裏蒸包子。

    據他說自從重新開放,他每天能多賣出兩袋子面粉!為此還專門多請了個阿姨包包子呢!

    他這輩子也沒想過,自己會在博物館裏賣包子,而且賣的還相當好。甚至會有當地人專門花十塊錢進來,就為了買他家的包子帶回去。

    這也太感人了吧??

    他跟着師傅賣了十年的包子,也沒有過這樣的待遇啊!

    “搬家?”白清霖跟外面玩了一圈回來,就接到了這樣大的一個重要消息。

    陸向陽點點頭,臉上都是笑,“家具廠和服裝廠都得搬,不只是燕城,廣城那邊也得搬,得配合城市規劃。”

    “分多少樓?”白清霖雙眼冒光,他心心念念的包租公生活即将來到。

    家具廠跟服裝廠都不是小廠,動一下簡直傷筋動骨,國家不可能不給賠償。

    陸向陽拿出紅頭文件遞給白清霖,“燕城這邊原址要蓋寫字樓,我和上面扯皮了一段時間,要了其中一整棟。然後在五環重新拿了一大塊地,比現在的大一倍。那邊先把廠區和宿舍樓建好,至于家屬樓,上面同意按照原有面積,在附近信箋小區內安排。”

    白清霖擺着手指頭算了算,心跳加速,“也就是說我們能白得一棟寫字樓,以及一棟家屬樓?”

    “不止一棟,服裝廠和家具廠家屬樓都算在內,對了,還有明光那邊,至少三棟。雖然新小區位置稍微偏了點兒,但是三環內,而且在城建規劃內的,以後會建設的非常不錯。就是職工以後上班會比較遠,但我在廠址附近買了塊地專門蓋樓,賣房子給職工,內部職工購買能打折。”

    陸向陽向來是那種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城建規劃一下來,他就到處跑了看,很快就決定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下手快狠準,能比別人多拿到不少優惠政策。

    廣城那邊也是如此,服裝廠箱包廠又是分樓又是分地,聽說丁老大拿到文件之後哭的滿地打滾,一點兒老大氣質都沒了。

    這真的能算的上一夜暴富,巨富!

    跟着他的那些小弟們兜裏都滿的能溢出來了。

    果然跟着白老板走就有肉吃,這肉恨不得給塞嘴裏逼着他吃啊。

    鵬城那邊也在規劃,不過動作還沒有那麽大。陸向陽已經把鵬城那邊的配件廠擴建了,為此還買下了一整個漁村,然後将那群漁民安置在了新建的樓房裏面。

    一家足足能分三套大面積樓房,還給分了錢,雙方都十分滿意。

    “我決定了,等我四十歲就退休!”

    白清霖一臉安詳的躺在床上,雙手放在胸口,靈魂都要飄出來了,“我要過那種吃吃喝喝睡到自然醒的日子,醒來了就翻翻小本子,看看誰家該收租了。然後拎着一大串鑰匙,蹬三輪車去收租……”

    這逼讓他裝的,都裝出花兒來了。

    陸向陽只是笑,他擡手摸了摸小白知青的臉,又捏了捏對方的手指頭。

    兩個人手上都戴着一枚低調的鑽戒,戒指是自己旗下工作室設計出來的,全世界只有這麽兩枚。

    白清霖極少露臉,但陸向陽不行。他雖然今年三十多了,但歲月似乎十分優待他,沒有在他的臉上增加太多痕跡,但卻沉澱了他的氣質。

    每次在集團一露面,這男模身材加上位者的氣質,讓不少小姑娘芳心暗許。

    為了避免麻煩,陸向陽立馬去找人定制了戒指,回來就給倆人都套上了。沒有一點兒前搖,沒有一點兒浪漫。

    但沒辦法,小白知青很吃這一套。

    陸向陽手上的戒指讓不少少女心碎,她們也是沒想到集團總裁這麽年輕就英年早婚了,但卻沒有一個人見過總裁夫人。

    問問老員工,老員工表示确實有總裁夫人這麽個人。只要總裁在燕城,基本從不加班,到點兒回家,問就是家裏有人等着吃飯呢。

    只有跟在兩個人身邊的元老隐晦的心知肚明,尤其是幾乎看着白清霖成長的王金桂,心裏又覺得惋惜,又覺得這倆人真的是般配。

    那叫一個矛盾。

    不過人家兩口子關起門來過日子,既不影響員工賺錢,又不影響公司股價,他們這些人跟着鹹吃蘿蔔淡操心,簡直有病。

    再說不管陸家還是白家都是人丁興旺的大家族,人家都不操心,他們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研究這個幹嗎?

    有這個工夫,她王金桂不如去操心操心自家老頭子。快六十歲的人了,聽說還有小姑娘給他辦公司送點心和愛心飯盒!

    開玩笑,當她這個王總是吃素的嗎?

    但凡那個姓張的老頭子敢有二心,她立馬就給丫踹了,轉頭找個十八歲小夥子信不信?

    張叔自然是信,他老伴歲數可也不小了,如今又是公司元老,又是公司華國總代理,又會說外語。每天打扮的盤靓條順的,比當年在老家看上去都年輕。

    光說自己這邊有小姑娘送點心送飯的,她身邊不也那麽多年輕小夥子?

    尤其是那個司機,每次把老伴兒送到家門口,又是開車門又是打傘的,伺候的那叫一個周到。

    做戲給誰看呢?當我這個老頭子怕你啊!

    老頭子我可是,掌握了數千白家軍的人!每天連總镖把子都得跟我商量事兒呢!

    實在不行,就把那個司機換了吧,真礙眼。

    九十年代,是國家飛速發展的一個時代。而且還有不少華僑發現了國內的各種商機,紛紛回來投資。

    李欣晚再一次踏上華國的土地,滿心萬千感慨。

    當年戰亂,她被家裏人迷暈,抛夫棄子送往國外。再想回來,那真的是太艱難了。

    如今她已經快七十歲了,從不奢望愛人與孩子還活着,只希望能看看故土,看看曾經的故居。

    李家當年帶着無數家財去了國外發展,開了不少公司,已經成了相當不錯的規模。這次也是兒孫打算回國發展,李欣晚作為老一輩裏面還活着的姑奶奶,想要回家,兒孫們自然伺候的周周到到。

    這老太太別看平日裏就吃齋念佛一副不谙世事的樣子,但是手裏卻拿着李氏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呢。

    “這個院子,就是我和你們父親以及祖父祖母曾經居住過的院子。其實周圍這一片都曾經是李家的家産,但當年實在保不住,能賣的就都賣掉了。”

    李欣晚看着仍舊如記憶中的那扇紅色大門,淚水嘩的落了下來。

    侄孫李耀興打量着這邊的院子,心裏盤算,“現在一套四合院價格可不少,這院子姑奶奶打算收回來?”

    李欣晚搖了搖頭,看似淡定,但手裏的翡翠珠串盤的飛快,“當年你祖父祖母怕帶着一個孩子不好走,就把你表叔留下了,讓李家家生丫鬟伺候着,這院子,也是留給你表叔的。”

    李耀興有些惋惜,不過他手裏錢多,再買一套院子也沒什麽。

    院門沒鎖,李欣晚上前敲了敲,很快就有人應了門,“你們,找誰?”

    “請問……”李欣晚的聲音發顫,“這院子的主人,是姓李嗎?”

    開門的保姆搖了搖頭,道:“不姓李吧?姓宋,不過他兒子姓李。這位夫人,哎哎,您,您怎麽哭了?”

    “姓宋??”李欣晚一把抓住保姆的手,“姓宋,姓宋……他還活着??”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