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開分廠?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開分廠?

    食堂今天的主食有兩種——米粉和米飯。

    南方是盛産大米的, 又因為一季能兩熟三熟,所以在北方很困難才能吃上一頓的大米飯,則成了這邊最重要的主食。

    因為最近天氣比較冷, 熱騰騰的煮米粉成了職工們最受歡迎的午餐。女職工一般只需要一兩米粉就能吃飽, 這裏的一兩指的是幹米粉, 煮熟之後能有三兩多, 很大的一碗。再加上酸蘿蔔酸豆角和各種燙青菜,來一勺肉末炒鹹菜,一大飯盒都冒了尖, 吃的人腦門上直發汗。

    米飯當然也有人吃男職工就會先吃上二兩米飯, 搭配個炒白菜炒土豆或者炒魚肉。吃完後再來一兩米粉,少些配菜多點兒湯,連吃帶喝,那叫一個妥帖。

    “真不錯, 真不錯,”齊教授吃着飯盆裏的米粉, 連連點頭,“怪不得這裏的職工都是積極向上的樣貌,吃的好,工資高,誰能不高興呢?”

    白清霖又端了一盤子蒸魚和一盆子文蛤豆腐湯上來, “老師, 嘗嘗廣城的海味。平日裏這玩意也不好買,魚還是師傅上午剛采購回來的, 都新鮮着呢。”

    “好, 好!這個新鮮的海魚我已經很久都沒吃過了,以前年輕的時候在廣城, 最喜歡去漁船上吃魚。剛撈上來的魚做魚生,沾了醬油吃,又鮮又甜。”齊教授吃了一口蒸魚,啧啧稱嘆,對自己的學生們道:“你們趕緊嘗嘗,這個海魚的味道就是比河魚鮮美。”

    吃飽喝足,一群人又去宿舍裏轉了一圈。當發現這裏的宿舍是那種兩室一廳的設計,寬敞又明亮,齊教授更是連連點頭。

    “華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各種工廠。工廠發展離不開各種職工。給職工們創造舒适的生活環境,讓職工們以廠為家,再加上好的領導帶頭,華國就不愁不能騰飛!”

    齊教授看着學生們,道:“你們幾個多仔細看看,等回去,每人寫一篇至少一萬字的文章,分析工廠,城市,百貨商店,供銷社。畢竟我們沿路走來,也看出來了不少東西,是不是?南北方的對比,燕城與廣城的對比。兩邊人們精神面貌的對比。有什麽優勢,有什麽缺點,要如何改進,多想想。”

    一萬字!

    白清霖忍不住吐了吐舌頭。一張信紙是三百字的格子,寫滿十張才三千字。一萬字就得三十多張信紙,手腕子都寫禿嚕了。

    幸虧當初他沒有選擇讀經濟,否則現在只剩下滿地打滾的狀态了。

    齊教授給自己的學生一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讓他們可以在這兩個工廠裏轉一轉,訪問一些人。

    白清霖還沒聽他說完,就冒腰順牆根溜了。開玩笑,他那群學生一瞅就是想要來問自己的,被纏上指不定多麻煩,跑吧!

    陸向陽:……

    好好好,這麽玩是吧?

    果然,一說解散,陸向陽的那群同學第一時間跑去找白清霖。在這裏竟然見到外語系的學生已經非常意外了,尤其是這個學生還是這裏特聘的設計師,那就更是意外加意外。

    怎麽能錯過這個意外呢!

    結果,意外跑了。

    魯廠長和王金桂可是跑不掉,王金桂是社牛,壓根不怕什麽采訪,但魯廠長現在特別羨慕寧冬天,因為寧冬天出去談業務了,要晚上才會回來……

    剩下的什麽李長松啊,陸家的妯娌倆啊,都沒有被放過。

    李長松擅長接待,話說的那叫一個圓滑,壓根不再怕的。至于大伯娘?她跟家裏都話少,看見一群大小夥子沖過來之後,直接就裝啞巴聾子表示自己聽不見也說不了。

    三嬸兒:……

    還好三嬸兒也是社牛,就只是說自己和妯娌的手藝被看上了,然後被小白知青推薦過來試用。主要也不會在這邊留太久,教出幾個學生就回去了。

    “家裏有孩子有地的,我公婆還在家裏呢,不會去幹啥啊。廣城好啊,但是燕城也不差啊。我一農村人來大城市,那可不看哪裏都好。為啥不帶男人過來?哦,他們過來了啊,跟倉庫扛大包呢。年後就回去。為啥回去?你這小年輕可太不會說話了,我不回去,我孩子你照顧?我公婆你伺候?接過來?為啥接過來?家裏有房子有地的……”

    三嬸兒把單純的大學生忽悠的北都找不到了,茫然的離開,發現這位阿姨壓根就沒說出什麽有意義的話。

    明明之前去村裏做衣裳,這阿姨老能張羅了啊。

    對了,他一開始想問啥來着?哎呀,都被搞亂套啦!

    陸向陽也裝模作樣的采訪王金桂,“王副經理,您在這邊得有一年多兩年了吧?平時有空回家嗎?想不想家裏人?”

    王金桂:……

    “想,怎麽不想,咋?陸廠長能把我孩子男人都接過來?”

    陸向陽吓了一跳,連忙左右的看,見沒人才松了口氣。

    王金桂哈哈大笑道:“有人我能這麽說?這不是坑你嗎?那老頭是你老師?看着挺嚴肅的。你不知道,我閨女都懷二胎了,家裏幾個小的知道你們考上大學能去好多好地方,現在都嗷嗷學習呢。就可憐我男人了,回家冷鍋冷竈的。”

    “那咋不讓叔叔幹脆辭職也過來算了,跟家裏也沒啥盼頭。”陸向陽忽悠。

    王金桂道:“着急啥,再過幾年等四十五了,辦個退休,還能拿退休工資呢。到時候再過來,你看看你叔能幹啥,保潔員,看大門,随便找個活兒給他幹。對了,我前幾天買了個房子,比量着你家那個院子買的,丁老大給我推薦的。我尋思着等你叔退休,小的基本也高中等着考大學不操心了。萬一考不上,就讓他們來這邊找個活兒幹。”

    “這是不打算回東北了?”陸向陽問。

    “回去幹啥啊,要啥啥沒有。還是這邊好,就是冬天有點兒不舒服。其實時間長了,我就特別想吃酸菜炖肉,大鍋貼餅子。但是這邊不好腌酸菜,買不到大白菜啊。廚房大師傅整的那個酸菜,不對味兒。”

    王金桂看上去有些惆悵,“實在不行,今年前年我請個假回趟家,也挺久沒見到他們了。”

    “是該回家看看,我叔不得想你了都。”陸向陽點點頭,“批你一個半月的假期,出了正月再回來呗。”

    “那不行,我正月裏跟客戶約好去鋪貨呢。哎呀行了行了,問啥啊,有啥好問的,認識這麽多年了你還跟我這裏叭叭的,趕緊去找別人采訪吧。”王金桂被他問的有些不耐煩,擺擺手,轉身走了。

    她要去找其他小夥子讓人家采訪,比跟陸向陽這個臭小子唠嗑有意思。

    陸向陽:行行行,我走還不行嗎?

    陸向陽一行人在廣城停留了十天,只有最後一天是自由活動時間。但學生們不會說粵語,出門幾乎寸步難行。魯廠長十分善解人意的把毛仔貢獻了出去,毛仔的三蹦子能坐六個人呢。

    毛仔:……

    我怎麽說也是公司裏的司機隊長,廚房采購部副部長(部長是總廚),竟然又讓我幹地陪!要加獎金啦!

    不過看到那群大學生,毛仔的怨氣就沒了。

    “我跟你們港啊,在廣城,就沒有我毛仔不知道的地方啦。想去什麽地方,采訪什麽,只要跟我說就沒問題的啦!”

    而陸向陽,借口廣城他都熟悉了,要自己轉轉,然後腳跟一轉回到自己家。

    “哎媽呀,還是自己家自在!”

    陸向陽回來了,大伯娘立馬請了假,操持着給他做飯。自家磨得豆腐炖魚貼餅子,醬焖各種嘎啦和八爪,再烙一鍋蔥油餅。

    不得不說,雖然食堂的飯菜也很好吃,但是北方人還是稀罕家鄉味。這頓飯還把王金桂魯廠長和寧冬天都請來了,寧冬天雖然是南方人,但是在東北好多年,口味也有點兒變化。

    吃着貼餅子炖魚,竟然落下淚來,“想我媳婦兒了。”

    “明年把你媳婦兒也接過來,看看是學車工還是學什麽的,魯廠長的媳婦孩子年後也接過來,還能一起做個伴。不過你妹妹那邊你得跟你妹夫他們商量,但都是陸家人,應該沒問題。”

    陸向陽用蔥油餅卷炖魚吃,這些魚都是小海魚,炖的骨頭都酥了,卷餅那叫一個香。

    “我看廠子裏又有幾個懷孕的,不如讓寧春華學個保育員,她不是初中畢業嗎?應該沒問題。”白清霖覺得以寧春華那個小個頭,內斂的模樣,當個保育員還能照顧自己的孩子,挺不錯的。

    寧冬天擺擺手道:“她跟信裏說了,想做銷售,賺錢多。不過我媳婦倒是能考個保育員,我妹現在教她學問呢,明年能把小學畢業證書考下來,來這邊自學初中,把保育員也能一起學了。”

    “都成,看你們自己安排。”既然寧家兄妹已經有了章程,那就用不着他們操心了。

    80年的年,是分了兩個地方過的。

    以前元旦都不放假,現在至少元旦還能有一天假,如果要走親戚,還能多請兩天。可以說政策确實是送了不少。

    80年,部分農村已經開始實施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試用了,這對不少農民來說是一件大喜事。因為就算現在是實行工分制,但仍舊有人磨洋工,偷懶,或者私底下打好關系給自己加工分什麽的。

    對于家裏很勤快的人來說,這種工分制度十分打消幹活的積極性。

    但這個田地是自己家的了呢?那必須好好幹啊,産出來的糧食除了上交的,那都是自己的!不用給公社,不用拿工分去換糧食吃,存在家裏,想怎麽吃就怎麽吃。

    這個報道無疑是讓農民兄弟們十分盼望的,但現在還在試行階段,等到全國推廣,又不知道要什麽時候了。

    “之前霖霖說土地要分包,我這一直等,沒想到真的要分包了。”陸奶奶帶着老花鏡看着報紙,她也認識不少字,但是在農村基本上看不到什麽報紙。因為沒地方買,報紙都是機關定的,只有去回收站才能買得到過期的報紙。

    “是,有盼頭了。”陸爺爺也跟着點頭。

    陸奶奶嘆了口氣,道:“啥盼頭啊,霖霖說以後興許要在燕城開廠子,到時候老大老三家的不得都去吃商品糧?幾個孩子學習都好,以後還能回來種地?不得是靠咱倆?”

    陸爺爺道:“那也挺好,我大哥家那幾個孩子都是壯勞力,就喜歡侍弄地。回頭讓他們也過來幫個忙。能種出自家吃的就行。”

    陸奶奶連連點頭,“若是真的分包了,就多種點兒孩子們愛吃的。這邊能種兩季糧食呢,晚秋種冬小麥,收了還能再種一茬棒子。紅薯也種點兒,但別多種,我看孩子們都吃傷了,曬點兒幹兒留着當零嘴可以。種點兒豆子,各式的豆子。”

    “多種黃豆,自家做豆腐吃。”陸爺爺補充,“孩子們愛吃豆腐。”

    從77年年底開始高考,到78年年初,大批知青因為考上了大學而“返城”,因為高考制度的執行,如今每年都會有部分知青返城。有不少表現好的知青,還會提前返城,重新讀高中,然後進行高考。

    也就是說,從78年開始,已經陸陸續續的有知青開始返城了。

    等到80年末,只要是家裏同意,街道辦出接收信的,哪怕沒有考上大學沒有工作,也能返城。

    但這其中有兩種知青是沒辦法通過這種方式返城,一個是在當地進行嫁娶的,一個是被當地招工了的。這兩種知青因為嫁娶或者招工失去了知青的身份,已經不算知青了,所以無法使用這個知青政策。

    當然,這也就導致了不少沒有領證的知青跟家裏商量,隐瞞了婚姻狀況,偷摸回城的。

    也有知青是不願意回城的,或許是因為跟家裏關系不好,以及其他原因。柳瑤瑤那種寧願考當地學校也不願意往老家那邊考的知青并不少,尤其是女知青,因為回到家過的日子,可能未必有在農村過得好。

    在村裏堅持堅持,打好關系,興許還能走出不一樣的人生。但回家很有可能就被家裏人強行嫁出去,換彩禮給兄弟成親用。

    總之,這幾年知青的情況非常複雜,不過這些也并不是白清霖他們操心的。他們現在已經大三了,還有一年就要被分配,或者是自己尋找接收單位。

    其實大三就有不少單位開始接觸學習好的學生,到了大四,有了單位接收的學生就可以進行實習期了。只要順利畢業,就可以正式轉正,成為一名國家幹部。

    這三年,陸向陽在學校裏拓展了不少人脈,似乎他那位精明的老院長已經知道了陸向陽和廣城那倆廠子的關系了。其實這也瞞不住,畢竟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老院長還偶爾裝作不經意的問什麽時候能把服裝廠也開到燕城來,燕城非常需要這樣積極向上的工廠。

    陸向陽打了幾次馬虎眼,最後幹脆直接道:“開過來也不是不行,問題沒地方建廠啊。”

    齊教授哼笑了幾聲,道:“但凡你早點兒點頭,我也就早安排上了。”

    真是的,太陽雨,陸向陽和白清霖……這麽明顯的暗示,真當他是個老糊塗,看不出來嗎??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