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出差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出差

    于夢岚是個很積極的人。

    雖然她是來鄉下避禍的, 但并沒有因此而擺爛,而是積極的參加着每一項活動。

    她跟着村民一起除草,種菜, 跟着知青上山摘蘑菇, 曬野菜。

    夏日白天長, 晚上吃了晚餐太陽都不會落山。于夢岚還會組織知青們點起篝火, 讓二周兄弟打個快板,自己唱歌紅歌。

    不少村民都去圍觀,偶爾也參與一下, 讓知青點變得熱熱鬧鬧的, 就連之前朱正民造成的惡感都在逐漸被改善。

    白清霖一想到這樣一個女孩兒在書裏竟然滿眼滿心都是朱正民那個渣男,就覺得扼腕。還好這次沒有。

    蘇琦不是個壞人,雖然有些勢利,有些自私, 但都是人之本性。而且在于夢岚的帶動下,就連他都變得積極起來了。

    沒有太大改變的仍舊是朱正民和徐江南。

    朱正民對于夢岚壓根不搭理他這件事簡直不可置信, 對于她竟然會跟蘇琦走得近這件事更是耿耿于心。

    偶爾蘇琦被于夢岚帶着唱兩首電影裏的歌,他甚至還痛批這是靡靡之音,是要被舉報,要被開大會的。

    只是這種态度讓于夢岚更加不喜歡他,別說還聽了他那麽多八卦, 每每見了都繞着走, 生怕被這個人粘上一身晦氣。

    陸向陽曾經跟白清霖分析過于夢岚這個女知青,說她并不是真正的一個十分積極陽光的人, 但是她知道在什麽時候需要拿出什麽态度。

    “這個女同志相當聰明。”陸向陽給出結論。

    不過再怎麽聰明, 跟白清霖也沒有任何事。他基本上是不參與知青點活動的,甚至在知青點頻繁喊他過去玩之後, 為了委婉拒絕,幹脆就留在陸家跟陸奶奶打葉子牌,等天色昏暗了才回去。

    幾次之後,于夢岚也知道白清霖這個小孩兒“腼腆內向,不喜歡熱鬧”,自然就不去打擾他了。

    白清霖落的清淨,跟陸向陽去了一趟縣裏出清了一下牲畜存貨之後,就乖乖的待在家裏,等着去出差的那天。

    這個年代管的很嚴格,尤其是對知青。因為生怕知青偷摸跑回去造成麻煩,所以給知青開請假的介紹信都是謹慎又謹慎的。

    去鎮裏,可以。去縣城,那就得說明情況。若是更遠的地方,要麽當地出接收信,要麽這邊有正式單位或者人作保。

    否則白清霖攢夠了錢,早就請假出去外面走走看看了,哪裏至于困在這個小地方。

    七月初,因為剛下過一場雨,天氣還算涼快。

    白清霖和陸向陽提前一天去了鎮上,然後坐公交到縣城。服裝廠李廠長申請了公車,這次出差的有四個人,白清霖陸向陽兩個,還有孟設計和廠裏一個女技術員。

    說是技術員,其實是個打板的師傅,姓楊,四十來歲了。這也不是她第一次出差,幾乎每次去參加這種會,都是她跟着孟設計一起的。

    小車開了倆小時把他們送到市裏,距離開車還有六個多小時,他們完全可以在市裏吃個飯,打包一些食物,然後再去火車站等發車。

    楊技術員買了些點心,對陸向陽他們道:“得買點兒能放得住的,饅頭包子這些不行,越往南越熱,放一宿就都馊了。”

    陸向陽他們自然聽話,買了點兒餅幹桃酥,包裏還裝了些棒子面大餅子。餅子比較幹,能稍微多放兩天。除此之外就是一個玻璃瓶的鹹菜了,這是陸奶奶親手炒的,裏面放了肉丁和花生,還有辣椒碎。吃起來又香又辣,特別下飯。

    其實他們有空間,随時都有熱乎的飯吃。但出門在外身邊處處都是人,從空間拿東西并不方便。

    楊技術員他們還帶了黃瓜西紅柿這種解渴的蔬菜,滿滿一大包,跟搬家過日子似的。

    一開始白清霖不太理解,但等上了車就有些明白了。

    服裝廠盈利,給他們買的車票也沒有摳門,買了卧鋪。火車要開兩天三夜到燕城,從燕城倒車又是兩天到滬市,然後才能買到去廣城的火車票。

    這一路都聯系了人,只要他們下車就有人接去招待所,拿了換乘車票休息一宿再上車,不至于太累。

    幸虧是卧鋪。

    白清霖已經對自己從燕城怎麽坐車到東北這件事沒有太多印象了,火車裏他還沒出現呢,那些辛苦也不是自己受的。但這次在火車上讓他大開眼界。

    綠皮硬座車很慢,是個站就停,大家買了票上面沒有座位號,有座就座,沒座就随便找個地方,鋪上報紙也能休息。

    硬座車廂裏擠滿了人,行李架上,座位下面,車所裏,都是人。不止有人,還有牲畜家禽。

    這時候出門明明管得很嚴,但坐火車的仍舊很多。

    白清霖想了半天,覺得跟車次數量有關。

    畢竟從他們那個市到燕城的火車也不是每天都有,都是隔三五天才會有一趟。很多走親戚訪朋友出差辦事的都得擠這麽一趟火車。再加上走道上的雞鴨籠子和拴在座位下面的羊,整個車廂都熱鬧的令人恐懼。

    卧鋪這邊人倒是不算多,他們買了兩個下鋪兩個中鋪。

    孟設計和楊技術員是女同志,歲數也大,就住下鋪。白清霖跟陸向陽住中鋪。而且兩個女同志住下鋪還有個好處,這車上會有人來換鋪。

    多少年過去了,後世有人買上鋪然後想要占便宜換下鋪,這個人人講究“道德”的年代,照樣會有這樣的人存在。

    能買到卧鋪的都是有關系的人,但照樣會有人買個便宜上鋪,然後倚老賣老的去找好欺負的換下鋪去。

    白清霖眼睜睜的看見自己這個鋪位間買了上鋪的那個老太太帶着個孫子,挨個卧鋪的看。見他們這邊下鋪都是女同志,也有個歲數大的,而且還有倆男同志,四個人是一夥兒,她就不好張這個嘴。

    但是隔壁下鋪住的是小姑娘,那老太太就開始起了自己的表演。

    一個不尊老愛幼,把小姑娘氣哭了,只能拎着行李來到這邊,流着眼淚把行李放到了上鋪上。

    這小姑娘歲數不大,看着也是個女知青的樣子,白白淨淨的。戴着一副眼鏡,眼淚吧嗒吧嗒往下落。

    白清霖有些心軟,小聲道:“同志,要不你住中鋪?我去住上鋪吧。”

    讓一個女孩子在他們倆大老爺們身邊上上下下的爬,也實在太不方便了。更何況這個女同志還穿了裙子,那裙子還是他設計的!!

    “謝謝你,小同志。”小姑娘一看還是好人多,很快擦幹淨眼淚,聲音細細小小的,“我,我是這邊插隊的女知青,不過這次是回老家,那邊給我找了工作。同志你呢?”

    “我是出差。”說出這四個字,白清霖竟然有一種十分氣壯的感覺。

    聽聽,出差!

    普通人能有出差的機會嗎??一聽就特別高大上好不好!

    “你有工作了啊,真好。但是聽口音你不像這邊本地的啊。”有了人安慰,小姑娘委屈的心情就平複了許多。她又把行李拿下來,打開袋子從裏面掏出一包西紅柿,“給你們吃,還有,謝謝你,小同志。”

    “我們帶了。”白清霖給她介紹,“這是咱們縣服裝廠的孟設計師,這是楊技術員。我和陸大哥是幫她們拎包的。”

    四個人都說好了,出去對外就這樣說。否則沒辦法解釋設計師為啥是個知青,還歲數這麽小,實在太麻煩。

    “縣裏那個為民服裝廠?”小姑娘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你們看我這個裙子,就是咱們服裝廠出的,今年夏天才剛開始賣,我好不容易搶到一件呢。”

    這條裙子就是比較清透飄揚的襯衣拼接裙,很受年輕女孩喜歡。另一款用勞動布設計的五分袖直筒裙則是比較受已婚或者工作的女同志們歡迎。

    因為穿在身上看着十分幹練,有勞動人民的氣息。

    有了服裝廠作為話題,小姑娘很快就融入進來,跟孟設計和楊技術員聊的十分投機。

    白清霖深藏功與名,坐在陸向陽身邊啃西紅柿。

    綠皮車晃晃悠悠的又慢又吵,綠皮車廂那邊更是吵鬧,聽說裏面還進了小偷,乘警來回車廂走動檢查。

    光車票和介紹信,這一路不知道掏出來多少次,有的時候半夜都不帶消停的,說是有人拐子。

    人拐子可真是個久禁不衰令人憎恨的“職業”,不過那幾個人拐子碰見了硬茬,聽乘警唠嗑,說是他們忽悠一個女知青,下車非要帶那個女知青下去,說這是兒媳婦,又吵又鬧的。結果誰知道女知青有兩下子,咔咔就摁住了倆拐子,另外兩個見狀連忙逃跑,然後被熱心的人民群衆抓了。

    白清霖滿腹唏噓,下車的時候牢牢地抓住了陸向陽的胳膊,生怕自己也遇到人拐子。

    陸向陽覺得又好笑又警惕,也摟着白清霖的肩膀。

    畢竟人拐子不止是拐婦女兒童,一些未經過市面的男同志也是他們的目标,只要被帶下車就基本上完蛋了,說介紹工作,去了就是黑煤窯,能不能救出來可就非常難料了。

    來接人的是燕城一個百貨大樓的什麽科主任,他們也是跟為民服裝廠下了大訂單的,畢竟那些裙子可太好賣了,基本上一上架就被清空。

    這讓百貨大樓專門給為民服裝廠的衣服增加了櫃臺和售貨員,一天幾百件的賣,那叫一個熱鬧。

    燕城正熱,明晃晃的太陽曬得人都睜不開眼,不過大馬路上随處可見穿着新式一群的女同志,頭上還帶了新式頭花,看的白清霖那叫一個滿意。

    孟設計師也十分滿意,她還專門申請了相機,見狀連忙拿相機拍了好幾張照片。

    之前跟他們住在一個卧鋪間的女知青也跟着下了車,她就是燕城人,下鄉期間和未婚夫書信來往,未婚夫家裏幫她找了工作,開了介紹信,現在算是調回來了。

    “只可惜我在紡織廠,不在服裝廠,否則就算是同行了。”叫路蔓的女孩兒露出腼腆的微笑,還把自家地址寫下來遞給白清霖,“以後你們過來,就去我家玩。相逢即是緣分,我相信我們的緣分還沒有散。”

    這個年頭的人都長性,路上遇到有緣人都能發展成為朋友,算十分難得的了。

    在燕城要停留一天,孟設計師打算到大街上走走看看,看這邊的衣服穿着風格。

    白清霖糾結了許久,決定回一趟家。

    白家就住二環內,因為家裏有軍人,老兩口在報社工作,所以住的地方沒有被人分成什麽大雜院,算是一戶一個整院子。

    是的,因為李家被查處,白姥姥又官複原職了。她和白姥爺都在燕城報社,一個是新聞組的總編輯,一個是雜事組的副總編輯。

    新聞組自然要跟緊各種國際局勢和國內局勢的報道,但雜事組就比較松散,有時事點評,有故事投稿,還有電影報道之類。

    白清霖在招待所門口買了一份報紙,正好看到有一篇報道是說今年的新款服裝。

    這篇報道十分積極向上,把新款服裝當成一個強國信號,說只有人們對生活有了渴望,當祖國強大,才會出現這樣美麗的“潮流”。

    再看撰稿人:于鶴鳴。

    白清霖眨眨眼,想起自己姥姥閨名就叫于鶴鳴。

    好家夥,雖然姥姥不知道這些衣服是他外孫設計的,但隔着千裏,仍舊能夠心有靈犀的發表出這麽一篇彩虹屁。白清霖看着那篇報道,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得回一趟家,否則都對不起她姥姥這文筆。

    “你跟我一起回去吧!”近鄉情怯,再加上內裏還不是原裝貨,白清霖死活要拽着陸向陽跟自己一路。

    陸向陽看白清霖着急的樣子,假裝考慮了三秒就同意了。

    他還以為得等不知道多少年,小白知青口中那個考大學的消息落實下來,或者知青集體回鄉,才能有機會來到燕城見一見白家人呢,沒成想,現在就可以見了。

    燕城的交通還算是可以,畢竟這個年代城市還沒有怎麽往外擴張,三環以外基本上就都是農村了,不像後來,都發展到六七環了,圈了鍋省不少地。

    他們招待所在城西,這邊工廠多。白家住城東。不過一路車直接就能過去,還可以在車上看到偉大的城門。

    白清霖比陸向陽還興致勃勃,這可是他第一次親眼見識到七十年代的燕城,真的是,太不同了!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