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九十九章 胆大包天的想法
    西京城

    耶律乙辛在一众将领的陪同下,巡视城头上的防务。

    看着十数里外,隐隐可见的大宋军营,耶律乙辛询问道:“士气恢复的如何了?”

    “回陛下!”

    一个武将出列道:“士气已经恢复过来了,只是若不能查明大宋所用的究竟是何物,士卒心里还是有些惧怕!”

    耶律乙辛之所以一直防守,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士气的问题。

    大宋利用火药炸开城墙,辽国这边根本不知道大宋用的什么手段,更别说那些普通士卒了。

    当各个城池的守军退到西京,各种谣言在军中传开。

    有的说大宋会仙法,甚至还有谣言说是耶律乙辛谋反,惹得长生天降下惩罚,帮助大宋炸开了城墙。

    总之各种谣言都有,而且越传越玄乎。

    耶律乙辛在得知后,就命人严查谣言,禁止士卒议论。

    在杀了不少传播谣言的士卒后,谣言的传播是控制住了。

    可是因为谣言的原因,加上辽国丢失了那么多城池,军中士气十分低靡。

    这段时间每天早晚,他都会亲自上城头上巡视一圈,为的就是安抚士气。

    耶律乙辛点了点头,看向了耶律齐,问道:“宋军大营这些日子防范如何?”

    “回父皇!”

    耶律齐躬身道:“宋军大营防范还是十分严密!”

    “大宋这个英国公还真是难缠啊,看样子计划又失败了。”耶律乙辛叹气道。

    宋军没费多少功夫,连下数十城,军中士卒多有骄傲之气,他岂能察觉不到。

    那时候他就有偷袭宋军大营之意。

    只是派人监视后发现,宋军虽然是骄兵,可英国公却很清醒,每天晚上都会巡视几遍大营,大营防备还算森严。

    若是辽军士气没有受到打击,他还可以赌一把,出兵劫营。

    宋军防范还算森严,劫营成功的把握不大。

    一旦失败,反而会让辽军本就不高的士气,再次受到打击。

    因此他才迟迟没有劫营。

    “不过计划也没完全失败,大宋这几日攻城强度降低了很多,看样子已经知道朕在朔州城有一支援兵的事了。”耶律乙辛冷笑道。

    赵兴猜测的不错,李戈所说的消息,确实是他故意透露的。

    不过李戈,或者说涅鲁古并不知道罢了。

    涅鲁古属于半软禁状态,这种消息,只要不想让他知道,他怎么可能知道。

    耶律乙辛就是看到劫营机会不大,故意让人把他在朔州城藏了一支兵马的事,透露给了涅鲁古。

    连李戈前往大宋的消息,他都知道。

    “父皇,这么拖下去虽然对我辽国有利,可大宋有水泥那等奇物,若是加高城池,即便拖到冬天大宋退兵,想要反攻也不容易。”耶律齐担忧道。

    “哼!”

    耶律乙辛冷哼道:“李谅祚被西夏称为中兴之主,实则就是一个鼠目寸光之辈!”

    他虽然恼怒大宋此时出兵,但是最恨的还是李谅祚。

    李谅祚主动联络辽国,说西夏会假装和大宋联合出兵,在宋辽开战的时候,他会从西北反戈一击。

    耶律乙辛安排援兵在朔州城,就是为了不打草惊蛇,等待西夏那边有动作后,大宋撤走一部分兵马后,和大宋决战。

    谁成想西夏却去打河湟,根本没有偷袭大宋的意思。

    难道西夏不知道,只要让大宋元气大伤,大宋就没有办法干预西夏吞并河湟么?

    “陛下,我辽国不惧大宋,即便西夏不出兵,凭我辽国士卒之勇猛,也可和大宋一战!”一个将领说道。

    “没错,如今城外也不过四十万宋军,加上朔州城的兵马,我辽国也有三十万大军,完全可以和大宋决战!”有将领附和道。

    接着又有不少将领出声支持和大宋决战。

    辽军士卒畏惧大宋所用的神秘之物,可辽军将领却比士卒有见识多了。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那么大的威力,肯定是敌我不分的。

    只要两军搅和到了一起,大宋就用不出来了。

    大宋连下数十城,士卒骄傲。

    可辽国武将在面对大宋时,可是天然带着骄傲,根本不把大宋放在眼里。

    三十万辽军,对付四十万宋军,即便人数少于大宋,可在辽国将领眼里,一样优势在我。

    “出兵的事回头再议。”耶律乙辛淡淡道。

    他心里也没把大宋那四十万兵马放在眼里。

    可他却不想和大宋决战。

    他登基时间尚短,不管是耶律重元的那些兵马,还是原本听命于萧太后的兵马,他都未能完全掌控。

    这些兵马他现在是不敢用的。

    不仅不能用,还得留下一部分兵马监视。

    他真正能够动用的兵马就这三十万而已。

    即便和大宋决战能胜,己方损失一旦大了,他可就不足以镇压内部不和之声了。

    不过这些他不能说出来,也不能直接否决将领请战,打击将领的士气。

    “好了,天色不早了,朕命人备了酒宴,诸位爱卿随朕喝几杯。如今是战时,大家过过酒瘾即可,切不可贪杯!若是让朕知道,谁私下饮酒,别怪朕不客气!”耶律乙辛目光在众人身上巡视了一遍,淡淡道。

    北方苦寒,导致辽国将领都很爱饮酒。

    什么军中不能饮酒的命令,很多人并不是完全执行,私底下没少偷喝。

    耶律乙辛也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命人严加巡查之余,偶尔会设宴款待将领,让他们稍微喝一点。

    不至于让这些将领忍耐不住,想办法弄酒。

    “谢陛下!”武将们听到能喝酒,纷纷笑着谢恩。

    …………

    酒宴结束,耶律乙辛将将领们打发走后,看向儿子道:“明日你亲自去一趟西夏,让其停止对河湟用兵,从西北攻打大宋!”

    “父皇,儿臣听说西夏已经打入河湟腹地了,此时让西夏退兵,西夏怕是不会答应。”耶律齐说道。

    “不答应也得答应,你告诉李谅祚,若是西夏不按照约定来,那辽国就派兵帮助河湟了!”耶律乙辛淡淡道。

    “如此会不会激怒西夏?”耶律齐担忧道。

    “激怒就激怒,莫不是朕还怕西夏不成?”

    耶律乙辛冷笑道:“李谅祚倒是好算计,朕和大宋交战,他乘机拿下河湟。届时完全可以看情况决定对大宋还是对辽国出兵。”

    “以现在的情况,河湟那边未必撑得到入冬。一旦让西夏占据河湟,西夏见辽国落入下风,说不定就会对辽国动兵,而不是对大宋动兵了。”

    “西夏难道就不怕大宋坐大么?”耶律齐不解道。

    “哼!”

    耶律乙辛冷笑道:“论人口论赋税,辽国西夏加一块都比不过大宋。可是大宋打不过辽国,就连西夏都打不过,你觉得西夏会怕?”

    “汉人有句话叫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西夏和大宋一起对辽国出兵,占得好处后,还可以反过来联络辽国对大宋出兵。你觉得那时候我们有拒绝的可能么?”

    “嘶~”

    耶律齐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

    若是西夏吞并河湟后,再对辽国动兵。

    哪怕西夏占据了一些辽国城池,辽国也只能答应和西夏合作。

    因为辽国抵挡不住大宋和辽国的共同进攻,不想灭国就只能答应。

    “儿臣明白了,明日一早儿臣就动身!”耶律齐应道。

    “嗯。”

    耶律乙辛点了点头,继续叮嘱了一番。

    …………

    “仲怀,你在看什么呢?”

    王韶走上城墙,来到顾廷烨身后,见他一直望着北方,有些疑惑道。

    “就是想着陛下御驾亲征,我却不能为陛下冲锋陷阵,在这过着安稳的日子。”

    顾廷烨摇了摇头,问道:“可是董毡又派人来,请我们出兵支援了?”

    西夏攻打河湟,并没有攻打顾廷烨驻守的城池。

    当西夏打入河湟腹地的时候,董毡多次派人请求顾廷烨出兵。

    虽然顾廷烨只有三万兵马,可按照之前大宋提的条件,他需要提供战马给顾廷烨,把这三万兵马训练成骑兵。

    在顾廷烨的训练下,这三万兵马已经是一支精锐骑兵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称不上真正的精锐。

    河湟腹地都是平原,有着三万骑兵帮助,能够极大的缓解董毡的压力。

    可是董毡之前没有经过大宋同意,就接收了萧太后等人。

    还遮掩身份,把萧太后等人送入大宋,又不愿意交出辽国小皇帝,包藏祸心。

    加上此时大宋正在和辽国开战,此时他又怎么会去招惹西夏。

    “不是!”

    王韶摇了摇头道:“西夏前日突然停止了攻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再次发动进攻。大营四周防范森严,很可能出现了什么变故。只是消息太少,还分辨不要出来。”

    “突然停止攻城?”

    顾廷烨惊讶道:“该不会西夏见陛下那边连下数十城,想要停止进攻河湟,偷袭大宋边境吧?”

    “我也有这种怀疑,可是西夏前日就停止进攻了。若是真要偷袭大宋,也该有所动作才是。否则拖的久了,反而引人怀疑。可西夏大营那边没有任何异动,却也没有攻城,实在令人费解!”王韶皱眉道。

    顾廷烨沉吟了一会,也猜不透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摇头道:“先不说这个,你来的正好,陛下那边已经有回信了,让我们随机应变。”

    西夏对河湟动兵后,他们就上书请示了赵兴。

    询问若是河湟不敌西夏之时,该出兵相助还是退回大宋。

    赵兴对于顾廷烨和王韶还是很放心的,回复他们随机应变。

    帮河湟也可,退回大宋也可,让他们根据局势自己把握。

    “如此甚好,要是情况不对,我们也可带兵返回大宋,董毡此时应该不敢和大宋撕破脸皮。有这三万兵马,即便西夏来犯,也能抵挡一些时日,等待援兵了。”王韶笑道。

    顾廷烨摇了摇头道:“子纯,你觉得大宋如今还能调动援兵么?兵马是有,可粮草呢?如今北方可是云集了近六十万兵马,若是西北再开战,朝廷哪来那么多的粮草?”

    “仲怀,你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王韶和顾廷烨合作这么久,对于顾廷烨的性子已经有了些了解。

    顾廷烨和他说这些,应该不是讨论粮草的问题,而是有别的什么打算。

    “子纯,不管西夏占据河湟,还是对大宋动兵,都会影响陛下北伐。”

    顾廷烨说道:“我不出兵帮助董毡,除了此人野心太大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手上的兵马太少了,这点兵马影响不大,最多只能暂缓西夏的攻势罢了。”

    “这些天我一直再琢磨,该如何解决西夏这个不稳定因素。思来想去,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你帮我合计合计。”

    “什么办法?”王韶好奇道。

    “你随我来!”

    顾廷烨带着王韶来到城楼内,里面有个巨大的沙盘。

    两人来到沙盘前,顾廷烨指着沙盘道:“这是根据探子搜集到的西夏情报,制定的沙盘。”

    “这里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城池,这里是西夏国都。”

    顾廷烨指着沙盘上两个位置,说道:“我们这里到西夏国都,只有六百多里,沿途并没有大的关隘。”

    “你疯了!”

    王韶已经听出了顾廷烨的意思,惊呼道:“那可是西夏国都,哪怕西夏攻打河湟,西夏国都的守军也不少。仅凭三万骑兵,如何能够攻破?”

    “更何况相距六百多里,即便全是骑兵,也得数日才能抵达。这一路上可都是西夏城池,城外还有大量村庄,根本瞒不住!”

    “子纯,你先别急,听我说!”

    顾廷烨说道:“我自然不会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西夏总兵力在五十多万,算上地方的一些兵马,也就六十万的样子。”

    “而西夏这次出动四十万大军,也就是说西夏总共只有二十万兵马了。”

    “可西夏还在面对大宋的边境布置了不少兵马,抛开这些,西夏国内最多只有十几万兵马。这十几万兵马分散到各个城池,国都能有多少兵马?”

    “以我估计,最多不超过五万,只要隐匿行踪,突然发动突袭,攻入城内,哪怕不能抓到西夏皇室和官员,也能逼迫西夏退兵。”

    “一旦西夏退兵,河湟就安全了,西夏想要再次出兵也需要时间,而且西夏也不敢再动用这么多兵马了。如此一来,西北防线的压力就小多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