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94章 斩
    第四百九十四章

    斩

    一到子时,朝歌全城的烟花声、鞭炮声,愈发密集了。

    震耳欲聋!

    大半座城池都笼罩在绚烂烟花和滚滚烟雾中!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天空露出鱼肚白,才渐渐止歇。

    而在凌晨天未亮之际,百官便浩浩荡荡出门,直奔皇宫,举行一年一度的新年大朝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挤满了御极殿和殿外广场,昂扬热烈的声音直冲云霄,震彻皇宫。

    皇帝臣子们相互恭贺新年,寒暄了一番后,便一起离开了御极殿,来到外面举行祭天流程。

    祭天流程相当繁复,一套下来,天色已经是天光大亮了。

    直到这时,这个新年大朝会才算到了尾声。

    除了重大军事和天灾之外,新年大朝会是不谈任何政事的。

    因为一谈政事,就很容易出现争吵,败坏大过年的好心情。

    因此,整个大朝会,说简单也简单,不过是走个过场。

    可要说麻烦,那也是真麻烦!

    祭天完成,所有人回到御极殿,接下来,便是各国外邦觐见、祝贺。

    和前世一般,中原王朝的文明程度和军事实力等,各方面都是碾压外邦的。

    因此,外邦使者求见中原皇帝,请求贸易、敕封、帮助等等,都是十分常见的事。

    只不过,往年这些外邦都是去南齐比较多。

    因为南齐足够富庶,南齐皇帝出手也够大方。

    当然,最重要的是,去南齐方便!

    从西域过来的外邦使者,可以选择来大胤,也可以选择去南齐。

    而从海上来的,就基本选择南齐了。

    但今天却是截然不同,前来祝贺觐见的外邦使者,比往年多了数倍!

    足足是有着五十多支使团前来,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乃至是……教派!

    然而。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这第一支上来觐见、祝贺的使团,竟然是倭国使团!

    看着这支使团经典的月代头、四尺身高、倭国服饰,不少官员满脸不屑和鄙夷,以及洋洋自得。

    姜涞的太子一派和少数官员,则是眉头微皱,觉得有些膈应。

    事实上,在陈平安押回数万倭人俘虏后不到一个月,倭国就派来了使者,表示愿意支付赎金,赎回被俘虏的倭人。

    只不过当时姜涞将此事压了下来,直接派人告诉倭国使者,这些倭人在沿海烧杀抢掠,杀害百姓无数,大胤不可能妥协。

    因此此事就没有告知陈平安。

    见到倭国使臣的一瞬间,姜涞也是立刻将之前发生的事,告诉了陈平安。

    “平安,孤……没有做错吧?”

    姜涞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

    “就算是错,昨晚也抵消了。”

    陈平安低声在姜涞耳旁说道。

    这……混蛋!

    姜涞俏脸瞬间通红,知道陈平安在调侃自己,也知道这事完全没被陈平安放在心上。

    只是……

    这他娘可是在朝堂上啊!

    姜涞一颗芳心剧烈狂跳不止,两腿都微微有点发软。

    这家伙,难道就不怕被人看穿吗?在朝堂上搞这种?

    “小国使臣原野仲继,参见天、朝武帝圣天子!”

    倭国使臣为表恭敬和诚意,直接行三拜九叩大礼,希望借此博得武帝好感。

    武帝却是面色平静,并没有给什么好脸色,反倒意味深长道:“哦?朕是圣天子?”

    “那……南齐皇帝又是什么?”

    死亡之问!

    简简单单一个问题,让倭国使者原野仲继瞬间后背湿透!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

    说两个都是天子?

    怕不是没死过!

    说武帝才是天子,南齐那个是伪帝?

    也不成!

    这么一说,怕是谁都要怀疑,原野仲继在南齐是不是也这么说。

    但很快,原野仲继就想到了应对方式。

    只见他五体投地,愈发恭敬道:“来大胤之前,吾倭国王上曾握住小臣的手,称祖先托梦,败我倭国者,乃圣天子降世。”

    原野仲继使了个小心机,将这事转嫁到虚无缥缈的死人、祖先身上。

    就是告诉武帝:这话可不是我说的,你觉得不妥别跟我一小人物计较。

    当然。

    最重要的是“圣天子”的定义。

    利用祖先之口,说出打败了倭国的才是圣天子。

    这就另辟蹊径回答、确定了圣天子,也是告诉武帝,在南齐绝不可能这么回答。

    毕竟,他就算这么说,南齐的皇帝和官员也不可能信!

    尽管原野仲继应对的还算尚可,但满朝文武却是更加鄙夷、轻蔑。

    浑然忘记,就在半年前,流浪倭人是如何肆虐青州沿海的。

    “唔。”

    武帝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算原野仲继过关,而后才问道:“说说,来我大胤何事?”

    倭国可是至少二十年以上,没有来大胤朝见上贡了。

    如今突然到来,肯定有事相求。

    原野仲继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继续伏在地上,道:“小臣来到天、朝,一为上贡、恭贺圣天子。”

    “其次,便是受吾王之命,欲献银三百万两,请求圣天子能放回我国子民。”

    “最后,吾王有意与大胤建立贸易,互通有无。”

    在武帝和满朝文武面前,给原野仲继一万个胆子,也不敢称自己的君主为天皇。

    你是皇,那我中原皇帝是什么?

    一听这话,武帝就知道对方指的是什么,肯定是那批俘虏无疑了。

    而满朝文武,听到这个数字,也是狠狠吃了一惊。

    没想到这些小矮子这么有钱,还这么有魄力,一百两换一个俘虏啊!

    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的赎金!

    立时间,无数道目光纷纷汇聚到陈平安和姜涞身上。

    人是陈平安俘虏的,现在还在工坊当苦力,而陈平安又是太子一派。

    武帝也看向了姜涞,想听听姜涞怎么说。

    三百万两虽然不少,但如今的大胤已经不是往日的大胤了。

    三百万两虽多,但还不被武帝放在眼里。

    当然,如无必要,人该放就放,该赚的钱也是要赚的。

    更不要说,还有贸易。

    姜涞站出来行礼道:“启禀父皇,倭国使者来大胤已有月余,但被儿臣压下了。”

    “儿臣以为,倭人俘虏不能放,因此未将此事上禀。”

    姜涞话音刚落,礼部一个郎中就持着笏板出列反驳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打仗本就会有俘虏,既然倭国愿意出钱赎人,为何不能放?”

    礼部郎中话音落下,立刻又有一个豫王党官员出列接上:“太子殿下,军国大事,需慎重以待!”

    “倭国诚意十足,又何必咄咄逼人,揪着不放呢?”

    “本官倒不是替倭国说话,而是请太子殿下试想,今日之事传出去,日后在战场上,太子殿下敢保证,我大胤将士不会有任何一人落入敌人之手吗?”

    “届时,敌人同样不放我们的将士,甚至尽皆坑杀,岂非天大恶果?太子殿下可对得起那么多为国效命的将士?”

    梁国公也站出来,说道:“军机大事,绝不可意气用事!”

    “不过区区几万人,还给倭国又如何?”

    “既然倭国愿意交好我大胤,何必再枉树敌人?”

    其他豫王党和世家门阀的代表官员,也都纷纷站出来,为倭国说话。

    又是大国要大度、要讲仁义,又是为仁君者,不可妄造杀孽……

    总之,从多个方面,各个维度,对姜涞进行了围攻。

    太子一派官员自然不甘示弱,站出来激烈反驳。

    眼瞧着,好好的大朝会,因为一个小小倭国,又要变成一场大争吵,武帝头疼的不行,连忙看向陈平安。

    陈平安一脸冷笑,也是当仁不让的站出来,清朗的声音响彻大殿。

    “住口!”

    “堂堂大胤文武,国之柱石,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人,绝对不能放,敢言放俘者……”

    “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