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昭仪流产的事情,宋惜惜是从谢如墨口中知晓的。
秦王妃前来邀请她一同入宫探望,宋惜惜答应了。
原先宋惜惜和秦王妃是没什么来往的,但自从秦王一同前去西京之后,秦王妃对宋惜惜便十分热络,说妯娌之间就该多来往。
秦王妃是齐家女,是皇后的堂妹,只是自从皇后被禁足之后,秦王妃也没去看望过皇后了。
因此,妯娌之间该多来往这句话在她看来真实的意思是,妯娌如果没有麻烦,可以来往,但若有麻烦缠身,最好是避而远之。
就好比之前皇上忌惮北冥王府的时候,她也会离宋惜惜远远的,唯恐惹祸上身。
其实秦王此番也没得什么功劳,只得了皇上一句夸赞,可这一句夸赞也足以叫秦王骄傲两年了。
她们妯娌一同入宫去,秦王妃也没说什么话,只是闲聊几句。
宋惜惜觉得秦王妃其实是聪明人,有时候故意露拙,只求个平安喜乐。
像这样单独相处的时候,她就会少说少做,不会有一个话头叫人捡去。
进了宫,见了福昭仪,她安慰的话那是一套一套的,说这孩子与她是有缘分的,毕竟有了这孩子,她晋了位分,既是有缘,那么假以时日一定会再投到她肚子里,再续母子前缘。
“所以你如今要做的,便是好好养着身子,千万不要因此消极低沉,皇上政务繁忙,若你日日哭哭啼啼的,皇上瞧了也心烦不是?”
秦王妃说话,基本就没有宋惜惜可以插嘴的余地。
当然秦王妃说的时候,也会对宋惜惜说一句,“北冥王妃你说对不对?”
宋惜惜这个时候,都只点头的。
总之一番安抚下来,福昭仪明显情绪好了很多,也与秦王妃亲厚了许多。
只是福昭仪对宋惜惜就比较冷淡了,之前皇上不正常的那段日子,福昭仪是知道的,如今看着宋惜惜,她觉得膈应。
而且,皇上性子清冷,如果不是宋惜惜行为不端,让皇上误会了,皇上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情?说到底,还是这二嫁妇不安于室。
年轻,不懂得掩饰,她睨了宋惜惜一眼,道:“秦王妃说得在理,皇上心里有我,再怀上也是迟早的事。”
宋惜惜在这方面反应是略显得迟钝的,见她看着自己说这句话,以为她是在自己宽慰自己,便又点头,“对。”
福昭仪又看她一眼,见她似乎没领会自己的意思,甚觉无趣,却也不好再说了。
她虽膈应宋惜惜,但原先也曾想过拉她来当靠山,更知道这个人是自己得罪不起的,适可而止就好。
安慰过福昭仪,宋惜惜便与秦王妃一同去探望太后。
太后倒是没有太难过的,说既然无缘,那便如何也强求不得。
她打发了秦王妃去看望皇后,留下宋惜惜单独在殿中说话。
秦王妃也是识趣的,立刻便告退出去。
太后看着宋惜惜,直接地道:“福昭仪这胎,是淑妃下的手。”
宋惜惜一怔,“淑妃?”
太后冷笑,“一开始是皇后,她想让皇上冷落淑妃和三皇子,逼淑妃出手,淑妃一旦出手,便必定惹得皇上厌弃,这件事情,皇上没彻查,但哀家对各宫里的人了如指掌,谁是谁的人,哀家有数,拿回来一审就什么都知道了。”
宋惜惜眉心微蹙,“皇上知道吗?”
太后叹气,道:“他要查的话,没有哀家这么方便,而且他也为难啊,李立是他选定的辅政大臣,淑妃若有谋害龙嗣之实,李立也有教女不善之罪,不可能成为辅政大臣的,所以哀家估计他心里是有数的,只是不想查也不能查,倒是也如皇后所愿了,他必将冷落淑妃和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