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不容他拒绝,把信封连同房本,都塞到他的怀里说道:“给你的,你就拿着,婆婆妈妈的,哪像个爷们?”
她指着房本接着说道:“这个你给她保管几天,抽空交给她,原因你也知道,我就不帮她看着了,等我哪天睡着醒不来,让她搬过去就行。”
何雨柱不乐意的问道:“今儿您是咋啦?说这不吉利的话干啥?”
老太太摆摆手,催促道:“没啥,赶紧买肉去,去的晚了买不到好的,那种瘦肉嚼起费劲。”
何雨柱还想说点什么,但她已经闭上眼睛,一副不想听的样子。
他只好把东西都给收起来,在信封里找了点肉票,转身就往外走。
虽然觉得老太太今天特别奇怪,但他也没有细究,心思早就飞到了霍玉珍那边。
刚才他看了一下信封,里面还有布票,就想着;抽空拿给霍玉珍,让她做件新衣服。
他念叨的霍玉珍,这会正在家里煮着小米粥,婆婆住院的手续已经办好了。
两个孩子留在医院里陪着,她回来给他们做饭。
大夫告诉她,她婆婆的问题不大,在医院里住上几天,输点营养液,再吃点好的,用不了多久就能康复。
这一下子,去了霍玉珍的一大心病,走起路来都是带着风的。
刘清泉的小院里,这时候已经是热火朝天的,几个女人在厨房里忙着做饭。
院子的阴凉处,摆着一张桌子,桌子四周已经坐满了人。
坐在刘清泉下首的,是两位过了五十岁左右的老男人,都是刘清泉的朋友,平时在轧钢厂关系就不错,其中一位也住在这附近。
他们的对面,坐着刘清泉的两个徒弟,虽然不是磕过头的那种,但他们的关系都不赖,刘清泉也是认真教过的。
他俩都拿着三级的工资,养家糊口完全没有问题。
刘清泉的对面,就是刘大壮父子,这会的刘建国不在,他正忙着端茶递水。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老百姓的家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家里来了客人,女人是不露面的,吃饭都是单独吃。
如果没有刘建国,干这些的就会是刘大壮。
这几人聚在一起,也是因为刘清泉,昨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他跟两位老兄弟提了一句:“明儿到我那去,弄两个菜喝几杯。”
得到了两人的一致赞同,坐在他们旁边的两个徒弟,也想凑这个热闹,你一言我一语的问刘清泉。
其中一个叫张一舟的问道:“师傅,我能去不?我那还有瓶酒,一直也没人喝,明儿我把它拎过去,免得它占地方。”
另一个叫马永康的,也接话道:“师傅,我也想去,我那还有点花生米,再不吃可就长毛了。”
这些都是客气话,这个时期,哪还有多余的东西,还不都是省下来的。
他们这样说;只是不想被人小看,万一人家当面不提,背地里议论他们说;都是混吃混喝的。
如果真是那样,问题可就严重了,要是再被有心人传了出去,以后谁还敢跟他们交朋友?
刘清泉没好气的应道:“想来就来,俺还能差了你们一口酒?人来就行,不许带东西。”
“唉!”两人都是满口的答应着,但一点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
去别人家喝酒,不带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就是去亲戚家吃饭,也得留下粮票,何况他们只是工友。
心里已经在盘算,除了刚才说的东西,带多少粮票合适。
老少五个人,一阵嘀嘀咕咕,就把这事定了下来。
桌子上摆着一碟花生米,还有一碟瓜子跟两瓶酒,都是这几人带来的。
看来他们几个,私下里商量过谁带什么。
饭还没做好,几个人喝着茶,嗑着瓜子,随意的聊着一些趣事。
院子里,刘馨香带着几个小的在玩,刘建军站在厨房门口,当起了传话员。
刘建国拎着茶壶,看谁的茶杯里的茶水少了,立马给续上。
聊天的几人,不时的发出几声大笑,一幅农家小院欢乐多的画面,令人很是向往。
望着给他续满茶水,拎着茶壶进了厨房的刘建国,一个老头羡慕的说道:“老刘头,你这孙子算是长起来了。
就这体格,只从背后看,谁能看出他还是个孩子?”
听到老兄弟夸他孙子,刘清泉笑的嘴都合不拢,他摆摆手说道:“什么孩子,这要搁咱们那个时候,再大点都能成家立户了。”
夸刘建国的老头,还没说话,他旁边的另一个老头接话道:“我说;老刘头,我家大孙女,明年就十五了,要不让他们见见?”
“嘿!”坐他旁边的老头不愿意了,他问道:“老田头,你还有个先来后到吗?”
姓田的老头反驳道:“老胡头,在这上面你就别争了,你也不看看你孙女,她才多大呀?”
被老田这么一问,姓胡的老头才想起来,自家孙女好像才十岁,心里想道:“好像是小了点。”
但他还是不服输的犟道:“再过几年不就长大了吗?我先看上的,就得排前面。”
老田又反驳的问道:“什么就是你看上了?你都没有能嫁的孙女,你看上管什么用?你以为这是买东西呢?还要排队。”
刘清泉端着茶杯,就那么听着他俩吵,平时见面也是这样,他都见怪不怪了,只是今天讨论的是他孙子,他听的特别认真。
坐在下首的三个年轻人,一点也没听三个老头说的什么,因为他们自己也有话题。
只听张一舟说道:“那个王八蛋,可真不是好东西,前两年物资紧张的时候,他从来不往家里带东西。
要不是他妈有退休工资,家里的几个都得饿死。”
马永康也接话道:“我也听说了,看他平时人五人六的,没想到他会是那样的人,这次也算是报应,只是苦了他爹妈了。”
他们聊的这个人,前段时间出了意外死了,也是接的他爹的班,干了还没几年,要不是他死后。
被认识的人,讲出了他的所作所为,还真看不出来,他居然是个不顾家的败家子。
刘大壮问道:“那怎么不见有人接他的班?”
这事马永康不知道,但张一舟知道,因为他们是住在一个胡同里的邻居。
听到刘大壮问话,他回道:“听说;是在等老家的侄子,家里不是还有个儿媳妇吗?他侄子好像还是个光棍。”
喜欢刘大壮穿书请大家收藏:刘大壮穿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刘大壮穿书请大家收藏:刘大壮穿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