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章 朝堂之争
    “陛下,臣有一问!”

    

    所有人皆是循声望去。

    

    朝臣中,一人走出。

    

    这人名叫徐兴远,是边关的守将之一。

    

    半月前,徐兴远因为家中老母身体有恙,所以才回的长安城。

    

    按说,此时的徐兴远是不需要来上早朝的,但昨天李世民把徐兴远叫进了宫中,一番安排后,徐兴远今天才上的早朝。

    

    “说!”李世民的目光扫过身前的一众官员。

    

    徐兴远冲着周仁甫拱了拱手道,“敢问周老,如何保证远嫁长乐公主后,东突厥就不会侵犯我大唐边境?”

    

    “即便今年因为远嫁长乐公主,东突厥不犯我大唐边关,可周老如何保证,来年东突厥不会继续求亲,不会继续来犯我边关?”

    

    徐兴远的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李世民想问的问题。

    

    “问的好!”周仁甫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看了徐兴远一眼说道,“兵戈之道,非是御敌之大道!长乐公主远嫁只是其一,其二,长乐公主还要担负起教化蛮夷之责。。。”

    

    周仁甫站在大殿之上,开启了长篇阔论。

    

    什么东突厥皆为蛮夷之辈,只知道烧杀抢掠。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边关之患,还是要从教化入手。

    

    要让东突厥之人,懂得什么叫礼义廉耻,什么叫忠义礼智信等等。

    

    朝臣中,有皱眉深思的,有点头赞同的,也有满脸鄙夷不屑的。

    

    李世民更是脸上隐有怒容。

    

    周仁甫的话,乍听之下有些道理,可你细细品味,平息大唐与东突厥之战的是长乐公主,教化东突厥之人,还是长乐公主。

    

    也就是说,日后若大唐与东突厥再起争执,责任也要由长乐公主来承担,毕竟,教化不利,那也是长乐公主的锅啊!

    

    “陛下,周老此番言论,臣不敢苟同!”

    

    李靖迈步走出了人群。

    

    “陛下,臣虽是一介武将,却也读过些史书典籍!”

    

    “历朝历代,和亲者不知凡几,可又有哪一朝哪一代,是靠和亲来驱逐外敌的?”

    

    “如周老所言之策,汉朝之时便已有人用过,可时至今日,朝代更替,可见成效?”

    

    徐兴远赞同道,“李大人所言极是,若边关之宁,靠远嫁公主便可保,那臣请求辞官!”

    

    “陛下,臣之所以从边关回长安,皆因家中老母身体有恙,按照周老的说法,既远嫁公主可保边境和平,臣留守边关也是无用之功。。。家中老母已上了年岁,臣多年驻守边关,不曾在家侍奉老母,臣请辞,想回家中,在老母膝前尽孝。”

    

    徐兴远跪拜在李世民身前,“请陛下恩准!”

    

    “陛下。”李绩上前施礼,“陛下,按周老所言,远嫁公主后,边关之患无忧矣,依臣看,不仅徐将军,所有驻守边关的将士,皆可撤回。”

    

    “如此,节省下的军饷,可用于建造大唐,梳理灾患,岂不是更好?”

    

    “若陛下还不安心边关之事,可请周老携儒家门生前往边关,边关有周老这样的儒学大家坐镇,陛下当可安心,而周老,也可进一步完善教化蛮夷之大计!”

    

    “你们。。。”小老头儿脸色涨红,哪还有刚刚侃侃而谈的气度。

    

    徐兴远,李靖,李绩,三人的话,就像一块儿巨石,狠狠的压在了周仁甫的心口。

    

    他想反驳,可根本找不到反驳的话语。

    

    刚才话说的太大太满了,又是御敌大道,又是教化蛮夷,现在边关守卫要撤回,难道他还真带着儒家门生去驻守边关?

    

    那特么也得能守得住才行啊!

    

    “哈哈哈!”

    

    “哈哈哈!”

    

    “陛下,臣有一问!”

    

    所有人皆是循声望去。

    

    朝臣中,一人走出。

    

    这人名叫徐兴远,是边关的守将之一。

    

    半月前,徐兴远因为家中老母身体有恙,所以才回的长安城。

    

    按说,此时的徐兴远是不需要来上早朝的,但昨天李世民把徐兴远叫进了宫中,一番安排后,徐兴远今天才上的早朝。

    

    “说!”李世民的目光扫过身前的一众官员。

    

    徐兴远冲着周仁甫拱了拱手道,“敢问周老,如何保证远嫁长乐公主后,东突厥就不会侵犯我大唐边境?”

    

    “即便今年因为远嫁长乐公主,东突厥不犯我大唐边关,可周老如何保证,来年东突厥不会继续求亲,不会继续来犯我边关?”

    

    徐兴远的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李世民想问的问题。

    

    “问的好!”周仁甫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看了徐兴远一眼说道,“兵戈之道,非是御敌之大道!长乐公主远嫁只是其一,其二,长乐公主还要担负起教化蛮夷之责。。。”

    

    周仁甫站在大殿之上,开启了长篇阔论。

    

    什么东突厥皆为蛮夷之辈,只知道烧杀抢掠。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边关之患,还是要从教化入手。

    

    要让东突厥之人,懂得什么叫礼义廉耻,什么叫忠义礼智信等等。

    

    朝臣中,有皱眉深思的,有点头赞同的,也有满脸鄙夷不屑的。

    

    李世民更是脸上隐有怒容。

    

    周仁甫的话,乍听之下有些道理,可你细细品味,平息大唐与东突厥之战的是长乐公主,教化东突厥之人,还是长乐公主。

    

    也就是说,日后若大唐与东突厥再起争执,责任也要由长乐公主来承担,毕竟,教化不利,那也是长乐公主的锅啊!

    

    “陛下,周老此番言论,臣不敢苟同!”

    

    李靖迈步走出了人群。

    

    “陛下,臣虽是一介武将,却也读过些史书典籍!”

    

    “历朝历代,和亲者不知凡几,可又有哪一朝哪一代,是靠和亲来驱逐外敌的?”

    

    “如周老所言之策,汉朝之时便已有人用过,可时至今日,朝代更替,可见成效?”

    

    徐兴远赞同道,“李大人所言极是,若边关之宁,靠远嫁公主便可保,那臣请求辞官!”

    

    “陛下,臣之所以从边关回长安,皆因家中老母身体有恙,按照周老的说法,既远嫁公主可保边境和平,臣留守边关也是无用之功。。。家中老母已上了年岁,臣多年驻守边关,不曾在家侍奉老母,臣请辞,想回家中,在老母膝前尽孝。”

    

    徐兴远跪拜在李世民身前,“请陛下恩准!”

    

    “陛下。”李绩上前施礼,“陛下,按周老所言,远嫁公主后,边关之患无忧矣,依臣看,不仅徐将军,所有驻守边关的将士,皆可撤回。”

    

    “如此,节省下的军饷,可用于建造大唐,梳理灾患,岂不是更好?”

    

    “若陛下还不安心边关之事,可请周老携儒家门生前往边关,边关有周老这样的儒学大家坐镇,陛下当可安心,而周老,也可进一步完善教化蛮夷之大计!”

    

    “你们。。。”小老头儿脸色涨红,哪还有刚刚侃侃而谈的气度。

    

    徐兴远,李靖,李绩,三人的话,就像一块儿巨石,狠狠的压在了周仁甫的心口。

    

    他想反驳,可根本找不到反驳的话语。

    

    刚才话说的太大太满了,又是御敌大道,又是教化蛮夷,现在边关守卫要撤回,难道他还真带着儒家门生去驻守边关?

    

    那特么也得能守得住才行啊!

    

    “哈哈哈!”

    

    “哈哈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