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22章
施彥銘笑着回說, “從陵水調來燕城壓力還是挺大的,工作上要多加把勁兒, 平時也要多花時間充實自己才成,別的我真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魏伯母太高看我了,好姑娘可不興找我這樣的。”
施愫愫那些二十五歲結婚都早,三十歲再考慮個人問題的說辭,潛移默化中就影響了施彥銘,現在更是被他堅決執行不動搖。
顧濯很贊賞施彥銘這樣,“不錯,年輕人就該以工作為重,好漢何患無妻, 等你穩定了再讓你魏伯母給你操心一樣。”
魏錦雲的工作強度不比顧戳輕快多少,哪有多餘時間浪費在給人做媒上, 她就沒給人做過媒。
今天實在是看施彥銘好人才, 又當自家孩子一樣,這才臨時起意想起這一茬來。
現在施彥銘不急着找對象, 魏錦雲指着自家兒子嗔怪說,“二十六歲才結婚,準是葉開沒帶好頭兒!”也就放下了。
“好飯不怕晚, 我哥不就等到我嫂子了嗎?夠他三生有幸了!”顧岚忍不住插了一嘴。
她這話深得葉開的心, 難得給了妹妹一個嘉許的眼神, “小岚同志說的沒毛病,我不拖着怎麽可能遇到施愫愫同志。”
“哎,還真是這麽個理兒,葉開要娶不上愫愫, 別說他不好,就家裏也沒眼前的好日子啊。
那等等還是對的, 彥銘咱慢慢挑着不急吧。”魏錦雲也改了口風。
早聽邵征說過,這邊對施彥銘的菜都很向往之。
阮靜秋就發出邀請,說等施常青來燕城後,請顧家全體去施家嘗嘗施彥銘的手藝。
這下就連顧濯都很積極,“彥銘的好菜可不能錯過,到時我們一定去。”
都是自家人,顧岚也不怕笑,“到時我提前一天就不吃了,專留着肚子吃這頓飯。”
很少有姑娘這麽直接無僞,給施彥銘逗笑了,“這陣子我們都住你哥那裏,想吃你可以随時去吃。”
顧岚小雞啄米一樣點頭,“嗯嗯,彥銘哥我就等你這句話呢,等幾天我就去,到時你別嫌我吃得多啊。”
“我見慣了不笑你!”施彥銘當她是小孩子,說話也随意。
魏錦雲聽出不對來,轉向阮靜秋,“小開那裏房子大,一起住着有個照應多好,咱們這樣常來常往也方便,怎麽還要搬呢?”
顧家這邊不會想歪,可還有葉家呢,葉家還有個繼母,繼母娘家之前還巴着葉家吸血,鄰居們多少看笑話,阮靜秋可不想自家落得和孔家一樣的名聲。
不過話當然不好這麽說,阮靜秋玩笑一樣,“從沒見過婆婆喜歡兒媳娘家一家子長年住兒子家的,魏大姐你是頭一份兒,我可開了眼了!”
魏錦雲順勢道,“咋了,為我兒子好的事兒我才不怕做,你們這樣打着燈籠都難找的岳家,我當然要想方設法幫他留住。”
阮靜秋還是搖頭,“家裏也不是沒房子,孩子們也各有各的家庭了,還是分開住方便點兒。”
葉開一萬個不想分開住,他也知道岳父岳母的顧慮,這會兒機會正合适,索性挑明,“媽你們要搬出去,只能還像以前似的,我和愫愫跟着回去住了。
只是白放着我那裏那麽大房子不住,咱是不是有點太浪費了?
媽你和爸再三思一下呗!”
說完他趕緊給自己老媽使了個眼神,讓她幫着打配合。
魏錦雲哪會讓兒子失望,一把抓住阮靜秋的手,推心置腹道,“靜秋啊,這幾年小開他倆口子一直都是你們管吃管喝的,按理我們不該讓他們再硬綁着你們不放的。
可這不是孩子們離了你們過不好日子嗎,我只能厚着臉皮求你了,咱還擱小開家住吧。
後面你想歇歇,我就讓張姨過去幫着倒換一陣子,你看有的商量不?”
施愫愫這邊也趕緊挽着阮靜秋,“媽,燕城一下買不到那麽大房子,你還真要我們和哥哥姐姐他們隔簾子住啊!
反正我是不管的,你們去哪兒我都要跟着。”
魏錦雲這邊連自己夫妻供着所有子女吃喝的事都知道,阮靜秋稍想想就知道是邵征給宣傳出去的。
邵征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心裏小九九可多呢。
‘我們老施家上哪兒都要整整齊齊的’都成這孩子口頭禪了,這事兒看着就是他有意為之,早早就鋪墊好了。
這樣的話,葉千裏那邊邵征應該也都說明白了。
想清楚這些,阮靜秋的語氣就松動了些,
“家裏總得有自己的房子,豆苗胡同那兩間确實不夠住,還得再買幾間。”
想湊齊夠八口人寬敞住的房子談何容易,而且豆苗胡同那邊上廁所還是公共的旱廁。
施家陵水的院子可不比樓房差多少,獨立的洗澡間,廁所也是能手動沖水的。
習慣了那樣的住房條件,再換到豆苗胡同還不得崩潰呀!
當年施常青和阮靜秋能住,可不代表現在還能扛住。
有簡入奢容易,由奢入簡就難咯!
忽然間施愫愫心就定了,買了房子也不等于能住嘛!
“這兩天倒出空就去打聽,不行咱可以買別處的房子騰換。”
有啥想法,施愫愫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這個法子好,這兩天抽出空我就去豆苗胡同一趟。”阮靜秋給予了肯定。
她就說小女兒原來一肚子主意的,到這裏一提買房子卻一問三不知,全是為了不讓家裏人搬出去呢。
閨女嫁了這麽久還離不得娘家人,阮靜秋也知道都是自己和施常青慣出來的,說錯也是他們做父母的沒有盡早撒開手。
事已至此,也只能接着慣了。
第一步是先置下能住一家八口人的大房子,說不得還要像在陵水時那樣兩頭住着了。
阮靜秋也就沒再說要搬出去的話,魏錦雲見兒子給他使眼色,明白不用再追着問了,趕緊轉了話題說起別的來。
這一場顧施兩親家見面,是将心比心彼此體諒的,是和諧無比的。
——
比找房子更急的事,是趕緊把點心生意給接上。
大院裏供應站就可以訂牛奶,家裏孩子和女同志們喝慣了牛奶,一天不喝都覺着少點兒什麽,所以住進來的當天施愫愫就去訂了四斤牛奶。
三月三十一號,也就是去顧家吃飯的第二天,阮靜秋和施萍萍一大早起來就做了一鍋曲奇餅幹和戚風蛋糕,用牛皮紙袋兒封好裝了一旅行包。
施彥銘和姚立民也沒耽擱,提着裝着點心的旅行包出門去找羅大哥給聯系的販貨人去了。
三十九旅大院地處燕城近郊,離市中心并不是很遠,差不多二十五公裏的距離,又通不少公交車線路,去哪裏都很方便快捷。
羅大哥介紹的那位販貨人就在德光門一帶,那裏原來是老燕城商賈店鋪雲集的地方。
現在雖然禁止私人經商,店鋪早都關閉了,可販黑貨的還是依着習慣以這一帶為據點,所以這裏又生成了燕城最大的黑市。
出了大院坐公交車,差不多四十分鐘就能到德光門,中間也不用倒車,就是施彥銘和姚立民從沒來過燕城的人,也很容易找到那裏。
兩個人早上九點出的門,接近十一點的時候回的家門。
看到兩人神色輕松,旅行包也騰空了裝到了挎包裏,就知道他們此行一切順利,點心生意應該能接上了。
兩人坐下來先連喝了兩杯水解渴,才由施彥銘慢慢道出此行詳細。
果然羅大哥給介紹的人是絕對穩妥可信的。
之前從羅大哥那裏聽說的,這位姜大哥和羅大哥差不多的年歲,兩人是跑貨車認識的,這麽多年一直互通彼此的緊俏貨,合作的很愉快。
今兒施彥銘和姚立民找過去又知道了,這位姜大哥在德光門黑市是個人物,随便找個人問都知道他。
姜大哥也是和羅大哥差不多的豪爽人,見到施彥銘和姚立民後,一點都不瞞着,說羅大哥已經和他打過招呼了,讓他照應施家的生意。
所以都還沒看點心如何,這位姜大哥就表示還按着羅大哥的訂量和價格要貨。
他這明擺着是看羅大哥的面子,不管施家的東西好壞他這裏都要幫忙銷貨,掙不掙錢倒在其次了。
不過等施彥銘和姚立民拿出曲奇餅幹和戚風蛋糕後,姜大哥就不這麽想了。
再等品嘗了餅幹和蛋糕後,和當初的羅大哥一樣,姜大哥馬上就就問什麽時候可以供貨,然後剛才定的數量他也覺着少了,說最少也要再加一倍的量。
現在施萍萍脫産在家和阮靜秋一起做點心,再加一倍的量完全沒問題。
施彥銘和姚立民顧慮的是另一個,等到姜大哥問要到哪裏去拿貨,兩人才意識到沒考慮周全。
在陵水的時候,羅大哥都是去施家取貨的。
現在他們住在葉開那裏,那裏可不能随便讓人上門。
因為相信施愫愫說的高考兩年之內會恢複的說法,施家人現在是不在乎工作不工作的,所以也不怕讓姜大哥知道什麽。
可葉開那裏不行,施家人都是一個想法,自家無論幹什麽都不能影響葉開,這是絕不能動搖的。
所以施彥銘和姚立民商量後,和姜大哥定的是晚上公交車停運後在站點交貨。
那會兒他們都下班了,正好可以借着夜色出來送貨到站點兒。
不過這也不是長遠之計,總這麽黑天扛包進進出出的,大院的警衛都看得見,時候長了對葉開也不好
還得像在陵水那樣找處獨立不被打擾的院子才行,到時關起門來做點心也沒人注意到,姜大哥去取貨也方便。
阮靜秋一聽可不就是嗎,誇施彥銘和姚立民想的周全。
不過也不急一時,眼前幾天可以在紅磚樓先做着點心,院子還是等三個人明天去燕城林業總局報到,落實好工作地點再好好尋麽也來得及。
幾個人一致認為做點心的院子最好離三個人單位都近點兒才好,這樣就還可以跟陵水那樣,中午去那裏吃頓午飯順便午休一下。
如此一家人的思路也被打開了,找房子不用非拘于燕城市裏,郊區單門獨戶的房子顯然更适合目前的施家。
值得期盼的是,下午施彥銘和姚立民去跟供應站那邊打聽來的,燕城林業總局機關大院也在西郊這一帶,離三十九旅大院不過十公裏的樣子,公交車二十分鐘就到了。
而林業總局下屬各單位也都環繞着林業總局機關大院分布,所以三人不管分到哪個單位,都不會離家太遠。
想想西郊這邊是燕鳴山系,玉鐘山就是燕鳴山系一脈,燕城的林業資源多半都在這裏,林業總局設在這裏才是常理。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