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梦。
阿瑶是早早的就醒了过来,看了一眼躺在对面床上的大侄子。
自从她到机械厂里开始上班,本来属于她的房间被杨母用几块破旧衣服改造而来的窗帘子隔开。
大侄子大龙的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和爸妈一起住了。
本来还犯愁住的地方,刚巧阿瑶这里要到县城里上班,寻常不回来,便让大龙暂且住在她的房间里。
阿瑶也是一次放假回来才知道的。
她的心里是有些不高兴的,不过也知道,在这个年代里她一个早晚要出嫁的姑娘,意见不意见的并不重要。
所以,过了那阵子,她的心态也很快就放平。反正她日后回来的次数也是有限,再有他们这么做也好,他们做初一,自己做十五。
等到高考恢复,
她考大学的时候,也就不用去考虑杨父和杨母的意见了。
伸了个懒腰,阿瑶走出房间。
厨房里,
大嫂已经开始准备早餐,自从她到县里上班之后,这家里的家务事,就被杨母交给了大嫂和一嫂,两人轮着来。
早餐自然也是如此。
“小妹,你这大早上的要去哪儿?等会就要吃早饭了。”杨大嫂探头,看到阿瑶,忙开口问道。
阿瑶听到声音,这才回头,回答说道:“我绕着村子跑两圈,锻炼一下身体。”
说完,人也已经不见了。
杨大嫂听到这话,撇了撇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姑子的毛病多了起来?大概是从她开始在机械厂上班吧。
户口也已经转过去,想着自己成了县城姑娘,和她们这种乡下的泥腿子不一样了。
矜贵起来,更娇气了。
在心里吐槽了一回,杨大嫂才觉得心里舒坦了许多。
阿瑶说是跑两圈,但不止两圈,而且还到知青院那边去了一趟。
“杨知青,能麻烦你,帮我叫一下林子期林知青吗?”阿瑶笑眯眯的开口说道。
杨棉看到是阿瑶,知青院里没人不知道,阿瑶是林子期的未婚妻,点点头,应了一声:“好。”
说着便抬脚走了进去,声音很大,
阿瑶在门口都能听到。
没一会儿,
便从里面走出一个俊秀青年来,洗的发白的衣衫,身形有些瘦弱,肤色是和这里有点格格不入的瓷白色,只是却透着一股病气,一眼就能知道,他的身体有些不好。
便是林子期,阿瑶给自己找的契约未婚夫。
“杨同志。”
“林知青。”
在这个风气还保守的年代,即便是已经定了亲的未婚夫妻,相处的时候也都要注意一些。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下午,不过时间有点晚,便没过来打扰你。”阿瑶说话的语气和态度,都带了点客气。
别看他们去年都已经订婚,只是他们的订婚可不是奔着结婚去的。阿瑶是为了逃避家里的说亲,也防着杨父杨母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就把她许出去,别怀疑,在这个时候,杨父和杨母真的有这个权利。
“嗯,我明白。”林子期点头说道。
对这一点,他并没有任何怨言。
怎么说?他心里清楚明白的很,他和阿瑶的婚事,是利益交换,而且还是他占便宜居多的那种。
阿瑶侧头看了一眼林子期,也知道他说的不是假话,对他更满意,“你还没吃早饭吧?”
“我才洗漱好,你就来了。”言下之意就是没吃。
“刚好,家里做了饭,一起吧。我带了两斤板油回来,昨儿妈熬了油,炒菜很香,还滋补,眼见就是麦收忙碌,肚子里装点油水才好干活。”阿瑶笑眯眯的开口说道。
林子期听到阿瑶的邀约也没矫情,立刻就点头答应下来。
“还有你上次说吃的脆爽的酱菜,一会儿吃了饭,你也带回去一罐。三嫂妈妈知道你喜欢,别提多高兴了,这次给准备了不少。”
“嗯。”
林子期听着阿瑶这话,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
心里是无比庆幸,自己当初没有犹豫,不然的话,他哪有现在这般轻松惬意的日子。
说起来,
红旗大队这里,民风确实挺淳朴,即便是住在牛棚里的黑五类,除了活计繁重一些,也不像是一些地方,动不动就要被拉出去游街批判。
只要老老实实,倒也不用担心会被欺凌。
只是林子期的身体不好,做不得重活,想要在这里凭借自己养活自己,基本上是不可能。他家里也没人了,至于先前养他的那一家,呵呵,更是指望不上,不然的话,他也不能拖着一副不好的身体下乡了。
所以,他想要活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本地的家境不错且还受宠的姑娘,赶紧结婚。
说起来他盯上的人也是阿瑶。
大队长的女儿,年岁和他一样,长得不错,高中生,还是吃商品粮的工人。虽然性子是泼辣霸道了一些,但就凭她是大队长的女儿又有工作,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本来他还想着该怎么接触?毕竟对方常年在县城里。
都还没等到他想到办法,去接近阿瑶。
阿瑶这里就主动的‘送上门’了。
林子期那是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下来,至于怀不怀疑阿瑶别有用心。
别搞笑了。
对现在的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活下来。
和阿瑶订亲之后,他得到的好处是肉眼可见,首先,他被分配的到的工作很轻松,是看管农具的仓管员。
这份工作,轻松,工分还不低,一天有八个工分,抢手的很。
若是没点关系,想都别想。
也就是他是大队长的准女婿,身体又不好,才给了他,其他的不说,养活自己绰绰有余。
这大半年来,他在这里的日子,过得竟比在淮川的时候,还要好一些。
身上也养出了一些肉。
杨大嫂对阿瑶带着对象过来家里蹭早饭的行为,是不高兴的,但又没办法解决。
到底是杨家的准姑爷,小妹也难得回来一趟,总不能说家里连顿早饭都管不起,这说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嘛!
吃了饭,
杨家也都陆续上工去了。
阿瑶也跟着一起去了,毕竟如今管着农具的是林子期,他若是不去的话,农具的分发还没法子弄。
不过今日有了阿瑶的帮忙,分发农具的时候,快了许多。
村子里不少人见到阿瑶,也都客气的打招呼,一些妇人看着阿瑶,也开口调笑了两句,阿瑶是个大方的态度,也不在意。
忙碌过后,
仓库里就只剩下阿瑶和林子期两个人。
虽然两人见面的次数不多,相处的时间也更少,不过不管是林子期还是阿瑶,都是大方的态度。
见无人了。
林子期也直接开口问:“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同我说?”不然的话,依照他对阿瑶的了解,她才不会跟着自己一起上工呢。
阿瑶点了点头。
四下看了看,确定没人,才开口说:“我得了消息,你可能有回去的机会了。这段时间,有空就多看书,我下次回来,也会多给你找一些学习资料。”
她这话说得虽然不算准确,不过领悟了阿瑶意思的林子期眼睛微微的睁大。
“你的意思是?”
阿瑶点了点头,“虽然还没确定下来,不过大差不差了。”
“太好了。”林子期高兴的开口说道。
因为高兴,一个没注意,音量都高起来。
好在这里是仓库,没人,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麻烦。
“不过这消息,你不能外传,不然的话,闹大了。对你我都没好处。”阿瑶叮嘱说道。
不是她不想帮忙,而是现在还不到五月份,高考会恢复,是在冬天,还有半年呢。
而且从高考恢复的消息到高考,中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候把消息传去,没人信是一回事,像是他们这种小老百姓而言,这种言论一出,怕是会被当成特务抓起来。
赌不起自己的人性。
之所以会告诉林子期,也是因为阿瑶知道林子期是个利己主义者。
事关己身,他会比任何人都小心谨慎的。
……
和林子期说了事情,又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事,阿瑶这里也就回家。
吃了午饭,
阿瑶便准备要回去了。
明天还要上班呢。
她来的时候是大包小包,走的时候也一样,杨母先前说得老母鸡,那是杀好了,让阿瑶带走。
并且叮嘱,生鲜的,天气如今又热起来,不能放,要赶紧吃了。
阿瑶自是一口答应下来。
……
又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五月中旬的时候,麦收开始了。
村子里一下就开始忙碌起来。
也就是这个时候,
不知道从哪儿传出了消息,说是高考即将要回复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哪怕是在麦收忙碌的时候,依旧是搅乱了十里八村所有知青的心。
不管是未婚的还是结婚的。
距离六七年大规模知青下乡到今年,足足十年了,除了少数知青,找关系又或者被推荐工农兵大学名额回去,大多数知青,早就已经在乡下扎根。
如今知道有回去的机会。
心思哪能不乱呢?
一时间,就连麦收农忙都耽搁了不少,气的不少大队长骂街,训斥了几次,才勉强压下来。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压的越紧,等到闲下来,反弹的就会越厉害。
诸如想的一点都没错,
麦收过去,到了炎热的七月里,高考恢复的消息,再次传开,不同于上次的被压下来,这次不行,越传越厉害。
脑筋转的快的,已经重新翻开以前的课本,没有的,也开始找,请假往城里跑的知青,都多了起来。
还有就是本来已经谈婚论嫁的一些知青,也出了变故,解除婚约,更还有闹离婚的。
一时间,
各大队都热闹起来,惹了不少麻烦。
让大队长们也头疼的紧,但又没什么办法?他们说也说了,甚至还开了动员大会,却都没什么用处。
等到秋收的时候,家里有些关系的知青,也接到了家里的来信,知道政策是真的变了,那越来越多被平反的所谓的黑五类,臭老九,就是最好的证据。
这下子,更热闹了。
而等到秋收过去,
十月一十一日这一天,各大报纸上也正式的公布了高考恢复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