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97、徐贞观提亲
    次日,清晨。

    赵都安仰躺着撑开眼皮,右手习惯地在旁边摸了摸,确认身旁空荡无人,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公狗腰猛一用力,赵都安以鲤鱼打挺姿态坐起,古装美男子凌乱长发垂下,伸手将床幔猛地扯开,阳光从外头洒入,刺的他眯了眯眼。

    “不过,虽独守空榻,但还是自家的床睡着舒服啊……”

    感慨一声,赵都安揉了揉头发,欣慰地发觉自己昨夜因观想《人世间》导致的萎靡状态已解除。

    “虽然我有青莲补充精神,但跨境界去强行观想《人世间》对我显然存在一定的压力和负荷,我在那个世界里能停留的时间也受到极大限制……

    恩,所以,当前最适合我的还是老老实实,修行《大梦卷》。

    况且,虽然《人世间》某种程度,相当于我的主场,但昨夜我也没察觉到这幅图中有何特殊……是因为我境界不够,难以体悟?”

    “不过《人世间》也存在战略价值,比如里头可能保存了图书资料……只是且不说,我能否将其找到,背下来带出,单单那些资料绝大多数,都不适合当下虞国的时代……”

    “并且,如今我更应钻研探究的,还是老徐身上的秘密,而这个答案,或许在《大梦卷》中能获得解答。”

    赵都安用清晰的大脑,做出如上判断,决定暂时不去深究第四层楼的壁画,专心攻克六百年前的裴念奴资料片。

    不过……

    在此之前,他要先解决青州叛军的麻烦。

    ……

    翻身下床,赵都安飞快完成洗漱,推门走出房间时,天色已然大亮。

    夏日的京城,天亮的很早,鼻端翕动,饭堂中传来熟悉的食物香气。

    “姨娘,妹子,早上好哇。”赵都安跨入厅堂,朝家人露出笑容。

    早餐很丰盛,尤金花笑靥如花,亲自绾起袖子,素手调羹,给他盛汤放饭。

    穿家中常服的赵盼早早洗漱打扮,还化了妆,这会抱着京巴犬笑眯眯的,看赵都安啃包子。

    一副岁月静好模样。

    “妹子看我做什么?”赵都安好奇。

    赵盼笑道:“大哥许久不在家中吃饭了,便多看看。”

    尤金花嗔了她一眼,用手指戳女儿的头:

    “快去洗手,整日就知玩狗。”

    旋即看向赵都安,轻轻叹息:

    “不过多瞧瞧是对的,以后等大郎与陛下成婚,便瞧不见了。”

    赵盼就不乐意了:“八字还没一撇呢。”

    虽京城中,赵都安与女帝的绯闻早已人尽皆知,但始终没有摆在台面上。

    也就在这时,三人突然听到院外传来喧闹的吹吹打打声,由远及近。

    “什么声音?哪家有喜事不成?”尤金花大为诧异,好奇往外望。

    以如今动荡局势,政变刚平息,李党倒台,朝野不宁,按理说这附近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不至在这敏感关节办什么喜事才对。

    低头喝汤的赵都安抬起头,表情略显古怪,心说不会这么快吧……

    俄顷,那吹打声越来越大,终于惊动整个赵府上下,老管家忽地急匆匆奔入后院,大喊:

    “外头来了宫里的人,吹吹打打,扛着旗子,大郎快出来看。”

    宫里的人?这时来做什么?

    母女二人皆是一愣,看向赵都安,本能反应,是赵都安的什么封赏下来了。

    “出去看看吧。”赵都安不动声色,起身率女眷迎接。

    等走出大门,就只见整条街巷都站满了宫人队伍,一名名太监扛着明黄色的龙旗,有人敲锣打鼓,鸣金开道,更有数辆马车在队伍中。

    这时候,周边的大宅中也都走出人来,朝这里好奇观望。

    “赵少保!呵呵,咱家冒昧登门,若有打扰,还望海涵。”队伍为首一人,赫然是个满脸堆笑的宦官。

    赵都安认出,此人乃是宫中“秉笔太监”,仅次于孙莲英与莫愁。

    乃是如今宫中下人里地位最高的一个。

    “公公这是……”赵都安表情愈发古怪。

    秉笔太监微微一笑,当众从袖中取出一张圣旨,展开:

    “赵少保接旨!”

    赵都安拱手站立,身后的一众赵家人也熟练地躬身垂首。

    太监高声道:

    “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实以相宗祀之敬,协奉养之诚,所资惟重,祗遵天命……今,遣使持节,以礼采择……纳赵氏郎君为驸马……钦此!”

    一番话,铿锵有力。

    被临时任命为“执事官”的太监收起圣旨,堆笑躬身朝前一送:

    “贺喜少保,今日,咱家奉旨特来府上提亲。”

    提亲!

    仿佛一颗平地惊雷落下,当即,不只是赵家人,连附近出来看热闹的邻里皆是脑子嗡的一下,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女帝提亲,官宣驸马!

    即日起,赵都安便是名正言顺的“女帝驸马”、“当朝皇夫”。

    “陛下……提亲……”尤金花呆了呆,继而眼眶一下红了,抬手捂住嘴,激动欣喜。

    哪怕对这一日早有预料,但当亲眼目睹皇家提亲,继子将要缔结姻缘,身为赵家主母的她依旧难以平静。

    “提亲……皇帝驸马……”

    赵盼也呆住了,没想到这一切来的这么快,心头一阵怅然失落,但旋即想起陛下的绝代风采,又扬起脸蛋,挤出笑容:

    “恭喜大哥。”

    提亲……从没想过,自己这辈子也能被女方提亲的赵都安只觉古怪,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神色。

    昨晚徐贞观与他提起要提亲,但他也没想到,能这么快。

    略一思忖,就明白了,是因为他即将带兵出征,所以贞宝想提前将这个名分定下来,好方便他统帅京营。

    “来人呐,还不将贺礼送去府中?”

    秉笔太监忙道,顿时,身后大群仪仗队敲锣打鼓,将一份份礼物从车厢中取出,送入赵府。

    “驸马请看,这是提亲贺礼清单,原本陛下接亲,应更为隆重些,但时间太过匆忙,这次准备不周……”太监谄媚递上一张礼单。

    赵都安扫了眼,只礼单上的,就有:

    黄金二百两、白银一万两,金茶器一具,银茶器二具,银盆二具,各色缎千匹、全副鞍辔文马二十匹……

    而这样的礼物,还只是第一轮,皇帝成婚,有“六礼”,每一次都是大手笔。

    “辛苦公公了,来人,去给公公包一封银。”赵都安笑道。

    后者推辞再三,终于勉强收下,整个赵家一下轰动了,紧接着,便是周围邻居纷纷前来拜访恭贺。

    可想而知,伴随这个消息传出,今天一整日,赵家都将宾客盈门。

    赵家的地位,也将更进一步,跻身京城顶级门阀之列。

    而赵都安在送走秉笔太监后,将迎客之事交代给姨娘和妹子全权处理,自己则换上官袍,悄然从后门离开家,骑马直奔城外神机营。

    女帝归来的消息很快会传开,为避免青州军撤走,他不敢耽搁,今日就将拔营。

    ……

    ……

    城外,神机营驻地。

    天还没亮的时候,营房中士卒便已拔营,排成队伍,准备出发。

    赵都安抵达时,只见旌旗猎猎,步卒黑压压,枪杆如林。

    一群熟悉的武官,人人披甲,在晨光中等待。

    “赵将军!”

    当望见远处一骑由远及近,神机营指挥使石猛,火器局主官陈贵,以及银甲银盔甲,英姿勃发的“小公爷”汤平等熟人,皆是眼睛一亮。

    纷纷上前迎接。

    “恭迎赵将军回营!”

    “昨日便听闻城中变故,可惜军务缠身,无法进城,今日终于得见。”

    “数月不见,将军英姿更胜从前!”

    众人都很激动。

    赵都安勒马停步,微笑着审视一张张脸孔,看到外表粗犷,身材魁梧,实则粗中有细的石猛时,拱了拱手:

    “石指挥使,好久不见。”

    扭头与小公爷汤平那双亮晶晶,充满战意的目光对上,笑吟吟道:

    “怎么?小公爷还想给我个下马威?”

    汤平被揶揄的一张脸红透,这位国公之子心悦诚服道:

    “我听说将军晋级到了世间境,更一路护送陛下,从建宁府冲破层层叛军阻挠,汤平心服口服,今日只愿追随将军左右,剿灭叛军,还我大虞安宁!”

    其余武将也纷纷激动开口,一副摩拳擦掌姿态,急不可耐要上战场姿态。

    石猛笑呵呵道:

    “昨日少保命陈贵带回消息后,神机营上下连夜拔营,如今只需一声令下,便可出发破敌!”

    这群武将憋坏了!

    京营中,禁军十二位驻守城内,三千、五军、神机三大营屯兵城外。

    反王起兵后,大虞“军神”薛神策带走“三千营”,南下临封道,阻截叛军。

    五军营则调兵前往京城以东,青州边境上,阻拦青州叛军。

    唯独神机营一动不动,留下防止京城出乱子。

    这令石猛等人难受的要死,身为武官,他们只盼着打仗,要建功立业,上阵杀敌。

    如今,赵都安归来,一条口令说要带他们去覆灭青州军,如何能不激动?

    “很好,火器在何处?”赵都安欣慰点头,望向陈贵。

    瘦巴巴的陈贵得意地捋了下胡须,指了指队伍后头,一长串被大军保护起来的辎重车,每一辆车都覆着防水布,鼓鼓囊囊。

    “禀将军,新式火器皆在其上,此番带上火枪千条,神威火炮二十门,雷弹、火鸦等若干……”

    陈贵侃侃而谈,这个匠人此刻比一群军官都更兴奋。

    新式火器的消息乃朝廷绝密,连枢密院的武臣都无法探知。

    这近一年来,整个神机营关起门来造火器,哪怕是同属京营的“三千”、“五军”二营,也只知道神机营在鼓捣火器,具体进展一概不知。

    并且,那帮人对火器的印象,也还停留在当初赵都安军演的时候。

    殊不知,经过一年的攻坚和改造,如今的火器,比当初军演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很好,很好,”赵都安面露微笑,伸手入怀,取出一纸昨夜女帝命修文馆给他开具的“调兵令”,丢给石猛。

    这份军令中,写明任命赵都安为临时督军,负责此次平叛。

    调兵打仗,该有的程序手续,必须有,否则他这个三品少保可调不动一兵一卒。

    石猛忙接过,展开看了眼,确认无误后,露出笑容:

    “既如此,石某等人此行唯大人马首是瞻。”

    “咦,这是……”忽地,眼神很好的汤平注意到,赵都安取调兵令时,“意外”露出的半卷圣旨。

    “哦。这个啊,今早刚刚收到的。”赵都安一副浑不在意姿态,笑了笑,随手将圣旨丢给汤平:

    “小公爷好奇,拿去看就是。”

    说完,他调转马头,朝大军前方走去。

    汤平疑惑接过,将被团成一团的绸布圣旨展开,继而眼孔放大,表情呆滞。

    抬起头,见石猛等军官都狐疑看向他,汤平默默将圣旨递给了身旁的将领。

    这名武官看完后,一样的瞳孔地震,然后默默递给第三人。

    少顷,众人将这封“提亲”圣旨轮流看了一圈,不禁轻轻吸气,陈贵羡慕道:

    “大人好福气。”

    石猛恭敬地将圣旨折好,道:

    “接下来,赵少保的命令,便是陛下的命令。”

    若说调兵令,还只是给了赵都安一个督军的头衔,名义上真正的主将,依旧是石猛,那么这封圣旨,则真正令整个神机营明白,谁才是老大。

    这时,远去的赵都安声音传来:“兵贵神速,开拔吧。”

    不多时,郊外大军浩浩荡荡,启程向东,而考虑到青州军距离京城并不远,神机营全速赶路,最多明日,就可抵达。

    ……

    皇宫。

    御书房内,徐贞观一身白衣,青丝如瀑。

    她静静站在书房门口,眺望城郊方向。

    “陛下,提亲礼已送到赵府。诸位大臣,也已入宫,在偏殿等候。”

    秉笔太监小步走来,停在回廊中,垂首禀告。

    今日,是女帝回宫后,正式召开的第一次朝会,因李党政变一事各衙门忙碌太晚。

    故而,女帝将今日上朝的时间延后了很多。

    而这场朝会,无疑也有一大摊子事要她处置,青州边界是一处战场,今日朝会又何尝不是不见硝烟的战场?

    “你觉得,神机营加上五军营,能迅速平定叛乱,不令青州军又逃回青州道的机会吗?”

    徐贞观忽然问。

    秉笔太监愣了下,没想到陛下会问自己,没有犹豫地道:

    “青州兵少,恒王志大才疏,只一五军营,便可击败青州兵无疑,若加上神机营,自然毫无悬念。必战而胜之。”

    这话并非吹捧,而是朝中普遍认为。

    没人觉得,青州兵真的能威胁京城,众臣担心的,只有恒王见势不妙,跑的太快,一旦缩回青州道,再想去打,耗费的时间就太多了。

    而如今,朝廷缺的就是时间。

    “恩,”徐贞观点了点头,“摆驾,准备上朝。”

    她转身,带着大批宫人奔着金銮殿方向走去。

    然而就在走了一半,逼近午门广场上的时候。

    突然,空荡的,还残余血污的广场上一名背上插着猩红的棋子的“传令兵”火速狂奔而来!

    远远地,望见即将踏入金銮殿的女帝,这名传令兵几个猛冲,近乎仓惶地跪地,大声道:

    “五军营飞鹰急报!!!青州叛军昨日主动开战,两军交锋,五军营……大败!!如今防线岌岌可危,恳求朝廷派兵,火速支援!!”

    女帝愣住。

    ……

    ……

    青州道边界。

    朝廷五军营内,阴云笼罩。

    中军大帐内,年约四十,脸庞方正的五军营指挥使袁锋面色阴沉,难看,坐于帐内,环视众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