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八十章 耿顺抛妻?
    “不,只有二十两。”

    “耿顺,你太过分了!我若是去告官说你抛妻,你会不怕吗?”

    余翠瞪着眼睛。

    “告官?去吧,快去。”

    “你真不怕?”

    余翠惊讶不已。

    普通百姓通常害怕官府干预家务事,一旦上报,往往先挨罚。

    “怕?哈哈哈!”

    耿顺笑出声,摇摇头。

    此刻,他眼中不再有怨恨,只剩下怜悯。

    “你多久没出过门了?竟然能说出这种话?我有理在先,即便你告官,我也不怕。”

    “再说,古林县的县令,我认得;临安郡的新任太守,是我的旧友;连齐州的州牧,也与我熟识。你去告状,我有何惧?”

    余翠彻底傻眼了。

    讲理说不过耿顺,于是她再次开始撒泼。

    “我不管!反正你负心汉!快来人啊,有人吗?看看这男人,他忘了糟糠之妻了!这世上还有没有公道了吗!”

    耿顺依旧淡定自若,任由她在那儿闹腾。

    林家门前,守卫森严,也无人敢靠近。

    他默默注视着,回忆起成亲两年来的忍耐和包容,换来的却是愈发的变本加厉。

    “我不管!反正你就是负心汉!快来人啊,有人吗?”

    余翠继续哭嚎,耿顺依旧泰然自若。

    折腾了一阵累了,而且也根本没有人关注,余翠感到尴尬,擦了擦鼻涕,斜着头说:“我不管!无论如何,你要抛弃我,就要赔偿!”

    “我抛弃你?”

    耿顺叹口气:“我到大坤村不久,便赚了一些钱,意识到这里大有可为,便迫不及待想告诉你这个喜讯,想带你共享美好未来。”

    “然而,你却卖掉了我们的房子,拿走了留给林弟的银子,不知去向。”

    “那时,我就明白,我们缘分已尽。”

    “过去,我对你并无亏欠;现在,我更不欠你什么。既然你决定离开,我会尊重你的选择。”

    说着,从口袋掏出一沓一两面额的纸币,扔在地上,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

    余翠一时愣住,正欲上前,却被交叉的长枪拦下。

    “擅闯林先生宅邸,一律格杀勿论!”

    她吓得浑身一颤,指着耿顺的手不停颤抖。

    看到地上零散的纸币,士兵好意提醒:“快把钱捡起来,否则要被风会跑了。”

    “钱?”

    余翠瞥了一眼,竟将一脚踢飞。

    “可恶的耿顺!连一两银子都不给,还拿这些废纸来羞辱我!”

    她又踢了一脚,泪流满面地离去。

    士兵们一脸困惑。

    这女人不认识纸币吗?

    可耿院长明明说明白了啊!

    看着余翠渐行渐远,那些银票随风飘散,每一张都是一两的面额。

    “这怎么办?”

    士兵们犹豫不决。

    其中一个提议:“我们拾起来吧?”

    另一个犹豫道:“不好吧?”

    “咱们村有规矩,无主物品,他人弃物,归发现者所有。”

    “是她自己丢下的,就是不要了,我们还提醒过她!”

    两人相视一笑,赶紧捡起了纸币。

    不过,这毕竟不是几十文、几百文的小数目,一下子捡到这么多钱,他们也感到不安。

    最终,他们决定,见到耿院长时,还是要把钱还给他。

    离开林家的余翠,边走边想,越想越生气,越觉得后悔。

    耿顺不仅没给她留下一分钱,她不知何去何从,心中充满迷茫、无助、懊恼……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她在路边的一块大石上坐下,放声痛哭。

    哭泣中,她听到了旁边的哭声,转头一看,发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也在哭泣。

    “先帝啊!是老臣错了!老臣对不起你啊!”

    两人对视片刻,接着各自继续哀嚎,尽管他们各哭各的,但彼此的眼神却透露着相似的懊悔……

    ……

    “搞定了?”

    林南关切地问。

    “嗯,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耿顺回应。

    林南点了点头。

    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更不想多言。

    “接下来,谈谈下一个议题。”

    他递过手中的图纸。

    “铁轨?”

    众人接过图纸,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看着上面的设计和要求。

    铁轨计划,他们早已知晓,但没想到林南会在会议上提及。

    “设计院已完成研发和试验,冶炼厂也能生产铁轨。”

    林南认真地说:“这是关键项目。”

    他看向刘老实,“这是一个重大任务,比修路、筑墙、建房还要紧要!”

    不等震惊的刘老实提出疑问。

    他继续阐述自己的宏伟蓝图:“我打算建立铁轨系统,名为'铁路',长远来看,希望覆盖整个大夏国的土地。”

    “南至闵州,北至蒙州,西至隆州,东至东海。”

    室内的人们皆惊愕不已。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样的工程规模浩大,所需钢铁量巨大,恐怕需数世纪才能完成。

    “虽然目前看似遥不可及,但我们可分阶段实施。”

    “首先,我们将建设两条线路,一条连接大坤村至古林县、临安城、安南城的客运铁路,平日载客,战时亦能运军。”

    “另一条则连接村里与乌鬼山、赤头山、碗子山、稷康山等矿区的货运路线,专用于运输矿石、煤炭、盐等物资。”

    众人听罢,愈发震惊。

    “这次的规划,几乎涵盖了大坤村的所有势力范围。”

    初步估计,第一条客运线路大约需要三百里铁轨。

    而第二条货运线路,长度也将超过两百里。

    合计下来,总共需要一千里的铁路!

    在场的几位,都被这个数字震撼。

    在古代,铁制品被视为珍稀之物,家庭中的铁器,如剪刀、菜刀等,往往代代相传,寿命可达数十年乃至百年。

    如今,东家却打算用铁轨铺路,且是以里为计量单位,总长度达千余里!

    刘老实、小圆子和耿顺等人,尽管见过世面,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在资料中,他们发现了相关成本,每里铁轨的造价高达六百两银子,再加上基础工程费用

    整条铁路的造价,竟高达七十万两银子!

    这还没算上沿线的大坤站、古林站、临安站、安南站等五个站点的建设费用,每站约需三千两银子。

    所以整个项目的总投资,高达七十三万两!

    这是大坤村史上前所未有的巨额投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