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百四十二章 反贼聚会
    皇帝陛下率部离开京城之后的第二天,梁温麾下大将杨厚,领兵兵临京城城下。

    这位杨将军,原本只是负责驻守潼关,也就是只领了梁温原来差不多一半下属。

    不过此时,萧关的守军也在赶来的路上,等到萧关的守军一到,杨厚大概率可以接手梁温留下来的所有“遗产”。

    而且,杨厚相当聪明。

    他得到梁温的消息之后,并没有全速赶来京城,一路上行军的速度可以说是不快不慢。

    一直等到,京城附近的禁军全部撤离,皇帝的辇驾也离开京城之后,他才领兵兵临京城城下。

    也就是说,他完全没有跟禁军有任何冲突。

    禁军离开之后,京城里只剩下了一些官员,和一些衙门的兵丁,完全没有抵御大规模军队的能力,杨厚兵临城下的第三天,京城里的人就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杨厚进城。

    同时,萧关的梁温旧部,也抵达京城城下,杨厚直接放开京城城门,让他们进了京城。

    而这,自然又是京城百姓的一场劫难。

    钱财和女人,免不了遭受又一轮的劫掠。

    就在杨厚等梁温旧部进入京城之后的第五天,跟在他们身后的朔方军,也从潼关入关,一路来到了京城城下。

    韦大将军坐在马上,抬头看向眼前的京城,目光依旧热切。

    他们这一辈人,跟李云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韦全忠长成的时候,大周虽然也已经日薄西山,但是明面上依旧强盛,京城也依旧繁华,韦全忠至今都记得,他二十来岁第一次进入京城时候,感受到的震撼。

    也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的皇帝陛下,是如何威严。

    他对于京城,是有执念的。

    在野心膨胀的那段时间,他做梦都想要进入京城。

    当初三节度共掌京城的时候,他韦大将军晚上做梦,都会梦到自己,坐在了皇宫里的帝座上。

    不得已离开京城的时候,他心中极度不甘心。

    因此,前段时间知道关中惊变之后,他几乎毫不犹豫的离开了洛阳,把洛阳交给了儿子韦遥驻守,而他则是领了五万朔方军,再一次兵进关中!

    如今,梦想就在眼前了!

    有了上一回的事情,有了这一次中原大战,此时天下人对于皇权的滤镜,终于散去了七七八八。

    没有人会觉得,武周王朝,还有幽而复明的一天!

    而打着武周旗号起事,也不会再有那么多人跟从!

    如果说,上一次关中之变,只是让那个旧王朝名存实亡,而这一次关中之变,旧王朝的名也亡了!

    到了新王朝建立的时候了!

    韦全忠目光热切,他看着眼前这座京城,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传令下去,原地休整一日,然后准备攻城!”

    底下的副将,几乎立刻低头应是。

    很快,朔方军开始在京城城外安营扎寨。

    韦大将军的帅帐,被第一个建立起来,韦全忠坐在帅帐里,看着一个个从后方送来的消息。

    当他看到,李云的江东军,已经直入都畿道的时候,微微眯了眯眼睛,低哼道:“好小子,真个胆大。”

    说完这句话之后,韦大将军深呼吸了一口气:“叫书办来。”

    很快,一个书办进到了帅帐里,毕恭毕敬的对着韦全忠下跪磕头。

    “大帅!”

    韦全忠闭着眼睛,淡淡的说道:“我说你写。”

    “是。”

    “李祯贤侄。”

    韦大将军依旧闭着眼睛,闷声道:“现在天下贼寇太他娘的多,人人都他娘的想着进京城当皇帝。”

    这书办低头,写道:“今天下乱贼四起,人人争位。”

    写完之后,他抬头看着韦全忠,听到了下一句之后,又继续写道:“江南李贼,作逆数年,如今江南道,淮南道,岭南道,山南东道,乃至于河南道,多半落于其手,天下已失近半。”

    “而今,梁贼作逆,天子西狩。”

    “吾世受皇恩,不得已再一次南下勤王,然则李贼势大,今据中原亦半。”

    “贤侄若再作壁上观,则李贼兵临太原之日不远。”

    “韦全忠顿首。”

    这书办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总算是把自家大帅的话给“翻译”了出来,他将写好的书信吹干墨迹,两只手递到韦全忠面前,韦大将军接过去看了一眼,脸上露出笑容:“你们这些读书人,真他娘的有意思,写的不错。”

    说着,他取出自己的私印,盖在落款处,淡淡的说道:“尽快寄出去,另外再去一封信,告诉韦遥,让他在洛阳固守,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出城迎战。”

    “是。”

    这书办起身,毕恭毕敬的去了。

    韦大将军正要起身,去看一看帐外的京城,又有一人一路小跑到了他的面前,跪在地上,叩首行礼道:“大帅,收到一份从京城里传出来的书信。”

    韦全忠一怔,然后闷声道:“老子懒得看,你念给老子听一听。”

    “是。”

    这下属先是应了一声,正要念,突然想什么,补充道:“大帅,这是京城里主将杨厚送来的书信。”

    韦全忠一愣,然后一把夺过这书信,骂了一声:“不早说!”

    韦大将军展开书信,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

    他年轻时候不认识字,也就是近二十年才慢慢学会了读写,不过这封信,他看得很认真,看完了一遍之后,韦大将军脸上露出笑容。

    杨厚的信,内容很简单。

    他想投奔朔方军。

    但是,梁温的下属不止他一个,他负责守潼关,还有一个人负责守萧关,其人名叫沈虎。

    而沈虎,是梁温的死忠,这会儿一心想要领兵追击狗皇帝,为梁温报仇。

    杨厚的意思是,要跟韦全忠一起,设计将这沈虎给杀了,然后他领全军,投奔朔方军。

    “好,好。”

    韦大将军心情大好。

    他咧嘴一笑:“给他回信,跟他说,让他派个人过来,见我一面。”

    “然后,取信于我。”

    “是。”

    …………

    都畿道,洛阳城外。

    苏晟骑在马上,抬头远远的望着远方,半晌没有说话。

    此时,尚没有太过高大的建筑,都畿道又多是平原,哪怕隔了二十里,也依旧能够依稀看见洛阳城。

    过了不知道多久,一直到太阳西斜,他才回过神来,看了看身边随行的将领之后,吩咐道:“安营扎寨,斥候探出三十里。”

    “给上位报信,就说我们,一路畅通无阻,此时距离洛阳,只二十里了。”

    底下的部将,大声应是,然后开始选择合适的地方扎营,而苏晟本人,又拿起望远镜,远远的看着洛阳。

    等到天色快黑下来的时候,他才收起望远镜,此时有人低头来报:“将军,赵将军来了!”

    苏晟连忙说道:“快请,快请!”

    不多时,赵成到了帐外,苏晟亲自出去迎接,扶着他进了帅帐落座,坐下之后,苏晟才笑着说道:“兄弟怎么来了?”

    赵成脸上,也全是笑容,还带了一些兴奋:“我军收到命令之后,也往都畿道赶,此时前锋军已经到了巩县,距离这里,也就一百多里。”

    “从九司那里得到消息,知道兄长在这里,我就干脆骑马过来了,为的是跟兄长一起商议商议。”

    赵成目光里,俱是兴奋。

    “如何打下洛阳!”

    此时,他们俩都有些激动。

    洛阳虽然不是武周的国都,但却是陪都,某种意义上来说,跟国都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这里也是武周的政治中心之一。

    他们二人,跟武周都有大仇,巴不得这个王朝早日覆灭,而且他们都是江东的开创之臣,这会儿见到洛阳了,两个人都很高兴。

    苏晟给他倒了杯茶,没有直接说洛阳的事情,而是问道:“兄弟这一路过来,遇到朔方军了么?”

    “见到了,只短暂交兵了三四次,前后也就几个时辰时间。”

    “接触之后,他们就开始一路西撤,完全不跟我们硬碰硬。”

    苏晟低声道:“我这一路,甚至没有怎么碰到朔方军。”

    他跟赵成碰了一杯。

    “狗皇帝跑得真快。”

    “不过这一次,他跑得很好。”

    “他这一跑,给咱们江东,拉出了好长一截阵线。”

    赵成仰头,将茶水一饮而尽,目光也变得冷冽起来。

    “他跑不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