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8章 红糖馒头
    原以为睡一觉就能过去的事,第二天愈演愈烈。

    好奇的顾小军得知此事,笑得前仰后翻。

    他拉着三兄弟进屋。

    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了些啥。

    再开门时,三兄弟的气已经消了。

    他们一个给顾小果搬凳子,一个给顾小果倒茶,一个给顾小果捏腿。

    殷勤的不得了。

    “娘,对不起,我们不该对你生气的。”三牛抱住顾小果的腿,虎头虎脑一把栽进顾小果怀里,撅着屁股跟顾小果撒娇。

    说的字太多时,三牛还会流口水。

    果不其然,三牛才抬头。

    一条银丝从衣摆拉起。

    三牛还在卖萌,“娘,原谅我们好不好。”

    “拜托拜托,原谅我们嘛,我拿二哥的成绩做担保,要是二哥成绩没到全班倒数第五,二哥就是猪。”

    顾小果打断了三牛的念咒,“好了好了,娘就没有生气,快擦擦口水。”

    三牛欧耶欧耶的在原地蹦跳。

    “二哥,娘说没生气。”

    “大哥,你答应给我的糖,快拿来。”

    顾小果没忽略掉大牛二牛眼里的闪躲。

    但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顾小果并不想揪着不放。

    可二牛不依呀。

    他跟顾小果说的是,进步一名,当倒数第二。

    也没说自己要冲到倒数第五呀。

    三牛在说什么大话!!!

    当下就跟三牛扭打在了一起。

    大牛劝架。

    二牛:……你一个在娘胎里就开始学习的人,不配说话。

    三牛:……军师请远离战场。

    任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

    顾小果一头扎进厨房,她今天要做红糖馒头。

    第一步就要把红糖酵母水做好。

    红糖、温水、老酵母,搅拌至红糖融化。

    然后倒入面粉中。

    揉好面团还要醒面。

    趁这个空隙,顾小果又给竹笋换了水。

    竹笋还挺多的,可惜天气不好,不能晒成笋干。

    等面发成蜂窝状,就算是好了。

    顾小果把面团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揪,揉搓排气再擀开。

    撒上红糖再卷起来。

    切成大小一致的段,放入蒸笼开火。

    顾小果童心大开,还捏了几个小动物形状的。

    有小牛有小羊...

    吃了早饭,顾小果就背着背篓上山了。

    知道她是去挖草药,大牛他们也都跟去了。

    春风似剪刀。

    呼啸的山风,吹得人脸颊生疼。

    顾小果把头巾往下拉了拉,挡住了大部分脸蛋。

    “拿好手里的棍子,先敲一敲附近的草堆,再往里走,听见了没。”

    三牛的脸蛋红扑扑的,脖子上还挂着一个水壶,“娘,还要走多久。”

    “快了,跟上。”

    这次没有特定要采的药材。

    主打一个随缘。

    遇上啥采啥。

    这不,看到成片的益母草,顾小果就走不动道了。

    她给三个孩子科普,说道:“这个叫益母草,是非常好的药草,有补血益气的功效,对女孩子有很大的用处。也可以当野菜吃,清炒、煮汤,煮的时候还能放点猪血或者猪肝。”

    听到对女孩子有益。

    三个小鬼头都有些跃跃欲试。

    二牛更是撸起袖子,准备下手。

    “你们先看我怎么摘。”顾小果上手,指着幼苗期的益母草说道,“从根部掐,这种已经抽茎的就不要掐了,有点老了,等你们放暑假再来摘这些老的。”

    十万个为什么之二牛:“为啥都老了还要摘,不咯牙吗?”

    顾小果回道:“这个益母草分春夏两季采摘,现在是春季,益母草正处于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我们采的叫鲜品,你们可以放进嘴里尝一下,有点微苦。

    等到夏季的时候,益母草生长最为茂盛,我们要在它花未开全之时采摘最佳,药效最强,那时间采的叫干品。

    不一样的。”

    三个孩子齐齐懵!

    虽然听不懂什么鲜品干品。

    但他们娘说了,等放暑假就能来摘了。

    摘了就能换钱。

    钱约等于零嘴。

    二牛默默地标上记号。

    边摘边玩。

    午餐也是在山里解决的。

    还是红糖馒头。

    就着白开水,母子四人坐在空地上啃馒头。

    走走停停。

    不知不觉间,顾小果的背篓就装了大半了。

    看天色也不早了,顾小果就带着几个孩子下山了。

    短暂地休息了两天,又到悲催的上班时间。

    一大早,乌泱泱一群人又去村口坐驴车。

    车上多睡一分钟,上班路上练轻功。

    一上车,顾小果就靠着大牛闭目养神。

    驴车渐行渐远。

    不明所以的大队人,见苏家花家跟高家那几个小娃娃天天都用大队的驴车,脸拉得老长。

    “驴车是我们大队的公共财产,他们这几家天天这么使,累坏了那头毛驴,这损失谁担?”

    郑秀娟送完孩子还没走远。

    听到有人背后嚼舌根又气汹汹地折了回来。

    “我们给了钱的,一个月十块钱,你有本事出这十块钱,你一天坐三趟我都不吱声。”

    被说了人一哽,又挺起腰背,“你说给了,我又没看见,谁知道给没给呢?大队长跟你是一个鼻孔出气的,你要没给,他说给了呢。”

    郑秀娟扯着她的袖子,“来来来,我带你去大队小黑板看看,对上的收入开支都列得一清二楚,你自己不去看,偏要跟我在这犟?

    我看你也别去上工了,天天套个车拉人,你绝对比那毛驴还好使。”

    一个比驴犟的玩意!

    郑秀娟一番炮轰。

    那些有意见的纷纷闭嘴了。

    他们啥家庭啊,每个月出十块钱包车,怕不是脑子被驴踢了。

    待郑秀娟一走。

    被怼的那个人冷哼了一声,“人顾小果好歹也算半个城里人,人家有那个底气送三个孩子去镇上上学,她郑秀娟算什么东西。

    有样学样,迟早把高五华败光,我看她女儿上了学,以后怎么找人家。”

    精明点的婆婆,都不喜欢太有文化的儿媳妇。

    会几个字,懂几句酸诗。

    不知道哪天就被算计的裤衩子不剩了。

    拿捏不住。

    但没人附和她。

    她便灰溜溜地走了。

    天是一日比一日晴。

    郑秀娟的肚子也是一日比一日大。

    看郑秀娟走路,顾小果有种自己在走钢丝的感觉,担心得很。

    她护在郑秀娟身后,“你慢点你慢点。”

    “哎呀,不用这么紧张,有啥好紧张的。当初你都快生了还在地里上工,怎么到我这,你倒像个没生过娃的了。”

    顾小果知道自己是过于紧张了。

    嘿嘿一笑糊弄过去,“这不是条件不一样了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