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1章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251章

    小藥童恭敬地将信件呈給自己的師父:“是長安來的信。”

    “噢?誰寫來的?”收到信的名醫正在炮制藥材,頭都沒擡起來,随口問了一句。

    藥童:“上面卻沒有具體的落款,只寫了是從太醫寺送出的。”

    聽到那句話,那名醫立刻擡起了頭,站起來後幾步就到了藥童的面前,想要接過信但一看雙手漆黑立刻又懊惱地去洗了手,折騰了半天才将信拿到手上。

    拆看一看,卻是一張帖子以及一張信紙。

    信紙上并無太多內容,寥寥幾句而已,邀請他前往京城長安參與九月舉辦的第二屆大唐醫學交流峰會……

    作為參與了姑蘇盛會的人,第二屆他猜到了是什麽意思,但,名醫有些茫然:“這交流峰會卻作何解?”

    在一旁的藥童更是懵懂地搖了搖頭。

    他們卻不知,在徐清麥提出這個詞的時候,太醫寺的人也都非常疑惑,但他們很快就認同了“巅峰相會”“頂峰相見”這樣的含義,并且迅速接納了這個她所起的會議名稱。

    不得不說,雖然巢明、錢浏陽等人都是老者,但對于新事物的接納程度卻反而是很多小年輕所不能及的,孫思邈就更不用說了,某些時候和老頑童一般。

    收到帖子的名醫們雖然不懂但也不傻,大致也能體會到其中意思,頓時心中一片火熱。

    “不知道都有誰會去?孫道長不知道會不會在?”他喃喃道,眼睛也越來越亮,“算了算了,不管是誰去,最起碼長安城裏有徐太醫,姚太醫和錢太醫也都在,單單就是去見見他們也足夠了!”

    前些年姑蘇的那一次聚會雖然不過短短幾天但是卻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裏面一些獲得的知識他至今都還在研究,而且還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僚,平日與他們交流,受益匪淺。

    他立刻算了算時間,現在已經是五月了,去長安差不多也要兩個多月的時間。

    “事不宜遲。”名醫立刻吩咐藥童,“今天就收拾行李,看看近幾日內有沒有去長安的車隊或是船,咱們得要趕緊出發!”

    就算是早到了也沒關系,他正好去看看長安現在名揚天下的悲田院!如果不是家裏醫堂的生意實在是太好,而出一趟門又太麻煩的話,他早就想要去看看了!

    越想,名醫就越覺得急不可耐,恨不得明日一醒來就睡在了長安的客棧裏。

    和他一樣,那些接到了帖子的名醫們,即使是對悲田院對太醫寺改革的舉動有所看不順眼,但沒有一個人會說不去。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不去,那或許下次人家就不帶你玩了,他們将會被排除在杏林的主流圈子之外。

    而且,就算是為了自家醫堂後續的良好運作,也得先去長安城探探路才行。

    唯一的不和諧,出在了東海徐氏。

    “老夫不去!”徐英板着臉将那張帖子拍在了桌子上,環視着廳堂內站了整整一圈的徐氏子弟們,其中就包括了當年參與了姑蘇盛會,還與徐清麥有了分歧最終不歡而散的徐子望。

    徐英是徐子望的堂叔,不過兩人不算同一房。

    徐英是徐家名望最大、地位也最高的人,他的話一出,下面那些原本有些欣喜和蠢蠢欲動的小輩們立刻就噤聲了,誰都不敢多說一句,只能唯唯諾諾的稱是。

    徐子望也站在廳中,看着一臉不屑的徐英,又看了看幾個眼角眉梢帶着不服氣的小輩,低下頭來不發一言。

    待到他回家之後已經很晚了,妻子留了菜給他。

    “怎麽這般晚?”

    徐子望嘆了口氣:“還不是三堂叔,因為收到了太醫寺的帖子,幾個小輩很高興,計劃着也要一起跟着去長安,被他聽到了後發了好大一通脾氣。”

    徐妻輕笑道:“三堂叔從太醫寺出來時那麽狼狽,想也知道他會生氣。”

    徐子望卻擰起了眉:“可他不應該将自己的臉面置于家族前途之上!說句不好聽的,以太醫寺現在的地位,人家寄帖子過來那是還看得起你!若是一次不去,兩次不去,恐怕東海徐氏在杏林中的招牌就要被撐不住了!”

    徐妻雖也是醫學世家出身,但成親後便在家相夫教子,對外面的動向掌握得并不是那麽清楚,聽他這麽一說立刻坐了下來:“有這麽嚴重?”

    “我并非在危言聳聽。”徐子望苦笑,“想當年,我對那徐四娘所提出來的外科之道也是嗤之以鼻的……”

    他回想自己在姑蘇剛聽到徐清麥所提的外科時,覺得他們簡直是有辱斯文,讓大夫變得和屠夫一樣。而且動辄要剖屍要動刀子,和禮教也有所悖逆。

    徐子望覺得這不僅讓大夫的身份變得更低了,而且肯定是無法推行的。

    可沒想到,只是短短的三四年時間,那徐四娘卻在京城混下了偌大的名堂!不僅僅是她自己升任了太醫寺的少卿,而且每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都可以說是她推動的——推廣外科、招收醫學生、建立悲田院、将悲田院推行到各州縣、管理天下醫堂……甚至,連原本的太醫署升格成為太醫寺,其背後都有着她的影子!

    恍惚之間,當年在姑蘇時那個還帶着稚氣的年輕娘子俨然已經成為了站在大唐杏林最高處的存在!

    “而且,我聽聞她與孫道長還創造出一種可以根治痘瘡的方法……”徐子望小聲對妻子道。

    從長安傳過來的消息,往往要幾個月才能到達東海。

    徐妻一激靈。

    徐子望深沉而輕聲道:“這可是聖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他們真做到了,那被天下人景仰,被後人稱一句“醫聖”,是絲毫不為過的!

    徐妻不用他說,也立刻明白過來這其中的含義。

    這時候她聽到徐子望問:“良成呢?”

    徐良成是他們寄以厚望的長子,在醫學上頗有些天賦。

    徐妻一愣:“剛吃完飯,現在應該在書房看醫書呢。”

    徐子望沉吟了片刻,果斷道:“給他收拾東西,讓他這段時間先去長安,找個理由,我記得你有一個娘家姑姑是在長安?就說老人家想他了,讓他過去代你盡盡孝。”

    徐妻:“……真要如此做?恐怕三叔那邊會發大脾氣。”

    徐子望朝着正房的位置看了一眼,扯了扯嘴角:“放心吧,肯定不單單只有良成一個人會去,大家都在動着小心思呢。不過還是別太堂而皇之了。”

    他又壓低聲音:“三叔自己其實也知道他是技不如人,眼光判斷也出了漏子,只不過礙于臉面不願意承認罷了。你看看他回來後做的事情,哪一樣不是學着太醫寺?所以放心吧,最多也就是表面上發發脾氣,不會動真格的。他也得為整個家族的出路着想!”

    醫學和儒學、道學等不同,後兩者如果觀念不同,吵來吵去可能會十幾年甚至上百年都沒個結果,都是形而上的虛的東西。但醫學有實踐的,很容易就能分出高下——能不能治病、能不能治好病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如果你不服,那拿出更好的方案來。

    顯然,徐英拿不出來。

    這也是為什麽這幾年徐子望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想法,開始承認徐四娘醫術與醫學觀念上的過人之處。

    他想,只要自己的這位三叔沒有老糊塗的話,那應該也會和自己一樣。

    果然如徐子望所料,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裏,徐家的第三代的小輩們,開始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出了家門打算遠行。徐良成是要去長安看望親戚,其他人或是去洛陽尋訪好友,或是去外地尋覓珍貴藥材,熱熱鬧鬧的,各房竟然都有那麽一兩個人出了門。

    而正房的徐英,并沒有任何話講。

    ……

    時間到了六月,長安一帶的氣溫逐漸回升,開始有了一點夏季的模樣,而娘子們也都換上了自己喜愛的石榴裙灑金裙,搭配輕盈的半臂,看上去絢麗多姿,讓人心生喜悅。

    另外一件讓徐清麥與平陽長公主心生喜悅的事情則是經過長達兩個月的争辯,經過了禮教到道德再到經濟收入等等相關話題,關于女子授田與否的結果終于出來了!

    和男丁一樣,女子滿十六歲之後便可獲得受田,不過沒有四十畝,最後定在了十五畝的數字上。

    這十五畝只許耕種不許買賣,若是不幸死亡且沒有成婚沒有子嗣的話,那将會被收回官府,而若是成婚了,則可以分給子嗣。而寡妻妾不再額外受田,并且為了鼓勵寡妻妾再婚,為大唐養育更多的人口,如果再婚還可以免除兩年賦稅。

    縱然是知道均田制在安史之亂後可能便會分崩離析,這一切争取而來的東西轉眼便會瓦解,但徐清麥依然很高興。

    不管怎麽樣,在經歷了将近百年後,女子終于重新回到了牌桌上。

    沒等她高興多久,太醫寺的醫工匆匆趕來,對她行了一禮:“少卿,大理寺那邊來了人,想要見少卿一面。”

    “大理寺?”徐清麥有些疑惑。

    最近好像沒有用囚犯試藥了吧?難道是自己為了解剖課新申請的屍首出了什麽問題?也不能啊……審核委員會都通過了!

    她趕緊讓大理寺的吏員進來了。

    吏員的确是帶着事過來的,而徐清麥還沒有聽完,就驚得整個人倏地從坐床上站了起來:

    “什麽?!你是說有人在鄉下偷偷摸摸地開展黑手術?!”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