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21.第一百二十一章
    什么!

    乾隆发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端端地怎么嫣然和娴妃的住所都走水了?

    生性多疑的他在猜想,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

    当乾隆等人赶到清渊阁的时候,因为火势过于猛烈,再加上侍卫一时没察觉到,又赶着去救皇贵妃娘娘。

    以至于发现清渊阁走水的时候太晚了,救火不及时,娴妃娘娘不幸被火舌吞没,尸骨无存。

    此时此刻,清渊阁大火熊熊燃烧,等到火被灭了之际,已经烧得乌漆墨黑,只剩下一个骨架。

    乾隆怒不可遏。

    可笑的是,吴书来率着一众奴才查来查去,什么都没查到,最后只能将此事定性为天灾。

    是因为烈日炎炎似火烧,住所处又多木制结构,天干物燥,容易起火。

    此次圆明园一行因为娴妃去世一事戛然而止,乾隆担心再有走水的事情发生,速速赶回了紫禁城。

    因着娴妃死得冤屈,乾隆又看在其多年伺候的份上,特地追封其为娴贵妃,风光大葬。

    景阳宫。

    现在真是嫣然走到哪,永琪就要跟到哪,小腿蹬蹬,生怕看不到皇额娘。

    嫣然清楚永琪是害怕她出事,小小的人儿,可怜兮兮,水汪汪地看着她,惹得嫣然好生怜惜。

    “别怕,额娘没事的。”

    “皇额娘,要是那日永琪也在场就好了,永琪定会保护好皇额娘。”小家伙一脸认真,拍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道。

    嫣然笑着夸赞他,好话不停,夸得永琪害羞极了,小脸红彤彤的。

    “那以后额娘就靠永琪保护了,你要好好吃饭,快快长大。”

    永琪甜甜地笑着,奶声奶气地应道:“儿臣答应皇额娘,以后再也不挑食了。”

    满身疲惫的乾隆刚下朝政回来,便看到母子两温情脉脉的画面,不免会心一笑。

    一把抱起永琪,将他举得高高的,逗得永琪笑声连连。

    “皇上,小心累着您,永琪现在可有一些分量了。”

    “无妨。”乾隆笑容满面,“三岁小儿,朕还是举得起。现在趁着他小多逗逗他,等将来朕老了,可就抱不动了。”

    “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怎么会老呢?”永琪不假思索地回道。

    乾隆爽朗大笑。

    因着时时来景阳宫,阿哥当中,他和永琪相处的时间最多,感情越发深厚,爱意更甚。

    心中期盼着永琪将来能成为一位能力手腕高超的荣亲王,甚至是储君。

    现在永琪还小,但是已经展露出聪颖的天资,孝顺有礼,颇有昔日永琏的风采。

    而永璋和永璜二人,白长了年岁,性子愚钝,已经能看得出来不是什么力挽狂澜的杰出英才了。

    心思百转千回,乾隆笑意温和地放下永琪,怜爱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而又美好。

    膳后,永琪这会子心安定下来,深觉得这些天懈怠了学业,马不停蹄地回去读书写字了。

    嫣然笑吟吟地说道:“瞧瞧永琪跑得飞快,人影马上就看不到了。性子真真是像极了皇上,酷爱读书。”

    闻言,乾隆眉飞色舞,声音中都带着一股得意洋洋的劲:“朕的孩子,自然是极其出色的。”

    谈笑间乾隆将嫣然笑意揽入怀中,靠在她的肩窝上,庆幸万分,“还好你没事。”

    说他狠心薄情也罢。

    相比起嫣然,娴贵妃在他心中的分量无足轻重。

    若是那日走水,没了的是嫣然,他想都不敢想,后怕不已,承受不住失去嫣然的痛苦。

    任凭他孤身一人,坐拥这大清江山又有何用?

    若是嫣然能够读懂心声,定然会在心里默默怼道乾隆。

    这种所谓的爱人死去,徒留他一个人孤独享受皇权,后宫佳丽三千,宠爱无度,替身无数。

    想想就觉得他的爱意虚伪至极。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是她留下来,尽情感受这份孤独的滋味?

    思绪百转千回,嫣然放松身体,极致亲近依赖他,懒洋洋地说道:“只是可惜了娴贵妃,年纪轻轻地就去了。”

    “嫣然温柔善良,只是生死有命,娴娴贵妃的家人朕会好生安抚。”

    “臣妾替娴贵妃多谢皇上。”

    嫣然眉眼低垂,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遮住内心快要压抑不住的喜气。

    其实啊!

    她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从头到尾,桩桩件件,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一开始是她提出建议去圆明园避暑,让娴妃有可乘之机设计。

    果不其然,娴妃手中人脉还是有的,想方设法设计了天地一家春走水一事。

    但是娴妃她在意皇上的安危,故而暗地推荐了一名舞女去勾引皇上,引开皇上,又知道永琪不在天地一家春,给了她机会大胆放火。

    不过百密一疏,娴妃的种种计划都被她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帮她扫清了蛛丝马迹。

    既然娴妃不仁,可别怪她不义了,直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使得清渊阁起火。

    甚至为了摆脱自己的嫌疑,同时也是为了让大部分侍卫不去清渊阁,她暂且放纵了娴妃放火的计划。

    这才有了那晚天地一家春和清渊阁同时走水的情况。

    为了计划更加周全,防止娴妃逃出来,她在娴妃就寝时喝的茶水中下了昏睡药。

    算是她好心好意,让娴妃在熟睡之中没有任何痛感地离世。

    随着娴贵妃下葬以后,后宫种种风起云涌的争斗仿佛跟着她离去了。

    纯妃原本还有些心思,可她不敢动了,她太害怕了,恨不得缩在自己的钟粹宫,不敢出门。

    细想起来,当年从潜邸出来的八位姐妹,仪嫔风寒病亡,嘉嫔生子而亡,高贵妃打入冷宫后病逝,皇后富察氏被赐毒酒,娴妃火中死无葬身之地。

    现如今,一个个地都没了,就剩下皇贵妃、她和婉嫔。

    有一种不可言说的预感,让她不敢再做什么,唯恐下一个死亡的人就是她。

    罢了,罢了,好歹她有永璋这个儿子,日子过得平静幸福。

    就等着永璋长大,有朝一日能够接她出宫养老了。

    若是嫣然知道纯妃的心思,定然会笑得开怀。后宫嫔妃,有底气的人当真是都盼着乾隆死。

    ————

    时光匆匆如流水,白驹过隙,恍然间,已经走到了乾隆二十年。

    这些年嫣然始终是后宫之中的翘楚,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

    皇贵妃娘娘如此得宠,膝下又有深受皇上宠爱的荣亲王,她太过耀眼,地位尊贵,远超于旁人,一众嫔妃只能仰望。

    尤其是这些年来后宫之中竟然没有一位嫔妃有孕。

    慢慢地,众人心照不宣怀疑皇上的身体是不是出了问题。

    没有利益可图,满洲贵族大姓相互联姻,被选进宫的嫔妃家世也越来越低微。

    乾隆心中了然,不想把这件事情摆在明面上。

    左右他更喜欢那些美貌出色的嫔妃,家世不家世,再如何也比不过他爱新觉罗氏。

    如此一来,既安抚了朝臣,又可尽情选则喜好的嫔妃,也好。

    多年过去了,后宫第一人仍然是皇贵妃娘娘。

    她所出的荣亲王永琪更是卓尔不群,天赋极高,博学多才,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书法绘画、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最关键的是。他孝顺有礼,处事灵活,出京时皇上走到哪都要将他带在身边,传授治国之道,参与朝政,荣亲王俨然就是无冕太子。

    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平平无奇,至今还只是贝勒,在荣亲王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群臣百官无不心生叹服。

    这一两年,乾隆的身体是越发不好了,人有些糊涂了,害怕死亡,开始信奉一些长生不老之术,屡屡厚待道士等人。

    这些道士根底浅薄,为了巩固住皇上的看重,使出浑身解数炼制出一颗又一颗的丹药。

    丹药效果极好,乾隆果然一下子身强体壮,精力百倍,更加放肆,丝毫不顾及丹药是否有毒,一颗颗下肚,脸色红润。

    嫣然心如明镜,这些丹药都是害人的东西,如今看着乾隆明面上身体是好了不少,实则底子早已经亏空,不堪一击。

    不过,她并没有从中劝阻,反而推波助澜。

    毕竟,永琪现在已经长大了,乾隆是时候退位了。

    乾隆二十年正月,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冷,大雪纷纷,雪花飞舞,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紫禁城肃杀沉沉。

    养心殿。

    殿内灯火通明,宫人们跪了一地,一众嫔妃、皇嗣个个眼睛通红,哭泣声不断。

    只因为皇上今日吐血昏迷,久久不醒,太医费劲力气救治,好不容易醒过来了,身子却已经倒了,大限将至。

    嫣然作为皇贵妃,身份尊贵,如今乾隆病重,前朝后宫无一不对她毕恭毕敬,希望能在未来的皇太后跟前卖好。

    她下令,不让众人打扰,自己一个人想跟皇上再说说话。

    等嫣然走进去的时候,看看乾隆脸色惨白地躺在床上,病入沉疴,全然没了从前的意气风发。

    一代至高无上的皇帝,如今不过是一个将死的病人罢了。

    见到嫣然进来了,乾隆眼皮子动了动,目光深情地看着她,咳嗽不断。

    “你来了。朕,朕就快要死了。”他的声音很是虚弱,细若游丝。

    嫣然面色淡淡,出奇的冷静,没有想乾隆以为的那样放声痛哭。

    这会子乾隆还没反应过来,以为嫣然是悲痛过度,自顾自地说道:“这么多年朕和你相伴,习惯了有你在朕的身边,等朕走了,你陪朕一起去了,好不好?”

    多么可笑,痴情的目光,温柔的声音,却说出这般冰冷残酷的言语。

    嫣然莞尔一笑:“皇上是在说藏在吴书来那儿的遗旨吗?”

    她摩挲着手上长长的护甲,轻飘飘地说道:“真可惜,臣妾还不想死了,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臣妾怎么舍得世间的荣华富贵。那道遗旨,刚刚被臣妾烧成了灰了。”

    “你……”

    乾隆目眦欲裂,气血翻涌,吐了一口血,很快想清楚了。

    “是你,是你害了朕!”

    “是啊!”

    嫣然笑容明媚,嘴角高高上扬,她的眼中眸光流转,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却再也没有往日的情意绵绵。

    乾隆怒从心起,额间青筋暴起,沙哑的声音有气无力地喊道:“你这个毒妇,你竟然谋害朕。你是不是怪我没封你为皇后?所以才怨恨朕?”

    闻言,嫣然走过来,居高临下地看着时日无多的乾隆,眉梢微挑。

    “皇上想错了,本宫要的不是皇后之位,而是皇太后。”

    “你所谓的爱意,不过是一个妾室之位,不然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没有封本宫为皇后?”

    “临到了了,皇上这般心狠,竟然想要本宫陪葬。”

    她冷笑一声,“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既然皇上不顾念这些年的情分,本宫乐得当一个好人送皇上一程。”

    每一字每一句,都将乾隆气得咬牙切齿,他想要大声说皇贵妃谋害,却一口气没上来,直接闭眼。

    “皇上驾崩……”

    ————

    《清史稿》记。

    孝和贤皇后,珂里叶特氏,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

    雍正五年,珂里叶特氏入侍弘历府邸,初封格格。

    多年来恩宠平平,在后院默默无闻,是故清高祖乾隆皇帝登基元年,珂里叶特氏初封海常在,位份在一众嫔妃中属于低位。

    乾隆二年,珂里叶特氏异军突起,乾隆对其甚是宠爱,封海贵人。

    乾隆三年,宠冠后宫,尚且无子嗣,乾隆便单独册封其为愉嫔,成为宫中高位份的嫔妃。

    乾隆四年九月,愉嫔有孕,帝欣喜若狂,晋升其为愉妃。

    乾隆五年,皇后富察氏罪行累累,残害嫔妃皇嗣,废后,赐死。

    乾隆五年三月十八日,愉妃诞皇四子永琪即和宗,当即封尚在襁褓之中的永琪为荣亲王,可见愉妃母子简在帝心。

    乾隆五年四月十八日,愉妃晋封皇贵妃,执掌宫权,长盛不衰,成为大清后宫威风赫赫的副后。

    乾隆二十年一月初三,乾隆帝崩。

    从乾清宫正大光明殿取出传位诏书,皇四子荣亲王永琪天资聪颖,人品贵重,是为皇帝不二人选,择日登基。

    永琪继位以后,改年号承元,尊生母珂里叶特氏为圣母皇太后,皇太后钮祜禄氏为太皇太后。

    承元帝一生励精图治,大清国富民强,再创盛世。

    他侍母极孝,有言必遵,珂里叶特氏一生享尽荣华富贵,颐和长乐,福寿绵绵,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寿皇太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