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一切又是新的开始。
康熙下圣旨,宣告天下,册封皇十五子胤禑为皇太子,成为大清朝皇位继承人。
与此同时,康熙大封诸皇子阿哥。
皇三子胤祉封为诚亲王,皇五子胤祺晋封为恒亲王,皇十子胤俄为淳亲王。
皇十六子胤禄和皇十七子胤祄为多罗贝勒,皇十二子胤陶、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祯封为贝子。
“儿臣谢主隆恩。”众人齐声高呼。
胤禑正式被册封为皇太子。
但他没有孤芳自赏,更没有矜持骄傲。
而是不卑不亢,极好地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非常有分寸地和皇阿玛还有众兄弟相处。
哪怕康熙因为身体的原因将许多国事交由胤禑处理,大事上胤禑都会过问康熙的意见,尊敬一如往昔。
随着时间的历练,胤禑快速成长起来,出落得十分出色,已经颇有帝王风范,手段卓绝。
康熙很是满意,觉得他比从前的胤礽做得还要好。
胤礽这个孩子,许是被自己娇宠得太过,许是从他一开始就和众兄弟尊卑有别。
他太过骄矜自持,太过高高在上,以至于众兄弟合起伙来也要一直对付他。
而胤禑不一样。
他和众位哥哥相处得极好,能够知人善用,团结兄弟。将来让他继位,不会引起朝廷动荡、手足相残。
而且,他的其他儿子,也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这会子康熙终于能够慢慢放下心来,心神一松,这病就跟着找上门来了。
没多久,康熙就接连染上风寒,身子变得比从前虚弱了许多。
太医小心建议他不能太过操劳,最好能安心养病。
为此,康熙思虑再三,又看到胤禑事事恭敬的态度,拍板决定,由胤禑代为处理国事,而他去畅春园休养。
青黛本想同行,可康熙想着胤禑到底年纪轻,让青黛在旁帮帮忙也好,便没有让她跟着过去畅春园。
雍亲王府。
胤禑过来找四哥商讨一些朝政上的事情,听苏培盛说四哥待在书房,便示意他不用跟随,自己一个人过去就好。
书房,胤禑一进来,发现四哥已经累得趴在书桌上休息。
这些日子国事繁忙,多亏四哥不辞辛苦地帮助他。
胤禑会心一笑,四处看了看,正好塌上摆放着一件衣裳,他准备拿过来给四哥盖上。
正拿起衣裳的时候,突然从袖子里面掉落出什么东西。
仔细一看,胤禄大为震惊,居然是一对紫玉耳环。
而且,看这润度,应该是被人时不时把玩着,摩挲着,才能如此圆润有光泽。
胤禑拳头紧握,狠狠地掐进手心,大步走上前,摇醒了胤禛,质问道:“四哥,为什么你这有紫玉耳环?”
胤禛迷迷糊糊,听了这话很快睡意全无,脸色一变,复又镇定下来。
“不过是一俗物,有何奇怪?”
真是不能想,一想胤禑就想起从前发生的很多事情。
四哥对他们几兄弟一直很好,要什么给什么,原来是对他额娘心怀不轨。
他抓住胤禛的衣服,怒气冲冲:“她是我的额娘,是皇阿玛的女人,你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胤禛死死咬着不肯承认。
胤禑气极。
“四哥既然问心无愧,可不可以让我搜一搜你的书房,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该出现的东西?”
胤禛面带苦涩,若真让他搜,总会查出地道,最终还是避不可避。
“是。”
“是我痴心妄想。”
胤禑气在头上刚想挥拳打胤禛,可刹那间,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脚下发软,匆匆忙忙来了长春宫。
退去一众宫人,胤禑只想从额娘这里要一个真实的答案。
青黛安抚着儿子的心情,委婉再三:“胤禛他很好,对额娘一心一意。你们三兄弟对他更是要恭敬孝顺。”
胤禑惊呆了。
突然回想起年幼时说过要好好孝顺四哥的话。
如今一语中的。
很久,好些日子胤禑都没晃过神来,外人面前还能保持冷静,可每每面对四哥的示好,他总是不知该如何应对。
尤其还有胤禄和胤祄这两个傻弟弟,总是拉着他跟四哥亲近,他们自己也是极其喜欢四哥。
胤禑眼神复杂地看着胤禛,默不作声,这些年的如兄如父,原来都是真的。
他才是他的阿玛。
慢慢地,胤禑开始接受了他。
说到底,胤禑还是跟青黛更亲,额娘想要的,他不会阻拦。
————
夏日炎炎,暑气难耐,康熙才养好的身子一下子就倒下去。
太医们使劲浑身解数,都无力回天,一脸悲痛地向胤禑禀告皇上时日无多。
胤禑悲从心思,心神复杂。
虽然他现在知道自己不是皇阿玛的亲生儿子。
可这么多年以来,皇阿玛对他宠爱有加,呵护备至。
自己一直爱戴这位可敬可亲的皇阿玛,崇拜他执掌天下的英明神武。
知道皇阿玛病重,胤禑连夜带着皇额娘和几位兄弟快马加鞭赶去畅春园。
一到畅春园,园中气氛悲沉,宫人们大气都不敢出,深深地低着头,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
快步来到了春晖堂,此时灯火通明,众人跪了一地,隐隐有抽泣声传来。
胤禑的心咯噔一下。
抬眼看去,只见皇阿玛面带死色,脸蛋发黄,整个人瘦了许多,俨然已到了大限将至的地步。
他不敢相信,怎么皇阿玛就病成这幅模样了?
胤禑泪流满面,赶紧走到床边,握着皇阿玛的手,一个劲地哭喊着。
“皇阿玛,您一定会没事的。都怪儿臣,没能时时在皇阿玛身边伺候,是儿臣不孝。”
此时康熙眼神已经有些飘忽,费力地看清楚来人是胤禑,再一次摸了摸他的脑袋。
“好孩子,生死有命。朕这一辈子为大清立下了赫赫功劳,无愧于祖宗,无愧百姓。这一生,足矣。”
许是说的话有些多了,康熙忍不住咳嗽着,竟然还咳出血来了。
胤禑小心翼翼地拿起帕子给他擦拭干净。
康熙神情温和,断断续续地说道:“你孝顺懂事,兄友弟恭,文武双全,出类拔萃,朕放心将大清江山交给你。”
“你继位以后,将来一定要把握好和众兄弟们相处的分寸。该用还是要放心大胆地用,但切忌不能失了警惕之心。”
“还有老大和老二,等朕走后,若是他们老实本分,由你施恩,放他们出来。终究是朕这些年逼迫他们,才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
“胤禄和胤祄,是你的同胞嫡亲弟弟,你们兄弟三人手足同心,齐心协力,好好将大清江山打理好。”
胤禑此时已经泪流不止,眼眶泛红,低声回应道:“儿臣谨遵皇阿玛教导。”
说了许久,康熙脸色苍白,却还是放不下心,一再叮咛后事,嘱咐胤禑该怎样管理好朝政。
最后,他眼神恍惚。
“胤禑,你要答应朕,一定要好好孝顺你皇额娘,不可违抗。若是她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只要不碍于祖宗基业,且都由着她去。”
“皇阿玛!”
胤禑眼神露出震惊的神色,他总觉得,皇阿玛的话中有话,还有些深意是他没能理会到的。
康熙眼神露出一丝凶色,紧紧地抓住胤禑的手:“你要答应朕,永远只能有朕一个皇阿玛。”
胤禑已经不敢再往下想了,只能低着头,连忙应道。
咳嗽几声,康熙闭上双眼,安慰自己,终究都是他爱新觉罗家的血脉,如此就行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
众嫔妃、皇子阿哥、皇亲宗室进来,个个眼眶通红,神情哀戚,悲痛至极的样子。
康熙强撑着扫视了在场的所有人,眼皮耷拉,眼神停留在胤禛身上,久久没有移开。
引得众人极为诧异。
雍亲王胤禛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无妻无妾,无子无女,就连亲额娘德妃都不怎么搭理他,皇上为何一直看着他?
康熙神情晦暗,仔仔细细地审视着这个他从来没有看清过的老四。
嘴角不由苦涩一笑。
是他输了。
胤禛心中纳闷,不知皇阿玛何意,抬眼对视着皇阿玛的眼神。
那种眼神,很是复杂。似是后悔,似是嫉妒,又似怨恨……
他面色一滞,瞬间低下了头,不敢猜想皇阿玛到底在嫉妒他什么。
最后,当着众人的面,康熙沉沉道:“朕八岁登基,执掌天下四十八年,除鳌拜,撤三/藩,平定准噶尔,大清国富民强,蒸蒸日上。”
“然人固有一死,朕已到了病入沉疴的地步,今召尔等前来,是以光明正大传太子继位。”
“太子爱新觉罗胤禑,朕之皇十五,人品贵重,忧国忧民,深肖朕躬,是为储君不二人选,必能克承大统。著继联登基,即皇帝位。”
接着,康熙又示意梁九功取出分别写了满文、蒙文、汉文的三道圣旨,确定无疑。
众人心思各异,这一刻神情复杂。
嫔妃们从来没有想到,当年皇上南巡带回来的王青黛根本没有引起他们重视,以为顶天了就是个嫔位。
可如今,她当了皇贵妃还不够,她的儿子马上就要成为下一任大清皇帝了。
而皇贵妃一个区区汉人出身,居然能够一步一步爬是她们最想要的位置——太后。
皇上真是偏心啊!
这么多年的荣宠不衰,长春宫,真是如其名,让皇贵妃在后宫长盛不衰,花开不败!
皇子阿哥们心里自然是有些不快。
这皇阿玛在位和弟弟继位时他们的待遇自然是不一样了,他们自然而然变成了皇亲宗室,不再是爱新觉罗家的嫡系血脉了。
好在他们跟太子没什么大仇恨,又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一个亲近他们的太子继位,终归还是好的。
随即,众人都且退下,只留下了青黛。
胤禛临走前,还回望了一眼青黛,心里很是忐忑,皇阿玛不会发现了什么。
转而对上胤禑,此时胤禑也猜到了,神情担忧,瞬间两人想到一块去了。
“四,四哥放心,皇阿玛刚刚还说让我以后好好孝顺额娘,不会有事的。”
胤禛这才稍稍松一口气,一直在外等待,想要第一时间知道她平安。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此时屋内寂静至极,一丁点声音都能清晰地听到。
青黛缓缓走到康熙床前,眸中泪光盈盈,小声小声地哭着。
许久,康熙才开口说道:“青黛,你进宫多少年了?”
“皇上,不多不少,刚好二十年了。”
“二十年啊!”
康熙呢喃再三,眼神定定地看向青黛,想要看清楚她的内心。
“朕宠了你多年,爱了你多年,将你从一个汉女抬上了皇贵妃的位置,甚至马上就是皇太后了。”
“可你为什么要背叛朕?为什么要跟朕的儿子胤禛搅在一起?”
他的一字一句,吓得青黛战战兢兢,惊慌失措。
青黛眼泪簌簌地落下来,“皇上,臣妾惶恐!”
“朕知道你从来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心机手段样样出色。只要不伤及皇嗣,朕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朕对你已经是掏心掏肺了,为什么还要背叛朕?”
青黛抬起头,擦干眼泪,眼神直视着康熙,终于完完整整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皇上,你说的掏心掏肺,并不是真正平等的掏心掏肺,而且高高在上的施舍。”
“是,我是爱权势地位,是爱慕虚荣,但臣妾更想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您给不了我,可他能做到。”
康熙闭上眼,他的心像是被什么狠狠戳了一下,又酸又疼。
若是让他回到从前,扪心自问,他恐怕还是做不到像胤禛这样全心全意对待青黛。
他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后宫佳丽三千,身为帝王,应雨露均沾。
况且,一开始,从在曹府见到青黛的第一眼,他对待青黛就是一个小宠物,可以任由他宠爱,任由他收回宫中好好欣赏。
他语气沉沉,略有些不甘心。
“青黛,朕想知道,胤禑是谁的孩子?还有胤禄、胤祄?”
青黛垂下眼帘,她对康熙的心态很是复杂,不想欺骗一个临死之人,又怕他受不住。
只是默默不语。
见状,康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挥挥手,示意青黛退下。
看着她背影越来越小,康熙眼神露出迷离之色,沉沉叹息。
他从来没想过胤禛和青黛会有关系。
直到他在畅春园养病的这些日子,特地安排了许多钉子盯着诸皇子阿哥。
尤其是胤禑身边的钉子最多,他想保护胤禑,也想看看胤禑的手段。
那日胤禑和胤禛的吵闹,哪怕他们有心不想消息泄露出去,可终究还是被他的人知道了。
得知此事,他当然便吐了血。
原本没往这方面想,现在知道了,细思过往,种种痕迹,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他悲痛过,愤怒过,可苦于年龄已老,身子已弱,只能像一个虚弱的狮子痛苦□□。
现在,也罢,如此也好。
他要走了,以后的日子还能有胤禛陪着她,守护着她。
不用担心她才三十来岁,就要孤孤单单一个人。
只要,名分上,她永远是自己的女人。
————
康熙四十八年八月初十,康熙帝于畅春园病逝,在众人的见证下,留下圣旨由太子继位。
胤禑悲痛万分,举办了隆重的哀悼仪式。
紫禁城气氛沉闷,一眼望去,全是挂满了白幡,白茫茫的一片,更添沉重。
一众嫔妃、皇子阿哥、皇亲宗室、群臣命妇个个放声哀哭。
各种仪式之后,众人送行,将康熙葬入景陵。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十五,胤禑继位,入主乾清宫,改年号为承和。
众人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胤禑尊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为太皇太后,尊青黛为皇太后,抬母族王佳氏一族为满洲镶黄旗。
同时封十六阿哥胤禄为端亲王,十八阿哥胤祄为贝勒,复了大阿哥胤褆为直郡王。
只是废太子胤礽暂无爵位,但已经从咸安宫放了出来,且看他日后表现。
新帝后宫至今无人,可却下令为了守孝,宣布三年不选秀,以敬康熙皇帝在天之灵。
群臣劝阻不了,又见皇太后没有意见,只能连连称赞皇上孝心可嘉,天地可鉴。
后宫暂且平静下来,且等下一轮的争斗。
青黛还是住惯了长春宫,而且长春宫
太皇太后住在慈宁宫,她向来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日子过得平淡惬意。
康熙其他嫔妃也从各自的宫殿迁出来,搬到了寿康宫。
胤禑很是开明,让胤褆、胤祉等人迎各自的额娘出宫回府。众嫔妃斗了一辈子,如今能够安安稳稳地含饴弄孙,好不悠闲。
德妃直奔胤祯府邸,不愿搭理胤禛。
而胤褆等人更是感激不尽,放正心态,一心想要新帝做出一份大事业来。
君臣同心,承和帝继往开来,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
清史稿记载。
孝纯元皇后王佳青黛,苏州知府王国正之女,安伯侯王佳若望之姐。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康熙南巡回京,带回青黛,初封密贵人,赐居长春宫,宠爱有加。
康熙二十九年八月,多年得宠,尚且未曾诞育子嗣,便封了密嫔。
康熙三十三年十月,青黛初怀孕,帝大喜,封密妃。
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一,青黛生子皇十五子胤禑即承和帝。
于皇十五子满月宴,帝封密贵妃,全族抬入正红旗,荣宠加身。
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初三,青黛生子皇十六子胤禄即端亲王。
康熙三十八年十二月初三,青黛升皇贵妃,统领六宫。
康熙四十年四月初八,青黛生了十八阿哥胤祄雍亲王。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帝废太子胤礽。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帝立皇贵妃之长子十五阿哥胤禑为皇太子。
康熙四十八年八月初十,康熙帝崩,太子胤禑继位,改为承和。
承和五年,承和帝将十八弟胤祄出继给雍亲王。
引得时人议论纷纷,猜测承和帝是不是忌惮这位幼弟?还是与雍亲王感情太深,不愿其一脉没有后人继承?
可皇太后王佳青黛欣然应允,十八阿哥本人亦是欢欢喜喜,众人也就无可厚非。
后人猜测再多,也想不出什么缘故。
只能感慨雍亲王胤禛深得帝心,一生荣宠。
直到后来几百年后,有一部《甄x传》上映,见里面的乾隆阴差阳错将弘曕过继回他的亲生阿玛果郡王胤礼。
由此及彼,后世人才开始猜疑胤禛可能跟胤祄有父子关系,甚至还有胤禄,乃至承和帝!
关于孝纯元皇后王佳青黛跟雍亲王胤禛的爱情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捕风捉影,不可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