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70.第七十章 董鄂妃(十九)
    再废掉了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宫中此时正是多事之秋,突然传来冷宫佟氏病重而亡的消息。

    听到吴良辅禀报此事,顺治略微愣了一下,神情复杂。

    在他的记忆中,佟氏温婉可人。

    没想到,她最后因为嫉妒走上了不归路,更是被人暗中谋害了。

    顺治心里有些许愧疚,皇额娘做下的孽,他这个当儿子的理应偿还。

    思虑重重,最终顺治下令追封其佟妃,葬入妃园寝。

    下葬那日,玄烨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双眼睛肿得像桃子一样,拼命地想要看额娘最后一眼。

    宫人们哀叹一声:“三阿哥,佟妃娘娘已经没了,您且快些让她入土为安啊!”

    “额娘!你不要走,不要抛下玄烨一个人。”玄烨哽咽不已,眼眶里盛满了泪水。

    他这些日子一直都有听皇玛嬷的话,很努力很努力地用功读书。

    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立下功劳,劝皇阿玛放额娘出来。

    可没想到,等到再一次见到额娘,却是额娘躺在床上,脸色发青,一动不动了。

    “玄烨,听话,才能让她安心地走。”

    顺治终究还是不忍心看到玄烨这般伤心的模样,更不希望他小小的心灵积攒了太多仇恨。

    “儿臣明白了,皇阿玛。”玄烨语调中带着哭腔,嗓子都哭得哑了。

    亲眼看着额娘入葬,玄烨的眼泪哗啦啦地瞬间流了出来。

    顺治俯下身子,帮他抹干眼泪,拍了拍他的肩膀。

    “玄烨,你慢慢长大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该学会明事理,辨是非,切勿听信谗言。”

    玄烨一向最崇拜皇阿玛,睁着一双孺慕的眼神,仔细思考他说的话。

    “皇阿玛,我额娘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您让我不要听信谗言,您能告诉儿臣事实吗?”

    一下子就问住了顺治。

    看着这双充满信任的眼睛,顺治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身为人子,他总不能将皇额娘的过错公之于众!

    只能他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顺治眉眼微抬,心里颇为赏识玄烨的聪慧,耐心地说道:“玄烨,佟妃病亡,朕亦是十分痛惜。”

    拍了拍玄烨的小身子,鼓励他用功读书。

    心里却已经筹划着未来。

    玄烨如此聪颖伶俐,小小年纪性子成熟稳重,是一块可雕琢的玉器。

    只是,玄烨不是他心目中的继承人。

    人心本来就是偏的。

    玄烨再好,比不过他和珠儿共同诞育的孩儿。

    哪怕那个孩子尚未到来,他就早早为孩儿做打算了。

    他这些日子以来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克勤克俭,就是为了给心爱的孩儿缔造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辈子太短,他要和珠儿一同载入史册,青史留名。要让后世人都知道,他爱新觉罗顺治一生一世唯爱董鄂乌云珠。

    他要将大清江山交给他和珠儿的孩子,和孩儿共创一个盛世大清,国富民强,河清海晏。

    这些事情都还言之过早,眼下他便有一件最想要做的事。

    ————

    很快,顺治毫不掩饰他的心思,明目张胆地让内务府准备起了皇后朝服。

    在前朝,众大臣言辞激烈的时候,顺治冷不丁地让吴良辅宣读了圣旨。

    吴良辅尖利的声音喊道:“朕闻乾坤定位,爱成覆载之能。惟内治乃人伦之本,而徽音实王化所基。茂典式循,彝章斯举,咨尔皇贵妃董鄂氏,钟祥勋族,秉教名宗。当亲迎之初年,礼成渭涘;温恭娴图史之规,敬顺协珩璜之度;逮下流恩,毓庆茂昭于麟趾。兹奉皇太后慈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懿训,表正壶仪。钦哉!”

    立董鄂氏为皇后!

    这个消息狠狠地击在众大臣的心上。

    虽说自打皇贵妃入宫以来,皇上就独宠她一人,宠冠后宫。

    博尔济吉特皇后被废,群臣们私底下议论过,怕是接下来皇后的位置会由皇贵妃来坐。

    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皇上真是一刻都等不了啊!

    立即有人跳了出来,是工部侍郎诸桑格。他是顺治初年的进士,得皇太后提拔,多年努力才爬上今天这个位置。

    “皇上三思啊!”

    诸桑格面色凝重,一脸严肃地说道:“皇上才废后不久,马上再立新后,怕是会引起民间议论纷纷,朝政动荡不安。”

    他这是以名声为由,向顺治谏言。

    另有同党支持他的说法,一一分析了皇上圣旨的不妥之处。

    “一来皇贵妃才入宫一年左右,位份已经是连连晋升。资历浅,又无子嗣,于江山社稷无功。立其为后,怕是不能服众。”

    “二来,当初大清立国,蒙古部落出了不少力气。皇上如此急忙忙废后又立后,怕是会引发蒙古部落不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微臣一心为大清,天地可鉴,请皇上收回成命。”

    “臣等请皇上收回成命。”紧接着又有几位大臣跟着附和道。

    顺治坐在龙椅上,扫视着底下众人的神色,心中明白,这是皇额娘对他的反击。

    这个时候了,皇额娘在前朝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势力。

    不得不妨啊!

    兵部尚书瓜尔佳桑吉进言道:“微臣支持皇贵妃为后。若说皇贵妃于江山社稷无功,此言不妥。”

    ”你们难道忘了?之前皇贵妃提出的牛痘法子卓效显著,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让你我的后代子孙都能幸免于天花。”

    怼得这些反对的人无话可说。

    只能心里默默嘟囔一句,桑吉当然愿意赞同皇上的想法。

    前不久,瓜尔佳氏和董鄂氏一族交换了婚贴,桑吉的嫡长女许给了皇贵妃的亲弟弟费扬古为嫡福晋。

    两家关系越发亲近。

    这时,乌云珠的阿玛董鄂鄂硕自然站了出来。

    自己的嫡亲女儿要被立为皇后,光祖耀祖的大事,他与有荣焉,鼎力支持。

    鄂硕义愤填膺地说道:“如今我大清蒸蒸日上,国运昌隆。难不成要因为旧日情谊,让博尔济吉特氏的女人代代为大清皇后吗?”

    是啊!

    众大臣谁家没有一个如花似玉的格格?

    谁又希望让蒙古女人一直霸占着皇后宝座?

    哪怕当今皇上独宠董鄂氏,那还有下一位,下下一位皇上。

    难不成爱新觉罗家的皇上真如其所说的“代代出情种”不成?

    总有皇帝坐拥后宫佳丽三千,那他们就有利可图,将自己精心培养的格格送进后宫,生下一位皇子阿哥,甚至是皇上!

    再者,董鄂氏是堂堂正正的满军旗正白旗出身,是满洲贵族。

    家世出众,董鄂氏一族又与许多满洲大族有姻亲,算来算去,还是一家人。

    众人面面相觑,多数朝臣还是异口同声地表态道:“臣等恭请皇贵妃登上后位。”

    顺治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在整个乾清宫回荡,欢喜之情不言而喻。

    “既然爱卿无异议,朕立董鄂乌云珠为朕的元皇后,封号“元”。册封大典命礼部速速举办,切记不能出半点差错。”

    “是,微臣遵旨。”礼部尚书恩格满应道。

    至于“元”这个封号,朝臣们虽然心里有所想法,但还是没有再争执什么。

    左右皇上都废了两位皇后了,如今这位新后备受恩宠,皇上想加什么封号就加。

    他们又不是后宫里的嫔妃,哪里会为这点小事计较!

    果不其然,当皇上立董鄂氏为“元皇后”的消息迅速地传遍后宫每个角落。

    宫人们都是一脸羡慕的样子,言语中提及着皇上是多么多么偏爱这位新鲜出炉的皇后娘娘。

    承乾宫的宫人个个喜气洋洋,庆幸自己跟对了主子,走在外面都要被人奉承几句,挺胸抬背,十分有底气。

    嫔妃们酸言酸语的不在少数,各宫的碗碟子都摔碎了,仍然不解气。

    她们是眼睁睁看着董鄂氏爬到她们头上,却无可奈何,没有半点法子。

    若说从前她们嘴里还嘟囔着色衰则爱驰。可看着董鄂妃如今的样子,高不可攀,她们再也比不上了。

    似有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声哀叹,自怜自艾。

    可独独慈宁宫阴云密布。

    “好啊。福临长进了,一次又一次地先斩后奏,哀家只是摆设了。”

    皇太后眉眼间一股戾气久久不散,狠狠地拍打着桌面,满腹怒气无处发泄。

    若是董鄂氏在她面前,只怕皇太后恨不得一剑杀之。

    苏茉儿连忙奉上一盏清茶。

    “主子,皇上他现在掌权了,心里有自个的主意也是难免了,您安心在宫里头含饴弄孙多好。”

    皇太后冷笑一声。

    “哀家一手培养出来的好儿子,一次次将哀家的脸面放在地上踩。他立董鄂氏那个贱人为继后还不够,还给了封号“元”。”

    “这不是摆明了让外面那些人瞧不起我们博尔济吉特氏出身的嫔妃,一个个都是废后,都不被皇帝承认。”

    “主子,您多虑了,皇上他只是喜爱承乾宫那位。”苏茉儿苦口婆心。

    可皇太后咬牙切齿,眸子里透着深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哀家不能再容忍福临继续错下去了。”

    她沉思良久,计上心头。

    而承乾宫这边却欢欢喜喜,处处都是笑声不断。

    “珠儿,我今儿真高兴,我终于能名正言顺地做你的夫君了。”

    瞧福临那样,恨不得一蹦三尺高,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的快乐。

    乌云珠眉眼弯弯,眼神温柔,“福临,谢谢你,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很多事情,哪怕福临没有跟她说,她也知道这一路的艰辛坎坷。

    福临怜爱地吻了吻她的发间。

    “我亦是,谢谢你愿意为我进宫。你走了最关键的一步,剩下的路就由我来走完。”

    余生漫漫,有你足矣!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