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8章 惊天奇闻
    就在这伙士兵叫嚣的时候。

    布政司的护卫,以及都指挥使司的护卫,都已经集结完毕。

    洪承畴看着气势汹汹的这伙士兵,不禁皱眉。

    如果不把事态平息下去,实在是有负圣恩。

    他一个从三品的参政,直接晋升为三边总督,本来就很多人不服,如果这点场面都镇不住,那么以后别人更加不会把他当回事。

    “来人!将这伙聚众滋事者,统统拿下,每人打二十军棍!”

    下一刻。

    现场响起阵阵凄厉的叫声。

    “啊啊!狗官!你会有报应的!”

    “饶命啊!我们不敢了!”

    “大人饶命!”

    “……”

    一众布政司的同僚们,看到洪承畴这样的手腕,都是暗暗心惊。

    这个新上司,看来不好惹啊。

    往后可要悠着点了。

    消息传开。

    那些参与过聚众的,和没参与过聚众的,都老实了。

    这个新任的三边总督,说干就干,可不会对他们心慈手软。

    他们也就是想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粮饷,真没有太多其他的想法。

    既然钦差和总督都说了,朝廷会提调粮饷过来。

    那就姑且再相信朝廷一回了。

    到时拿不到粮饷,再做计较。

    三天之后。

    方正化带着锦衣卫总旗陶寒,以及一小旗的锦衣卫,率先抵达了西安府。

    当天下午,袁可立在南郭明的护卫下,也抵达了西安府。

    三路人马汇合,在总督府衙门,举行会晤。

    方正化首先向洪承畴和袁可立汇报了粮饷的情况:

    “洪大人,袁大人,陛下筹集了226万两白银,米麦15万石,用于平定陕西。陛下给奴婢的旨意是,用其中的3万,补足三边军队的欠饷。其他的钱粮用于赈灾。”

    “另外,陛下还特别交代,注意反贼队伍中,有无一个叫‘李自成’的,发现此贼,格杀勿论!如能献上此贼的首级,陛下必不吝赏赐!”

    崇祯自打从徐浪那里听到,十几年后李自成会攻破京城,逼的他自缢而亡,回来之后就惦记上了。

    虽然不至于大张旗鼓的发下海捕文书,但是崇祯料想陕西反贼最多,李自成此贼十有八九是出自陕西,所以,顺带着给方正化,特别交代了一番。

    方正化也是听到过徐浪预言的人,深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当然不敢怠慢。

    洪承畴和袁可立听到这些信息。

    都仿佛听到了惊天奇闻一般,目瞪口呆。

    两人都是经历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的元老,对朝廷状况可谓是知之甚深。

    实际上从天启年间,大明的军队就普遍欠饷。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了解一下。

    到了崇祯朝,军队欠饷的情况更加严重,以至于各地频频爆发欠饷兵变。

    但是朝廷只能疲于应付。

    因为国库常年入不敷出啊!

    发军饷的时候,朝廷都是抠抠搜搜的。

    他们哪里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啊!

    如此情况,让他们难以置信。

    至于反贼李自成?

    他们倒是不怎么在意。

    此时陕西的反贼多了去了。

    如果碰上最好,碰不上也是没辙。

    所以,他们关注的重点,都在前一个事情上面。

    袁可立很困惑:

    “方公公,不知朝廷如何弄来了这许多钱粮?”

    方正化神秘一笑:“两位大人必须保证,不对外泄露这个消息,咱家才敢说。”

    万岁爷做成了这个事情,得意非常。

    在朝会上,也多有暗示。

    方正化估摸着,只要不拿到台面上说,暗中宣扬一下万岁爷的手段,万岁爷是高兴的。

    “那当然。”

    洪承畴和袁可立都是官场老油子了,这里面的规则,哪能不知道?

    同时点头答应。

    方正化这才眉飞色舞的说道:

    “两位大人不在京城,可能还不知道……”

    当下,方正化把崇祯授意阮康文举行赈灾义演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对洪承畴和袁可立说了。

    听得洪承畴和袁可立都是震惊不已。

    同时又觉得匪夷所思。

    召集青楼花魁,举行赈灾义演,这是大明皇帝能够干的事情?

    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票,崇祯皇帝干得漂亮!

    如果筹不到钱粮,陕西的局势,绝对不可收拾。

    现在有了足量的钱粮,所谓民变兵变,都变得可控。

    袁可立有点纳闷:

    “方公公,不知这是谁人献上的计策?”

    以袁可立对崇祯皇帝的了解,这一波操作,完全不像是崇祯皇帝的行事风格。

    不但利用了富豪千金买笑的虚荣心,而且还特别交代,要“以工代赈”防止养懒汉。

    方正化呵呵一笑:

    “天命要让大明中兴,让万岁爷遇上了仙师。”

    “仙师能够知晓过去未来。这些计策,正是仙师所献。”

    方正化又选择性的,将崇祯祭拜皇陵途中,偶遇仙师徐浪的事情,对洪承畴和袁可立说了。

    当然了,那些预言未来的以及对万岁爷不利的消息,方正化只字不敢提。

    袁可立恍然大悟,感叹不已:

    “天助我大明啊!”

    趁着这个机会,洪承畴也问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

    “方公公,微臣职位低微,原不足以出任三边总督,不知是朝中哪位大臣,向陛下举荐了微臣?”

    直到此时,洪承畴都有种恍如做梦的感觉。

    陕西三边总督,一般都是由朝中部院级重臣出任,他这个从三品的参政,如果按照常规程序,再熬十年资历,或许才有可能担当如此重任。

    方正化呵呵一笑,指点迷津:

    “不瞒二位大人,陛下做出如此安排,这也都是听了仙师的举荐。”

    “……”

    洪承畴和袁可立闻言,都是骇然变色。

    一言而决封疆大吏、钦差大臣的人选,这是何等的恩宠啊!

    说实话,方正化心中,也是感叹不已。

    他心中对徐浪,更加是充满了感激。

    你我能有今日,皆是托了仙师的福啊!

    此前,他只是一个随行太监,但是自打遇上了徐浪之后,崇祯皇帝连续对他委以重任,俨然一副青云直上的架势。

    这不都是托了徐浪的福嘛。

    一番通气之后。

    袁可立随即有了决断:

    “洪承畴,即日起,你调集兵力,剿灭高迎祥!”

    “老夫自当亲自统筹赈灾、筑坝、修水利事宜!”

    皇帝都已经安排的明明白白了,他这个钦差还不懂做,那真的是愧对圣恩了。

    “遵命!”

    洪承畴磨拳霍霍,恨不得立即出兵,灭了高迎祥。

    从去年开始,陕西民变不断,朝廷对反贼多以招抚为主。

    但是收效甚微,多数反贼都是降而复叛,给地方和朝廷,都带来巨大的伤害。

    洪承畴对待民变这个事情,一贯的主张都是:

    以剿为主,以抚为辅。

    以前他人微言轻,不受重视。

    现在他是拥有陕西三边军政话语权的总督,而且又有了皇帝的圣旨授意。

    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了!

    ……

    一个月之后。

    京城。

    皇极殿里。

    响起王承恩朗诵的声音:

    “陛下圣安,臣袁可立拜上,臣奉旨到陕西赈灾,平民变,今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中……

    赈灾方面,利用捐款,臣已从当地士绅富豪手中,购买到15万石,以灾民数量9万计算,粮食足可以支撑到明年夏播。

    购粮过程中,曾遭遇粮商坐地起价,臣谨遵圣喻,将其抄家流放,严惩不贷,所得粮食2万石,白银5万两,臣拟将抄家所得,用于陕西水利工程。至今日,已建成湖泊96座,疏浚新建水渠386里,开垦荒地十万亩……

    平民变方面,臣遣洪承畴集三边之军力,全力剿灭负隅顽抗之反贼,见效甚著。十二月初五,洪承畴近乎全歼闯贼高迎祥部,只遗高迎祥只身隐匿山林,惶惶不可终日。至今日,陕西境内活跃之流寇,已悉数剿灭……”

    “……”

    “好!太好了!”

    崇祯听了袁可立传来的奏报,喜笑颜开。

    短短一个月时间,这已经是袁可立传来的第三封喜报。

    现今,陕西反贼已尽数剿灭,灾民得到妥善安置,水利建设成绩斐然。

    可以这么说,陕西之乱已经基本平定!

    仙师之策,果然妙不可言。

    轻轻松松的,就筹到了赈灾的巨款,推荐的人才,更加都是能臣,举手之间,就平定了陕西。

    崇祯只觉得,自打他登基以来,就没有这么顺利过。

    全赖仙师之功啊!

    “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

    “平贼抚民,陛下真乃英明圣主!”

    “……”

    无论如何,平定陕西都是一个大喜事,群臣纷纷祝贺崇祯。

    崇祯此时又想到了土豆:

    “诸位爱卿,朕欲全面推广土豆,以缓解百姓之饥荒,周爱卿,你让内阁拟一道圣旨吧。”

    陕西民变,还不都是旱灾饥荒闹的?

    如果能够将土豆推广开来,百姓就不会饿肚子,百姓有吃有穿,就不会爆发民变。

    大明要想长治久安,推广土豆势在必行啊。

    崇祯已经不止一次,在朝会上,提议推广土豆了。

    但是一众大臣,都是各种推诿。

    所以这一次,崇祯干脆也不商议了,携着陕西大定之势,直接给首辅周道登下了旨意。

    然而,说到这个事情,群臣瞬间全都变了颜色。

    推广土豆,对士绅官僚集团,有害无益啊。

    周道登出列:

    “我华夏大地,几千年来,吃的是稻黍稷麦菽,怎可推崇西洋之物?臣以为,此事不可为!”

    钱龙锡奏道:“臣饱读诗书,未尝闻世上有如此高产粮食,必是妖人蛊惑陛下!请陛下三思啊!”

    “……”

    群臣纷纷出列,几乎一致的表示了驳斥和反对。

    这时,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奏道:

    “陛下,既然有人说,土豆的亩产,可以达到2石以上,不如就请此人出来推广,如果达不到,陛下就可以问他一个妖言惑众之罪!以正视听!”

    周延儒最善于奉迎,眼看崇祯数次提出要推广土豆,可见崇祯态度很坚决。

    直接驳斥崇祯显然是不理智的。

    还不如直接把进言之人挖出来,再伺机拔除。

    作为地方官绅的一员,周延儒和在场的其他官员一样,是不希望看到高产粮食作物的出现的。

    如果百姓人人都能吃饱穿暖,谁还来给他们做佃农?

    谁还卖田卖地卖儿卖女,给他们为奴为婢?

    至于土豆到底能不能亩产2石?

    他们官绅集团说能就能,不能也能。

    他们官绅集团说不能就不能,能也不能。

    闻言,崇祯犹豫了。

    他这个徒弟是冒充的,如果他对仙师亮出皇帝的身份,以仙师对皇帝的成见之深,是不可能出来为朝廷效命的。

    所以,这个法子,基本上行不通。

    “此事日后再议吧。”

    最终,崇祯只能将这个事情,暂时搁置。

    户部尚书孙居相这时又出列奏道:

    “盐城,宁州,固州,又上疏讨要欠饷,请陛下定夺。”

    一听又是要钱,崇祯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

    如今的大明朝欠饷,可不只是陕西,连重中之重的辽饷,都无法保证按时足额发放,更别说各地营兵了。

    “现今国库空虚,孙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崇祯无奈,把皮球又踢回给了孙居相。

    孙居相摇头:

    “禀陛下,朝廷近三年,每年的赋税收入,只有三百万两白银左右,尚不足以全额发放辽饷。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礼部左侍郎钱谦益奏道:

    “现今大明地方军队糜烂不堪,食朝廷俸禄而不能分朝廷之忧,且吃空饷严重,实际在编士兵,十不足七。”

    “臣奏请裁减地方军队编制人数,减轻朝廷支出负担。”

    实际上,自从建奴崛起,大明的军费开支,就逐年增加。

    到了此时,已经成了一个填之不满的无底洞。

    辽饷也就罢了,可以帮助大明抵御建奴,但是那些地方营兵,连个地方民变都镇压不了,有个什么屁用?

    然而,这样的话语,无疑戳中了武官们的痛脚。

    勋贵之首,同时也是武官集团的代言人,英国公张维贤立即出列反驳:

    “此言谬矣!”

    “军队保境安民,拱卫朝廷,怎可轻易裁撤?如果裁撤了军队,大明离亡国也不远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