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3章 挖人
    “意见谈不上,不过你准备让她过来干什么?”

    “我准备趁着这次的机会,组建专门的电影制作团队,按照分工职能来,改变眼下这种,拍戏草台班子的情况。

    沫姐在美国学过电影,对于好莱坞的那一套肯定熟悉,正好拿过来用用。”

    好莱坞所谓的制片人中心制,其实就是资本中心制,制片人只是资本的化身,真正能当家做主的还是资本,一切都是在为资本服务。

    专业分工,是一个行业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

    张一谋考虑了一下:“你想尝试新模式是件好事,但是这里面的成本,你有没有算过?”

    国内剧组之所以采用草台班子的模式,说到底还是为了省钱。

    有项目就凑在一起弄,平日里就各自为自己负责,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制片公司日常的运营成本。

    以前不是没搞过公司什么都管的模式,听起来就像是老的七大制片厂。

    那时候就各家制片厂,拍摄的各方面都管,各自都有自家的分工与任务,只要进到厂里的职员,绝大部分都能干到退休,其实就是个国营企业。

    也正是因为什么都管,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论资排辈严重,拍不出来优秀的新作品,票房根本上不来。

    说到底也不能怪哪个人,底层运营的制度不一样,国内的七大制片厂,跟美国的那七大制片厂,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

    国内将就的是圈子,往上走提拔,主要也是看领导意图。

    什么?你说成绩?

    ……

    你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成绩,标准的制定,又掌握在谁的手里,最后又是谁来考核。

    好莱坞的逻辑很简单,要么你拍的片子有票房,要么你能得奖,证明了能力之后,还得落到票房上来。

    国内的逻辑就复杂了。

    可能你私下里,说错了一句话,传到某些人的耳朵里,接下来可能的晋升,就没戏了。

    “成本……还真算过了,应该不亏,分工专业话之后,可能前期成本会高一些,但是拍戏的时候,稍微提升下效率,成本就都冲销了。”

    “那你得不停的拍戏了。”

    “所以我想跟您也谈谈,几乎能稳定保持每年一部作品的诀窍在哪里?”

    张一谋闻言,抬头看了一眼蒋博,沉默了片刻之后才道:“你想学的恐怕不是拍片子的诀窍吧!”

    “您看出来了?”

    “说说吧,想多久了?”

    “也没想多久,也就最近,片子和股票瞅着能赚点了,才开始天马行空,筹划了一些安排。”

    “你想怎么合作?”

    “没太敢想太多。”

    “少来,老师说的果然没错,猴精猴精,说的就是你。”

    蒋博嘿嘿一笑,从桌子上抽出个文件夹,递了过去:“那您看看这个。”

    合作就跟去相亲一样,彼此得合适才行。

    什么叫合适?

    得把两边的优劣势,全都摆出来,相互比较一番。

    比如你有钱,那她就得长得漂亮身材好。

    比如你很有钱,那她就得再加上乖巧惹人爱。

    比如你非常有钱,那她就得继续加上端庄大方能掌家。

    什么档次,享受什么品质和服务。

    去按摩,99可以洗个脚,999也可以洗个脚……

    蒋博清楚,对于张一谋这种,已经成名的导演而言,几乎不缺投资商的追捧。

    没办法,圈子里热钱太多了。

    尤其是煤炭业大转型之后,大量的热钱,都不知道往哪里投资。

    买房子,买珠宝的,都是传统型,京城的房子在那个阶段,都跟大白菜似的,十几套,几十套,甚至整栋楼,直接就买走了。

    也有不少煤老板,都有个文艺理想,开起了影视投资公司,逐梦演艺圈。

    大导演加上漂亮女演员,就是煤老板判断项目的公式。

    在这种情况下,蒋博想要打动张一谋,就得另辟蹊径,得琢磨琢磨对方缺啥?

    缺啥?

    缺好本子!

    蒋博给的文件夹里,就是几个本子创意,《无双》,《误杀》,《头号玩家》,还有《流浪地球》……

    从剧情向,到工业向都有,主打的就是个考虑周全。

    很显然,老谋子被打动了。

    导演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在审美上,对片子要有个把握。

    拍《流浪地球》,除了一些电影工业的装备和特效之外,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大场面的调度。

    少则大几百人,多则上千人,甚至一两千人的剧组同时开工,光控制工作进度这一项,就是个巨大的挑战。

    但是这对于张一谋而言,恰恰正是优势所在。

    当年为了奥运会的场面调度,在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就现场实验了几把,效果还挺不错。

    老谋子不缺这方面的经验,关键是脑子里,得有科幻的概念。

    蒋博准备的故事梗概不长,但也得分谁看。

    一般人,可能也就看看文字,大概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就结束了。

    对于摄影师而言,第一反应,肯定是把文字,在脑子里,转换成画面,怎么拍,怎么构图,光是怎么回事,等等之类的。

    导演的话,就更复杂一点,镜头以及前后衔接,内核还有反转,一整部片子,应该怎么拍,怎么剪出来等等,信息量就更大了。

    见张一谋看进去了,蒋博也不打扰,默默给端了杯水放旁边,也跟着神游物外,想其他的去了。

    半晌之后,张一谋回过神来:“想法你都有了,接下来,完全可以自己拍出来嘛~”

    “有些事情我搞不来。”

    “你不要太谦虚了,我看了你拍的片子,虽然跟你平时的作品风格不太相符,但整体看着还挺不错的,故事流畅,主线也很清晰,几次反转的时机也对。”

    “过奖了……”

    蒋博确实受之有愧,电影这东西看多了,是能够从作品里,看出导演风格的,尤其是那些,个人风格非常强烈的导演作品。

    比如,姜闻。

    他的片子,几乎不用看片名,看那台词风格,就八九不离十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