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七章 民歌里的爱与恨
    我一直喜欢民歌。也许是自小在农村长大,民歌有一种亲切感。最喜欢的,是陕西民歌和蒙古民歌。

    陕西民歌九曲十八湾,荡气回肠,如同在这片土地上蜿蜒而过的黄河。歌词却相当直白,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城市人也许会嫌它寒碜。内容大部分和爱情有关。这片格外贫瘠的土地,似乎格外需要爱情。哥呀妹呀的吟唱,在山沟沟里到处开花。

    比如有一首《情哥哥的心思猜不透》,这样唱:“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儿,花心心儿的脸庞红突突的嘴儿。小妹妹和情哥一对对儿,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悔。”简直是直奔主题:小妹妹我这样美丽,情哥哥你咋个想滴?没有一点躲躲闪闪,掖着藏着。面对这样火辣辣的女子,男人大概只有举手投降的份儿了。

    《想亲亲》里,男唱:“想亲亲想的俄手腕腕软,拿起个筷子端不起个碗。”女唱:“想亲亲想的俄心花花乱,煮饺子俄下了一锅山药蛋。”真实而朴素,没有一点酸文假醋。还有《三十里铺》,三哥哥爱上个四妹子,悲伤的故事委婉的诉说,听的人心酸。

    蒙古民歌截然不同。曲调辽阔、深沉,意境高远。歌唱的内容以草原、骏马、大地、天空、母爱居多。“中国达人秀”有一期节目,草原小歌手乌达木演唱一首中的额吉”。他用的是蒙古语,都听不懂歌词,可是观众和评委的眼泪,都被引出来了。仅仅曲调的感染力已是如此之大,让我们在不知道歌词的情况下,已经深深感动。那声音近乎天籁。

    为什么蒙古歌曲会有如此魔力?也许和环境有关。草原广阔无边,人们脚踩大地,头顶蓝天,“天父地母”的感觉直接进入脑海。在这里,人是天之子,地之子,自然之子。策马奔腾在草原上,就象在父母合围而成的宽阔胸怀里驰骋。人与天和地就象接通了电源,有了深入灵魂的交流。所以,当评委问乌达木:你的妈妈在哪里?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微笑着说:在天堂。三个字,泄漏了这个草原民族的秘密,原来,他们在尘世的家,与在天堂的家,比邻而居,甚至融为一体。“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粗壮的蒙古汉子也是这样深情歌颂的啊,象歌颂情人一样。

    有些人,并不曾在草原生活过。只因身体里流着蒙古人的血,就对它魂牵梦萦。比如席慕容,直到成年才第一次踏进草原,一踏进就泪如雨下。《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就出自她第一次蒙古之行。“父亲总说,那草原的芬芳,让他在睡梦中也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虽然已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中有一首歌,歌中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一个民族,如此热爱自己家乡,令人羡慕。那种民族自豪感,根本用不着苦口婆心去培养去诱导。它天生就在心头,生下来就爱上了。

    与蒙古民歌成鲜明对比,陕西民歌歌颂父母和家乡的特别少。大概是因为心中有不平:父母为何生我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天如何赐我如此荒凉的土地?心怀幽怨,也许是人们对这片土地内心深处的情感。纵然有爱,被怨堵住了出口,爱你在心口难开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民歌,一方民歌滋润着一方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