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这么好看。”
陈泰站在大落地青铜镜前喃喃自语。
此时距他与韩道士城门相遇把酒联欢已过了一周。
当日到底还是没让马县尉付钱。
是听说有玄门正宗来到本县的韩县令亲至,在酒楼挂了衙门账单。
没错,县令也姓韩,还是韩道人的亲叔叔。
这不巧了嘛。
韩家是陈国公族之一,族中子弟不仅在灵鹿观深耕,甚至还有些出挑的拜入了鹿鸣山的山门,至于历史上出将入相的更是数不胜数,家国一体嘛,懂的都懂。
韩县令大手一挥,城西还空一块地,本来是准备给自己起宅子的,毕竟县衙年久失修住着不甚爽利。
但既然陈道长要在本县建立道观,护佑一地百姓,那县令宁愿再忍一忍县衙的逼仄。
县令都这样了,后面纷至沓来的县中大户怎么不也得表示表示?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你出工匠我有砖石、你家木器远销外国我家的瓷器也不差、我家地多可以奉养道长、我家别无长物只有女眷众多可以为道长推忧解难。
只用了一周,一幢五进五出宅子大小的道观就建好了。
其实也不怪这些县中富户趋炎附势,实在是这陈国现在修行人士太过稀缺。
而玄门正宗更是少之又少。
偌大一个拥有十万户的清河县,勉强迈入修行界的也就不足百人,至于玄门正宗,只有韩道士勉强算是。
南洲本就贫瘠,但凡有点志向的都不愿意在南洲多呆,更别提地处偏远的陈国。
在韩道士拍着胸口的保证下,陈道长如果能在清河县持续修行几年,韩县令至少这几年考评都会是上上。
甚至如果陈道长能传下一脉道统,韩县令越过郡守直指中枢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说陈道长现在修为如何,就不甚重要了。
玄门正宗从来就不会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这世道,哪有傻子呦。
换上崭新的湖绸道袍,出门看着崭新的院子,陈泰也不免有些唏嘘。
人生大起大落着实有些刺激。
细细掰数自己过去几个月的经历,社畜、将要饿死的乞儿、忙不得闲一门心思讨好师傅想着学几手的道童、即将被处决的邪道妖人弟子、初出茅庐就要跟妖人比斗的萌新,如今竟然以玄门正宗的身份登上大雅之堂。
可谁能想到,那一册养元练气决也不过是中洲大派弟子随手便能给人的下法呢?
除了一门道决,自己更是半门比斗法诀也不会。
嗯,倒也不是没有,老道的记忆自己翻的差不多了,还是有几门小术可堪一练。
只是他想起看到的一则秘法,不由觉得世事无常。
鳏、寡、孤、独、残。
李老头是个鳏夫。
余麽麼是个寡妇。
自己是个孤儿。
刘大叔是个老独夫。
谢独脚是个残疾人。
五人生辰八字都符合要求,一同血祭炼丹可延寿半甲子。
至于是否有伤天和?都用人炼丹了还在乎这个?
之前的鬼修只攒齐了四人就被看上洞府的老道除了。
而老道见到自己本来喜不自胜,但探查一下发现资格资质尚可,便暗藏了直接夺舍的心思。
天道昭昭,因果循环,若是他当时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祭了,自己又当如何?
也罢,好歹老杂毛救过自己一命,虽动机不纯也一直好生养着,也没让自己与四仆沾染那些脏腌诸事,才能让几人在大派弟子面前逃得一条性命。
便拜他一拜吧,若有机会,也可以找一找老杂毛的血裔,自己得法求生都赖其所赐,还他血裔一份机缘又有何妨。
想罢,招来四仆,五人一起焚香祷告。
三拜之后,念头通达,起身之际只觉浑身炁流涌动,修为竟然直接更进了一层。
好吧,是他原本就修为低微,恰好堵了小瓶颈。
四仆原本还以为小洞主有了新朋友就忘了旧主人,心中还颇为不满暗自悱恻,但今日一拜,便已心悦诚服。
“从今天开始,我便是玄阳观观主。”
“嘶~,这些礼物,拿着扎手啊。”
玄阳观主正在看着手上的礼单。
当日酒楼上,县中大户把这玄阳观上上下下都大包大揽,这些时日陈泰把一些金银浮财、器具装饰、还有带着取经目的被送进来的侍女逐个退还了回去,直言一心求道,些许俗物心领了。
实在推不过的,就让对方换成粮食田地。
北方梁国正值动乱,陈国境内多有流民,正好借此机会半赈济半收拢一些佃户,也算是恒产。
这些俗事多不复杂,但人情难却办起来却繁琐的很。
浮财都退了,可这地、这砖瓦、这人工,可没法退。
“还是要打工还债。”
“还有修炼事宜。”
修行四要素,财侣法地,还差得远。
修仙百艺,这个不提也罢。
这些时日在清河县所见所闻,韩道人是个可以深交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那差点写脑门上的名门正派四个字。
至少在这清河县内,他是唯一一个能与自己正儿八经讨论修行的。
陈泰在交流中也受益匪浅。
譬如韩道人身边那头灵鹿,他就对自己直言不讳灵鹿观弟子若是正常炼炁修行走不通,还可以转修御兽路线。
灵鹿就是门派给每个弟子准备的备胎。
但这也造成了门派内部的诸多事端,若不是当日韩道人喝的迷迷糊糊,怕不是还听不到此类秘辛。
清河县的诸多杂修这些时日也陆续拜见。
确实长了见识。
他也才知道修行界以外力炼法乃是常事,只要材料来源途径正当、行事作风偏正道,也没那么多正义之士没事闲的到处斩妖除魔。
比如那一身煞气的郑屠,正是以传家的一柄屠刀入道,但也因此损了寿数,至于说其为了传承家门广纳姬妾子孙满堂这种副作用,咳咳令人羡慕。
而那王举人,正是画技登峰造极时突然顿悟,一日竟从画中诞出精灵与其相合,也以此入道。
但韩道士吐槽说,此人以前迂腐不堪对道观多有微词,但不知撞了什么大运作仕女画时恰好纳了女鬼,偏偏又是个肯与他长相厮守愿意用鬼气补他阳气的傻鬼,但自此之后举人开始求神问道,再也不提子不语怪力乱神等言语。
县中杂修多诸如此类,或是借物修真、或是撞见鬼祟侥幸共生、又或者是得了三五残篇勉强修行,不一而足。
这也是目前陈国修行界的现状。
放大了说也是南洲底层修行界的现状。
也难怪韩道人见到他如此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