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初到荣国府(中)
    贾琏前年娶的妻子王熙凤,正是薛蟠的亲表妹。

    薛蟠和王熙凤同岁,只是生日大了些。

    但贾琏从妻子这边论,也该唤薛蟠一声表哥。

    可实际上,贾琏比薛蟠大了好几岁。

    他拉不下脸来叫表哥,平日只你啊我的论交。

    薛蟠又素来呆蠢,对此倒也不甚介意,且很少喊他妹夫。

    没想今日他却喊了,还是当着贾政也在的时候。

    贾琏虽心中不爽,此时却也不好说什么,便只道:

    “无事无事,不知怎么被沙子迷了一下。”

    听他这样说,贾政便也不再关注,转而继续对薛蟠道:

    “说起来,姨太太也已有了年纪,你身为独子也该早定下性子,好让她放心。”

    面对长辈的训诫,哪怕是项羽只得点头:

    “姨父说的是。”

    贾政见他态度还算端正,便满意的点点头,又继续道:

    “薛家毕竟也是书香门第,你若不学无术,岂非愧对祖先薛公?”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拿起长辈的架势,语气不容置疑的安排道:

    “如今既然来了这边,就先在贾家族学安心读书,多听听圣人之训,免得出去胡孱,被人带坏了去。”

    其实帮着拘束亲戚家的熊孩子,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作为亲戚,贾政可以说绝对是尽心了的。

    如果是以前的薛蟠,虽然郁闷,不想被拘着,但面对长辈这样的安排,也只能点头答应。

    可项羽一听,却是不想答应。

    他沉吟了片刻,便起身告罪:

    “多谢姨父为我考虑周全,但我此来还要入部核算旧账,再计新支,且家中生意我也陆续接手,怕是没那个时间读书了,只能愧对姨父的好意了。”

    他来都中自由安排,不然也不会将五百家生子一起带了来。

    若是听从贾政安排,去贾家族学读书,那就被束缚在这,什么也做不了了。

    贾政一听是正事,也不好再逼,只皱眉道:

    “那就先入部核算,等闲下来再去读书。”

    见贾政松了口,项羽微微一笑。

    “一切听姨父安排。”

    只要有了这话,他自然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一直说忙。

    见薛蟠同意,贾政也没多想,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

    “这几日你也先别去部里,你姨妈让人安排了一些道场,为你们母子打醮祈福,等结束之后你再去也不晚。”

    项羽一听,自然明白贾政的安排是什么意思。

    他同薛母和解的事,薛母显然还没和这边说。

    不过,项羽对此也并不在意,只冷笑道:

    “也好,正想见识一下都城的僧道有什么高人。”

    这话轻飘飘的,却带着无匹煞气。

    贾政和贾琏没来由的打了个哆嗦。

    贾政以为自己着凉了,轻啜两口热茶,感觉身上暖了些,才对贾琏吩咐道:

    “你带着文龙去见见你父亲和你珍大哥,叫上他们一起过来吃酒,给文龙接风洗尘。”

    贾琏领命,带着项羽往贾赦院走,途中随口闲聊道:

    “文龙,才两年多不见,你的变化好大啊。”

    项羽听他语气轻佻,让人有些不舒服,便微微皱眉道:

    “妹夫,你不该叫我一声大哥吗?”

    虽然今日薛蟠的表现让贾琏刮目相看,但薛蟠一直以来的呆蠢印象还深深刻在贾琏心中。

    他听到项羽的话,并没放在心上,还随口调笑道:

    “咱们都是实在亲戚,从你父亲那边论,你该叫我一声二哥。”

    若是以前的薛蟠,根本不在乎这些,可能直接就喊声二哥了。

    但项羽一听,贾琏对他过世的父亲,连一声“令尊”都不愿意说,只说你父亲。

    任谁都听得出,他的态度随意,且对自己缺少基本的尊重。

    当即,项羽便停下脚步,沉声道:

    “你娶了舍表妹就是我妹夫,你不肯叫我一声大哥,是凤哥儿不认我这个哥哥,还是你不认她这个妻子?”

    因王熙凤的名字比较男性化,性子又泼辣干练,一般男子都比不上她。

    故此在老家的时候,亲戚们都称她凤哥儿。

    说到此,他看着贾琏,又似笑非笑的道:

    “莫不是你对舍表妹有意见,才敢如此轻视于我?”

    贾琏一听,顿时心中一跳。

    他和王熙凤才成亲两年,此时感情在外人看来还算尚好。

    但实际上,王熙凤的泼辣也让他吃了不少的苦头。

    若薛蟠这话若是传到她的耳朵里,怕是要无端的生出些事来。

    因此贾琏一时被薛蟠拿住,无奈只能伏低做小道:

    “薛大哥哥莫要如此,咱们兄弟之间的事,何必牵扯内子?”

    见他虽未道歉,却也叫了哥哥,项羽就不打算再和他计较。

    不过两人走了几步,他就又脚步一顿,回头道:

    “你记住了,我是凤哥儿的亲表哥,让我知道你对她不好,必然找你算账!”

    贾琏闻言,不由心中苦笑。

    原本一个王熙凤就够他受的,现在又来了个撑腰的娘家表哥,这下他莫不是要退避三舍了?

    随后,贾琏引着薛蟠见了贾赦,贾珍等后,又回荣府摆了酒席接风。

    在席间,贾政按照和王夫人商量好的,对薛蟠提出,要将荣府东南角梨香院给薛家娘仨先住着。

    也不管薛蟠同不同意,他就直接遣人到内宅和薛母言说。

    内宅那边,王夫人自也跟着劝说。

    薛母还未最终表态,贾母就也遣人过来留客,让她们娘仨在贾府多住一段时日。

    如此薛母正好顺势就答应下来。

    其实,这也正合了她的意。

    她与王夫人许久未见,本也想多住一阵,姐妹两个好好叙一叙。

    再加上宝钗的事终究未定,说不定最后还要落在贾府。

    如此,住在这边自然都方便。

    不过薛母虽答应住下,却也同王夫人说好,只是借住房子,其余一概费用自理。

    王夫人知她家不差钱,自也不再强求待客之道。

    就这样,薛家娘仨就在梨香院住下了。

    这梨香院原本是荣国公养老之所,虽小小巧巧,只有十几间房舍,但前厅后舍却都齐全。

    后面还有一门通街,平日薛家的人就走此门,也不打搅贾府。

    西南也有一角门,直通王夫人正房的东院。

    每日或饭后,或晚间。

    薛家母女就可以从这边进去,到贾府走动走动。

    薛母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

    宝钗则可与黛玉、三春等姐妹一处。

    或是姐妹们一起看书下棋,或和李纨做做针黹。

    总之,薛家母女在此居住,倒也十分相安。

    直到这天,钦天监的僧录司、道录司各派了一小吏,后面还跟着几个年老的僧道。

    他们先到荣府见了贾政,随后就一起来梨香院,指名拜见薛大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