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百二十六章:建议
    经过诸卿具体的商议后,武功侯赵佗建言的开设工、农学室的提案正式开始实施。

    原本培养文法吏的秦国学室,是由廷尉府操持。

    工、农学室,也各有一官署进行具体的负责。

    少府掌百工,所以工学的开设由少府赵佗来主持。

    其中的工学课本和各项细节的制定,都是赵佗自己一手操办,样样皆顺他的心意来。

    农学就不一样了。

    此事虽然是赵佗提议的,但具体实施归治粟内史王戊管。

    治粟内史,就是汉时的大司农,听名字就知道是负责主管农业的最高官署,所以农学之事本不该赵佗来插手。

    但实际上没过多久,治粟内史王戊就亲自前来赵佗府上拜访,向他求问关于兴办农学的问题。

    “此事王君可参照下我工学的章程,具体实施就根据农人的情况来决定。”

    赵佗直接将工学的制度草稿给了王戊一份,又给他看了看物理课本的初稿。

    “君侯竟然连工学的传授文本都搞出来了!”

    王戊大受震撼。

    办学,那要有相关的课本传授才行。

    比如秦国的识字课本,就有廷尉李斯《仓颉篇》,尚书令赵高的《爰历篇》以及太史胡毋敬的《博学篇》。

    像文法学室,其主要教授的内容就直接是秦法秦律。

    学室子弟毕业的要求是能熟练的背诵相关秦律,通过考官的问答,顺利答辩,才能通过考核,外放为基层吏员。

    所以要办工学、农学,那他们就得先将课本弄出来才行。

    王戊这边才把农学的人员组织,大概架构弄出来,至于课本,还在各种农书里挑选呢。哪知道人家武功侯这边竟然都直接弄出了初稿,速度何其快也。

    特别是当王戊粗略翻了一下课本的内容,立刻就被那一套套的力学、声学体系震的双目发直。

    他喃喃道:“这《物理》的内容竟如此博大。”

    赵佗解释道:“这书上的东西大多是我从公输残卷,以及墨家的《墨经》上摘抄,然后由柱下史、墨者等博学专业人士帮助,所以才能快速整理出来。”

    “公输残卷……好东西啊!”

    王戊舔了舔嘴唇,有些渴望的看着赵佗:“君侯,你之前曾言和农家之人有过接触,所以才有了沤肥法和曲辕犁等有利农业的器物方法。现在君侯又建言兴农学,不知可有方法教我?”

    赵佗一怔,然后哑然失笑。

    这个老王啊,居然打的是这个主意。

    不过赵佗也不藏私,还真给了王戊一些建议。

    农学课本的具体内容。

    赵佗建议王戊一方面可以从古代农书里选择实际有效的好方法编入。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全国各地农官,献纳农业耕种的实用技巧。

    同时还可组织一小批人专门研究各项农业技术的原理。

    就如同物理里的声学、光学之类,只要先将农学技术的原理弄懂了吃透了,就能从其中进行改进和创造。

    一番话听的王戊连连点头。

    在最后,赵佗还送给了王戊一些“小时候从农家那边听到的一些想法。”

    第一个就是杂交育种。

    像用母驴与公马杂交出骡子一样,可以尝试对作物进行杂交育种,使得产量大大提升。

    这东西的具体操作,赵佗不是很懂。

    但他前世听过大名鼎鼎的杂交水稻,知道这技术肯定有大用。所以他将概念先抛给王戊,让他找专业的农人慢慢进行研究。

    另一个,则是嫁接技术。

    在周朝时期,就有“连理木”一说。

    指的就是在大自然中有两个枝条挨在一起生长,时间长了就连在一起了。

    古人发现后,认为这是大祥瑞,以此来形容男女之间爱情的忠贞不二,永不分离。

    赵佗说农家之人从“连理木”现象中发现了将植物进行嫁接的技术,可以提高产量,抗病效果等等。

    王戊听得如痴如醉,武功侯提出的“杂交育种”和“嫁接”的概念,一听就很厉害。

    再联想到武功侯从不无的放矢,抛出的方法都有大用。

    这两技术如果都实现了,那大秦的农业产量岂不是还能再大大提高。

    他王戊的政绩岂不是大大的好。

    “君侯的指点,戊记下了。”

    王戊临走前,对着赵佗深深鞠了一躬,以表谢意。

    “王君客气。”

    赵佗笑呵呵的送他离去。

    王戊有些话虽然没明说,但态度表明了他认为自己承了赵佗一个大大的人情。

    人情债,最难还。

    日后赵佗有用到王戊的地方,他肯定是责无旁贷。

    其实赵佗在此事上,是占了便宜。

    他之所以要提议开设工、农学室,真正的目的是要将其作为针对军功爵制度的一块探路石。

    农为国本。

    秦国的商鞅变法,其目的就是要将秦国变成耕战之国。

    《商君书》里就说的很清楚:“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国家的一切都以农战为先,只要有利于农业生产,其他任何百业都可以往后挪挪。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法家也是为了秦国的农和战而服务。

    所以赵佗拿出农、工来当幌子,果然如愿的压制了一切反对派。

    上到皇帝,下到众公卿,谁也不会阻止一个有利农业的建议。

    至于百工,虽然原本地位不算高。

    但这几年在赵佗一堆跨时代造物的作用下,被皇帝和众公卿十分重视,将其提高到农业的地位,是能说得过去的。

    作为赵佗大计划里的先驱,只要这第一批工学、农学搞好了,弄出了成效。那么他后面就可以顺势提出开设更多的学室。

    比如医学,比如军校,比如……

    等到各种学室都被赵佗弄出来。

    学室弟子只要通过考核就能担任相关专业的官吏,那么军功爵的价值定将大大降低,国家发动战争的意愿也就降低了。

    这属于是用很温和的手段来为秦国这辆战车踩刹车。

    所以王戊的农学政绩就很关键了,赵佗帮他,就是在帮自己。

    “慢慢来,两三年弄一个学室出来,样样都办出彩,这样就让人无话可说。”

    “我要避免与李斯产生矛盾,他岁数大了,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和他硬碰硬,靠着温和的手段先熬过这几年。等他死了,我再大展身手就是了。”

    想到此处,赵佗嘴角露出微笑。

    他想动军功爵制度,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李斯。

    但赵佗觉得自己不需要和李斯硬碰硬,何必呢。

    掐指一算,李斯今年好像六十五了。

    他赵佗今年才二十六岁啊。

    就算让李斯再活十年,赵佗照样有的是时间来改革。

    时间,就是赵佗的优势,足以为他消灭一切敌人。

    “政斗?”

    “不需要的,熬死就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实力碾压,兵家正道。”

    在赵佗的帮助下,有少府的工学章程和课本作为参照,王戊所操持的农学之事也很快走上了正轨。

    这两个新开设的学室,要在咸阳先搞第一批试点,好看看效果。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推广到全国去。

    就在工、农学室在咸阳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各郡县征召的兵员和输运的粮秣都在快速的往南方边境聚集。

    到了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所有的人员和后勤运输都已布置到位。

    秦国征伐百越之战,正式打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