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67.楚安君所行之事,与曹司空一般无二(求订阅月票)
    邓艾的第一句落下,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此前众人皆以德与才而论贤,但无论德还是才,皆是从个人自身的角度出发。

    他们眼前这稚子,却是站在了另一个层面。

    与之一比,有如云泥。

    但最让他们难受的是,这等大气的话语,是出自一个不过看着只有八九岁的孩子。

    “好一句为国为民者,为贤啊。”上方,韩嵩摸着胡子,很是感叹,心中想着,也不知这个是谁家的孩子,他想收徒了。

    旁边的刘琮,同样点头赞同夸赞,“小友年纪不大,眼光却是长远,还请继续。”

    邓艾笑笑应了,继续道,“自古有无国之民,未有无民之国,是以,国为民而立,民则为国本。古之贤人,无不是为国为民者。”

    上方,黄月英认真了起来,邓艾的论述,很像她最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

    那一份理论,可是她花了大量时间修改,且经过诸葛亮润色的。

    要让孩子们接下去也能走向她想要的方向,这理论便是一定要学的。

    而在那之前,她首先要让他们明白的是百姓与国家的关系。

    是先有民,才有国。

    国,是为民而立。

    明白这一点先后顺序,就能明白,民才是国家的根本,这与儒家思想中民贵君轻相似,因此在这时代,也得以被不少人认同。

    而后,邓艾又说,而古代的贤人,没有一个不是为国为民的,迅速切题,接下来,便是要举证了。

    “帝尧禅位于舜而非长子丹朱?何也?

    皆因授舜则民得其利,民得其利则可固国本,是以,帝尧禅位是为国为民。

    舜又以夏禹治水之功禅让之,何也?其治水之功亦为固国本,仅此。

    惜禹欲禅益,启伐之,方有家天下,然此非禹之过也。

    其后浩荡千百年,能称之贤人者,数不胜数,又如管子、又如孔圣,无不例外。

    故所谓贤也,为国为民。”

    邓艾停了话语,看向黄月英,像是在说,先生,我这作业可是交了啊。

    场内众人却是没有料到,这小子的论贤竟然这么简短?

    可是,虽然简短,却也是真的说到点子上的。

    尧舜禹,可是后世公认的圣人贤王,且尧禅位给舜而不是自己的长子丹朱,说的就是把帝位给舜,可以让天下得利。

    夏禹治水的功劳更不必众人多说。

    夏禹之后,本想禅位给伯益,可夏禹的儿子启不同意,在禹死后,取代伯益继位,这才有了传承千年的家天下。

    再说之后的千百年来,能被称之为贤的人,都不仅仅是因为德与才,更因为其心为国为民。

    众人,确实无法反驳。

    且,对于邓艾这论述的简短也表示了理解,毕竟对方年纪还小啊!总不能要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做一篇辞藻华丽的赋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位上,刘琮大喜,见着这样聪慧的孩子,他一下也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若能培养这个孩子为自己的孩子助力,日后荆州定也可承平的,便道,“虽是年少,然见识不浅,此论甚善。”

    “甚善。”韩嵩也是赞同,“小子何名?”

    邓艾眨了眨眼睛,先是对着两人拱了手,“南阳邓氏,名艾,献丑了。”

    厅内,众多士子了然,原来是邓氏子弟。

    “好,不知可有先生了?”韩嵩再问。

    邓艾微微错愕,点头,“已拜得名师了。”

    韩嵩也错愕,这么小就拜得名师了?南阳邓氏有大儒吗?他怎么不知道?

    不过,人家既然已经拜过师傅了,他也就不好再抢人弟子了。

    于是道,“可还有人愿论上一番的?”

    此时,再无人回答。

    有邓艾的表现在,众人就知道,这论贤一场,当以此子为最佳了。

    场内,早有侍从给邓艾和孙绍找了位置坐,这是韩嵩属意的。

    而韩嵩见无人回答,便摸着胡子道,“既如此,便至今日正题,辩贤,可辩古今贤才,亦可辩乡野闲人,可问古今轶事,亦可问天下大势。”

    于是,场内便再度热闹了起来,议论声又起。

    此时,之前那说场中无人可出黄月英其右的人,便又道,“此时辩贤,然在下以为,荆楚之地,不,大汉寰宇之内,其贤无可出楚安君其右者。”

    有人赞同。

    就也有人反对。

    赞同的人要么是因黄月英各种改革举措的既得利益或是相关者,反对的人也仅仅是因为这人非要追着一个女子捧令人不忿。

    当下,便有人举了其他例子出来。

    于是,场间气氛再度热闹起来。

    黄月英则是眯了眯眼睛,看了一眼上方的刘琮与韩嵩,这两个人啊,心思是一点都不纯。

    今日之事,怕是难以善了。

    也幸好,她来之前,就让蔡瑁准备兵马了。

    “阿楚,对方语气逼人,此时虽是辩了不少人,但最后目标一定是你。”蒯越提醒道,“可莫要陷入陷阱。”

    黄月英点头,“嗯。”

    然后,她就听到有人在辩曹操是贤还是奸。

    估计,曹操之后,对应的就得是她了。

    这世道啊,真麻烦。

    有时也真的想直接给刘琮一棍子带走拉倒,可到底还是得看着刘表刚去没多久的薄面。

    “可在下曾闻,楚安君所行之事,与曹司空一般无二。”那一开始夸赞黄月英的人,突然转了口。

    “荒唐!”

    “胡说!”

    “女君造楚纸、印刷技法,我等读书人哪个不受益的?又献冬麦夏稻之法,活人何止千万?”

    当下就有人反驳。

    “昔年曹司空也是个敢刺杀董卓的为国青年,也是个敢迎天子的大汉忠臣啊!”那人依旧笑着道,“可如今呢?”

    众人有些沉默。

    因为曹操确实做了那些事儿,也一度有人认为,曹操的确是个忠心汉室的大才。

    但因为天子手书,以及曹操后来干的那些事儿,南方各地几乎没有人认为曹操还是个汉臣。

    “你说女君所行之事与曹逆无二,可有证据?”又有人道。

    “证据?”那人笑吟吟的望向主位上的刘琮,“咱们的州牧,便是最好的证人与证据啊!”

    刘琮见着终于到了他的主场,脸色都红了不少,是啊,他才是最好的证人!

    他说的话,就是证据啊!

    众目睽睽之下,他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

    胡说怼八道提醒您,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