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4章 拍卖
    另一边,冯惜墨一眼就看到了唐伯虎的桃花庵图。

    他不得不承认,唐伯虎这副画意境悠扬深远,只是简单的画了一园桃花、一庵一人一酒,便勾勒出了唐寅那宛若桃花仙人般的翩翩风度。

    这副画对看过电影的人来说,简直是绝杀。

    冯惜墨拿着画笔准备题诗时颇为纠结,为他人画作题诗一般题自己作品或者前人之作。

    但这副桃花庵图一出,自己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那首《桃花庵歌》。

    思虑再三,他也没有把握做出一首比之更优秀的诗作。

    如果强行题上自己的诗,只能是贻笑大方。

    罢了!

    冯惜墨长叹一声,提笔挥毫写就了那一首注定的诗词。

    桃花庵里桃花歌,桃花庵里桃花仙;

    ……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另一边的唐伯虎赏析完冯惜墨的画作,很快选定了一篇文章,挥毫题跋于画作空白处。

    至此,两人皆完成了画作。

    透过水镜术,影院众人皆看到了两幅各有千秋的画作。

    一副学堂师恩图,人物众多,形象栩栩如生,加上唐伯虎的真迹,一首在这个世上闻所未闻的《师说》,令人耳目一新。

    人们不禁念诵起唐伯虎的题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台下张修贤读完此文怅然若失道:

    “如此奇文,竟不是出自应天书院,甚至不是我大黎文人之手!

    悲呼,叹乎!”

    一旁副院长孟从安也抚须摇头道:“作此文者,当得起一代文宗之称…

    不过老夫更好奇的是,这文中竟然称孔子为圣人。

    何等文道大家可称圣?大黎文道两千余载,仅有开创文道儒家的朱子可称圣。

    是大明那边的文圣么?似是从未听闻过…”

    《师说》一文在影院中的影迷们读来,也是朗朗上口,只觉句句在理,字字珠玑。

    加上是唐伯虎所题,即使上面写了作者韩愈,也不影响他们的喜爱。

    种种因素叠加之下,众人对此图愈发喜爱,恨不能据为己有。

    见台下众人对着自己的画作议论纷纷,冯惜墨不禁迷之自信涌上心头,提议道:

    “唐伯虎,你不是随便一副画都值一两白银么?

    恰好老夫画作也尚能换取白银几两。

    不如将此画现场拍卖,价高者获胜如何?”

    唐伯虎哈哈一笑,

    “钱财于我如粪土,我唐伯虎这一生,

    不炼金丹不作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此画拍卖所得,我愿全部赠予我好友方不器,分文不留!”

    此话一出,台下一片叫好,连应天书院之人也不得不叹一声,好一个淡泊名利的狂士!

    冯惜墨在台上脸色一僵,心中暗骂道:

    你说好就行了,怎么还吟上诗了。

    这波属实让他装上了。

    冯惜墨隐隐感觉,自己好像和电影中被唐伯虎气得半死的宁王很像,都被他当成了彰显本事的陪衬。

    冯惜墨连忙也跟随说道:“我也愿将拍卖所得赠予应天书院,支持我大黎学子学业。”

    台下的孟院长眉头一皱,低声吩咐张修贤:“等下你看价格差不多了,便把那副《学堂师恩图》买下。

    不要太早压价,免得落人口舌。”

    张修贤点头道:“下官明白,既然说了支持书院学子,这份名头我书院当然不能让他人抢了先。”

    孟院长补充道:“此为其一,再者那篇《师说》也值得挂在书院当中,让所有夫子学习。”

    张修贤记下了副院长嘱咐,心道:看来在孟院长眼中,唐伯虎题的这篇文章,价值要高于冯夫子的画作!

    这让他不免觉得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只能照做。

    在两人交流中,冯惜墨的画作开始了无底价拍卖。

    “一千两!”

    “两千两!”

    …

    “三万两!”

    价格很快突破了冯惜墨以往普通画作的记录。

    最终以十万两的天价被张修贤用书院名称拍下。

    冯惜墨心中狂喜,毕竟以往他一副普通画作最多只有数千两的价格。

    十万两,已经能买好几幅有文气加持的灵画了。

    他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券了,脸上闪过一丝喜意,随后“云淡风轻”地说道:

    “老夫许久不曾有画作问世,却不想得诸位如此厚爱,惭愧!

    唐伯虎,要不比试到这里如何?

    我愿出两万两买下你的画,毕竟上面也有我的题文。”

    冯惜墨那话挤兑唐伯虎,暗示他的画就算值一万两,也赢不了。

    至于电影中唐伯虎自吹的三十万两一幅画?

    不过笑话罢了!

    面对冯惜墨的阴阳怪气,唐伯虎不以为意,一副没把胜负放心上的样子。

    “不劳冯大家操心了,画卖多少银两与我并不在意。

    就像今天,比试输赢我也没放在心上。

    只是单纯地想和诸位喜爱电影之人见上一见罢了。”

    冯惜墨笑容再也维持不住了,登时僵住了。

    他就不该嘴贱去问。

    现在好了,没挤兑过别人,还让他装了个逼,何苦来哉!

    冯惜墨只能憋出一句:“伶牙俐齿!”拂袖离开站到一旁,等着看唐伯虎的出糗。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唐伯虎的画作拍卖时,比自己的画作热闹许多!

    他当然不知道,在影迷心中,

    《学堂师恩图》的高价格也有一半是唐伯虎题的文章功劳。

    毕竟唐伯虎名声早在盛京城大街小巷传遍了。

    现在有机会得到唐伯虎的真迹,哪怕是他人画作上的题文,众人也都趋之若鹜。

    更别说唐伯虎本人的亲手画作了。

    此图为唐寅亲笔画就,意境高远,加上众人耳熟能详的《桃花庵歌》,简直可以说是唐伯虎一生的写照。

    任何一个听过唐伯虎名头之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买下。

    无论是收藏还是转手,都有无比广阔的市场。

    “八万两!”

    “十万两!”

    …

    “三十万两!”

    楼上梁公公尖细的嗓音响彻锦绣厅,震得众人头皮发麻,目瞪口呆。

    毫无疑问,这是长公主殿下出手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