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原在第二天就明显感觉到,自己貌似在学校出名了。
而且,他昨天做的演讲多少还是有点效果的,这两天看书的人明显多了很多,也积极了很多。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的错觉,因为明后两天就是月底了。
月底到了,月考也当然就到了,那些人是在为月考做准备也说不定。
包括他自己,为了这次月考,他也连小说都停下没写了。
总不能刚刚拿了个奥赛第一,回头月考中却考的一塌糊涂吧?
到了下午,月考的时间表也贴出来了:星期三上午考数学、物理,下午考语文,星期四上午考英语、思想政治,下午考历史。
与此同时,所有的同学也拿到了自己的座位号。
学校为了防止作弊,考试的时候是将整个年级的学生打乱来坐的,拿到号码之前,谁也不知道坐在自己身边的人会是谁。
不过对于林原来说,凭借他现在的实力,他完全不需要关心自己坐哪里,附近都有谁。
倒是不少学生知道自己和他是一个考场,而且离的不远的时候,纷纷都找上他:
“委员长,考试的时候照顾照顾。”
“林原,明天考试给我看看呗。”
对于这种,林原基本上不主动,但是也不拒绝。
也就是他不会主动帮那些人作弊,但是如果考试的时候他们坐在自己附近,非要偷看他的,他也不会和别人一样,小气巴拉的遮着不给看。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林原感觉自己考的应该还行,除了思想政治和历史分数可能会低一点,其他四科应该都不错,数学英语说不定还能拿满分。
值得一说的是,考完月考后,林原班上就得换组了,也就是一组移到二组去,二组去三组,三组去四组,四组去一组,这样大家都有机会坐中间的两排,可以保护大家的视力。
对于林原来说,这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原来是三组的,这次就该移到四组去了,而四组是靠墙的。
对于他写小说的工作来说,在这里写可就要安全很多了,因为初二是在二楼,老师也不可能从这边的窗外偷窥,唯一需要防备的就是前面。
所以搬完桌子后,林原的写作效率再次大大提升。
等到星期五放学的时候,林原手里又攒下了四万多字的稿子。
慢悠悠收拾好东西回到家的时候,林原发现二姐林莹和自己前后脚也回来了。
是了,她们是一个月放一次假,原来自己重生过来,已经满了一个月了啊……
这一个月里,林原觉得自己过的还是挺充实的。
自己经历了第一次创业,手里也有了点吃饭的小钱,顺便还拿了一个奥数比赛的冠军,现在又在写着一部小说。
成就满满!
林莹比林原可勤快多了,她回来后就主动去找叶素梅,帮母亲干活去了。
林原就不同了,他对于农活则是能躲就躲,躲不过再说,从来不会主动上前帮忙。
好在他成绩还行,叶素梅对这个宝贝儿子还是多少有点溺爱,一般也很少使唤他就是。当然,一年两季的插秧和收割林原是怎么也逃不了的,平时也只是做的比较少,倒也不是完全不做。
晚上吃饭的时候,林原将那个奖杯和八百块钱全部都交给了叶素梅。
林莹得知自己弟弟居然还拿了一个全县奥数的一等奖,获得了八百块钱奖励不说,前两个周末打工还赚了一千多块钱,心里的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叶素梅还算厚道,最后还给他留了一百,然后叮嘱他道:“这一百块钱你自己留着零用,别乱花。”而那块玻璃奖杯,则被她珍而重之的擦干净,然后摆放在客厅的壁橱里。
说起来,林原这个月交给她的钱,上次六百五,这次七百,加起来都有135元了,林庆两个月合起来也差不多就这个数!
林庆一天才三十块钱,做一天算一天的工钱,哪怕全月无休,也就只能赚个9块钱。他自己还得留点烟酒钱,所以一个月给到家里的,也就是六七百的样子,有时候还不到,毕竟偶尔还得帮家里干点农活什么的,不是每个月都能上满整个月的班。
这怎么不让她心生感叹?
吃完饭,林莹去帮叶素梅洗碗,而林原丢下碗就回到房间继续写他的小说。
他摊开稿纸的时候,心中忽然闪过了一丝念头:“上周末寄过去的稿子应该收到了吧?不知道杂志社的编辑看了没有?能不能发表?”
这部小说他自我感觉质量还是可以的,哪怕《今古传奇武侠版》不收,他也有信心能够发表,毕竟他也是二十多年书龄的老书虫了,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事实上,这稿子《今古传奇》编辑部确实已经收到了,但是那边却有点懵。
说实话,这是《今古传奇武侠版》编辑部第一次收到外来的稿件。
今古传奇杂志社坐落于湖西省的省府乌汉市,它筹建于八十年代初期,这几年发展的确实还可以,《今古传奇故事版》已经做到了业内第二,第一当然是《故事会》了,乃是中国通俗文学期刊界的一面旗帜。
此时正是纸媒最后的黄金时期,但其实也是武侠最后的黄金时期。
四大武侠作家,古金梁温,虽然两个已经封笔,一个更是已经不在,温巨侠也创作日稀,接近封笔,但是仍然有不少后起之秀,比如戊戟、黄易、李凉等人。
所以杂志社内部多次讨论过要不要再开一本武侠方面的月刊,因为武侠市场此时确实还是非常大,而且大陆现在也还没有一本武侠方面的权威刊物。
陆陆续续讨论了一个多月,最后终于还是确定下来:搞!
名字自然叫做《今古传奇武侠版》了。
负责的主编叫马子明,笔名叫做糊涂仙。
忙碌了半个多月,初步做好了前期准备后,马子明这几天也开始给一些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打了电话过去约稿。
但是,毕竟是一本全新的杂志,销量好不好尚未知,那些知名的武侠名家大多都没有答应他的邀稿。当然,看在《今古传奇故事版》卖的好的份上,大部分人拒绝的也不是那么明显,要不就说目前没有新作,要不就说先考虑考虑,
——主要都是想看看《今古传奇武侠版》前几期具体能卖出多少销量来。
马子明还想着看看这几天去一下那些武侠名家的城市,和他们本人实地面谈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收获。
然后就在这时候,编辑部收发室的人带了一封挂号信过来找他,说有人给他们这边投了稿!
嘿!他都还没有开始打广告征稿,只是刚刚开始小范围的约稿,居然就有人给自己投稿了?!
这消息,未免有点太灵通了吧?
带着满心的疑惑,马子明决定亲自看一看他们杂志社这第一份投稿。
不过他拆开细细一看后,有点皱眉。
这个是一个发生在现代社会的故事?而且还是在外国!
这也算是武侠小说吗?
武侠小说大多写的都是古代的事,现代武侠不能说没有,但是确实非常罕见,而讲国外的故事的,在他印象中更是几乎没有。
如果不是里面也有一些武术的元素,而且情节写的确实还不错,他几乎就要丢在一边去了。
但是他耐着性子看了三四万字后,他彻底沉浸到小说里面的世界去了,甚至连中午饭都没有顾得上去吃。
十二万字,他看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看完。
最后一页翻完后,他略带遗憾的合上了那本稿纸,然后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创刊号的文章搞定三分之一了。
他计划的《今古传奇武侠版》,每期大概在15-2万字,可以同时刊登三篇小说,每篇大概5-7万字的样子。
而这份稿子邮寄过来的字数已经有十二万字了,正好可以分成两期发,这样连下一期的稿子也有了,而且这小说看情节发展,应该是个长篇,篇幅恐怕不会短,几十万字肯定是有的,估计能连载好长一段时间。
而且小说的质量非常高!收录进创刊号完全没有问题!
可以看出来,小说文笔很老练,人物性格刻画的也很鲜明,故事整体讲述的非常精彩,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打斗场景,让他想起了八十年代的港台武侠片,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他甚至觉得自己真要按照上面的去练,也能练出小说描述的“明劲”来。
非常写实!
这种扎实的写作功底,真不像是新手写的。
但国内似乎没有谁是用这种风格写的。
他翻回去看了看作者的名字,林公子。
他在脑海里面搜索了一下,似乎没有哪个大家是叫这个名字的,难道是谁的马甲?
然后他看了看信封上的地址,江南省虔州市星国县。
这里似乎也没有出过什么武侠名家,倒是他们隔壁的庐陵市出了一个戊戟。
马子明认识戊戟,两个人都是杂志社的编辑,算是同行,在一次聚会中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前几天还给他打过电话约稿,被他推辞了,说自己已经封笔。他印象中戊戟应该都快八十岁了,要搞马甲也不大可能会叫什么林公子,而且他也不是这种风格。
无所谓了,不管是谁写的,只要后面不拉跨,这位林公子哪怕真的是个新手,也应该可以凭借此书一书封神,进入武侠名家之列。
“小刀,你来看看这个。”马子明叫过手下的一名编辑,将手中的文稿递给他。
这名编辑叫纵刀,原名熊山,马子明觉得他非常有独当一面的潜力,打算大力培养他。
纵刀自然也知道有人向他们编辑部投稿的消息,毕竟是第一份稿子,他对这个稿子其实也挺好奇的,只可惜没能第一时间看到。
他拿到稿子后,也是很快就看入迷了,花了两个多小时一口气把它看完了。
看完后,他第一时间找到马子明,神色振奋道:“马主编,这本《龙蛇演义》写的太好了,这位林公子是真的牛逼啊,这小说不火,天理不容!我觉得可以发!”
“哈哈,是吧?英雄所见略同啊。你去给他回个信吧,告诉他这稿子我们要了,顺便催促他赶紧写,我们这个目前是按照月刊来做的,他这个稿子也就只能支撑两个月的。再和财务说一下,虽然稿子还没有正式刊登,咱们特事特办,把这十二万字的稿费也给他结算过去。”
“好,我马上去办。”纵刀点头道:“不过,马主编,这稿费按照多少给他算?”
“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我们征稿的消息,估计是哪位名家的马甲或者是朋友,而且文笔老练,行文流畅,故事精彩,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咱们就千金买马骨,给他最顶格的待遇吧,千字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