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素素家的餐馆,在极速网吧的斜对面,隔了不到一百米。
餐馆非常简陋,没有所谓的后厨,就是门口支了一口大锅,里面摆了几张桌子。
此时正好是中午十二点多,正是用餐高峰期。
不过她家的生意并不是太好,八张桌子都没有坐满,只有三组顾客,六七个人。
看见跟在女儿身后的林原,温母的眼神也有点不自然,她自然也是认识林原的。
温素素让林原坐好,还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跑去和母亲嘀嘀咕咕的咬耳朵。
温母一边听,一边用眼神瞄着林原。
等温素素解释完后,最后一组客人的菜也炒好了。
给客人端上菜,盛了一大盆饭上去后,温母用围裙擦了擦手,来到林原对面坐下,温素素也挨着她母亲坐好。
林原看了她们一眼,低头轻啜了一口杯子里面的白开水,仿佛像是在品茶。
三个人至少沉默了有十来秒钟,最后还是温素素先开口:“林原同学,你刚刚说的那个办法,可以说出来了吧?”
林原还是没有说话,只是伸出右手,拇指和中指在她们面前搓了搓。
温母气恼道:“你这小鬼……如果你说的办法有效,我还会差你这两千多块钱不成?”
林原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含笑看着她俩。
最后还是温母败下阵来,她站起身,扭头从旁边的铁制楼梯噔噔噔的上了阁楼,好一会儿才拎着一个黑色塑料袋下来。
她重新坐好后,将塑料袋推到林原的面前,咬牙切齿的道:“两千三百块钱,你自己点点。”
说真的,这两千多块钱,她给出去的时候确实很心疼。不过这五天以来,她每天都比之前多四五百的收入,基本上已经把这两千三百块钱赚到手了,所以她考虑再三之后,觉得这个钱给的还是值得的。
毕竟如果真的能够垄断这四家网吧的生意,她哪怕不做其他散客的生意,一天下来也至少有三四百块钱收入,那这一个月下来,那就是上万了!
这可是21年的月入上万!一年那就是十几万!
县城现在还有不少国有土地出让,一个平方也不过就是3-5百块钱,她忙个一两年,就足够买个地皮自己盖一栋房子,甚至连装修的钱都有了。
所以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这笔生意确实划算。
林原打开塑料袋,里面好多都是十块二十块的零钱,五十一百的只有几张。他大概的翻翻,感觉八九不离十,也就没有去细数,便重新捆扎好,揣进了裤兜。
他看着对面两人,低声道:“想要杜绝竞争对手,我有上中下三个计策。看在你们这么爽快的份上,我这三个计算都告诉你们,你自己看着办。”
他的声音很低,所以温家两个人都不得不把脑袋往前凑。
“上策是你们直接找到老板,和他签订一份合作协议,比如你可以给一笔准入费用,一年一千两千,具体的自己去谈,然后谈好的协议落实到纸面上,上面设置违约条款,在协议期限内,网吧的餐饮供应只能交给你们,违约的话,老板就必须赔偿准入费用的多少倍。”
“中策是你们直接收买网管,比如免费给他供应工作餐,或者也可以干脆直接给钱。他们一个月工资我问过了,不过才四五百块钱,你直接一个月给个五十八十块钱应该就足够了,甚至还可以叫他们问好客人要吃什么,你到点直接去拿单就行,中途有人要点餐的,也可以随时通知你们。”
“下策就是温姐你自己刚刚说的,先不管,到有人进场的时候,就和他们打价格战,他们赚不到钱,自然就不会做了。”
“说真的,如果不是我周一到周五要去学校读书,你们真要和我竞争的话,还真未必能竞争过我。”
“另外,再送你们一个建议。我看你们不仅仅是送炒粉炒饭,还有炒菜?这样太累了。就一个炒粉就够了,最多加个炒饭,这样容易记,而且也容易炒,同一种可以一锅炒,时间会快很多。炒菜要一个个炒,太麻烦了,而且赚的多不了多少,当然,这个你们自己衡量。”
说完,林原朝她们点点头,便起身离开了。
至此,他重生后第一次“创业”,算是彻底结束了。
算不上失败,毕竟他从开始就知道这个肯定做不长,而且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结局也不算坏,到手了两千五六,足够支持他很长一段时间的挥霍。
现在这样,算得上皆大欢喜吧。哪怕没有竞争,他一个周末大概也就能赚两百多块钱,这两千三,他至少要十个周末才能赚到,也就是两个半月的时间,而在温家加入了后,哪怕两个人不打价格战,双方默契平分市场,这个时间也至少要长一倍,那就要小半年的时间。
这就有点划不来了。
出了温家餐馆后,林原骑上他那辆破自行车,第一时间就去了位于五福路的自行车卖场,花了35块钱换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顺便把自己那辆破车卖给了隔壁自行车维修店,卖了4块钱。
骑上新车的林原感觉轻快了许多,不过他并没有着急去邮政局寄信,而是找了一家报刊亭。
报刊亭的老板是个戴着眼镜的清瘦中年人,他坐在一张塑料方凳上,见有顾客上门,也只是看了林原一眼,并没有开口招呼,自顾自的在那里看着手里的书。
林原瞄了一眼,
嚯,《绣榻野史》!
报刊亭里的杂志和报纸琳琅满目,都是各种耳熟能详的名字:《读者》、《意林》、《故事会》、《青年文摘》、《知音》、《中国国家地理》、《新周刊》、《都市丽人》……等等。
林原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打断了老板兴致勃勃的阅读:“老板,没有《今古传奇》吗?”
那老板抬头看了林原一眼,还是一言不发,只是指了指一个角落里。
林原凑前去一看,果然看到了《今古传奇》几个大字,不过他抽出来一看,发现不是自己要找的《今古传奇武侠版》,而是《今古传奇故事版》。
他又继续在周边翻了好一会,也没有看见自己要找的《武侠版》。
这些古早的杂志里面,他唯一还能看进去的,也就只有《今古传奇武侠版》了,温瑞安、黄易都曾在上面发表过武侠小说,而且从这个杂志里面走出了时未寒、小椴、凤歌、沧月、步非烟等不少新武侠的中坚。
他本来想买一本回去看看,没想到居然没有!
——当然没有了,《今古传奇武侠版》要到今年九月份才会面世呢,现在找的到才怪……
林原叹了口气,随便找了几个杂志,抄下了他们投稿的地址后又放了回去,然后拿起《今古传奇故事版》,递给老板道:“多少钱?”
“三块。”老板的眼睛一直盯着《绣榻野史》就没离开。
林原付了钱后就离开了,然后直奔邮政局。
邮政局早两年还叫邮电局,那时候家里要装电话得要找它才行。三年前,邮电局才被拆分成邮政局和电信局。
星国县的邮政局在凤凰大道,离县政府不远。
林原进去后,买了三个信封和三张邮票。
他沉思了一会,最终一份填的是《读者》的地址,一份填的是《意林》的地址,最后一份他选择了《故事会》。
将手里的稿件塞进了信封中封好口,然后填好地址贴上邮票后,他将那三封信投进了邮政局门口的信箱里面,便不再去想这事了。
不过是试手之作,发表了固然好,没成也无所谓。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古人诚不我欺啊。
邮政局隔壁是一家书店,叫“芝麻开门”,林原闲着无事,进去里面看了看,想看这里有没有《今古传奇武侠版》,但是转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
不过他也没有空手而归,在里面挑了几本习题集,而且他还特意找了一本初中奥数相关的习题,想这两天抽空做做。
临阵磨刀,不快也光嘛。
等他从县城回来,叶素梅同志才刚刚吃完中午饭洗好碗。
农村里面,中午一两点钟才吃饭是一点都不稀奇。
看见林原骑着车回来后,她虎着脸道:“上午跑哪里去了?找你吃饭找半天!”
林原讶然道:“我吃过了啊……给你留了字条没看见?”
这个时代普通人一般都还没有手机,找人确实不方便,所以林原走的时候怕父母会担心,在桌子上留了个字条说有事出去一下。
叶素梅用围裙擦干净手上的水,道:“你就说你出去一下,又没说去哪里……等等,你骑的谁的车?”
林原拍了拍坐垫,扬眉笑道:“自己赚钱买的,你看看怎么样?”
这么大一辆车子,他肯定没办法瞒过去,所以他一路上也反复考虑过了,觉得可以有选择性的告诉父母,毕竟自己未来赚的钱肯定不会少,早点让父母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个学霸,还是个会赚钱的天才也有好处,以后不用瞒的那么累,而且有的事情自己不方便出面的,还可以让父母来帮忙。
接下来,他三言两语将整个事情有选择性的大略讲了一下,至于最后交易的金额,他更是砍了一大半,饶是如此,他还是被叶素梅同志的嗓音吓了一跳。
“你说她给了你多少钱?!”
“一千。买车花了35块钱,那辆破车被我卖了,卖了4块钱。另外我还买了点习题,花了三十多,还剩65,喏,都在这里了。”
林原从裤兜里掏出了那个黑色塑料袋递给了她。
当然,里面的都是散票,那些大票早全部都被林原藏了起来。
叶素梅接过塑料袋打开一看,也没有去清点,而是眼神复杂的看着林原,叹道:“不知不觉,你那么快就长大了,都会自己赚钱了。”
林原撒娇道:“哎呀,再大也都还是你儿子嘛。”
叶素梅叹了口气,强压住混合着欣喜和酸涩的内心,道:“这钱都给我了?你自己不留一点?”
林原装着不好意思的道:“上个星期和今天,我通过送餐还是赚了一点钱的,有一百多块钱,够花了。”
叶素梅点点头,没有继续去追问,道:“你中午吃饭了没有?我给你留了饭在锅里热着,还炒了你爱吃的青椒炒肉和豆腐。”
林原摸了摸肚子,道:“本来是吃了的,有这两个菜的话,那我再吃一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