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分钱喝了一肚子水,找了个没人的角落解决了下,就当给大地施肥了。
回到家,做饭的时候,刘静海看了一眼厨房里的东西,除了盐几乎都没有多少了。
他家盐的用量不大,奶奶年纪大了,平时吃的也比较清淡。
酱油,醋这些都是敞开供应的,散装的低档酱油,醋每次都是限购三斤,不限次数。
黄豆酱每户每月凭证供应半斤。
油,京城户口每人每月一张油票,可以买三两油。
像芝麻油这种,一般都是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发一张票。
明天休息,他得早点去肉铺“抢”些肥肉回来。
这时候买肉是要排队的,轮到你时卖肉的给你割什么部位就是那个部位,看着不争不抢都一样,全屏运气。
可你要真这么想,那你就太天真了。
规矩是死的,可是人却是活的,谁还没有个亲戚朋友,你以为人家真的是按规矩割的呀!
这年头要是有个肉铺的亲戚,那是很吃香的。
第二天。
刘静海一大早就跟着院子里的大爷大妈们向供销社冲去。
虽然他不缺这些东西,但明面上还是要做的。
在供销社差不多逛到十点半他就回去了,昨天刘为民说今天就来城里,来了肯定是先到家里找自己,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要到了。
就在他回家的时候,刘有德也赶着马车送刘为民小两口和孩子进了城。
进城后刘有德下车牵着马车走,嘴上还埋怨着:“跟你说让你把孩子留村里,等过两年大一点了再接过来,你就是不愿意,怎么,怕你老子我虐待你俩个娃呀?”
“爹,我在不是想着孩子在城里长大好点吗?再说了,万一要是海哥给我媳妇也找到工作,孩子不是也有定量了。”
刘有德回头就是一鞭子抽在刘为民身上。
“海哥海哥,你海哥欠你的啊?你这一次欠的人情,你老子都不知道怎么还,还想怎么的,让海子给你当爹养你啊?”
刘为民委屈的说:“爹,我媳妇和孩子都在呢,你能不能给我留点面子。”
刘有德瞪了瞪眼睛,最终还是顾及儿媳妇和孩子,没有再说什么。
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依靠在他们妈妈身上,大的男孩四岁,女孩才两岁。
他们对陌生环境很是好奇,睁大了眼睛四处望着。
刘为民的媳妇叫李梅花,一个很土又很正常的名字,因为大多数的乡下人都没有什么文化,取的名字基本都是什么翠花,莲花,菊花,梅花之类的。
李梅花也是第一次进城,既有对城里生活的向往,又有些不安。
这种不安只有等她慢慢融入城里,不缺吃穿才会消失。
刘有德去过几次南锣鼓巷,路也比较熟,来到大院门口后并没有卸马车上的东西,因为一会还要拉去刘为民的住处。
车上因为有东西自然需要有人看着,刘有德让刘为民看着马车,自己带着儿媳妇和俩孩子进去见老太太。
刘静海已经在家等着了,见刘有德进来后道:“有德叔,弟妹你们来了。”
“婶子,小海,给你们添麻烦了。”
“说什么呢,不麻烦。”
李梅花也赶紧叫奶奶,小男孩脆声声的喊太奶奶,小女孩则躲在妈妈的怀里。
老太太稀罕的拉着男孩:“好孩子,来,太奶奶给你们拿好吃的。”
刘静海哪能让奶奶去,赶紧进屋把花生,瓜子和糖果拿了过来。
老太太可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给两个孩子都抓了一把。
刘静海拿出来两个红包给两个孩子,里面都是五毛钱。
李梅花连连拒绝,在村里可没有给孩子红包的习惯,就是大年初一上门拜年,那也只是抓把零嘴,还都是自家做的那种。
李梅花觉的公公说的对,自家已经欠了很大的人情,怎么还能收红包呢。
李梅花怎么也不肯收,就算塞到孩子手里,她也会拿回来放桌子上。
反复了两三回后,老太太发话了。
“拿着,这是我老婆子给孩子的,俗话说:长者赐不可辞。”
这时刘有德也开了口:“收着吧,心里记住你们海哥的好就行。”
得知刘为民还在大院外守着马车,刘静海知道他们心里其实挺着急,就提出先去安顿下来再说。
先是带着他们去大栅栏街道办了登记,然后才去了朱家胡同那间房。
刘有德他们都没有嫌弃房间小,生活不便之类的。
能在城里有个窝,他们已经很知足了,就是带着孩子有点不太方便。
几个人开始往屋子里搬东西,这次来带的东西可真不少,锅碗瓢盆,衣服被褥,粮食调料,能用上的基本上都带来了。
不过要想住进来还缺了几样东西,床,桶炉和煤球。
刘静海去供销社帮他们买了一把锁,锁上门便带着他们回来了大院。
吃午饭的时候,李梅花暗暗则舌,桌上那一个个白面馒头和肉菜,让她忍不住咽口水的同时,也对以后城里的生活更多了几分憧憬。
吃午饭的时候,刘有德一直的感谢刘静海和老太太,因为村里还有事,吃完饭他就回了村。
刘静海他们也没有闲着,他骑着车带着刘为民去大栅栏街道派出所登记,又去街道办好了粮本那些。
然后又去买了桶炉,床和煤球,一下午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到了第二天,刘静海带着刘为民去厂里报道,当天就入职上班了。
西海。
黑黢黢的环境是最后的掩护。
刘静海拎着麻袋走进了黑市。
刚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就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身穿马褂的老人走过来,惊喜的看着刘静海。
“小伙子真的是你!”
刘静海笑着说:“好久不见,大爷来点猪肉吗?”
虽然这是一个大客户,但刘静海也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他的东西不缺买家!
老爷子眼睛发亮的盯着麻袋:“都是猪肉吗?多少斤?”
刘静海:“一百斤,一块三一斤。”
老爷子豪横的道:“我全要了。”
有钱送上门,刘静海自然不会拒绝。
壮汉拿出来手电检查了一下猪肉,,老爷子痛快的掏钱结账。
有钱人到什么时候都有钱。
马褂老人就是个不差钱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