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无广告!
相比于河洛的关中王师,上党的关中兵马其实一直比较安静。
河洛这边的苻黄眉,属于三天两头得给陈留的鲜卑兵马找点儿麻烦,并且时不时的派人渡过大河骚扰枋头。
这一条路,原来是供应鲜卑十万大军粮草的重要通道,被苻黄眉这么一扰乱,自然不得安生,以至于最终粮草的运输只能选择走青州、过彭城南下。
而这条道路也最终导致慕容儁在北撤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靠近粮道、收拢驻守粮道周围的兵马,选择直接北上彭城,却忽略了蛰伏在琅琊的荀羡,差点儿就被荀羡困死在彭城。
因此苻黄眉这个出身氐人,一样属于“胡人”的家伙,却总是给鲜卑人心头添堵,让鲜卑人们在心里不知道把他骂了多少遍了,却也只能尽可能避免和苻黄眉硬碰硬。
这一次陈留的鲜卑守军在一样消息断绝的情况下一直坚持死守,导致苻黄眉清扫了外围营寨之后,攻城并不顺利,也是因为他的骂名已经传遍了陈留守军,再加上鲜卑将领的添油加醋,守军们自然既恨不得生吞其肉啖其骨,又担心破城之后为苻黄眉所害,斗志颇为坚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直没有主动招惹河北鲜卑人,而且还暗戳戳的和河北开榷场的河内、河东王师守军,自然而然在鲜卑人的心中就被打上了“人畜无害”、“能做生意”等等标签。
不少鲜卑贵族和河东、河内的驻军都有联系。
慕容令和慕容楷都在其列。
毕竟之前的榷场,几乎近似于官方走私了,个中暴利,不言而喻。
一秒记住
这也让鲜卑贵族们对这两处的关中驻军并没有多少警惕戒备之心,再加之双方地盘相接的地方,不是王屋就是太行,也就只有河内的一小段是平原,所以只要守住一些重要的关隘城池,那么就不用担心敌军的大规模进攻。
比如太行八陉,又比如······此时慕容楷脚下的枋头。
除此之外,还让包括慕容垂在内的鲜卑人都放松警惕的一点在于,驻扎在上党,号称悍将的邓羌,之前已经返回太原平乱去了,在太原兵马多半驻扎雁门以防范云中之后,邓羌应当率部驻扎太原——至少从表象上来看正是如此——所以上党、河内的守军主帅都不在,河内更是并没有多少驻军,因此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太原的动乱早就平息,而王坦之和麻思的凌厉手段也已经完全稳住了整个河东的局势,那些还在观望的世家们,至少明面上愿意服从关中的管辖指挥——太原城外的京观还是很吓人的。
所以邓羌已经接到命令,动身前往上党,集结在上党的万余兵马南下。
而有一支骑兵,已经被秘密从凉州调动到了蒲坂,穿河东,直接抵达河内,接受邓羌的指挥。
这一支骑兵的人数在八千左右,几乎已经是关中近期所能聚拢和投入战斗的全部编练骑兵,统率这支骑兵的便是护羌校尉隗粹。
出身梁州的隗粹,之前担任西戎校尉,主要任务就是安抚和讨伐戎狄,但实际上这戎狄之名,代指的还是如今已经在西北仅次于汉人的羌人和氐人。
因此杜英后表隗粹为护羌校尉,以正其名,与此同时,隗粹的主要任务还是安抚氐羌,化擅长弓马的氐羌人为己用,以编练骑兵。
关中现在对骑兵有极大地需求,尤其是随着战场重心转移到北方,依托西凉战马,建立起来一支和鲜卑人不同且亦有自家长处的骑兵就变得愈发重要。
之前关中对于骑兵的建设思路,也是在精不在广。
既是因为大规模骑兵的训练,需要大量的马匹,同时也是一个吞金无底洞,关中着实养不起,也是因为能够上马弯弓的汉人,还是太少了,把凉州上下榨干了也就只能快速训练出来几千骑兵而已,分散到各处战场、各个军中,聊胜于无。
轻骑兵在关中军队里唯一亮眼的表现,大概也就是谢玄和杜英一前一后率军奔袭淮南了,但是两淮之战,本就是借力打力的战斗,凭借这些骑兵本就不足以和十万鲜卑军队硬碰硬,而最终杜英主要依靠的还是步卒,以完成必须要硬碰硬的战事。
当然,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再结合关中已经小有所成的冶炼,关中的甲骑倒是发展建设的不错,只不过一样供应不起庞大数量的甲骑,只能在几支主力战军之中维持百余人之数,配合甲士充当刀尖。
但显然现在关中的骑兵数量远不足以满足驰骋平原,并且和鲜卑人展开大规模骑兵会战的可能,所以关中后续也开始把重点放在吸纳氐人和羌人参军上了。
随着关中如今的蓬勃发展,民生重振,各处工坊都是紧缺人手的时候,整个社会上有大量的工作和无主的机遇、潜藏的财富,所以原本还相对对立的汉人和胡人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消弭。
汉人也开始积极地招募胡人做工,同时胡人也一样欣然和汉人混居、通婚。
延续几代人的压迫、反抗、挣扎和仇恨,显然已经在蓬勃进取的关中发展浪潮下被掩盖,并且通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融合、提携、帮助,逐渐消失散去。
若春风春雨,润物细无声。
归根结底,之前的一切黑暗和对立,都是因为资源太少导致的弱肉强食。
而现在社会在发展,机会在增多,温饱在缓解,那么又何来的生死矛盾?
当生死仇恨转变为街坊邻里的小口角时,曾经的民族仇恨和对立,也就逐渐转变为了融合和发展。
为此,关中书院也提出了一个的观点:
依托关中政下的天下繁荣和平,才是真正解决这乱世的基础。
说到底,就是人人能温饱,少有所养、老有所依,又何来矛盾呢?
那位尊称河蟹的大神,自然也就会莅临人间。
正是在关中这种蓬勃团结的社会风气下,越来越多的强壮氐羌人参军,而在军队这个大熔炉之中,他们和汉人混合编练、同甘共苦,逐渐称兄道弟且书同文、言同声,融为一体、再不分彼此。
这既有都督府在其中悄然引导的功劳,自然也是因为当一个社会从战乱困苦之中恢复元气后的必然。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章节。
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晋末多少事更,第一三九零章 氐羌混一同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