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刘协加冠
    “陛下,有个叫贾诩的,在下面等了半个时辰了。”潘颖提醒。

    贾诩?刘协眼睛一亮,这个李榷还真是急性子,今天刚刚听道风声,就找上门来了。

    把队伍交给包不和刘木兰训练,刘协带着慕容贤、宋和宋平等人,换了衣服,来到书房,正式接见贾诩。

    不一会儿,贾诩就被带到刘协面前。

    作为士子,接受的是儒家教育,贾诩在礼节上倒是一点挑剔都没有,所有礼仪都做了一遍,直到刘协说平身,贾诩才恭敬的站在刘协前面。

    “贾尚书,找朕何事?”贾诩现在已经是尚书台尚书了,所以刘协称其为贾尚书。

    “启奏陛下,臣为陛下亲政而来。”贾诩躬身说道。

    “哦。”刘协想了想,挥手让四周伺候的人出去,宋和宋平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自觉的到门口警卫。看到大家都做好了准备,刘协这才说道:“有何谋划?”

    “启奏陛下,陛下今岁十二,也是该加冠的年龄了。臣请陛下同意加冠,至于怎么加冠,臣自当为陛下办妥。”

    “就这?”刘协微微一笑,看向贾诩。

    “自然不是,陛下加冠只是开始,还需大婚,册立皇后,然后才能亲政。”贾诩继续说。

    “就这?”刘协这次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笑着看着贾诩,这些刘协能想不到?

    贾诩看看四周,意思很明显,这里安全吗?刘协笑着说道:“如果有人偷听,瞒不过慕容贤的耳朵,你尽管说就是。”

    贾诩得到刘协的承诺,这才开口:“臣愿意劝说李榷为陛下所用,说服太尉马日磾、车骑将军皇甫嵩、光禄大夫杨彪等提出为皇上加冠,为亲政做准备。”

    刘协脸色稍变,历史上贾诩善于自保,但是不曾背叛李榷。现在贾诩明显是为自己打算,虽然说没有背叛李榷,但是怎么也有点······

    “文和为何如此?”刘协还是想不通,贾诩为什么会这样呢?

    “陛下,怂恿李榷起兵,臣实属无赖,盖因命在他手。如今得蒙陛下恩宠,赦免臣之罪责,臣铭感五内,特此为陛下献计。”贾诩低头说道。

    “文和请起,赐座。”刘协起身,亲自把贾诩扶到一旁座位上坐下,二人一起讨论了接下来的细节。

    又是一个早朝,刘协端坐在主位,王允、李榷、马日磾、皇甫嵩、杨彪等人站在下面。

    一番礼节过后,马日磾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如今大乱已平,百废待兴,正是重整朝纲的时候。皇上年已十二,可择日加冠。”

    马日磾刚刚晋升太傅,名望大涨,隐隐有盖过王允的势头。所说之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长安地区董卓之乱已平,李榷入朝为臣。冀州地区袁绍击败公孙瓒,战事平息。兖州曹操剿灭黄巾余孽,荆州刘表斩杀孙坚,袁术势力遭到李榷和刘表双重打击,退回豫州。整个大汉朝,一时之间出现了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这时候,是该说说皇帝的事情了。

    皇帝加冠之后,就意识着成年。成年之后,就要大婚。一旦大婚,接下来就是亲政。皇帝亲政,这就意识着王允独揽大权的日子结束了。王允自然不会同意:“太傅,皇帝年幼,岂可加冠?”

    只不过,在贾诩的操作下,仅仅几天时间,王允的声望就弱了不少。如果是过去,皇甫嵩估计还会站在一旁不说话,可是现在,皇甫嵩身居太尉,排名在司徒之前,自然要站出来说上几句:“司徒所言差矣,自古以来,幼年加冠不胜枚举,怎么到了皇上这里就不可以了呢?”

    加冠只是一个仪式,标志着男人已经成年。正常情况,男子二十岁方能加冠。可是因为各种原因,提前加冠的不在少数,用这个来阻止刘协加冠,根本不是理由。

    王允还想狡辩,杨彪站出来说道:“司徒是舍不得手中之权?”

    杨彪是光禄大夫,说起来官职不大,但是权力不小,是一个什么人都敢怼的角色。如果王允有理,杨彪自然不会去怼他。可是现在,有太傅马日磾牵头,太尉皇甫嵩跟着,事情对自己又有好处,杨彪再不出言怼王允,那就不是世家了。

    王允左右看看,原本四对一的形式,突然变成了一对四。在刚来的时候,王允还以为马日磾、皇甫嵩、杨彪等人都是世家,自然与王允站在一起,对付来自凉州的李榷。可是事情发展到现在,李榷根本没说话,马日磾皇甫嵩杨彪就把王允逼到了绝境。

    “既如此,那就加冠好了。”王允被迫同意给刘协加冠。

    李榷不是特别讲究的人,对刘协加冠的日子上不是很在意,在李榷的威逼之下,太常寺拿出的日子是三天之后。

    三天,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的确有些草率。只不过刘协也不在意这些,反正就是一个仪式,丝毫改变不了什么。王允自然不会太在意,刘协加冠的日子不好,降下灾祸,王允还更愿意看到,怎么会去为刘协挑选好日子呢。

    在大家都不怎么在意的前提下,刘协加冠事宜就这么定下来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在意。长公主刘华,太傅马日磾等人可是精心的在准备。

    刘协加冠之后,接下来就是大婚,需要册立皇后。因为在对李榷之战中,伏寿表现精彩,再加上刘华的操作,现在册封伏寿为皇后的呼声最高。在这个时候,刘华怎么会让刘协加冠出现闪失呢?

    至于马日磾,他的太傅之位原本就是为刘协加冠得来的。刘协的亲长都死了,在加冠的时候需要长辈出面,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只有找老师代替,马日磾的太傅就这么产生了。

    刘协自己,也在太常寺的官员的指导下,做着准备。

    加冠这一天,刘协早早的就被叫起来,太常寺的官员很早就来了,把刘协的头发打散,梳成两个发髻,看起来像是两个墨团顶在脑袋的左右两边。对于长期佩戴小冠的刘协,感觉非常不舒服。

    准备完毕,刘协在太常寺官员的带领下,离开长乐宫,来到太庙。

    太庙这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皇帝行冠礼,朝中但凡有资格参加的怎么能够不来呢。所以,太庙前的空地上,站满了人。

    刘协来得早了些,被带到一旁等候。也没等多久,就听太庙里面高喊:“请皇上。”

    听到这个声音,太常寺的官员护着刘协,缓缓的走上太庙前的台阶。

    刘协都记不清,自己多久没有这么一步一步的走太庙的台阶了,过去自己小,被人抱着进太庙,后来少帝刘辩继位,自己没资格进太庙,再后来自己继位,作为皇帝自然是有专门的通道到太庙,根本不用走这台阶。

    太庙的台阶不长,没等刘协想起曾经什么时候走过太庙的台阶,刘协已经来到太庙门口。

    刘协在太常寺官员的牵引下,走到太庙中间的空地,面向南面,对着前来观礼的人行了一个礼。

    礼毕,太常寺的官员扶着刘协在早就准备好的席子上坐下,等着太傅马日磾过来给自己加冠。

    马日磾今天特别打扮了一下,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而且熨得特别直,一丝皱褶都没有。刘协看了都在怀疑,这老头会不会穿上这套衣服后一直都站着。

    只见马日磾走到刘协跟前,大声说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说完,有太常寺的官员托着一个托盘过来,托盘里面放着一个布巾和梳子。

    马日磾解开刘协头上的两个发髻,用梳子简单的梳理了几下,然后有挽起来,最后用托盘里面的布巾给刘协戴上。

    刘协感受了一下,也还可以,没有戴小冠那么重,行动比较方便。

    旁边的礼官喊:“再加”。

    马日磾再次过来,开口念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然后取下刚才戴上的布巾,把一个皮弁给刘协戴上。皮弁比布巾要重一些,倒是把头发遮挡了不少,如果做事情,还是带皮弁合适一些。

    紧接着马日磾又开始念叨:“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太常寺的官员上来,手中托着一个冠冕。

    马日磾面色严肃,神情庄严,双手捧起冠冕,小心的放在刘协的头上,还用力摇了摇,生怕刘协没有戴稳似的。

    这副冠冕好重,刘协觉得,同样是皇帝戴的冠冕,过去上朝的时候戴的比这一个要轻很多。

    接下来是拜祖宗,刘协起身,对着太庙上密密麻麻的牌位,深深的拜了下去。

    三跪九叩过后,刘协这才起身。马日磾又在旁边念叨,大意就是:先帝临终,赐下字号,刘协名协,取字为和。

    因此,刘协有多了一个名字,叫刘伯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