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章 朱元璋的思考
    大明公务员第二十章朱元璋的思考第二十章朱元璋的思考

    朱元璋并不是太关注安庆公主怎么办这些人。他关注的是安庆公主越权行事。朱元璋可不想大明的公主,与汉唐的公主一样,成为朝廷上一股政治力量。

    如果这一件事情是何夕办的。

    朱元璋不会说什么。

    虽然对于这些衙役来说,是天崩地裂的横祸。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仅仅是一件小事而已。

    不值得多做关注。

    但是安庆公主插手了。就要好好纠正一二。

    虽然朱元璋知道后世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在朱元璋看来,这本身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即便提倡男女平等的后世,顶级的政治游戏,也少有女人参与。

    所以,在朱元璋看来,女人们还是不要干政的好。

    朱元璋看过这些,才将何夕的密信打开。

    何夕密信之中很长。不仅仅说了方家的事情,而是将自己一行的见闻做了一个总结。对于自己发展轻工业的棉纺业这个想法做出了总结。只是说要缓缓图之。倒是从经济上分析海上倭寇与海盗的原因。提出放开海上限制的想法。

    朱元璋沉默了好一阵子。依然觉得不行。

    因为朱元璋没有办法判断,如果放开海上贸易限制,沿海是更乱。还是更安定。

    何夕与朱元璋的思路还是有区别的。

    何夕是想从海上得到第一桶金,将外贸作为大明经济启动的一个外力。毕竟,何夕一番考察后发现。在做大蛋糕这一点,系统外的力量,哪怕一点点,也比系统内好做事。

    因为大明内部利益分配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何夕如果要动手的话,比如会遇见反噬。在没有看见效果的情况下,先遇见敌人。但是外来贸易就不一样了。

    经过元末混战。已经朱元璋经济改革,还有朱元璋本身小农经济的想法,元代兴旺无比的海贸,在明初其实处于落寂之中。只要恢复海贸,这海贸的收益,就能到何夕手中。

    哪怕几十万。一两百万。就足以让何夕撬动更大的产业。

    但是朱元璋不是这样想的。

    朱元璋想的是大明大局。在北方的战事,断断续续。西南平叛,时起时伏。朝廷内部各种事情也很多。对于东南沿海,朱元璋首先想到的是不能乱。

    然后才是其他。

    朱元璋理解何夕所说的种种。用经济因素,来分析政治现象,让朱元璋有些耳目一新。这些样的分析,在后世看来,是很平常的思路。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却是很难得的。

    不过,他对何夕放开限制之后,能彻底瓦解海盗的威胁,还是放水将海盗这些鱼给养大了?

    朱元璋并不能判断。

    最后,朱元璋看到了提议用方国珍旧部的意思。

    朱元璋沉吟不语,一时间似乎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他将徐正叫过来,说道:“詹鼎在什么地方?”

    徐正一愣,说道:“詹鼎是什么人?”

    朱元璋忽然想起,已经被他处死宗亮了。宗亮跟他十几年。当年处理方国珍的时候,他就在身边。如果他还在,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朱元璋并没有解释,说道:“你去查。”

    詹鼎乃是方国珍的谋主。

    就朱元璋来说,他看不起方国珍整个团体。或许,方国珍打海战很厉害。但是很抱歉,方国珍与大明是在陆上打的。在朱元璋看来,方国珍所部将领,有一个算一个,包括方国珍自己,都是草包。

    但是并不意味方国珍团体之中,没有人才的。

    詹鼎就是朱元璋有印象的人才。让朱元璋评价詹鼎有宰相之才。

    方国珍为人反复无常,他数次说要投降大明。但是数次失约。最后,被汤和等人兵临城下了。而且朱元璋对方国珍这种反复无常的性子,也感到厌倦,已经决定武力解决了。方国珍派詹鼎来朝。用三寸不烂之舌,为方国珍争取了投降条件。才有了方国珍一门安稳。

    否则,以方国珍数次爽约的行为。方国珍怎么有善终。

    只是,时间长了。朱元璋一时间不记得詹鼎而今任什么官职了。

    徐正效率很高,说道:“陛下,詹鼎而今在锦衣卫大牢之中。”

    朱元璋一愣,说道:“他怎么在大牢之中?”

    徐正说道:“詹鼎投奔我朝之后,先在刑部任职,但为杨宪所诋毁。外迁陕西布政使。后专任河南。因为胡惟庸在朝,一直不得入朝。后来胡惟庸倒台了。专任刑部郎中。因为牵连到逆案之中,免官下狱。”

    朱元璋说道:“什么逆案?”

    徐正说道:“是郭桓案。”

    朱元璋说道:“怎么还没有死?”

    朱元璋倒不是诅咒詹鼎。而是,郭桓案已经处置过了。如果詹鼎该死,早就行刑了。如果詹鼎不该死,而今他也应该被放出去了。怎么还在牢里。

    徐正说道:“奴婢不知道。”

    朱元璋冷笑一声,说道:“朕大概知道。”

    大明司法,绝对不是完全清白的。即便在后世,一些案子也未必能调查得清清楚楚的。更不要这个时代了。詹鼎大概就是这样的。很多东西,说不清楚。说他涉案也行,说他不涉案也对。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詹鼎在朝廷之中有人脉。或许也就放出来的。

    但是詹鼎怎么可能有人脉。

    杨宪是浙西派的大佬。虽然下场不好。而胡惟庸也是淮西派的大佬,虽然下场也不好。但是浙西与淮西,这已经是大明政治版图的绝大部分了。詹鼎两边不靠,还想得好。

    根本不要想。

    这种情况下,詹鼎没有被顺手弄进郭桓案给弄死,已经是詹鼎的幸运。

    或许,不是詹鼎的幸运,而是何夕的影响。

    在何夕的影响之下,郭桓案虽然重办。但是太子主持的。即便都是重办。朱元璋主持下的重办,与太子主持的重办,不是一个概念。

    这也是为什么办大案,影响很不好的原因。

    倒不是说,很多人不应该为自己做的事情付出代价。而是大明刑部,锦衣卫,以及整个司法体系,如何能保证公正,没有一丝偏差?毕竟在这种大案之中,一丝丝偏差,就是人命。

    十个罪犯,有一个冤枉的。冤死这个人的影响,要超过其余九个罪犯伏法。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作为一个清官,死在空印案之中。就是一个典型。说方克勤多冤枉,毕竟时代久远,很多事情也说不清楚了。但是方克勤罪不至死,却是真的。

    如果没有何夕,朱元璋永远不会想得这些。

    这些东西朱元璋并非不知道。只是他觉得,矫枉必须过正,乱世当用重典。要改变前朝贪污腐败等不良之风,必须让下重手。

    而今却不一样了。

    朱元璋依然嫉恶如仇。但是对方法上,有了更多的想法。比如通过官报这个渠道。已经有好几个贪污犯伏法了。真有人给官报寄出实名举报信。

    朱元璋说道:“徐正,你去将詹鼎给提出来,朕要见他。”

    “是。”徐正说道。

    只是这一次,徐正效率再快。也是两日之后了。并不是徐正不想提高。而是詹鼎的状况,实在是让徐正快不起来。锦衣卫诏狱是什么情况?詹鼎年纪大了。在锦衣卫诏狱之中,待了好几个月。

    一个健康人进入锦衣卫诏狱之中,几个月下来,也不成样子了。更不要说,詹鼎一个老人。而今能活下来,已经是侥天之幸,哪里还能求其他的。徐正只能想让詹鼎,沐浴更衣,好好洗刷之后,才能见朱元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