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9章 菜团
    王建国笑眯眯的:“对啊,不是你想要开店吗?”

    王团结讪讪:“那不一样!”

    王建国含糊带过:“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开一家店吗?学校门口能开,商场就不能开了?”

    王团结心知肚明,谁不明白专卖店挣钱,像某两字的国货品牌,出一双带条纹的小白鞋,让小姑娘们穿的满大街都是,都能卖断货。

    自己是不想开吗?

    那是根本砸不起本钱。

    王建国也没有继续含混下去:“三儿啊,老话说,打仗父子兵,上阵亲兄弟。

    这事儿有咱自己人看着我才放心啊。

    你也不用担心经营的问题,店址我选,人家总店还会培训,每年的爆款配货啥的都有人把控着。

    你看好店不让人使坏就行!”

    王团结感动万分:“建国哥,你放心,我肯定用心学!”

    老王大哥只觉这世界变化太快。

    一会儿不能干,一会儿能干。

    这还没说几句,儿子都已经要开专卖店了。

    老头儿脑袋有点儿晕,迟疑的问王建国:“建国啊,三儿这算是给你干活吧?”

    王建国点头:“对啊,我刚跟小三儿商量呢,让他好好学学,帮我看店。”

    老王大哥老怀宽慰:“看店好,那不就跟坐办公室一样嘛,风吹不住雨淋不住的,这个行。”

    老王大哥当年的职务,解决自己孩子的工作还是没问题的。

    可任谁都是只烧热灶,趁着自己还有能力,当年的王主任给家里孩子全安排进了厂矿企业。

    谁曾想,三十年河东三年河西,国营大厂还有裁员的一天啊。

    那些个自己孩子只能含泪进机关单位或者办事处的,这会儿连工资带级别都提上去了。

    两相比较下,真是选择大于努力。

    既然事儿说定了,老王大哥也就没多留。

    起身要告辞。

    王建国跟他妈一起,一直送到马路,给打个车付完车费才回家。

    回来的时候,听到李娟跟俩儿媳妇科普往昔岁月。

    建国妈赞许的点点头:“平日里我从来不插手咱家的生意,也就你王伯伯这事儿是头一出。

    人不能忘本啊,有恩不报,谁还敢跟你深交。”

    王建国连连应是,把有些疲惫的老太太给送回屋去。

    就是不冲着王伯伯,光是王团结提起来专卖店这仨字儿,王建国也决定给他找个活干。

    从现在开始往后十来年的光景。

    哪个服装跟鞋类的专卖店不挣钱。

    搭上地区经销商,四折进的衣服,特价的时候都只打八折卖。

    躺着挣钱!

    只要别脑子抽抽了天天跟顾客尥蹶子,基本各个都能挣的流油。

    这事儿充分说明了,遇到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如果这头猪兜里再有点儿资本。

    妥妥的一飞冲天。

    李娟看老公靠床头寻思事儿,也不着急睡觉。

    于是凑过去问:“怎么了?看着这么高兴?”

    王建国笑的有点儿心虚:“咱家账上还有多少钱?除了货运公司外,其他仨公司都拢拢。”

    李娟明了,这是又要花钱。

    被子一拽:“睡觉!公事儿上班说!”

    王建国识趣的关灯睡觉,还是等明天上班了,做好规划再去找自家这位财务经理报账吧,走后门,没走通啊。

    顺便还得给手底下人沟通下,不行成立个集团公司,不能啥都亲力亲为,自己把着决策就行了。

    笑笑举着手呼呼大睡的时候,不经意间,身价悄悄的又要往上蹦点儿。

    真是有福之人不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可能是晚上遇到了旧相识,想事情有点儿多,建国妈跟老姑太太俩人唠叨了好一会儿,自己还辗转反侧到半夜,早上就没按时起来。

    王建国制止了马大姨:“这是又想起来我爸了,别去叫了,留点儿饭到锅里就行。”

    马大姨没办法感同身受,自家爷们走的时候,要不是高兴的咬到舌头,连那两滴眼泪都流不出来。

    不过想来有自己这种夫妻成仇的,就有别的两口子恩爱不到白头的。

    自己没遇到良人,应该只是个例。

    还是让老太太缓缓心情。

    马大姨贴心的做了建国妈爱吃的发面葱油饼,正好今天要蒸馒头,发好的面揪下来一团,专门给建国妈一个人做。

    外面一层微微有点儿焦黄,里面隐约可见白绿相间的葱末,做好了就放在鏊子里用布盖上。

    大家吃完早饭,各干各的。

    等建国妈起床之后,就剩下老姑太太一个人在前院听收音机。

    里面正放着:“宋王爷传下旨

    在校场比武夺帅印

    我的儿一马三箭射得准······”

    看着建国妈的肿眼泡,老姑太太眯眼瞅半天:“我说你怎么睡这么长时间,感情是躲羞呢。这有啥了,还不如早点儿起来用凉水敷敷呢。”

    建国妈有点儿不好意思:“何必呢,虽说孩子们都门儿清,我这也得要点儿脸面啊,都当奶奶的人了。”

    这一上午,俩老太太就在前院晒着太阳,听着收音机。

    微风吹着,还有两只狗子不时的过来顶顶手心,示意让人摸摸狗头。

    马大姨买菜回来,看俩人状态挺好,洗洗手给倒上两杯热水放到手边,就去准备午饭了。

    不但要做人的,也要做狗的。

    之前王建国觉着太辛苦,想让大黑二黑吃狗粮。

    结果是俩狗一个都不愿意吃。

    饿狠了也就吃那么几颗磨磨牙。

    所以还是跟着人一起吃点儿无盐或者低盐的饭食。

    老姑太太刚开始的时候提建议:“志强小时候,还没这俩狗子的伙食好呢,你看着大米白面的,就不能给他们吃点儿粗粮?”

    马大姨倒是无所谓。

    王建国嫌麻烦:“姑奶,粗粮细粮一个价!有的粗粮还更贵一点儿。”

    老姑太太惊讶极了,不信邪的叫上建国妈一起,去了趟粮油商店。

    看着大米八毛,玉米面九毛的价格,这才放弃了给狗子换粮食的想法。

    大黑二黑吃上了比主家小时候标准还高的伙食。

    中午吃的是掺着油渣跟小青菜一起捏的菜团子。

    跟家里的蒸馍一锅出,晾凉了之后一个盆里放三个拳头大的菜团子。

    俩狗子吃的嗓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护食声儿。

    喜欢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请大家收藏: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请大家收藏: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