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在大队长上门一趟后,便带着一家老小和几个村里的汉子,去帮刘阿满收拾宅基地去了。
刘铁柱夫妇也在,他和刘青干活实在,又和刘阿满家交好。
刘阿满干脆全权交给两家人,预估了清理的时间后,把这么多天的口粮都交给他们,让王桂枝俩帮忙煮三餐。
倒是王桂枝打开刚接过来的口粮袋子,愣住了,看了看远处正在干活的村民们,压低声音劝道,
“丫头,听婶子的,不用那么好的伙食,这糙米中再加点红薯芋头什么的,再炒个青菜,填饱肚子就行,然后三五天打个鸡蛋汤。一直以来,大伙都是这么干,有些人家,甚至天天野菜馍馍,你这一旦开了先例,后面建房子的,恐怕都得怨你了。”
这倒是刘阿满考虑不周到了,她只想着这次帮忙收拾宅基地,大家都不要钱,就给他们吃得好点,
所以拿来的都是小碎米和一篮子鸡蛋,青菜每天摘。
她还准备隔天的弄点油水过来呢,
现在看来,会坏了村里的规矩。
她赶紧回去,又取了袋红薯过来,叮嘱王桂枝每天一定得煮够量,
既然不能给吃得太好,那一定得让人给吃饱了。
鸡蛋虽然拿多了,但她也不准备拿回去了,就放在这,吃多少算多少。
老瘪汉家的房子还没有拆,王桂枝俩人嫌忌讳,并没有在他家灶台做饭。
而是在外面空地上简单搭建了个临时灶台,就在那儿煮饭炒菜。
由于刘青家一家人都过来了,他干脆把自己家那头铁锅也带了过来,晚上收工了再带回去。
这锅可不敢留在这里,现在的铁锅可金贵了,工业票又难弄,万一被人偷走了,可不知道该怎么哭了。
其余人也各自带着碗过来。
由于粮食比较多,王桂枝俩人也放开来煮,炒了青菜的同时,还打了个西红柿鸡蛋汤。
第一顿饭,就把大伙给吃撑了。
纷纷赞刘阿满会做人。
刘阿满不知大伙所想,看着天气热,家里煮绿豆糖水的时候,就往那边和作坊也各送了一大盆,
这炎热的天气,能喝上一碗清凉的绿豆糖水,整颗心都是满足的。
……
自去年开始,其他村庄陆续有人平反,很多知青也陆续因为各种原因回了城。
而刘家庄的知青,第一个回城竟然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祝爱莲。
因为众所周知,祝爱莲家里在所有的知青里,家里是最穷的一个,吃饱穿暖都得下了乡的女儿省吃俭用的补贴,这样的家庭,竟然还有能力把她弄回城里?
可她偏偏就是拿到了城里的接收证明,得意洋洋的去了大队部给大队长刘发签了字,说要回城嫁人,夫家还帮她在五金厂找了份工作。
这消息一出,可羡煞了不少人。
祝爱莲拿着证明回到知青部,脸上的张扬直接刺痛了正在洗碗的周艳红的眼睛。
自谭晓玲走后,她一直自认为是知青部家境最好的女知青。
可没想到,她还没有机会回城,这最穷祝爱莲倒找到了机会可以回城了。
所以,她看着祝爱莲,阴阳怪气的说道,
“这回去嫁人,不会要嫁个老头吧,不然怎么会这么大方,还肯给你找工作,瞧你也没什么姿色。”
不得不说周艳红真相了,要娶祝爱莲的的确是一个老头子,只有一个独女,他女婿是五金厂的领导,为了找个可以照顾老丈人下半辈子的人在一起,他干脆的弄出了一份有名无实的工作。
祝爱莲也不是傻的,大约也猜得到,她这回回城是得照顾她未来的丈夫的,要说,她这么一个如花大闺女,嫁个老头子,肯定甘心不了。
可她又想啊,这老头年纪都那么大了,也活不了多少年了,反正她主要目的是回城,嫁就嫁呗。
等老头一死,她再想后路,
各取所需而已。
事实归事实,可被周艳红这么明晃晃的嚷嚷出来,
祝爱莲还是有几分难堪,
要不是为了回城,谁愿意委身给一个黄土埋半截的老头子啊!
反正她是不愿意再待在农村里,日日和泥土打交道了。
周艳红看她脸色难看,嘲讽道,
“脸色这么差,不会给我猜中了吧?”
祝爱莲跺了跺脚,
“要你管,反正我有机会回了城,而你,还得在刘家庄熬日子。”
说完,甩脸就准备走人进屋,
背后就传来周艳红的声音,
“熬就熬,谁像你一样,为了回城,竟然能嫁给个老头。”
祝爱莲刚踏过门槛,突然就回头笑了笑,
“那又怎样,你不会还指望等着作坊招人吧?我劝你还是别指望了,再想也没用,就凭之前我们把陆知青赶走,刘家庄的作坊就永远没有我们的份,你可别忘了,那作坊,可是刘阿满一手建立的!”
周艳红被点中心思,咬着牙恨恨的哼了两下,却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
一旁的蔡观鸿脸色也不好,余光看到唐香萍下班回来,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殷勤的迎上去,
“香萍,下班了呀,锅里留着你的饭呢。”
闻言,周艳红立刻脸色一变,恨恨的瞪了唐香萍一眼,转身端着碗就进了厨房。
唐香萍不明所以的愣了愣,勉强看了一眼蔡观鸿,没说话,洗了手便进了厨房。
留下身后的蔡观鸿一人待在原地,他咬了咬牙。
今天轮到周艳红做的饭,唐香萍回来得晚,锅里就只剩一碗红薯稀饭。
忙了半天,也是饿了,端起碗就飞快的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面前就突然坐下一个人,正是周艳红,
只见她试探着问,
“唐大姐,你都这个岁数了,怎么还没想着嫁人的事?”
唐香萍嘴里那口饭,就那样不上不下的卡在喉咙里,
年纪大?
嗯,的确是!
嫁人?
这个她也有想过,以前就老想着,到底哪天可以回城,嫁个老实人生个娃,把日子好好活下去。
但现在她不这么想了,她有工作有收入,对回城就没那么执着了。
她的家里她知道,她都下乡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一言半语来信问下她的情况,大约是已经忘了她这个女儿了。
回去了,家里应该也没有了她的位置,
有时,她甚至在想,
也许,就这样待在刘家庄一辈子也行!
喜欢穿越七零之我拿起了杀猪刀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之我拿起了杀猪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穿越七零之我拿起了杀猪刀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之我拿起了杀猪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