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9章 飞鹰小组全员归队
    胡二宝的职务是神枪手四连连长,

    但是和苏武的关系熟得很,

    他是挺进纵队刺客级狙击手,挺进纵队最早的战士(最早出现在第五章)。

    这边,苏武听到周韬奋他们回来了,心里止不住的快活起来,

    马上问:

    “程兵、霍登选还有周韬奋他们都回来了吗?”

    “司令,霍登选同志牺牲了,他们这几个人都在特战团团部呢。”

    苏武听着心中一沉,他们孤悬关外,就怕出现意外,但也是意料之中。

    他马上改变计划,喊来孔大庆:“走,马上去特战团。”

    飞鹰小组自从成立以来(第 331章成立飞鹰小组),到全员归队,历时半年之久,(449章)。

    .......

    特战团内,看着回来的飞鹰行动小组成员,苏武和副司令楚雄逐个慰问归来的特战队员。

    这些九死一生回来的战士们,各个历经了无数磨难。

    回到根据地了,不少战士激动的哇哇大哭

    苏武的眼角里泛起了泪花;

    他是由衷的为这些战士感到骄傲。

    这一次起义的士兵姜老六,飞鹰小组成员程兵,阎连科,周韬奋4个人回来了。

    留守密营的负责人周韬奋沮丧的说;

    “司令,我们在密营的时候,霍登选同志伤口感染,高烧不退,医药根本不好使。

    又赶上鬼子和伪警察队封山,霍登选同志最后是活活病死的,我是留守的组长,是我,,,是我没有照顾好他。

    这是霍登选同志牺牲时留下的信件。”【东北密营的建立详见本书第380章。】

    苏武接过霍登选手写的信,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周韬奋等人干瘦的身材,就知道这一路上有多么艰辛。

    周韬奋是利剑突击队首批特战队员,是田小牛烈士的亲密战友;

    苏武还记得周韬奋当年伪装训练和化装侦查都是第一名,他亲自教的,印象深刻。

    看着他深陷的眼眶和凸出来的颧骨,初步估计,至少体重下降了二十斤以上。

    周韬奋为苏武讲了他们这个情况。

    他们在东北密营困了很久,原本打算挺入到冀东地区包司令那里,却不曾想赶上鬼子在野狐山上打仗;

    本来要联系到了老冯和王德利之前留下的“情报组织”,可是鬼子一路破坏。

    联系不到组织,只能靠自己所学的技能,入关以来一路上东躲西藏;

    最终,颠沛流离的退了回来。

    ......

    苏武嘱咐特战团团长赵希武,今晚搞一次会餐,庆祝飞鹰小组所有归来的战士们。

    ......

    晚上的时候,特战团张灯结彩,飞鹰行动小组之前归队的王德利、赵金凤、肖志成、郭强、黄柏利。;

    连同飞行大队的刘长岭、钟跃民、佟大山、以及起义的机械师等人。

    餐桌上,有鱼有肉、这么多丰盛的菜肴堪比过年。

    ...

    虽然没有龙虾鲍鱼、但是炒鸡蛋、猪肉、猪蹄、鸡爪、以及热气腾腾的饺子这些东西是管够的。

    苏武简单说了两句,就招呼大家赶快开动。

    还特意和姜老六,程兵,阎连科,周韬奋这四个人坐在一桌。

    这四个人现在早已经是皮包骨头了。

    他们在山上的密营里藏了三个多月,开春雪消了才敢出去。

    最开始还有点存货,有点大米、豆子之类的东西。

    但是很快这点细粮就吃光了。

    虽然偶尔捕获了野鸡、狍子什么的猎物,但都是先给伤员补充补充;

    到后来鬼子和伪警上山次数多了,出不去,只好成天就窝在密营里啃土豆子。

    是烧着吃、切成片烤着吃、放锅里呼熟吃,碾碎了和玉米面掺和着吃。

    连放屁都是土豆味了。

    等到伤员伤都养好了,也开春了。

    这才往回走......

    回来的路上为了能顺利归队,一路上避开作战,看起来几乎和难民无异了。

    回到根据地也只是吃了两碗面条,那肚子里缺油水缺的要命。

    苏武让大家多吃点,姜老六,程兵,阎连科,周韬奋也不再矜持了,如同饿虎扑食一般,风卷残云了一桌子的菜。

    看着他们吃饭的速度,苏武忙吩咐炊事班再给这桌加两个菜。

    不多会,炊事班的小战士举着一锅铁板牛肉端了过来。

    肉滋滋滋的在冒着油。

    苏武只是简单吃了几口就不吃了,他知道这些战士更对油脂的渴望。

    别说了每人只吃了一斤肉,就是每人五斤肉,估计他们也全能吞进肚子里。

    ......

    晚上,苏武在卧室里打着台灯看熊大镇上报来的材料。

    作为挺进纵队负责武器研发的技术总负责人,熊大镇考虑的问题是武器方面的对比性,接下来仿制武器选择一种合适的型号。

    进纵队兵工厂原有的生产线可以造7.9毫米和6.5毫米两种口径的步枪。

    特别是扞卫者半自动步枪用的也是7.9毫米的子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日:烽火战将请大家收藏:抗日:烽火战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所以,对于第一师装备的春田步枪,苏武不算特别喜欢,也不算特别讨厌,他不打算再让研究所花精力搞这样一条仿制的生产线了。

    道理很简单,挺进纵队现在的武器非常多了。

    ......

    光是步枪就有多种。

    名目繁多,五花八门。

    日造的金钩(三零)步枪,三八步枪,晋造的六五步枪,以及挺进纵队仿造的三八步枪,辽十三(韩式)步枪。

    这些步枪都采用的是6.5毫米口径。

    还有的是7.7毫米子弹,比如缴获鬼子的99式步枪(可以用来当精准射手步枪)。

    还有其他的步枪诸如英七七步枪,还有8毫米口径的m1895斯…泰尔-曼利夏步枪。

    7.9毫米的中正步枪,毛瑟步枪,马四环步枪,挺进纵队仿造的七九步枪、挺进纵队生产的“扞卫者”半自动步枪。

    这些都是典型的7.9毫米子弹口径。

    所以,采用7.62毫米口径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也就是春田步枪并没那么吸引苏武。

    虽然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作为栓动步枪,与后期霉国装备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约翰逊m1941等半自动步枪相比,纯属拉垮。

    但对于华夏战场上,是优于小日子三八大盖不少的。

    不过,该枪枪身较短,1100毫米,拼刺刀可能会吃亏。

    未来战场更适用于m-1卡宾枪这样轻便、有效的半自动武器。

    所以,苏武想了想,给研究所的熊大镇打了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要求挺进纵队研究所以m-1k卡宾枪为原型,比较一下扞卫者半自动步枪,看看生产这两种武器哪一款更经济。

    喜欢抗日:烽火战将请大家收藏:抗日:烽火战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