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3章 你俩能换种方式聊天嘛
    回到蜀都,已经是九月中旬。

    华译电子厂的新厂建设正如火如荼,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工作也正有序进行。

    林译这段时间把重心放在友乎网。

    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友乎网已经实行现了对全国各大高校的全覆盖,有超过2300万的在校大学生用户在使用友乎网,活跃用户达到近千万。

    就在外界对友乎网这一成绩一片褒扬之时,华译科技突然宣布:

    友乎网在大学生领域取得相对垄断地位之后,为了拓宽用户群体,将于九月中旬正式进军白领、中学市场,并致力于成为跨行业、跨年龄的社交网络巨头。

    同时还公布了一系列细则:

    中学和白领两大新区将会继续坚持实名制度,公司白领用户必须使用相应后缀的邮箱才可以注册成功。

    此外,白领区和中学区都将独立运行,不同区的用户将不能跨区登录,这种运营策略将继续保证友乎网校园板块用户的隐私安全,继续维护纯洁的社区氛围。

    消息一经公布,业内从褒扬变成了看衰。

    友乎网真能融化白领市场的坚冰吗。

    非常难!

    首先,在白领用户领域,已经有豆瓣和天涯等网站为其提供的空间、社区等服务,并已经形成稳定的朋友圈子,友乎网凭什么能打破已经形成的圈子?

    其次,白领用户与原有的大学生用户如何融合?分区政策真的可持续吗?

    在当今的华夏,社会每天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变化,“两年一代沟”并不奇怪,以70后为主体的白领人群如何与8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人群融合,对谁来说都是个巨大的难题。

    最后,友乎网进军白领市场,无非是看中了白领人群巨大的消费能力对广告商的吸引力。

    白领人群或许已经习惯了网站上的各色广告,但是大学生对于校园中越来越多的商业广告早已深恶痛绝,如果友乎网上出现过多广告,会不会造成以大学生为主的主力用户的流失?

    但如果随着用户群不断扩大,运营成本不断升高,却不能融入广告,那友乎网又怎么实现赢利呢?

    这是个恶性循环!

    进军白领市场不易,开拓中学生市场又会顺利么?

    更难!

    首先,推广难。在学校分散、学生居住更分散的中学市场,要付出更高的推广成本。

    其次,中学生的上网成本高,使用时间短,更喜欢聊藤讯pp,玩网游。让他们用宝贵的上网时间和有限的零花钱来玩社交网站,凭什么?

    所以,友乎网不管向上和向下扩展用户群都非易事。

    友乎网就在业内人士一边倒不看好的情况下,有序地推进进军白领市场和中学市场版块的事宜。

    知悉友乎网要进军白领市场和中学市场,陈一舟眉头紧锁,换成是他,在获得了大学生垄断市场后,也会寻求扩张,但必须是在确定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

    陈一周一拳捶在办公桌上,“太小看我们了!”

    占座网的张樊说:“老陈,别那么大火气,这次他自己犯昏,正好是我们的机会,等他发觉前路走不通的时候,回过头来时我们把他的后路也堵了!”

    ……

    十月一日,趁着假期,星星社组织了“关爱山区留守儿童”的活动,利用上次森威路义卖活动所得,购买物资捐赠给山区留守儿童。

    星星社里女生多,男生少,要挑选十五个骨干成员前往山区,林译和谢运自然被沈珏拉了壮丁。

    为了安全,活动是当天去当天回,临出发时,向学校申报使用的一辆中巴车却突然发生故障了,要换车的话必须按流程向学校申报,活动只能改期。

    组织一次活动不容易,眼看就要出发,却发生了这样的意外,沈珏十分心急,却也无能为力。

    林译和谢运一合计,说车他们来想办法。

    不到半小时,谢运开着家里的三菱越野车回来了,张力和李节也开着路虎和考斯特到了。

    两辆越野车,一辆考斯特,拉十五个人和物资宽松有余。

    在分配车辆时,沈珏带着一个女生和林译坐上了张力开的路虎,白子琳和另外两个女生坐谢运开的三菱,其余的人坐考斯特,物资则分别放在三辆车的行李箱上。

    车队驶出蜀都市区后,速度便降了下来。

    此时蜀都周边很多乡镇还没通高速,只能走国道,进入山区后的盘山道更是一面耸立峭壁,一面幽深悬崖,让人看着心惊肉跳。

    跟沈珏一起的女生晕车,坐在副驾驶,林译和沈珏坐后排,看沈珏有些心慌,林译便打开话题,和她聊了起来。

    “听说你开学时又到师大去看大一女生军训了。”沈珏笑盈盈的望着他。

    林译脸抽了抽,“听说八卦的女人心情会更愉快,身体会更健康,长得会更漂亮。”

    “你讨厌!”沈珏轻拍了一下林译的胳膊,追问:“你还没找到你那个女神吗?”

    林译知道她问的是叶宛纯,装傻道:“什么女神,能称得上是女神的只能是你。”

    沈珏嗔道:“口花花……”

    坐在前排的女生终于忍不住了,“你俩能换种方式聊天嘛,我都快吐了……”

    山高路险,车开的很慢。

    幸亏张力和李节经验丰富,有他俩一前一后,中间跟着的谢运也算有惊无险。

    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翻过天台山,穿过镇上的主干道一直往前走三公里,高林乡小学就出现在路边了。

    校长带着几个老师和一群大小不一,皮肤黝黑的孩子站在路边迎接他们。

    谢运和白子琳下车后就给孩子们分发了不少自己带的糖果零食。

    校长叫陈文水,穿着一身洗得有点泛白的蓝布中山装,十分质朴。

    “我是高中毕业后,就接了父辈的班,在村里当了代课老师,这一待就是20多年,现在成了这个学校的校长。”

    陈文水带着笑容向星星社的成员介绍他自己和学校。

    一行人走进学校。

    陈文水指着有些破败的校舍说:“学校的教室有二三十年历史了,现在都变成了危房,修新校舍的资金还在申报,所以现在孩子们只能在板房里暂时过渡。”

    高林乡小学并不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整个学校只有100多名学生,老师基本上是当地人,一个老师要教一门主课,同时还会兼任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这是什么?”沈珏指着板房里靠墙的一排架子,上面放满了各种造型的木质雕刻。

    一个叫陈举宁的语文老师说:“这是孩子们做的根艺。农村的孩子好动调皮,到了中午休息时间,我一个人根本招呼不住这么多学生,所以就想了个办法,让他们学做根艺,通过这个办法让孩子们安静下来。”

    陈举宁指着架子上的根艺说:“这里边摆的根艺都是孩子们自己做的。这个是熊猫吃竹子,这个是小鸟学飞,这个是用树根做的字,你们看像不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