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34章 南洋的小小震撼(5000字大章,求订阅)
    “我们会埋葬你!”

    早在两年前,赫鲁晓夫就曾对整个西方世界发出这样的声音!

    这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发自内心的,至少赫鲁晓夫是发自内心的,哪怕是来到南洋之后,面对南洋辉煌的成就,他一语道破一个事实——你们辉煌的背后,人们是什么都没有的。

    对于此,李毅安并没有和他就这个问题进行更多的争执。

    在有些问题上是争执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的。

    最终只需要用事实说话就可以了。

    于是他就继续陪同赫鲁晓夫参观,当然,与苏联人喜欢安排访问者去参观工厂、水电站等级宏大的工业设施不同,李毅安更愿意向他呈现出南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就像他之前说的那样——生活是无处不在的。

    当然工厂还是要参观的。

    在工厂里参观的时候,赫鲁晓夫一行人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机床上——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南洋的数控机床技术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不少工厂都采用了数控机床,对于这一技术,他们还是非常渴望的。

    相比于对数控机床的兴趣,赫鲁晓夫一行人对南阳工人的生活一点儿都没有兴趣。

    问了那也是……

    因为众所周知,南洋工人每周只需要工作5天,每天8个小时。如果加班的话肯定是要支付加班费的。

    跟苏联差不多也是如此,苏联是没有加班的,只有义务劳动,现在比如星期六义务劳动,

    至于加班费……都已经是义务劳动了,哪里还有什么加班费。

    这是大家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好不好?

    于是乎,他们在南洋的工厂参观时更多的是关注南洋的先进生产设备以及那些产品。

    至于什么工人的福利,工人的食堂,工人的生活——也就是象征性的参观一下。

    顶多也就是了解一下,找到了一些差距。然后有针对性的改进一下。比如在工人的家庭之中,发现他们的家里差不多都有冰箱之后,赫鲁晓夫就直截了当的说道:

    “很快,所有苏联人的家里也都会有冰箱的。”

    同行的米高扬则在一旁补充道:

    “我们的冰箱之所以没还没有进入千家万户,是因为俄罗斯的冬天太长了。和南洋不一样,南洋地处热带更需要冰箱来保存食物。”

    虽然角度很新奇,但是却让同行的其他人也找到了新的角度,同行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说道:

    “确实,这正是两个国家最大的区别,苏联位于北方,气寒冷,所以我们首先普及了暖气,所有的家庭都有了暖气,南阳位于热带,所以他们的家庭之中需要使用空调制冷,但是,这里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够用得上空调,只有一小部分家庭能用的上。”

    葛罗米柯的话音刚落,周围就是一阵笑声。

    看了葛罗米柯一眼,李毅安不得不承认这家伙反应可真够快的,角度也够刁钻的,难怪能够成为苏联时代任职时间最长的外交部长。

    在未来的20多年中他都会担任这个职务!

    绝对的政坛不倒翁啊!

    但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嗯——你说的对。

    有道理!

    你们又赢了!

    在长安参观了一天之后,他们又乘坐南洋的子弹列车前往古晋。

    对此,赫鲁晓夫并不觉得有什么新鲜的,毕竟,苏联也有高速铁路,甚至苏联还正在修建从莫斯科到柏林的高速铁路,甚至他们正在计划,正高速铁路把整个华约组织串连在一起。

    当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苏联的高铁技术源自于南洋。而这涉及到两国的秘密技术合作,当然,对此赫鲁晓夫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坐在风驰电掣的子弹列车上,赫鲁晓夫更多的是与李毅安聊着车窗外的种植园。

    “你们开拓了大量的种植园,种植油棕、咖啡和其它的热带作物。这一点,我们也在干,我们也开垦了大量的土地,我们会收获更多的粮食,养殖更多的牲畜。”

    在赫鲁晓夫指着车窗外的种植园,这么说的时候,李毅安则说道。

    “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发展农业,南洋是个热带国家,土地贫瘠且降水量大,所以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我们现在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以满足国内的粮食、肉类以及牛奶等方面的需求,从非洲进口!相比南洋,那里更适合发展农业。”

    从非洲进口!

    李毅安这么说,实际上是在提醒——你们怎么还没把手伸进非洲啊,只有你们把手伸进了非洲,咱才能在未来的合适的时机,以自由世界捍卫者的身份,保卫非洲不是。

    我可想死你们了。

    你们怎么能不行动呢?

    “那是一种殖民掠夺,如果换成我们,我们会帮助当地人建设他们的国家,而不是掠夺他们资源!”

    赫鲁晓夫依然站在他的立场上,这种立场上的根本分歧,才是这个时代的必然。毕竟,冷战本身就是这种根本立场上的分歧。

    而这种立场上的分歧导致了双方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更不可能谈的拢。

    随后,赫鲁晓夫则又补充道,

    “就像你们和英国人弄的“印度洋银行”以及大洋英镑一样,本质上就是为了掠夺非洲的资源。”

    “我们是以一种公平贸易的方式,从当地购买物资,他们有了外汇,才能够购买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但是你们经互会,却人为的操纵价格,通过不等价交换,从东欧、东大、朝鲜以及蒙古等国掠夺资源。”

    李毅安的回击也是干脆的,经互会一开始成立就是为了掠夺资源,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蒙古的农牧产品就以极低的价格出口苏联,其出口的顶级纯羊毛的价格,甚至不到国际市场的20%,包括而其它东欧国家出口苏联的商品价格,也比国际市场低10%甚至50%,而真正的受益者只有苏联。

    当然这也是他们建立这套模式的根本原因,只不过他们的吃相太难看了。

    “我们之所以建立印度洋银行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整个英联邦的经济发展,采用共同市场的模式,推动经济,至于你所谓的掠夺,完全是无稽之谈。”

    在反击之余,李毅安并没有忘记利用这个时机向对方灌输“现代金融”观点,或者说告诉对方最好的掠夺是——要拔羊毛还不能让绵羊叫。

    其实就是把赫鲁晓夫往一条路上去引——让他看到成立这种国际银行对苏联的好处。

    然后呢,南洋再稍微表现出一些兴趣出来。到时候受到刺激的肯定也就是美国了。

    这也是为什么邀请他来访问南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当工具人。

    虽然赫鲁晓夫并不懂得金融,但是苏联对印度洋银行早就是了如指掌,现在一听李毅安的解释,自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不过明白归明白,到最后赫鲁晓夫仍然固执的说道。

    “经互会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之间的互相帮助,而且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商品出口价格低,无法顺利出口,就是因为你们的制裁与封锁。所以根源在你们的身上!”

    好吧,一切责任都在外方。

    整整一路上,双方的辩论就像是针尖对麦芒一样,中途下车后,一行人又乘车去了附近的一家养猪场,相比于之前争执,在进入现代化的养猪场后,赫鲁晓夫终于沉默了下来,尤其是在得知这座养猪场,每年出栏50000头猪之后,已经是惊讶的合不拢嘴了。

    “一年50000头,这怎么可能呢?而且你们的养殖密度这么高,难道就不怕它们生病吗?”

    赫鲁晓夫好奇的问道,毕竟,在苏联一个养猪场的年出栏最多也就只有一千多头。

    这个养猪场的规模是苏联的几十倍啊。

    “现代化规模化养猪是一个集畜牧兽医、饲料营养、经营管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而科学饲养使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利用率提升……”

    虽然戴着口罩,可扑面而来的味道仍然很刺鼻,可即便是如此,李毅安仍然兴致勃勃的介绍着。甚至指着赫鲁晓夫身上的防护服说道。

    “你看,因为我们进入养猪场需要穿上防护服,需要经过消毒处理,所以外界的病毒很难进入猪场,这也就减少了疾病发生的可能,同时通过科学的药物使用,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产生……”

    现在南洋的规模化养殖业,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毕竟,在系统商城里有不少这类的书籍,南洋的畜牧业专家们就是以其为基础,进一步的研究吸收。

    而基于让老百姓吃上肉的这一朴素愿望,李毅安甚至还学习了这一技能,如此一来,南洋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现代化养殖模式。

    正是靠着先进的规模化养殖模式,南洋人的肉食消费量才能不断的提高,甚至超过欧洲水平。

    当然,还有就是他一直非常重视的良种繁育,无论是从英国收购育种公司,还是从美国购买优质种牛,本质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老百姓吃肉。

    而在这一点上,赫鲁晓夫与李毅安的愿望是共同的,因为关心百姓的吃肉问题,他不顾恶臭的扒在铁栏杆处,兴致勃勃的询问着一些问题。从料肉比,到出栏时间,如此种种,一一了解之后,赫鲁晓夫先是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

    “你们在这方面的技术确实是遥遥领先的,而我们是很落后的,但是正像南洋人需要吃肉一样,苏联人也需要吃肉,我想这一点上,我们是共同的,我认为了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合作,从你们这里引进种猪,学习你们的现代化养殖模式。”

    对于赫鲁晓夫的请求,李毅安自然没有拒绝,而且现在巴统协议也没有限制苏联进口种猪,巴统协议最严格时代,是里根时代。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苏联人想要吃更多的肉,他们肯定就渴望得到海外的粮食基地——有比非洲更加合适的海外粮食基地吗?

    没有了!

    那哪里是什么猪肉,分明就是苏联进军非洲的号角啊!

    就这样,在养猪场参观了一圈之后,在离开养猪场后,在高速路上行驶着的时候,突然像是发现什么似的,赫鲁晓夫指向远处的小镇,说道。

    “我们可以到那里看看吗?看看你们南洋人的生活。”

    赫鲁晓夫直接来了一个突然袭击——这就是一个途径的小镇子,你们肯定没有做什么提前安排吧。

    唯恐对方会拒绝似的,赫鲁晓夫又特意强调到:

    “这几天一直是在你们的城市里进行参观,我还没有到你们的乡村。去亲自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

    “当然可以。”

    李毅安笑着说道。

    很快车队就驶出了高速公路,驶入了这个距离公路足足有几公里的小镇。

    不过,车队一驶进小镇,赫鲁晓夫就后悔了——镇子的道路不是苏联式的泥路,而是黑色的柏油路,平整且干净,路面就像是刚刚建成似的,干干净净的不见丝毫杂物。

    路边的建筑虽然大同小异,但被漆成各种颜色,白色或者和绿色、黄色,五颜六色的房屋,却又不显得凌乱。

    房屋前方大都铺有大片的草坪,白色的矮栅栏处还种着花朵。有的房屋前还停着小电车——即便是远在苏联,赫鲁晓夫也知道,在过去的两年中,南洋生产的小电动车受到不少人的欢迎。苏联的科研部门也曾购买过几辆研究过,得出的结论是……不适合苏联。

    但是他们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极其廉价的汽车。如果不是因为苏联的冬天太冷,在冬天时只能行驶三四十公里的话,这肯定就是一种非常适合苏联人的汽车。

    如果这些房子非要说有什么一样的话,就是所有的房子走廊前的立柱上都悬挂有国旗。

    南洋刚刚过完国庆才一个多月,十二周年!

    这个国家才建立12年……仅仅12年!

    赫鲁晓夫的心里如此想到,虽然心里有些后悔,但是他仍然说道。

    “我们可以进去参观一下吧。”

    车队停下了,然后李毅安问道。

    “你看,我们到哪一家去看看?”

    “就去那一家吧!”

    赫鲁晓夫指着不远处一座房子,那家门外并没有停着汽车,想必生活应该很差吧。

    随行的工作人员很快就上前敲开了主人的房门,开门的妇人一见到这么一群大人物,惊讶的都说不出话来,但更的是激动。

    李毅安主动上前问道:

    “我们可以进去参观一下吗?”

    “当然,当然可以,阁下,请,请进……”

    在女主人的邀请下,一行人走进了这户人的家中,瞬间,赫鲁晓夫就沉默了,内里装修虽然简单,但是陈设却不简单。客厅里摆放着木制的沙发,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新闻,头顶上,电扇呼呼的转着。

    这就是南洋人的生活吗?

    “你的丈夫是做什么工作的?”

    赫鲁晓夫问道。

    “他在附近种植园上班,不过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养殖场里。”

    南洋的种植园是综合经营的,既然有种植也有养殖。

    “一定是其中的干部吧。”

    怀抱着婴儿的妇人有些茫然的,看着翻译问道。

    “干部?”

    显然,南洋并没有这个词汇。

    “什么是干部?”

    翻译在一旁解释道:“就是种植园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他就是一个普通职工,哪里是什么管理人员。”

    “那他一个月的收入是多少?”

    “120元,”

    闻言赫鲁晓夫直接沉默了下来,他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此时的心情,毕竟,在苏联的集体农庄中,庄员的劳动报酬甚至还不到50卢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赫鲁晓夫的内心真的有种挫败感。

    这种挫败感正是来源于对比。但不过只是瞬间,他就调整了情绪问道:

    “那你工作吗?”

    “当家的一个人挣的就够一家人用的了,我也就是在忙季的时候,到种植园里帮帮忙。”

    一个人工作……就可以让一家人过上这样的生活吗?

    赫鲁晓夫环视着周围,他有些费解了,其实,在南洋夫妻双方只有一个人工作的事情也不多,也就种植园比较常见,因为这里的工作岗位不多。不过随着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兴起,未来种植园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在他沉默时,妇人这才意识到,家里来了客人,连忙从厨房的冰箱里拿出几瓶芬达,用开瓶器打开后,递上了一瓶冰镇的饮料。

    面对冒着泡的奇怪饮料,闻起来像是一股水果味,赫鲁晓夫他还是尝了一口,随后眉头微扬,味道好像还很不错,接连喝了好几口,甚至还特意看了一眼手中的瓶子。

    这一幕被媒体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拍下,当天便登上了南洋的头条新闻,并且通过电视屏幕传遍了世界。

    这一刻,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的盯着赫鲁晓夫和他手里的芬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