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关到宝鸡,不过二十多公里。
唐括乌野想要撤兵,甚至不需要交替撤退,有序布防。
他只需一道将令,半天的功夫,就全军龟缩于宝鸡城内了。
时寒在发现金军旗帜撤走时,这已是金军最后一支武装,是正在攻城的军队了。
不过,时寒并没忙着追赶唐括乌野的残兵。
此时出关,大军摆布不开,及至平地时,想追也来不及了。
因为宝鸡城太近了。
所以,时寒压根儿没理会金军的撤退,而是按部就班。
他将驻守大散关期间,陆续打造完成的重型攻城器械一件件搬出去,再缓缓押运向宝鸡城下。
因此,区区二十多里道路,时寒、郭棣的大军直至次日上午才抵达宝鸡城,并完成了扎营驻防。
杨沅这边的箭筈岭距宝鸡城不过三十多公里,急行军的话,也就大半天功夫。
但是因为要驮运大炮的缘故,所以也是直到第二天,和时寒的兵马差不多的时间,在宝鸡城下扎下了营盘。
时寒、郭棣等将领立即赶来参拜主帅。
他们赶来时,杨沅正在箭楼上观察宝鸡城内情况。
在杨沅身边,站着两个美丽的少女,一个甜美娇小,一个清丽高挑。
虽然宋军中早就不禁高级将领携带妻妾了,但是这么光明正大的带上战场,却还是十分罕见的事情。
不过,他们马上就知道了,这两位是说服箭筈关守将蒲察阿里布的有功之臣,并非杨沅的妻妾。
不过,对于她们的真正身份,杨沅并未介绍,只说她们是新金仪鸾司的秘谍。
不然的话,一个金国小公主,一个金国小郡主,这消息一旦传到临安去,杨沅也不确定,那位小皇帝会不会对他起了忌惮之心。
小皇帝是在他出任潼川经略安抚使期间继位的。
因为他负责着先帝布局于川峡的重要事务,甚至没能回临安向新天子述职。
在小皇帝登基之前,他和当时还是邓王的小皇子也没什么接触。
这对一位封疆大吏来说,其实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只不过,他是先帝倚重的大臣,明显是先帝为儿子留下的班底。
在朝里,他还有晋王这根定海神针。
所以,一时间倒不必有所担心。
不过,杨沅也打算在解决了陕川甘的问题之后,一定要回一趟临安。
堂堂封疆大吏,手握重兵、俨然一方诸侯,却和皇帝疏于接触,这是大忌。
“抚帅,攻打宝鸡的任务,就交给末将吧!”
时寒站在箭楼上,伴在杨沅身边,观望着宝鸡城上金兵匆匆做着的准备,信心十足地道:
“末将只需要三天,一定拿下宝鸡城!”
郭棣和时寒虽然私下里较着劲儿,可现在他俩却是同领一军,这个时候,自然也要共进退。
郭棣道:“时将军所言不错,我们驻守大散关时,打造了许多攻城利器,仅石炮就打造了五十具,砸上一天,就能把他们砸个人仰马翻。”
杨沅俯瞰着整个战场,没有应声儿。
宝鸡城居于要冲之地,兵家必夺之城,为了应付战争需要,建的十分雄厚结实。
城头宽广,可供九马并驰。
这样一座城墙,石炮没完没了的砸下去,的确能造成重大损失,但还不足以成为破城的关键。
而且,看城头上,金军也有石炮、床弩一类的远程重型武器。
杨沅相信时寒和郭棣能打下宝鸡城,三天时间他也不是不能等。
但是,这个过程,要多死很多人,那可都是他在潼川这三年来,一步步培养出来的精兵。
临战必有死伤,杨沅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
但是能够避免的无谓死伤,杨沅可就像一个守财奴般斤斤计较了。
杨沅摇了摇头,道:“本帅自有安排,回帅帐去。”
他又看了眼面前的雄峻城池,城墙高厚,诸多门楼、角楼、望楼、箭楼、女墙耸立其上。
城外有护城的壕堑,想来凤翔城也是如此这般,长安城则更要在其上了。
杨沅笑了笑,又看向自己这边扎下的营盘。
大型的野战营垒,堑壕、鹿砦、拒马、墙垒、车阵等一应俱全。
营盘前面,深沟高垒,纵深防御,宝鸡城内守军如果想趁夜开城偷袭,只怕是讨不了好去。
杨沅军中有王长生、寒千宸两位土木工程大师兼地质专家调教,现在全军都掌握着许多工兵常识。
这使得他们在打造营盘时,不管是选址、取材、筑造,其科学性都大为提高,不管是质料还是效率,都是前所未有的。
杨沅又看了看正在营盘前面两三里处堆垒建造的炮台,微微一笑,走下了箭楼。
经过一场阵前军事会议,午后,时寒和郭棣率大散关过来的将领们返回了他们的营地。
随后,他们就开始了匆匆的调动。
由于围城宋军在城池五里外扎营,在其后阵的兵马调动,就像之前金军围大散关时一样,敌军阵营里箭楼再高,也无法观察得到了。
这个时代的抛石机,五十斤重的石弹,能抛投差不多七十多丈。
而两百斤的巨石,可以抛投二十多丈远。
不过,守城一方居于高处,抛射距离就能更远一些。
这也是唐括乌野的底气之一。
他把重型远程武器都安排在了城墙之上,只等宋军护着石炮、冲车、云梯等赶往城下,便利用高度优势,对宋军攻城器械进行破坏。
这种破坏会给宋军的攻城造成严重麻烦。
唐括乌野相信凤翔那边不需要太久,就能知道这边的军情实况。
到时候徒单大将军定会不惜代价,夺回箭筈岭。
到那时,就该是宋军陷入被动了。
所以,他下达了死守宝鸡城的命令,并且亲自登上城楼,寝不解甲,亲自守城。
但是,一直到夕阳西下,他也没能等来宋军出营,进入攻城阵地范围。
正在迷惑的时候,他听到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
声音应该传自很远的所在,可是如果很远,为什么又能听的如此清晰?
唐括乌野正在疑惑,就看到守城士兵一阵骚动。
他顺着士兵们的目光看去,就见城中有一处地方,一片烟尘滚滚升起,在夕阳下格外明显。
那一片屋舍,就像鱼鳞一般,一片一片的排布的。
整体的颜色,是灰青色的屋瓦。
可是现在就像是被人硬生生地拔去了一片鱼鳞,那儿正有滚滚烟尘升腾而起。
唐括乌野还是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他能看到抛射在空中的巨石,可是凭着一双肉眼,他却看不到飞在空中的炮弹。
宋军刚刚建好的炮兵营地上,站在箭楼上的观察兵大声地汇报着着弹点的情况。
下边的火炮兵则迅速固定着大炮的架设位置、调整仰角、调整装药量。
然后,又是一声巨大的轰鸣。
远处,宝鸡城头一片烟尘滚滚,这一次烟尘溅起的地方,距城墙已只隔了一条巷子。
观察兵继续大声禀报着观察结果,火炮兵们则继续调整着大炮。
当炮弹着点,就落在宽厚的,可九马并驰的宽厚城墙上时,刚刚在炮台上安置好的另外十四门大炮,便统一按照试射炮的射击参数统一进行调整起来。
后面箭楼上,被杨沅邀请来观战的李清露和完颜萍呆若木鸡。
就算一向清丽的有些清冷的李清露,都微微张着小嘴儿,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而完颜萍则更加不堪,一张樱桃小嘴,全能塞得下一颗鸡蛋了。
“老师,这……这是什么?”
杨沅还没说话,青棠已经傲娇地解释起来:“这是我家老爷研制的重型大炮,最远可射三里,折巨木,透坚城,攻无不摧。”
那傲娇妩媚之态,就像一只妖娆的猫儿,正在慵懒地舔着它的尾巴。
杨沅道:“唐括乌野要守城,可他只能挨打,没法还手,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守多久呢?”
杨沅向前方营寨外看去,那里正有更多的炮台在工兵们的紧急筑造当中。
……
炮战,持续了一夜不止。
由于数十门大炮发射,所以尽管装填炮弹需要的时间较长,可炮声却是一夜不停。
天亮的时候,炮声才停了下来。
火炮兵对他们的宝贝疙瘩进了清洁和保养,然后高高兴兴走下炮台去吃饭。
他们根本无需看护,因为对面的金军,根本无法对他们的火炮造成任何伤害。
由于炮击停止,被迫全员躲进藏兵洞的金军才战战兢兢地上了城墙。
杨沅停止炮击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钻出来,去看看炮击一夜造成的破坏。
坚石地面上巨大的弹坑,被砸得垮坍的城门楼、残破不堪的女墙、血肉模糊的尸体……
唐括乌野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方宋军的大营,只能狠狠地瞪着,却全无用武之力。
他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他根本无法与敌接触,却在不断地遭受着敌军的伤害。
唐括乌野沮丧地检查着各处的战损情况,还没检查完毕,那已熟悉了的火炮“咆哮”声便再度传来。
“快,快回藏兵洞!”
金军将校们无奈而恐惧地大叫着,架起唐括乌野就跑。
他们已经知道那弹丸的威力有多么可怕了。
他们,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去抵挡。
他们昨天傍晚亲眼看到一个异想天开的盾兵,把那可防劲弩的大盾撑在地上。
然后,一枚明显不是多么巨大的炮弹,因为那可怕的动能产生的破坏力,瞬间把那盾兵连着大盾撕成了碎片,又把坚守的地面砸得破破烂烂。
唐括乌野知道不能这么守下去了,于是他集结骑兵,打开城门,想要主动发起进攻。
但宋军的炮兵阵地,早就安排了重兵防守。
唐括乌野组织的反扑,甚至没有杀到炮台之前的壕堑处。
他们还险些被宋军截断退路,全部交代在外面。
当他们仓惶逃回城池后,唐括乌野彻底放弃了主动出战的想法。
可是,大炮的轮射又开始了。
午后,宋军的石炮、冲车、云梯等攻城武器,终于被搬运了出来,在步卒的掩护下,向着宝鸡城下走来。
这时,金军城上所有的远程重型武器,几乎已经全部被炮火击毁。
残余的少量器械,也都在溅射和震损中出现了障碍,哪怕还有那么几架能够发射的,也无法再对宋军的逼近产生威胁了。
随后,石炮抛射的巨石,便劈头盖脸砸上了城墙。
他们甚至抛射出了两百斤的巨石,也就是说,他们把石炮推到了距城墙只有二十丈的地方。
太欺负人了!
“老师,你好厉害喔。”
完颜萍站在箭楼上,仰首凝睇着杨沅,大眼睛水汪汪的。
如果说,杨沅之前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当时年少的她,从未见过的如此开明、儒雅、英俊、聪颖的青年男子。
然后随着他的离开,在少女心中不断自我完善、美化,终臻完美无暇。
那么,如今重见后,那少女心中的白月光,不但没有丝毫褪色,反而更加加强了他在少女心中无所不能、强大无比的印象。
“老师毕竟是老师嘛。”李清露甜甜地说着,甜甜地笑着。
什么清丽高冷,在杨沅面前全然不见了。
如果此时不是在箭楼之上,四下有军兵围观,小青棠和阿蛮还下意识地挡在了中间,这位一向矜持的清丽少女,怕是要美女蛇一般缠绕到了杨沅身上。
“这才哪到哪儿!你们就拭目以待吧。”
杨沅微微一笑,被两个美少女如此崇拜地看着,真是身心愉悦呢。
在抛石机肆意抛砸发泄了许久,其中许多具抛石机甚至因为使用过于频繁发生故障之后,攻城战开始了。
这场攻坚战打了半夜,城头准备的重型远程攻击武器不见了,滚木擂石不见了,金汁桶早已被砸碎,汤汁洒满城墙,随着守城金兵跑来跑去的脚步,带的到处都是。
金兵被这种完全不对等的打法弄得彻底崩溃了。
唐括乌野也完全不再相信,他能坚守到徒单大将军挥军来援。
黎明时分,唐括乌野集结全军,悄然出城,突破重围,逃向和尚原。
和尚原四面皆山,山下广袤千亩,可利骑战,一旦不济,钻入莽莽秦岭,便可藏身。
唐括乌野如今唯有寄望于此,以保有生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