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百八十八章 生产追不上理论应用的发展
    星海研究院,靠近景区湖的幽静办公室中,徐川整理着手上的工作。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能这么快就迎来突破,是他没想到的。

    

    在他的规划中,解决掉仿星器的新经典运输难题可能要到明年去了。

    

    毕竟这也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当初钻研了数年的时间,换来的也不过是提升工程难度来降低高温等离子体的损失而已。

    

    但即便是这样,当初的螺旋石-7X的新经典运输也远远的超过了托卡马克装置。

    

    这是仿星器结构的‘通病’,复杂的腔室轨道带来了远超托卡马克装置的等离子体湍流控制,也带来了高水平的新经典运输。

    

    没想到能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们这么给力,这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整理着梁曲送过的技术资料,徐川认真的翻阅着这些研究过程中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前两天只是了解了个大概,如今细细看来,里面的一些思路和解决办法,还是很值得深入探索的。

    

    比如仿星器极向的线圈分布会产生各种真空磁岛位形,破坏边缘磁面拓扑结构。

    

    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虽然比不上高水平的新经典运输难题,但如果忽视它的话,在等离子体运行过程中会造成磁面紊乱效应,从而破坏数学模型对等离子体湍流的监控,最终造成严重的事故。

    

    而为了避免边缘效应,传统的解决方法是让包围等离子体的最后封闭磁面离开真空室器壁,扩大磁面与第一壁的距离。

    

    但这样一来,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仿星器的体积会扩大很多。

    

    而能源研究所这边,在一名叫许阳辉的研究员的带领下,通过以磁轴为旋转轴,按照旋转规律将不同环向角的极向截面旋转后得到一种旋转坐标系下的等效标定极向截面,设计出了一种轴对称形的运行模型,进而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是一条半脱离于工程结构的思路,通过数学模型结合永磁体组织来完成对边缘磁面拓扑难题的压制,徐川隐隐觉得,抛开可控核聚变技术外,这种方法似乎还可以用到其他领域上去。

    

    至于具体运用到哪一个领域,一时半会的他也想不太起来。

    

    摇了摇头,徐川回过神来,从背包中取出了笔记本,打开,将相关的资料拷贝过去后又新建了个文档。

    

    手指在键盘上哒哒的敲击着,一片简略版的概要在文档上出现。

    

    这也是他的习惯了,每次找到一些他自己觉得有用或者说觉得‘有意思’的东西,都会整理一下保存起来。

    

    他能在这个年龄解决掉各种理论和应用上的问题,依赖的不仅仅是前世带来的知识,同样离不开这一习惯为他带来的庞大想法。

    

    毕竟知识永远都是积累起来的。

    

    正在这时,办公室的大门忽的被人敲了两下。

    

    “请进。”听到声音,徐川头也不抬的喊了一声。

    

    “徐院士,在忙啊,要不我晚点过来。”

    

    办公室中,一道温润的声音响起,徐川抬头看去,是管理研究所日常工作的温远航。

    

    笑着冲他点了点头打了个招呼,他开口道:“稍等一下就好,我整理完这点东西。”

    

    闻言,温远航也就顺势坐了下来,笑道:“不急,徐院士先忙。”

    

    点了点头,徐川将注意力收了回来,完善好最后一点东西后,看向了坐在沙发上的温远航,笑着问道:“温院长找我有什么事吗?”

    

    温远航笑着开口说:“是有些事。”

    

    顿了顿,他接着道:“首先是咱们研究院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我想问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一个小型堆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其体积大小,发电参数这些,徐院士您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数据或推算?”

    

    关注着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进展的,并不仅仅是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作为科学技术蔀安排过来,管理研究所日常工作的温远航必然同样保持着对研究所各大项目进度的关注。

    

    一方面是配合处理相关的研究工作和事务,另一方面则是将一部分重要项目,比如小型化聚变技术,空天发动机这些任务的相关进度与情况反馈上去。

    

    毕竟这些东西都涉及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到国防,小到民生,都能牵扯到。

    

    这一次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无论是军事化还是商业化,它的出现能彻底的改变这个世界。

    

    如果说可控核聚变技术带来的无尽能源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来一点点的改变世界,那小型化技术对于全球格局的冲击,无异于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

    

    无论是航空母舰、重型轰炸机等等设备,相对来说只需要完成一个简单的改造,就能获得一艘近乎无限续航的战略级战斗装备,这对于世界局势的冲击而言,无疑比民用的聚变堆更大。

    

    所以在确认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获得了突破后,温远航第一时间来到了这位的办公室,找他了解一下情况,以整理信息进行汇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办公桌后,徐川思索了一下后开口道:“第一座小型化聚变堆的进度目前来说从理论上已经完成了,剩下的进度取决于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情况,这件事即便是你这会不来找我,我等会也会去找你。”

    

    顿了顿,他接着问道:“之前我们不是设计和向各大零部件供应商预定了一座小型堆的零件么,相关部件的生产情况如何了?什么时候能齐全?”

    

    闻言,温远航迅速回道:“这件事我这边有跟踪,不过最新情况是十天前的,目前小型堆的生产工作按照整体的进度在百分之六十,其中最为关键的外场线圈和磁铁绕组的生产进度较慢。”

    

    “从十天前的进度来看,整套设备的生产情况还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闻言,徐川轻轻的摇了摇头,道:“有点慢了。”

    

    小型堆的定制,在螺旋石7X到手后,他们其实就开始了。

    

    如果是托卡马克装置,恐怕这会相关的设备都已经组装完成了,而仿星器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零部件才能生产齐全。

    

    温远航苦笑了一下,有些无奈道:“没办法,仿星器组件的生产难度比托卡马克装置要大太多了,如果不是您之前完善了永磁体仿星器的设计,模块化了磁铁绕组极大的降低了生产难度的话,按照螺旋石-7X的标准来,恐怕这个时间得再延长两三倍。”

    

    徐川摇摇头,道:“两个月,按照这个情况来说,再算上组装的时间,第一座小型化聚变堆的竣工,恐怕要到明年二月开春了。”

    

    不止是生产,仿星器的组装也是个麻烦事,复杂的结构和扭曲的线圈要精准的定位到每一个位置上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这难度可比托卡马克装置大多了。

    

    对于小型堆的进度,徐川觉得有些慢,但也没办法。

    

    这算是一项新技术研发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阶段,只有等待生产规模成体系了,这个问题才能得到一定的解决。

    

    对于华国这个工业大国来说,这大概是第一次生产的速度追不上理论应用的发展了。

    

    对面,坐在沙发上的温远航倒是没有这个感觉。

    

    明天二月份到现在,时间间隔也就五个月而已。

    

    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一座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生产组装,还是在科研实验阶段,这速度已经足够快了好吧。

    

    将时间信息记录下来后,他接着开口道:“那性能参数方面呢,徐院士,这种小型化后的聚变堆,是否有足够的效率为大型航母或战略轰战机,空间站这些装备提供能源。”

    

    “或者说,它能装到航母,战略飞机这些东西上去吗?”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笑着开口道:“我当初研究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其安装到航天飞机上,用以给飞行器提供能源的。”

    

    “虽然对于你说的航母,战略机这些东西的结构我不是很了解,但如果只要空间足够的话,将其装上去理论上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功率,这个不用太过于担心,小型堆的功率上限虽然要大型的破晓聚变堆低上不少,但仅限于给航天飞机这类装备提供能源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你要知道,破晓聚变堆如今可是负担起了整个苏江省的电力供应。聚变堆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裂变堆要高多了,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顿了顿,徐川接着道:“不过小型堆应用到航空母舰这些设备上,有一些比较大的问题还是需要考虑的。”

    

    闻言,温远航连忙从茶桌上拿起了笔记本,握住了圆珠笔,道:“徐院士您请说。”

    

    沉吟了一下,徐川开口道:“首先是聚变堆的控制问题。”

    

    “目前来说,可控核聚变技术无论是破晓聚变堆还是华星仿星器都是采用的磁约束路线,而磁约束必然离不开对反应堆腔室内部的等离子体湍流的约束和控制。”

    

    “这方面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破晓反应堆那边专门建立起来的超算中心想必你也知道。”

    

    “虽说仿星器在等离子体约束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极大的降低了等离子体湍流数控模型的运行难度,但无论如何它同样需要超算中心提供算力。”

    

    “在航天飞机上,我这边是准备定制一台专用的超算来完成这个任务的,这样能降低对超算的体积需求,再配合小型堆自己产生的能源,解决算力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这样一来,航天飞机上的空间、体重、承载这些都会对应降低或增大,对于科研用的航天飞机来说,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如果是对于战斗机来说的话,恐怕会极大造成极大的影响.......”

    

    沙发上,温远航快速的将这个问题记录下来后,刚欲张嘴,就听到对面徐川就补了一句。

    

    “不要想着远程通过无线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不可能的。”

    

    “信号传递造成的延迟问题对于高温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是致命的,而反应堆一旦失控,哪怕是小型堆,数千万甚至是上亿度的超高温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这话,温远航张了张嘴,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憋回去了。

    

    他刚刚就想问能不能通过无线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面,徐川看着脸色怪异的温远航,好奇的问了一句:“怎么了?”

    

    温远航尴尬的摇了摇头,干咳了一下:“没事,这个问题我记录下来了,还有呢。”

    

    “还有发电、能源转换......”

    

    .......

    

    办公室中,徐川将小型堆的一些关键处简要的和温远航提了一下。

    

    不得不说,尽管从体积上来说,小型堆的体积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能够做到一辆中型偏大的SUV汽车大小,但要将其全面的应用开来,依旧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

    

    无论是控制方案,还是配套的发电设备,亦或者是本身的体积,都是推广它的问题。

    

    不过徐川也没有多余的选择,技术的突破和变革是一点一点来的。

    

    以现在的基础,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可以说非常非常优秀的了,能应用的地方也不少了。

    

    但如果是想着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中那种聚变电池,亦或者说是做到现在的核裂变电池的那种大小,只能说以目前的技术,还差的实在太远太远了。

    

    沙发上,温远航将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后,确认了一遍没有疏漏后,合上了笔记本,仔细小心放进怀里保存好。

    

    随即,他站起身,朝着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徐川端庄的敬了个礼,郑重的开口道:

    

    “虽然由我向您表示感谢有些不够资格,但我还是希望能够代表全国人民,也代表国家,向您说一句谢谢,您辛苦了!”

    

    办公桌后,徐川笑了笑,摆摆手道:“不用这么客气,这本就是我的研究工作。”

    

    虽然他知道温远航的感谢是出于哪一方面而言的,但对于他来说,如果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国防贡献一份力量,他也是很乐意的。

    

    相对比他的祖师爷格罗滕迪克那些纯粹的反战学者来说,经历过一次死亡的他并不是很在意自己的研究被运用到军事上。

    

    毕竟祖国强大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外游历的同胞安全性才有更大的保障。

    

    站在个人的角度而言,他的选择,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