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97章 我不去
    12月26日,星期二。

    下了几天的大雪终于停下,只是天空还没有放晴,街上也多了不少扫雪的人,那些都是居委会组织的街坊在义务扫雪。

    陈凡虽然是屋主,却跟居委会的人没接触过,倒是姜甜甜和姜丽丽认识他们。

    不过今天两姐妹都去了学校,居委会办事员过来的时候,只有陈凡接待,今天便也见了面。

    没别的事,就是动员街坊清扫道路上的积雪,按照房屋划分责任段,正所谓各扫自家门前雪,便是如此。

    将过来通知的老同志送走,陈凡先将院门打开,随即转回身进了屋,拿起钥匙去开车。

    周亚丽裹着皮袄,看到他要上车,赶紧喊道,“你不扫雪吗?现在就出去?我还没换衣服呐。”

    陈凡坐进驾驶室,对着她微微一笑,“我就是要去铲雪啊。”

    随即开着车慢慢往外走,“那雪积了三天没扫,虽然有汽车路过,也只是中间段,两边路面底下也结了一层冰的,不把那层冰弄碎,可不好铲。”

    周亚丽赶紧换了双鞋子,跑出去看热闹。

    大街上,已经有人拿着铁锹、卖力地将雪铲起来扔到路边的人行道上,一个个刚开始还裹着厚棉袄,干了一会儿,便脱掉棉袄,只穿着毛衣或棉马甲、浑身热气腾腾地干活儿。

    陈凡将车子开上街,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猛踩油门,玩起了漂移。

    这年头可没有专业的防滑链,那都是铁链绑着轮胎,汽车轮胎在积雪上来回碾压,立刻将厚厚的积雪撞散、将底下一片片坚硬的冰层轧碎,铁链还不时蹦出一串火星。

    旁边一位大爷好奇地走过来,拿铁锹铲了铲,顿时一惊,“哟,冰都碎了,这下好铲了啊。”

    他当即两眼放光,冲着停下来的陈凡喊道,“小同志,你这片地方我帮你扫,你帮我也把这片冰轧一轧,成不成?”

    陈凡闻声转头,看了看那位老大爷,面相还挺和气,便笑道,“行啊,您让开点,我来了啊。”

    随后猛踩油门,开过去再次玩起了原地漂移。

    这一下子,周围其他人也跟发现了宝藏似的,纷纷要跟陈凡交易。

    还没走远的居委会老大爷看着欲言又止,这么个玩法,会不会损坏路面啊?

    不过看看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便脑袋一扭,小跑着到其他地方通知去了,反正我没看到。

    这些都是附近的左邻右舍,70年代还能住在这种小洋楼里,怎么看都不像是是普通家庭,又只是举手之劳,陈凡便都满口答应。

    他干脆开着车,将这一小段路全都碾压了几遍。

    后果就是没有亲自动手铲雪,但是干废了一套轮胎。

    邻居们也不含糊,优先清扫陈凡门口的路面,等他打着招呼,开车回到院子里,这条责任路面已经干干净净。

    推门下车,陈凡活动一下身体,“还有点热血沸腾呢。”

    周亚丽全程站在边上围观,“你都没动。”

    陈凡,“怎么没动?打方向盘、踩油门刹车不用力气的吗?”

    周亚丽哈出一条白雾,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弟啊,你是怎么做到让一群老人家帮你扫大街的呢?”

    陈凡梗着脖子,“我还帮他们把街上的坚冰碾松了呢。”

    周亚丽沉默两秒,说道,“我忽然明白了你昨天说的生意人是什么意思。”

    陈凡眨眨眼,“说说心得体会。”

    周亚丽举起拳头,用力握了握,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就是一定不能要脸!”

    陈凡沉默两秒,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不错,算你合格了。”

    周亚丽,“……”

    陈凡倒是不以为意,想当年,林远祥师父去卢家湾考察他的时候,最终决定收他为衣钵传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是什么老好人。

    老好人爱管闲事,而闲事管多了就会容易招惹是非,这种人是不适合习武的。

    而陈凡就自认从来不是一个好人。

    好人有什么好的,就比如今天,他要是主动提供帮助,义务帮街坊们除冰,还不用他们回报,那周围的人都会认定他是一个大好人。

    那么再有事的时候,肯定不会落下他,就算他没在这里也没关系,不是还有两姐妹在么,回头便把“任务”摊在她们头上。

    以后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甚至万一在这种频繁的交流中,有人盯上了两姐妹,让她们有个什么闪失,到时候才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别忘了,未来几年,可不是什么太平日子。

    男人也就算了,两个漂亮女生天天抛头露脸的,那简直就是天然的靶子。

    他可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现在这样就挺好,忙也帮了,别人也给了回报,表面上谁也不欠谁,再有事的时候,别人也不会首先想到他。

    至于废了一套轮胎的事,这个就没必要说出去了,那样也显得太过斤斤计较。

    给左右街坊们留个善缘就行。

    跺了跺脚,将一点细碎的冰雪跺掉,陈凡便准备进屋。

    这时一阵自行车铃铛响起来,接着便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有陈凡的电报。”

    来者自然是邮递员。

    邮递员同志到门口停下,撩腿下车,将自行车支架撑起来停稳,又从邮包里翻出一张电报单和一张包裹单,左右看了看,递给正走过来的陈凡,笑道,“你这门口打扫得挺快,别的地方都还在铲雪,这儿就干干净净的了。”

    陈凡接过单子,转手递过去一支烟,哈哈笑道,“全靠街坊们支持。”

    邮递员眨眨眼,有点不明白他的话。

    咋地,人家自己的责任段不扫,先扫你的?

    不过他忙着送信,便也没多说,拿着烟挥了挥手,“团结就是力量嘛,走了啊。”

    说完就骑着自行车离开。

    陈凡顺手把院门关上,这才拿起电报看了看。

    还没等看清楚内容,一个脑袋就凑了过来,“什么东西?谁给你寄的?”

    陈凡只能让了让,再去看单子,“卢家湾寄来的,说是服装厂的设备都已经到齐,云湖棉纺厂提供的第一批原材料也到了,厂里试制了一批羽绒服,第一批有些问题,他们正在想办法改进。”

    念完之后,他不禁眉头微皱,做个羽绒服而已,有这么难吗?

    这年头的羽绒服质量肯定不能跟后世的比,基本上只要没有明显跑毛的问题,就算达标。

    要不然人家波司登的创始人,带着十几个人、用家用缝纫机就敢做羽绒服?

    现在卢家湾各种设备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整烫机,不比他们那个村办作坊强百倍?

    何况陈凡之前就已经梳理过羽绒服的生产工艺流程,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刘璐按照工艺生产,就算有些小问题,多试几次也能成功。

    怎么会不行呢?

    而周亚丽听到他的话,也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即说道,“要不要我给妈咪拍电报,让她找个懂羽绒服的工程师过来指导?”

    陈凡看了看她,沉吟两秒后,轻轻摇了摇头,“不用了。如果有问题就请外援,那么他们就会形成依赖心理,永远都不可能有太高的成长。”

    随即笑了笑,看着她说道,“我们要向革命老前辈学习,没有就自己造,造不出来就想办法,如此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而不是只能依靠别人。”

    说着招了招手,示意她往屋里走,继续说道,“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我已经给他们把路子铺好、连设备都准备好,要是连这点问题都不能解决,那趁早止损才是正道。

    以后他们就踏踏实实搞养殖、卖熟食就行,其他的什么工业大发展,赶紧熄了这份心思,省得以后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周亚丽还有些不明白,跟在他身后进屋,换上棉拖鞋,又将大门关上,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会闹得不愉快呢?就算没成功,大不了放弃这一块就是,难不成他们还会怪你?”

    陈凡回头看了看她,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哼哼,升米恩斗米仇,有些事情,真的不好说哦。”

    周亚丽眉头轻挑,片刻后,幽幽叹了口气,“难怪我爹地总是说,让我跟你多学着点,老弟,你年纪比我小,却比我懂得多,这样子让我很难办啊。”

    陈凡垮着脸,“这话跟谁学的?还难办,难办就别办。”

    说着将电报丢到茶几上,再去看包裹单,他屁股刚挨着沙发,便蹭地一下站起来,“哦豁,效率这么高的吗?”

    周亚丽蹦跳着几步过来,凑到他身边伸着脑袋去看,“什么东西?”

    陈凡将包裹单递给他,转身去换衣服,“从东北寄来的山货,我还以为要晚几天,没想到这么快就寄到了,我现在去取货,你去不去?”

    周亚丽眼珠微转,抬起头咧着嘴呵呵直笑,“你去邮局取包裹,那里人一定很多,我就不添乱了。”

    开玩笑,你都说了寄来的是山货,那不得有好多大包裹啊,我可没那么大力气去扛,全靠你了老弟!

    她说不去,陈凡也不在意,穿上棉袄就往外走,“正好,收到山货,挑两样给巴老带过去,省得你还出去买礼物。”

    话音落下,便出了大门。

    周亚丽颠颠跑到门口,刚准备伸手去喊,便看着小面包车biu地一下冲了出去,只得喃喃说道,“轮胎呀。”

    嘭……

    陈凡开上马路,还没走出多远,那轮胎便爆了一只。

    还在一边扫雪、一边高谈阔论的大爷们顿时齐齐愣住,先看了看趴在路中央的小面包车,再互相看了一眼,一个个都缩着脖子,赶紧干活儿。

    陈凡忍不住嘬嘬牙花子,没办法,只能下车换胎。

    拿出千斤顶,也不用人帮忙,将爆掉的换胎换下,又将防滑链拆掉,这才小心翼翼出发,……去作协机关。

    本来距离最近的修车点,应该是附近的公交场。而且有上次姜家两姐妹学车时、找交通局长开条子的面子,换个轮胎只是小意思。

    可惜这种面包车的轮胎,估计全上海也只有作协机关才有,也就是陈凡才有这个面子,当时买车的时候,除了标准赠送配件之外,杨厂长还给车子多给了不少配件,其中就有10条轮胎。

    要不然还得从厂里调货,真惨。

    不一会儿到了作协,先去汽车队换胎,趁这个空闲,他又转身去了办公楼。

    一路上打着招呼,径直去了巴老的办公室。

    凑到门口一瞧,办公室里只有巴老自己,他正趴在办公桌上写着什么。

    陈凡敲敲门,等巴老抬起头,他便咧着嘴进门,“您老人家在写新书呢?”

    巴老一见是他,便放下钢笔、摘下了眼镜,笑着说道,“原来是你这个小猴子。又来上海见你小媳妇儿?”

    陈凡顺手关上门,自己拿起茶杯倒茶,再拉开椅子在他对面坐下,嘿嘿笑道,“就不能过来看望您。”

    “哼哼,少给我打马虎眼。”

    巴老上下打量他一眼,“你就这么空手来看我的?”

    陈凡双手捧着茶杯,脸色一本正经,“您这话说的,就咱爷俩这关系,那还用得着提东西?”

    巴老哈哈一笑,指了指他,“你小子,脸皮还是这么厚。”

    随即拿出烟丢到桌子上,“自己拿。”

    他自己却端起茶杯,身体往后靠在椅背上,喝了口水,看着陈凡说道,“江南省作协跟小本子高桥出版社合作的事情,我都听说了,现在总会那边已经确定了合作方案,并与高桥公司多次磋商,明确了这个方案。

    首先是要搞两场文化交流活动,你的书在小本子那边卖得不是还不错嘛,都加印了两次,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作家。

    另外还有几个江南籍的作者,也在那边发行、试了试水,结果也都还不错。

    今天我还跟总会那边通过电话,初步敲定,第一批过去交流的人选,就定你们几个,这个准备工作,你可要做好哦。”

    陈凡正点燃烟,听到这话不禁一愣,“出国交流?有我?”

    他顿时眉头微皱,“还是算了吧,我不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