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百零三章 美洲四大巡抚
    承顺三十八年春,遥远的欧洲地区终于传回来了新的好消息。

    这封一路上跨越了将近三万公里水路,一路由海军快速通讯舰带回来的战报,从欧洲西班牙出发,一路耗时了两个多月才送到了金陵城。

    而这封历尽数万公里才传送回来的战报,给帝国高层带来了好消息。

    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自从去年秋天登陆加的斯,展开对西班牙的进攻后,历经加的斯登陆战役,哈凯斯堡战役后,不仅仅获得了加的斯这个面向大西洋的沿海港口作为登陆据点,同时还歼灭了西班牙方面的三万多大军。

    随后楚军继续向西班牙内陆挺进,沿途又和顽抗阻截的西班牙军队进行了激战,但是西班牙的那种还拿着燧发枪,早期滑膛炮,玩线列战术的军队,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已经列装了后装线膛步枪,后装线膛火炮,采用散兵战术为主的楚军进攻。

    核心主力第五十三师的强悍野战进攻能力,根本不是西班牙人所能够抵抗的,往往是西班牙人好不容易集结起来一定数量的兵力,连楚军步兵的面都没怎么见到,就被楚军铺天盖地的炮火打的溃不成军。

    楚军的后装线膛火炮,利用数千米的有效射程,庞大的爆炸威力,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战争之神,一路炸过去,西班牙人是溃不成军,根本就没有能够有效阻挡楚军的进攻步伐。

    而一些没有大规模炮兵参战的小规模的步兵战斗里,装备了后装线膛步枪的楚军步兵们,也是让这些还在玩线列战术的西班牙人知道了什么叫做现代战争。

    甚至都不用什么散兵战术之类的东西……楚军的步兵们只需要利用十八型步枪的超远有效射程以及高射速,进行远距离覆盖打击,基本就能够成片的收割西班牙人线列步兵的性命。

    甚至……西班牙人的步兵们都没有看进行有效的反击。

    因为西班牙人使用的燧发枪,有效射程撑死了也就一百多米,而实战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命中率,往往是在百米内开火的……这是前装滑膛枪的固有特点,和什么军队没啥关系,以往楚军在线列时代也是这么搞的。

    大楚帝国陆军里最典型,在十年代以及二十年代里最让各地土著们恐惧的战术是什么?

    排着队迈着坚定的步伐,硬扛着伤亡一路上前,直到距离敌军只有三十多米的时候才进行齐射,一轮齐射过后,对面不说百分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九都得崩溃……没有什么军队能够顶得住这种贴脸齐射!

    齐射过后对面崩溃后,直接发起刺刀冲锋,然后就是收割人头的时候。

    三十米齐射后刺刀冲锋,这是大楚帝国陆军在过去三十年里最引以为傲的经典步兵战术……

    说是战术,其实也没啥战术可言,靠的就是勇气和纪律。

    所以这种战术虽说是经典,但实际上楚军里哪怕是正规军能够做到这一点也不过……毕竟这种经典战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得硬扛着敌军的火力打击,一直上前到三十米才开枪。

    当然了,在实际战场上,因为敌人火力稀薄,楚军的队列推进过程中也不会遭到什么伤亡,因此实战中哪怕是次一等的正规军往往也能这么玩……因为不需要硬扛着伤亡推进,对勇气和纪律的要求不高。

    不过要是遇上同样玩线列战术,装备燧发枪的欧洲敌军后,这些次一等的正规军往往就不会这么搞了……

    架设双方都是线列步兵的话,采用这种战术就对士兵们的勇气以及纪律要求非常高……不客气的说,你不把士兵们训练成没得感情的木头人,你是不可能这么玩的……

    因为推进过程里的伤亡不会小,士兵们很难在战友成片成片的倒下的时候,还能神色不变的继续上前,后排的战友也能毫无表情的上前一步,跨过倒下的战友尸体补位,确保线列整齐。

    因此同样的战术,面对不同的敌人,其难度是不一样的。

    而面对采用线列战术的敌人,还能这么玩的大楚帝国正规军里也不多,一般只有甲等师里的精锐部队才能这么搞。

    不过楚军指挥官也不傻,过往的战争里,遇上比较强悍的敌人步兵,楚军也不会傻乎乎的和敌人玩排队枪毙,而是会把大量的火炮拉上来轰他娘的!

    而火炮比步兵靠谱多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敌军能够扛得住楚军的炮击。

    在西班牙战场上同样如此,尽管楚军第五十三师的步兵们优势极大,但是楚军的一线指挥官们并没有用步兵们发挥勇气和纪律死磕,而是利用己方的火炮优势打击敌人。

    七十五毫米的野炮和山炮,再加上七十毫米的步兵炮,这三种火炮在西班牙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性能发挥。

    尤其是七十五毫米山炮的表现更是出色。

    因为西班牙这种地方里的交通设施落后,道路不咋地,桥梁更是少而脆弱,这也导致了一吨多重的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在战场上的运用受到了比较大的局限。

    因此很多战斗力,支援步兵作战的火炮,往往只有三十四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以及三十四年式七十毫米步兵炮。

    而七十毫米步兵炮虽然性能也很不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伴随步兵支援火炮,但是射程还是近了一些,最大有效射程不过两千两百米而已,实战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射击精度,最大射程其实是不会用极端的两千两百米,而是会选择在一千八百米左右才开火。

    而七十五毫米山炮就强多了,其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差不多三千五百米。

    因此在西班牙战场上,三十四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实际上承担了远程压制火炮的角色,承担整个战场上的远程炮击任务,而这个角色本该是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所承担的。

    这种变化,也是再一次体现了在海外地区里,火炮的重量和机动性是有多么的重要……在海外地区遭到的交通设施前提下,再好的火炮但是因为重量太大也是白搭……连战场上上不去又如何发挥出来其优越的性能呢?

    这也是过去很多年里,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尽管在各方面的性能其实已经非常卓越,而在本土地区以及中亚乃至北美等地形好,交通设施好的地区里表现非常优秀,乃是大楚帝国陆军部队最为核心的一款火炮。

    但是在诸多海外战场里,这款火炮却是遭到了嫌弃,先是缅甸战争里这款火炮被一线部队喷的狗血淋头,逼得陆军不得不紧急研发采购七十五毫米山炮。

    然后在印度战场,非洲战场上表现的都不如人意。

    再到后来,大楚帝国陆军干脆是减少了海外驻防部队的该款火炮的配属数量,进而加大了七十五毫米山炮的装备数量。

    有时候一款火炮好不好,自身的性能固然重要,但是是否适合战场的实际情况其实更加重要。

    武器这东西,就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要不然,大楚帝国陆军要是敢把军级支援火炮,也就是三十四年式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拉到欧洲去……估计仗打完了这些火炮也抵达不了欧洲内陆地区的战场!

    因为玩意的行军重量五吨多呢,就欧洲那边的基础交通设施而言,想要让这玩意进行长途机动行军那可麻烦了,不客气的说,想要让一个营的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营在海外地区上战场,你得给它先配一个工兵营,这个工兵营里至少还得有一个专门修桥的舟桥连。

    要不然,你基本别指望它能在海外上战场……

    别说在海外了,就算是在本土地区,实际上这种火炮也只是作为军级支援火炮使用,装备数量并不多,目前为止,加起来也就装备了一百多门,多装备在地形平坦,交通比较好的的本土地区。

    而西南,青康等地区里可没有这玩意,而是以一百二十毫米轻型榴弹炮代替。

    三十四年式一百二十毫米轻型榴弹炮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事实上取代了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成为了主要的军级支援火炮。

    而在西班牙战场里,一百二十毫米的轻型榴弹炮也是在后期逐步加入战场,后期参与了马德里战役,在数十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以及山炮的配合下,对马德里进行了毁灭性的远程炮击。

    最终为印度第三师攻克马德里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最终攻克马德里的是仆从军印度第三师,而不是楚军在欧洲战场上的核心主力第五十三师?

    自然是因为楚军将领不傻,可不会把自家的正规军兵力投入到巷战当中,承受不必要的战斗损失。

    大规模野战里,第五十三师这种主力部队完全能够吊打土著,并且可以保证自身的伤亡非常少。

    而巷战的话,单兵的武器优势会被极大程度的抵消,落后武器也是能够杀人的。

    毕竟人家西班牙人的士兵用燧发枪,在街头巷尾的近距离开火一样能够把你射杀。

    因此楚军的正规军,在欧洲战争里基本不打巷战,都是让仆从军印度军团去打的。

    而这也是调集大量印度军团来欧洲参战的缘故,为的就是承担巷战,地方驻防,护送后勤等非正面,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战斗任务,进而减少正规军的伤亡。

    当初进攻加的斯的时候是印度军团,如今杀入马德里的依旧是印度军团。

    当印度第三师拿下了马德里后,提前出逃的西班牙王室终于是屈服,答应了大楚帝国提出的一系列和谈要求。

    全面开放市场,对楚国商品的关税不得超过百分之十,部分商品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关税的变动需要获得楚国认可。

    大楚帝国出资七百万楚元,打包收购西班牙所属的所有太平洋、美洲、大西洋、非洲等所有海外殖民地,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等地。

    同时西班牙方面需要向大楚帝国支付一千二百万楚元的赔款。

    这两条,其实大楚帝国方面一开始要求的是五百万楚元的赔款以及西班牙转让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但是西班牙人方面的谈判人员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认为无条件转让海外殖民地不好,提出了提高赔款总额,再把海外殖民地卖给楚国人。

    核心没变化,就是名义上变成了大楚帝国向西班牙人购买殖民地。

    估计是西班牙人想要点心理安慰?

    楚国人对此不在乎,反正他们只要五百万赔款和西班牙人的所有海外殖民地。

    这殖民地好说,而五百万赔款的话西班牙人一时不会还真拿不出来……之前西班牙人为了抵抗楚国入侵实际,在持续几个月的战争里花销巨大,王室已经没啥钱了。

    无奈之下,只能是找到大楚帝国方面的制定战争赔款合作方财务银行借款了!

    而财务银行在海外向土著国家提供的贷款,往往都比较黑,这一次给西班牙人提供的是年息七厘,九折交付……用西班牙人的海关关税以及部分税种作为抵押。

    这已经算是比较良心的了,财务银行去年给莫卧儿王国提供了一笔贷款,年息九厘,八点五折交付……讲究的就是一个吃相难看。

    咋一看,这年息只有百分之七,百分之九似乎还不高。

    但是这个数据不能和后世相提并论,因为后世各国清一色的信用货币,这钱说是钱呢,但实际上只是一张纸,具体价值多少,全靠一张嘴。

    而大楚帝国的钱,可是正儿八经的金本位货币,一楚元等于三点五克黄金呢。

    而金本位货币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很难出现通货膨胀的的情况,相反,倒是经常会出现通货紧缩……因为黄金的产量往往很难跟得上工业时代里的生产力提升,也就是财富增长速度,导致流通货币不足,进而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

    大楚帝国为什么费尽心思满世界找金矿挖黄金,不惜在非洲那边搞了个南非领地啊,为的就是南非的黄金嘛,而要黄金做什么?

    就是为了增加货币供应量,避免通货紧缩。

    实际上,在大楚帝国采用金本位制度后,全世界范围内的黄金的实际购买力一直都是在上涨的,金银价格比例甚至都已经突破一比二十了,而且还在继续往上涨……按照国内一些经济学家们的观点,金银价格比例有可能涨到一比三十……而且这个时间不用太久,十年内就有可能达到。

    这对于世界上很多依旧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土著国家而言,比如说欧洲那一票国家,在和楚国进行贸易的时候,结算起来就非常吃亏了。

    采用金本位货币的大楚帝国,在诸多经济模式上和后世现代国家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后世人可能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大楚帝国里是不存在的,而在大楚帝国里经常出现的一些情况,在后世现代国家里反倒是很难出现、

    比如当代的大楚帝国里,不存在什么通货膨胀的经济风险,反而是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大宗资金的贷款利息其实都比较低的,因为不需要考虑到通货膨胀成本。

    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笔资产想要保值,光是抵消通货膨胀保底都需要若干个点的年息,如果还想要抵消资金成本,人力成本等,还得再加若干个点……这些之后你才能考虑资产增值的事……

    而通货紧缩的话……钱放在那里,啥都不干也会越来越值钱。

    如此情况下,大楚帝国的财务银行对外提供贷款的时候,依旧采取七厘到十厘之间的年息,再加上八九折交付……可以说已经是非常黑心了。

    但是西班牙人没得选……要么一口气拿出五百万楚元的现金,如楚元纸币或等价黄金出来,要么就只能找楚国人制定的财务银行进行贷款。

    最后只能是签订了借款合同。

    除了开放市场,赔款,出售海外殖民地外,西班牙人还把加的斯港附带周边的部分土地租借给大楚帝国一百年。

    然后还有其他一系列零零碎碎的东西。

    最终达成了《楚西加的斯条约》,大楚帝国和西班牙王国的战争正式宣告结束,双方进入和平状态。

    随同战报一起送回来的就是这一份加的斯条约了,尽管在法律上这份条约,有着全权钦差的签署,实际上已经生效并开始执行了。

    不过罗志学还是下旨用印进行正式的批准,这是必要的程序。

    如果罗志学不满意的话,其实也可以对这份条约进行否定,直接拒绝。

    只不过罗志学一般不会这么做而已。

    条约正式签订后,罗志学指示各部门做好接下来的西班牙市场开发以及更重要的美洲殖民地接收工作。

    根据大楚帝国和西班牙签订的条约,再加上之前和葡萄人签订的条约,大楚帝国获得了上述两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其中的美洲殖民地是绝对的大头。

    这也意味着在整个美洲地区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属于大楚帝国,因为之前的美洲地区里,最大的三家殖民国家就是大楚帝国,西班牙,葡萄牙。

    其中大楚帝国控制了北美洲大片的西海岸地区,并开始深入中部内陆,已经开始掌控密西西比河流域。

    西班牙人控制了墨西哥以及中美洲还有部分南美洲的北部。

    葡萄牙人控制的则是南美洲的东海岸地区为主,主要是巴西。

    除了这三个国家外,剩下的国家则是英国以及法国,他们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东海岸沿海地区。

    而现在随着大楚帝国登陆欧洲,并通过战争获得了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殖民地后,如今几乎绝大部分的美洲地区,包括南美洲地区都已经成为了大楚帝国的殖民地。

    剩下的只有英法荷兰等少数国家的殖民地了。

    接下来大楚帝国对美洲地区的移民开发将会加快步伐,要接管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的大片殖民地,并驻军,移民,开发等等,这都是非常庞大的工作,需要帝国高层的全方面支持。

    而针对帝国已经实施上控制了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往的单纯一个北美巡抚已经不足以掌控这么大的地区。

    因此经过参务院商议后,帝国正式把北美巡抚衙门一分为四,设立北美巡抚,东美巡抚,西美巡抚,南美巡抚……东南西北,简单明了。

    北美巡抚,辖区为北美洲西海岸大片地区,西至大西洋,下至墨西哥,北至白令海峡,东至密西西比河

    东美巡抚,辖区西至密西西比河,东至大西洋,北至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以及墨西哥地区。

    西美巡抚,辖区为西班牙昔日掌控的墨西哥地区以及中美洲地区以及部分南美洲北部地区,大概南至后世哥伦笔迹,委内瑞拉,厄瓜多尔一带。

    南美巡抚,辖区则是西美巡抚以南的所有南美洲地区,主要是葡萄牙人前殖民地巴西,西班牙人殖民地阿根廷、智利等地。

    东南西北,四大美洲巡抚的格局就此成立……不过虽然这四大巡抚的统辖面积都很大,但实际上所辖人口都不算多。

    最多的北美巡抚,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治下楚国人口其实也就千万人左右……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

    而其他三个巡抚辖区里的楚国人人口就更少了,东美巡抚治下的楚国人口,顶多也就二三十万。

    西美巡抚治下的楚国人口,现在估计也就那么万把人……南美巡抚的更是只有零星几千人,而这些人乃是之前就已经在这里闯荡的楚国人,以经商,开辟种植园为主。

    所以别看这四大巡抚,尤其是除了北美巡抚以外的三大巡抚,虽然名头很大,辖区面积更大,但是治下人口都不多,甚至还不如国内一个县……

    因此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尤其是对于三个新设立的美洲巡抚而言,当务之急不是其他,而是移民……这手底下有了足够数量的楚国人,这个巡抚才能当的名副其实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