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渔民们生来不是为了打杀的,又缺乏经验,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并对付不了韩人的海盗,有时候甚至对付不了韩人的渔民。
直到后来,我国国内战事的扩大,大量的流民、罪犯和暴徒被吸纳进了海盗的队伍,或者他们有些干脆自己下海,倭人海盗的实力才一下子壮大起来。
就是因为这样的成分来源,所以倭人海盗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装备简陋、缺衣少食、船小、不团结。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那些“狠角色”加入海盗大家庭之后,倭人海盗对韩人海盗也有了一战之力,因为倭人往往能够悍不畏死,拼杀的时候不仅灵活而且很疯狂,让韩人海盗实在无法理解。
但是双方还是谁都奈何不了谁,就只好在相互对峙中尽量相安无事。
不过自从那边离人的南洋海盗集团壮大以来,双方的摩擦就越来越多了。
因为这边的航线总共就这么点,根本就不够两边分。
原来倭人还可以往南去发展,现在南洋海盗们气势汹汹地打击其他不配合的海盗,当然包括倭人海盗在内,南边就变得无法再去了。
那卡在这里,就只能在倭国和韩地之间的海域“做生意”。
而韩人看来,这里本来就是韩人的海域,自然也是韩人海盗的势力范围,实际上也一直是这样,你们这些外来的倭人凭什么一直拼命往里挤?
但是由于双方都没有形成统一组织,所以往往都是大摩擦、整对抗、小冲突,并没有出现一片海上数万倭人和韩人你死我活的场面。
倭人海盗和韩人海盗在长期对抗中惊奇的发现,比起凶悍的南洋海盗,大离官方竟然弱得很离谱,完全那他们没办法,或者是根本就对他们不予处理。
而大离的百姓却比他们都要富庶,往往打劫一次大离的商船,就可以直接退休回去当富家翁了。大离渔民虽然没钱,但是他们收获往往不错,人又老实不好斗,比起凶悍如匪的倭人和韩人渔民好抢多了。
这下大离在海上成了香饽饽,但凡是大离的船只要一旦被发现就一定会遭到海盗的穷追不舍,不管是倭人海盗还是韩人海盗。
大离的东洋也就成了海盗的“聚宝盆”。
大离官方的消极态度和方式简直就像对外公开宣称:此处人傻、钱多,速来。
真正让东洋的大离商人和渔民得到安全的反而是强大的南洋海盗集团,他们打击倭人和韩人的海盗,保证上缴保护费的商船可以安全通航。
对于渔民,只要能够支持南洋海盗,为南洋海盗通传信息、提供补给,南洋海盗也会为他们出头,但凡有被抢劫的渔船,南洋海盗都会竭尽所能去寻找抢劫方,甚至不惜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
就这样,一众离奇的“匪民鱼水情”在南洋海盗集团的努力之下建立起来,沿海民众,尤其是商人和渔民都倾向于支持海盗而不是大离官府。
官府?官府是个什么垃圾?要用的时候排不上用场,就会摆架子显威风,有本事你出海打倭寇打海盗去啊!
你官府吃我的喝我的,最后不管我的死活;人家南洋海盗不偷我的不抢我的,还保护我的船只、保证我的生活,你拿什么和人家比啊?
你们官府盐收重税、糖收重税、经营收税、种地收税、我人活在世上你就要收税,却也不为我做什么事。
人家南洋海盗的私盐比官盐品质好、价格低,也不找我的麻烦,从来都是老老实实诚诚心心地和我们老百姓做生意,不会仗着手里握着刀把子就蛮不讲理。
你们官老爷将富庶之家硬判成破产之家,强抢强征民女,以官府分配为民充进自己家中;人家南洋海盗抢劫遇了女子都不会乱来,要么留着做事,要么让人赎回,实在可怜的他们还会给钱给粮。
你们官老爷让官差带着刀枪棍棒来“教育”我们不要和海盗勾结,连吃带拿!人家南洋海盗带着鱼肉菜蔬水果子过来跟我们讲“翻了官府讨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老百姓没有原地造反揭竿而起就已经是很给朝廷面子,很是对得起皇上了!
博耳藩水军并没有全部都在江口,主要将官都带着本部进驻了南方的一处大岛,以此为据点封锁扬子江入海口。
这处大岛名曰:定海。
当初大离王朝平定江南,太祖亲自改了这处大岛为定海岛,意味“定镇海疆”。
后来建城、置县,定海县先后划归苏州和滨州,现在归属于南边的滨州。
虽然置县,但是其实大离王朝对这里的管控并不严密,县令都没有一个,县兵更是没有。
所以当倭兵突然冲上岛时,定海县几乎是不战而陷。
县丞、县尉被倭兵当众枭首,而后碎尸,引得胥吏和百姓惊恐,不敢反抗。
倭兵在县衙搜刮出了大约二十万铜钱,还有宝贵的户籍账册,县志书册,连同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一切东西全部搬上了大船。
那场面,好像土包子进了城,看见什么都想往怀里搂,死活撒不开手。
待倭兵们劫掠地差不多了,为首的带队将领十野村兵登上了一处高台,召集了所有攻城的倭兵官卒。
“诸君!此战是为了久晟家族的伟光,为了你们自己的前途!看到了吗?就是这些孱弱无能的离人,这么一个小小的海盗县城都有这么多的财富!这些离人他们配吗?”
随着十野村兵的一声高呼,”
“没错!他们不配,离人胆小如鼠、心黑如狐,却盘踞这这么广大富饶的土地,而我们却要在小小的山岛之上,这公平吗?”
公平!”
“诸君!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