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胤禟嫡福晋完结
    雍正四年,胤禟将水泥的方子献给了四爷。

    江南一带发大水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堤坝被冲毁的现象,每次他们出去游玩,走的路都崎岖不平,坐在马车上恨不得把他们颠死。

    昭华手里有水泥方子,但为了有个出处,让人研究了好几个月,才在她的把控下,将水泥方子研究了出来。

    胤禟献上了水泥方子,四爷喜不自胜,看向胤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虽然他不喜欢九弟这种贪图享乐的人,但不得不承认九弟是有运道在身上的。

    九弟先是发现了牛痘,又献上了治疗瘟疫的方子,后来又发现了煤矿,现在又让人研究出了水泥,他还有多少惊喜是他不知道的?

    虽然这些都和九弟妹有关,但九弟能娶到九弟妹这样的贤内助,何尝不是一种运道?

    四爷命人用水泥修路、造桥、建造房屋、甚至修筑堤坝的时候都用上了水泥。

    胤禟因为立了大功,被四爷给了他铁帽子王的爵位。

    自此之后,胤禟成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继承王位的子孙后代,都将这个爵位传承下去。

    胤禟心里很感激昭华,没有昭华的帮助,就没有他现在的好日子。

    他们能立下这么多功劳,都是托了昭华的福气,娶到她真的是他一生最大的福气。

    甜宝出嫁过后被丈夫宠着,被婆婆疼着,和小姑子的关系也不错,她和硕公主的身份,不管去到哪都被人敬着,还有胤禟这个阿玛给她撑腰,日子过得很顺心。

    没多久,甜宝就怀上了孩子。

    甜宝怀孕过后,银宝弘旷也迎娶了嫡福晋。

    他的嫡福晋是他自己挑选的,婚后夫妻俩蜜里调油,小日子过的很滋润。

    金宝夫妻俩成婚多年,依旧琴瑟和鸣,还育有两个儿子,金宝深得四爷看重,完成了好几件重要的差事,可谓是前途无量。

    三个儿女过得都很好,根本就不用胤禟和昭华担心。

    在四爷已经用水泥将京城街道的路修好之后,胤禟向朝廷捐赠了一大笔银子,让四爷命人将通往江南一带的路全部修好,因为他要带着额娘和昭华一起去江南游玩。

    四爷看了看自己私库里的银子,突然觉得自己很穷。

    他堂堂一国之君,竟然比九弟穷那么多。

    如果让他从私库里出银子修路,他一定肉疼的很。

    怪不得五弟一提起九弟,就露出羡慕的眼神,有钱就是任性。

    在听说胤禟的船队和西方进行贸易往来,赚的钵满盆满后,四爷命人调查了一下,之后被其中的暴利惊呆了,为此还开通了海运,和西方国家贸易往来。

    雍正七年,四爷命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进军讨伐准噶尔。

    谁知大清的两员大将接连打了败仗,根本就没能达成四爷的心愿消灭准噶尔,反而让大清将士的士气衰弱了。

    四爷听着前线的战报,黑着一张脸坐在龙椅上,下面的朝臣大气儿都不敢出。

    赐死年羹尧之后,难道朝中连一位出色的将领都没有吗?

    就在四爷以为没有一位将领可用的时候,金宝和银宝自请出征。

    金宝和银宝从小练了武功秘籍,他们的战斗力在整个大清都是数一数二的,朝中的将领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四爷考验他们的武艺之后,顿时两眼放光,当机立断让兄弟二人出征。

    金宝和银宝没有让四爷失望,在调整了战术之后,很快就打了一场胜仗。

    四爷得知后龙颜大悦,在朝堂上夸了他们兄弟好几次,那欣赏、柔和的眼神,惊得皇子和朝臣们的下巴都快掉了。

    当金宝和银宝兄弟接连打了胜仗,准噶尔选择投降归顺时,四爷带领文武百官迎接他们兄弟。

    之后的几年里,但凡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有金宝兄弟的身影。

    兄弟将成了大清的双战神,立下了赫赫战功,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宜贵太妃看到自己的两个嫡孙那么有出息,内心十分得意,经常去其他王府和曾经的姐妹们喝茶。

    每当看到她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她都格外的舒心。

    当初胤禟夫妻只要三个孩子的时候,荣妃她们没少在她面前说什么多子多福,炫耀自己的孙子多。

    她们的孙子多有什么用?她们的十几个孙子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金宝或者银宝有出息。

    宜贵太妃的后半辈子儿孙环绕,安然的离开了人世,而德太妃余生却在悔恨中度过,每次想到太后的位置离她而去,她就极为痛心。

    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