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车祸现场“的博主李天赐现在心情相当不错。
“歌手车祸现场“是李天赐运营的一个营销号。前期主要内容是歌手唱歌的车祸现场。在微博关注量上去后,他增加了一些素人的唱歌车祸现场的片段。
怼天怼地怼空气是这个营销号的日常,李天赐万万没想到这次自己竟然怼出一个热搜。
短短两天的时间,“歌手车祸现场“就涨了十几万关注,现在关注量已经突破了五十万大关。
虽然这两天被不少陈敏昊的粉丝谩骂:
“跟你有一毛钱关系,多管闲事。”
“为了上头条你也是想尽方法,我十分欣赏你!”
但是“骂”本身就是一种关注,一个被骂的营销号,总比无人问津的营销号强。
陈敏昊自带“头条”功能,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能上热搜。陈敏昊随便发张自拍都能上头条,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
而有的人条件差没背景无资源的,则只能不择手段的“蹭”头条。
8月24日,微博注册名为“歌手叶轩”的博主转发了“歌手车祸现场“的微博并留言为陈敏昊澄清:“陈敏昊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歌手,我听说圈内的朋友说,他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张专辑的创作,而且专辑的质量很高。别人出一张专辑半年,我出一张专辑得三年,实名羡慕了。”
不过他的微博立即遭网友痛批蹭热度:
“我好想知道陈敏昊怎么把你们得罪的?你们要这样蹭他热搜。”
“亲,你蹭热度的心要溢出屏幕了!”
也有一些陈敏昊的粉丝比较坦率和直接,上来就喷:“滚,别蹭陈敏昊的热度!”
粉丝都能一眼看穿的事情,陈敏昊要是嗅不出其中猫腻,那就白在娱乐圈混两年了。
自己的专辑还有几天就要上线了,现在这个时候往自己身上沾,倒是挺会打算盘。
对于被蹭热度这种事情,陈敏昊已经习惯了。用康回的话来说,这是红的标志。
陈敏昊万万没想到叶轩竟然像狗皮膏药一样黏上来了,在第二天又发了一条微博,还@了自己:
“我真的不是故意蹭你热度,让你的粉丝别骂我了。@陈敏昊”
看到这条微博后陈敏昊的内心如同有八百匹骏马跑过,心想:我从未见过史上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叶轩坐在电脑椅上翘起二郎腿,抠着脚等待陈敏昊的回复。
康回看到这条微博的时候,脸立马就黑了,对陈敏昊:“你不用回应他,我要让他知道,贱人自有天收。”
陈敏昊内心窝火,但是还是忍住没有回复。他知道自己任何的回应,都是让叶轩蹭热度的目的达成。
陈敏昊的粉丝憋得更难受,想喷却担心给陈敏昊抹黑,只能忍住不喷,内心像日了一个动物园。
幸好,陈敏昊没有让他的粉丝等太久。
8月26日,陈敏昊的专辑名《离别》公布。
8月27日,陈敏昊的新专辑的封面图正式曝光。
8月28日,专辑《离别》预售开始。
9月1日早晨陈敏昊的微博下一片粉丝的期待声:
“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还不到中午12点,正在期待的搓手手。”
“陈敏昊竟然没有先发预热的主打歌,上来就是一张专辑,有点刚。”
“我用不同的账户预购了5次,给陈敏昊的专辑冲量。”
中午12点,陈敏昊首张个人专辑《离别》,正式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了。
不少乐评人、营销号都早就翘首以盼了。
乐评人都是靠写乐评吃饭的,陈敏昊这张专辑热度这么高,他们不可能不关注。
牟哓就是一位乐评人,是乐评届的喷子。
他过去是一位歌手,但是不温不火,他前年做了乐评的微博后,反而因为“毒舌”收到了不少网友的喜欢。
牟哓的“毒舌”并非无脑的怼天怼地怼空气,而是从比较专业的角度分析歌曲的作词和作曲。
他昨天已经提前付费预购买了陈敏昊的专辑,他今天掐着时间点进了网易云音乐,点进了陈敏昊的专辑。
牟哓看到专辑中歌曲的名字感觉都点怪,有点古风古香的感觉。
他先听了《烟花易冷》。
一点开,他就听到了钢琴和琵琶的伴奏声。牟哓觉得这个前奏很不错。
《烟花易冷》的前奏很短,陈敏昊开唱后,牟哓把注意力放到了歌词上。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
短短两句,牟哓眼睛就瞪得老大,他感觉自己被惊艳到了:流行音乐竟然可以这样玩?
歌词是文言文,编曲也用古典乐器。太新鲜了吧。
牟哓听了一遍又一遍,越听越好听,越听越有问道,越有越觉得这首歌有故事。
牟哓恋恋不舍地点开第二个歌曲《离人》......
牟哓听了一下午,也琢磨了一个下午,也没有写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乐评,最后发了条微博:“和陈敏昊处于同一个时代,是歌手的幸运,也是歌手的不幸。”
其他乐评人都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
“这是一张非常值得购买的专辑,无论从作词,还是作曲都无可挑剔。”
“我从未想到过如此高质量的歌曲会集中在一张专辑中出现。这是近年来我听过最好的专辑。”
“之前的乐坛属于很多人,但是接下来的乐坛只属于陈敏昊。”
“这张专辑不仅在qq、网易云、虾米、酷狗、酷我等国内平台发布,也在itunes、spotify、applesic等海外平台上线。而且专辑中有一声英文歌曲《seeyouagian》,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这位年轻人的野心并不仅仅是华语乐坛。我期待未来5年后,他的名字能响彻国际。”
......
当天下午,网易云音乐新歌榜立马被陈敏昊的几首歌曲霸榜了,在热歌榜中陈敏昊的歌曲排名也在快速上升。
一张付费的专辑有这样的热度,在华夏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
而专辑的热度还在随着其口碑继续发酵。